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延安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年)的批復
延安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于報請審批延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延安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犊傮w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城市工作會議以及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充分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延安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3704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鎮村布局,結合沿黃生態城鎮帶建設,在沿黃公路沿線重點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鎮村。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3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8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內。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延安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積極發展綠色建筑。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加強對子午嶺、黃龍山褐馬雞、黃河壺口瀑布、黃帝陵、蟒頭山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及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并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棗園(西北川西段)歷史文化街區、楊家嶺(西北川東段)歷史文化街區和橋兒溝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革命舊址和歷史建筑。做好城市整體設計,加強對中心城區建筑高度、體量的引導和控制,彰顯延安獨具特色的革命圣地城市風貌。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犊傮w規劃》是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加強規劃管理信息化建設,搭建規劃管理信息平臺,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不得下放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
延安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復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7年6月8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