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函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深化示范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從區域示范引領向全域達標發展轉變,不斷健全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為加快交通強省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健全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完善農村公路制度政策體系,強化政策引導和能力建設指導。加強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推廣信用承諾制度,推進分級分類監管和精準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基本建立覆蓋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責任體系和組織管理體系。建立農村公路考核機制,主要指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

(二)推進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建設。統籌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地理、人文、文化傳統等因素,科學編制農村公路網規劃,因地制宜確定農村公路建設類型和建設標準。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以鄉鎮通三級公路為重點,因地制宜升級改造技術等級偏低的縣鄉公路,有序實施通村公路完善、建制村通雙車道和農村公路聯網路建設,有效提升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品質。鞏固提升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成果,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保持100%。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因地制宜推動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推進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建設,改善農村交通運輸條件。到2025年,完善提升農村公路約6萬公里,爭取全省鄉鎮通三級以上公路比例達到85%左右、3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比例達到90%。

(三)健全農村公路管養保障體系。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9〕45號)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陜政辦發〔2020〕29號)要求,扎實推進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落實市、縣、鄉、村四級農村公路管理責任。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落實到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實施到位,到2025年,全省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力爭達到85%左右,農村公路路況水平穩步提升,路域環境有效改善。

(四)完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體系。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建立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體系。擴大農村客運覆蓋范圍,建制村通客車率保持100%,有序推動城市公交線路向鄉村延伸和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鼓勵毗鄰縣之間農村客運班線實施公交化改造,推動具備條件的地區實現全域公交,建立農村客運政府購買服務或運營補貼機制,實現農村客運可持續穩定發展。到2025年,全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AAAA級以上區縣比例力爭達到85%左右,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物流快遞。

(五)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建立健全群眾愛路護路的鄉規民約、村規民約。發展共享共治的群眾參與體系,充分調動各方特別是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切實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使群眾成為農村公路發展的參與者、監督者和受益者。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拓寬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渠道。開發多種形式公益性崗位,聘用沿線農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工作,幫助農民創收增收。繼續推行“七公開”制度,發揮社會公眾對農村公路建設監督作用,打造陽光工程。

(六)發揮農村公路示范引領作用。省交通運輸廳牽頭,不斷完善“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機制,擴大示范創建范圍,深入開展示范市、示范縣等創建工作,示范創建向革命老區、脫貧縣(區)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區)傾斜。開展“最美農村路”建設工作,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農村路”。

(七)提升農村公路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農村公路基礎信息數字化,加強互聯網、衛星遙感、快速檢測、5G、北斗、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造、養護、運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水平。建立數據采集、處理的長效機制,完善農村公路綜合監管能力,鼓勵在農村客運車輛中推廣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安裝應用。開展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體的綜合性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交通、旅游等各類信息開放共享,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效能。

(八)強化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嚴格執行農村公路安全監管相關法律法規,農村公路建設市場規范有序,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信用評價機制。嚴格落實農村交通安全設施與公路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逐步完善,危橋總數逐年下降,到2025年基本完成農村公路2020年底存量四、五類危橋改造。完善農村客運班線通行條件聯合審核機制,保障農村客運安全。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強化路政管理和執法能力建設,加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保護,加大農村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依托省政府“四好農村路”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全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工作。省政府每年召開一次“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會或推進會。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每年評審一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市、示范縣,報請省政府同意后,冠以“經省政府同意”字樣,聯合通報命名?!八暮棉r村路”示范創建和考核退出工作相關規則由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另行制定。各市、縣、區政府要將“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出臺本地區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深化示范創建工作的政策措施。各級交通運輸、財政、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要以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為契機,全面加大涉農工作力度,積極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二)夯實各方職責。各市(區)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合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開展。交通運輸部門要履行“四好農村路”建設主管單位職責,牽頭抓總,指導所屬公路、運輸部門做好行業管理工作。財政部門要及時落實本級政府財政資金,拓展融資渠道,加強資金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要圍繞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配合做好“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有關工作。鄉村振興部門配合做好“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及“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有關工作。

(三)加大保障力度。進一步強化“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資金保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創新農村公路發展投融資機制,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采取資金補助、先養后補、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加強安全和信用管理,強化法規政策和隊伍建設,保障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需要。市、縣、區政府要加強“四好農村路”監督檢查,將“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22年9月23日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