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字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2018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國務院:

2018年,我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督促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職,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不斷規范行政行為,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以貫徹落實《綱要》為重點,切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全省各地各部門將法治政府建設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年度工作要點,主要領導帶頭組織開展集體學法,2018年省政府領導集體學法4次,將憲法法律列入黨校、行政學院等教育培訓必修課,推行政府工作人員法治能力考察測試和公務員晉升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二)不斷完善法規規章。對標法治政府建設要求,制定印發《陜西省2018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堅持“立改廢”并舉,加強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立法,2018年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地方性法規草案4件,制定和修訂省政府規章6件。切實改進立法工作機制,創新法規規章起草、調研、論證、審查等方式,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全部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擴大了公眾參與度,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建立省政府立法專家庫,確定了相對固定的基層立法聯系點和聯絡員。制定立法相關公文模板,促進了立法工作合法化、規范化、程序化。

(三)進一步規范決策程序。修訂了《陜西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進一步完善了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完善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制度,修訂了《陜西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辦法》,認真落實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2018年共依法依規審核省政府及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文件269件,審查設區市政府和省級部門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307件,確保行政決策和文件于法有據,依法實施。向國務院和省人大常委會報備省政府規章9件。全省各級政府和部門實現了行政機關法律顧問全覆蓋,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行依法行政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省政府法律顧問參與涉法事務和涉法案件的研究論證82人次,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四)認真做好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按照國務院要求,以涉及產權保護、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生態環境保護、著名商標制度為重點,扎實做好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全省共廢止政府規章22件、規范性文件783件,修改規范性文件112件。

(五)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工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組成聯合工作組,對全省“七五”普法工作進行中期督查,舉行全省“12·4”國家憲法日暨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座談會,啟動“法治惠民”工程,建成法律服務中心(站、室)19733個。

(六)完善法治政府建設考核工作。優化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辦法,充實內容,細化指標,對各市(區)和省級部門貫徹落實《綱要》及我省《實施方案》情況進行督查。按照《陜西省建設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動安排意見》開展考核驗收,確定了延安市等5個設區市、石泉縣等20個縣(市、區)和省公安廳等5個部門為全省建設法治政府示范單位。

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一)著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我省將2018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制定了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8年工作要點、十大行動方案,聚焦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從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等8方面提出46項具體措施,營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我省被司法部確定為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省,通過實施一系列減證便民舉措,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企業和群眾“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二)扎實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對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許可、審核轉報、審核備案、服務事項和中介服務等五大類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按“三級四同”(即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事項名稱、類型、依據、編碼相統一)要求,編制形成涵蓋省市縣三級49個行業主管部門、2049項政務服務事項的《通用目錄》,從源頭堵住法外審批漏洞,實現了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的統一管理。按照“一事項、一標準”要求,組織省級部門對審批服務事項進行“顆粒化”拆分,逐一進行流程再造并編制辦事指南,省級行政審批事項精簡比例達25%,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時間分別壓縮至3個、5個工作日。

(三)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積極做好國務院取消的11項行政許可等事項的貫徹落實工作,逐項明確了責任單位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確保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對2013年以來承接國務院取消、下放和調整的176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進行了清理核查。分別將42項和91項省級行政許可依法委托給陜西自貿試驗區和省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四類“功能區”,將247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下放或委托給陜西自貿試驗區和有關市縣區。組織在延安市、楊凌示范區、韓城市、西咸新區等地開展“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試點,最大程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四)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在陜西自貿試驗區和四類“功能區”全面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對97項行政許可事項進行分類處理,其中取消5項、審批改為備案2項、實行告知承諾23項、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34項、強化準入監管33項。對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涉及的134項中介服務事項進行了徹底清理,編制形成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并對外公布,減少了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

(五)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積極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政府工作部門“一單兩庫一細則”建設,42個省級部門全部建成貫通市縣的隨機抽查電腦搖號系統。全省累計組織市場主體隨機抽查檢查9249批次,隨機抽查市場主體2189萬戶,32個省級部門實現了隨機抽查事項全覆蓋。

三、以有效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為目標,不斷規范行政行為

(一)不斷創新復議應訴機制。實行“陽光復議”,堅持客觀公正、案結事了,不斷提高案件審理的規范化和透明度,重大復雜土地案件實地調查率達100%。全省各級行政復議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近5000件,其中,省政府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018件,撤銷或確認違法10件。不斷加強和改進行政訴訟工作,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與省法院建立行政審判與行政訴訟聯席制度,省政府應訴199次,自覺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落實司法建議。重視人民調解工作,多措并舉、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市、縣人民調解協會和縣(區)聯合調委會建成率均達到100%,2018年調解矛盾糾紛達9萬多件。

(二)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推進全面規范行政裁量權,健全行政執法裁量基準動態調整機制,督促省政府各部門和市縣政府落實行政裁量權工作。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進一步規范了行政執法人員行為和行政執法活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規范輔助執法,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考核,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素質。

(三)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更加有效。全省各地各部門自覺接受黨內、人大、政協、司法和社會輿論監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及時回應群眾訴求。開展行政執法檢查、案卷評查,積極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信息公開。

2018年,我省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立法工作依然滯后于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二是個別地方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違法行政情況時有發生;三是執法工作不規范、不嚴格的情況仍然存在,選擇性執法,亂作為、不作為問題尚未杜絕;四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019年, 我省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不斷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加大對《綱要》的宣傳和實施力度,加快法治建設立法步伐,全面加強法治隊伍建設,為實現“追趕超越”目標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專此報告。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9年1月13日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