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將寶雞市鳳縣列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范圍的函
文化部:
???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遭到嚴重破壞。為搶救保護羌族文化,文化部決定設立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并將建設工作納入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當時由于申報工作時間緊,我省僅將受災影響較重的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列入了保護區范圍。近年來,隨著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的深入推進,文化部門發現寶雞市鳳縣羌族文化生態遺存更為豐富,當地挖掘、收集、整理、修復了大量羌族文化實物及資料,羌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 今年7月,我省組織專家組對鳳縣的羌族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和建設情況進行了考察,認為鳳縣羌族文化生態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當地與羌族文化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存數量多,歷史記載脈絡清晰;二是羌族民俗活動與當今群眾生活相互融合,傳承有序;三是鳳縣與我省寧強縣、略陽縣及四川的汶川等屬同一羌族文化生態長廊,列入后使生態區更加完整,有利于整體保護;四是近年來當地羌文化的展示展演活動廣泛開展,群眾參與熱情高;五是鳳縣縣委、縣政府重視,各相關部門緊密協作,齊抓共建,保護工作扎實有效;六是保護羌文化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合理,投入較多,并已初具規模;七是羌文化保護與生態旅游緊密結合,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一定影響。專家組認為鳳縣具備了列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條件,建議將其列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范圍。
???
??? 為進一步促進我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整體保護工作,增強保護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經省政府研究,建議貴部將鳳縣列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范圍。
??? 妥否,請復。
??? 附件:關于寶雞市鳳縣羌族文化生態的調研報告
???????????????????????????????????????????????????????????????????????????? 陜西省人民政府
?????????????????????????????????????????????????????????????????????????? 二○一二年九月九日
(聯系人及電話:劉衛東029—87284765)
附件
??????????????????????????? 關于寶雞市鳳縣羌族文化生態的調研報告
????????????????????????????????????????? 陜西省專家組
????????????????????????????????????????? (2012年7月)
??? 2012年7月25日至26日,我省組成由省文化廳副廳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蔣惠莉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行8人,對寶雞市鳳縣羌族文化生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有關情況如下:
鳳縣位于我省西南部,地處川陜、秦隴要沖,素有“川陜咽喉,秦隴鎖鑰”之稱。秦代在此設故道縣,隸屬隴西郡,漢、三國至西晉沿用故道縣名。南北朝以后更名為梁泉縣。明洪武時期降州(鳳州)為縣(鳳縣),鳳縣之名沿用至今。
??? 一、 鳳縣歷史上長期屬羌族聚居地
??? 羌族源于史前時期古羌人,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或更遠的歷史,生活在甘、青,主要活動于河湟一帶。夏商周時期,羌人逐漸遷至陜西、河南、山西等地。鳳縣作為史前人類活動地之一和通往西南之交通要道,成了羌族人聚居地,留下了許多羌人文化遺存和文獻記載。
??? 春秋時期,鳳縣為氐羌所居?!锻ǖ洹ぶ菘ち?76卷記載:“鳳縣,……春秋氐羌之所居”。
??? 秦時,鳳縣為羌族自治縣。據《中國民族政策史》記述:“故道,……今陜西寶雞大散關東南一帶,此地古代一直是羌戎聚居地方”。秦代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置的“道”,與內地漢族地區設置的“縣”是同一級別行政區劃設置。因此,故道即為秦時羌族自治縣。
??? 兩漢時期,鳳縣形成羌、氐、秦多民族雜居格局。據《三國志·魏書》記載:“故道,域有夷狄為道,故氐所居”?!度A陽國志·漢中志》記載:“武都郡故道、武都等縣,土地險阻有麻田氐叟,多戎羌之民,其人半秦”。
??? 隋、唐、宋時期,鳳縣聚居大量羌人?!端鍟さ乩碇尽?9卷記載:“漢陽、臨洮、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順政、義城、平武、汶山皆連雜氐羌”?!段飨耐ㄊ贰酚涊d:“唐上元元年,涇、壟的黨項羌部落及土谷渾十余萬被唐鳳羌節度使崔光遠擊破。黨項羌、土谷渾降。因唐無暇顧及降眾,羌兵滯留原地?!薄缎绿茣?41卷和《資治通鑒》221卷記載:“同年冬黨項羌又與岐、壟‘土賊’聯合寇美原,擊敗唐秦、壟防御史韋倫。次年二月黨項羌、奴刺寇寶雞,焚大散關、屯兵鳳州。”鳳州時為羌兵大本營。《文苑英華》記載:“黨項羌鳳州屯兵半年左右,又寇寶雞,好峙,黨項羌勇,不少留居鳳州?!彼未俗阅了队涀霚Y?!贩Q:“梁泉本羌故地”。
??? 鳳縣羌族與略陽羌族有密切聯系。據考,仇池羌國,以仇池山而得名。公元196年,陜西略陽清水羌部落大帥楊騰之子楊駒率部“始走仇池”。公元296年,楊駒后裔,羌酋楊茂搜率眾向晉王朝發動攻擊,其子楊難敵攻陷漢中、安康,兼東漢水流域西段,建仇池國。公元317年,茂搜逝,子楊難敵繼位,與其弟楊堅頭分領所部,堅頭號右賢王,屯兵仇池,即今鳳縣。
??? 以上史料記載充分說明鳳縣歷史上羌人曾長期聚居,鳳縣羌文化與略陽、寧強羌文化同屬陜南羌文化。
??? 二、 鳳縣羌文化特征明顯
??
??? 在鳳縣南部廣大區域,即臨近漢中、四川的偏遠山區,當地許多群眾至今保持著豐富的羌人文化習俗。一是在信仰習俗方面,羌族有崇尚白石的習俗,鳳縣至今有“石敢當”崇拜,亦稱吞口崇拜;二是在飲食習俗方面,羌人有飲茶、咂酒、食臘肉等習俗,而在鳳縣瓦壩、溫江寺等地仍有用鼎鍋、圍火爐、燒洋芋、喝罐罐茶,以及用麥仁、大米、大粒玉米釀酒的習慣,有吃酸菜攪團、做臘肉、挖野菜、吃水巴的習俗;三是在語言方面,鳳縣目前還保留使用著大量與四川汶川、理縣、茂縣、北川和漢中寧強、略陽等羌族十分近似或完全相同的方言詞匯;四是在年節習俗方面,羌人有每年農歷十月初一過羌年習俗,鳳縣亦有十月初一過節的習俗;五是在文化習俗方面,羌人能歌善舞,而鳳縣山歌數量多、內容豐富,“板凳龍”等民俗文化流傳至今。1983年,在寶雞市藝術館組織的《寶雞民歌集》編輯工作中,鳳縣民歌的數量占了寶雞市十二個縣區的近一半,其中“盤山歌”、“十對花”、“耍錢歌”等與現在的羌區歌謠極其相似。
??? 種種民俗和文化傳統,證明了鳳縣羌文化遺存印記深厚,鳳縣人與羌族人有著民俗的一致性、族源的同一性和文化的認同,羌文化特征十分明顯。
??? 三、鳳縣多措并舉保護羌族文化
??? 鳳縣縣委、政府十分重視羌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2007年以來,鳳縣在挖掘整理和搶救保護羌文化方面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
??? 一是加強鳳縣羌文化研究。鳳縣山歌是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羌族特色的文化符號。2007年初,鳳縣對全縣山歌進行了摸底調研,并于當年舉辦了鳳縣民歌大賽。2008年,鳳縣對羌文化遺跡開展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在全縣開展了羌舞、羌歌、羌語傳習活動,邀請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專家學者到鳳縣指導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作出了搶救和保護羌文化的指示,國家有關部門及時發出了《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倡議書》。鳳縣立足實際,進一步加大了羌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搶救保護,多次邀請世界自然聯盟自然保護區委員會委員、四川省羌學研究會會長張善云先生到鳳縣指導工作,同時成立了中國鳳縣羌文化研究協會,系統地開展羌文化研究工作,先后整理、編輯出版了《羌文化與鳳縣》、《鳳州羌歌》等,系統闡述了鳳縣古羌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整理羌歌300首。
??? 二是廣泛開展羌文化傳承弘揚和交流展示活動。2008年以來,鳳縣把發展羌舞、羌歌作為保護和傳承羌文化的突破口,大力發展群眾性活動。整理編排了群眾喜聞樂見的羌舞、羌歌,大力推進羌舞、羌歌“進機關、進鄉鎮、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的“五進活動”,跳羌舞、學羌歌得到群眾的熱烈響應,并迅速形成了熱潮,夜間跳羌舞成為鳳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高標準打造了羌文化情景劇——《鳳飛羌舞》,在縣內進行常態化演出,并多次赴北京、深圳、西安等地演出,通過藝術形式將羌文化向省內外進行推介宣傳。在抓好縣內羌文化保護的同時,鳳縣高度重視與周邊羌區的文化交流合作,多次成功舉辦了各類大型羌文化展示交流活動,先后發表了《鳳縣宣言》、《保護傳承羌文化倡議》,密切了地區間羌文化交流合作。如今,羌歷年活動已成為鳳縣傳統節日,每逢過年,都邀請四川理縣、茂縣、汶川、北川、青川等地羌族同胞來鳳縣共度節日,開展羌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有效推動了鳳縣羌文化的挖掘傳承。
??? 三是大力實施羌文化專項保護。為進一步弘揚和保護羌文化,2010年鳳縣啟動了古羌文化旅游產業示范區項目建設,項目規劃面積40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7387畝,總投資85億元,主要建設石頭羌寨、羌文化演藝中心、羌族風情園等六個板塊,目前石頭羌寨索橋、大門、碉樓、羌文化展覽館和羌文化演藝中心薩朗湖、瀑布等工程主體已完工。文化、文物部門在全縣范圍開展羌文化遺存收集工作,已收集羌文化特色鮮明的各類生產生活用品、物品3000余件。古羌文化旅游產業示范區項目建成后,將更有效地實現羌文化的保護傳承。
??? 四是全面促進羌文化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結合城鎮建設和旅游興縣戰略,鳳縣積極推進羌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特別是羌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圍繞羌文化大力發展旅游等服務業,建成了爾瑪人家、古羌風情園等一批羌文化特色鮮明的經濟實體,倡導旅游從業人員穿羌服、跳羌舞、唱羌歌,涌現出了一批羌文化特征鮮明的民俗旅游服務產業。同時,加大對羌文化旅游商品的挖掘,開發了羌繡鞋墊、羌族布藝、羌族人物造像等旅游商品、紀念品。鳳縣旅游已經越來越全面地展示出了羌文化特號,實現了羌文化保護傳承與經濟社會的有效融合。
???
??? 綜上所述,專家組認為鳳縣具備納入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范圍的條件,建議按程序啟動鳳縣納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范圍的申報工作。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