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元于1262年設立陜西四川行中書省,轄區約有今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川五省區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后,陜西人民砥礪奮進、眾志成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書寫陜西發展的壯麗詩篇。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由1978年的81.07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29800.98億元。三秦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交出一份靚麗答卷。

截至2022年4月,陜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其中1個副省級市)、31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69個縣。陜西省人民政府駐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大院。

陜西省行政區劃面積205624.3平方千米。其最北端在府谷縣王家梁村,最南端為鎮坪縣渝龍村,南北最長為878.0千米;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鎮段家寨,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鎮長沙壩村,東西最長為517.3千米。境內的最高點為太白山主峰拔仙臺,海拔3771.2米;最低點在白河縣與湖北省交界的漢江南岸,海拔168.6米。陜西省的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北山和秦嶺把陜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北部為海拔900—1900米的陜北黃土高原區,總面積8.22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0%;中部是關中平原區,海拔460—850米,...

陜西境內絕大部分為外流河,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其中在陜境內的黃河流域面積13.33萬平方千米,主要支流從北向南有窟野河、無定河、延河、洛河、涇河、渭河等;在陜境內的長江流域面積7.23萬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嘉陵江、漢江和丹江。境內湖泊稀少,除秦巴山地有散見湫池外,主要分布在陜北長城沿線風沙灘區。陜西入黃河支流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49條,其中發源于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全長818千米,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千米的渭河為黃河最大支流。陜境內長江流域山川縱橫、河網密布,年徑流量313億立方米。

陜西省地質成礦條件優越,陜北蘊藏優質鹽、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關中有煤、鉬、金、非金屬建材、地熱等礦產;陜南出產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8種(含亞礦種),其中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1種。探明礦產地1057處,其中大型礦產地245處,中型礦產地237處,小型礦產地559處。

根據《2021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1年末,陜西省常住人口3954萬人。其中,男性2018萬人,占51%;女性1936萬人,占49%??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24。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在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9306255人,占99.4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22744人,占0.5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168512人,占常住人口比重降低0.05%;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33109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升高0.05%。

陜西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早在3000多年前,長安就同許多國家有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交往活動。2100多年前,漢代張騫兩次出使中亞,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F在,“一帶一路”建設正改變西部特別是西北地區對外開放格局,使陜西進入向西開放的前沿位置。陜西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創新人才濟濟,有一批國家級高新區、開發區、示范區和大學科技園區;高端能源化工、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產業實力雄厚,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省政府辦公廳主管 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承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