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 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 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陜西省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陜西省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大力推動我省軟件產業的發展,增強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根據《國務院關于〈鼓勵軟件產業 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 〕18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一)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國內外及本省資金、人才等投向我省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依托我省人才、技術的優勢,進一步推進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經過5到10年的努力,使我省成為國內軟件產業強省。
二、投融資
(二)建立軟件產業風險投資機制。按市場機制組建風 險投資公司。以政府資金引導,以企業和民間資本為主體, 廣泛吸收國內外資金投資入股,組建股份制形式的軟件風險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公司按其運作規律,以企業化方式運行和管理。風險投資公司所持有的軟件企業股份上市交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制訂陜西省“十五”軟件產業發展計劃,并納入陜西省“十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設西安軟件 研究開發基地,在西安創建國家級軟件園區。
(四)省政府每年財政預算撥付3000萬元,用于建立我省對信息產業部配套的電子發展基金。同時積極爭取信息 產業部的電子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研究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技術產品、軟件成果轉化、軟件企業孵化 器建設、軟件企業開辦資金、培養和引進軟件產業高級人才、軟件企業貸款貼息及軟件出口型企業通過國際質量標 準認證等。軟件產業發展資金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信息產業廳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共同制定。
(五)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為軟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創造條件。軟件行業不分所有制性質,凡符合證券市場創業板上市條件的,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優先支持和提供服務。
(六)省、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協助軟件企業申報 國家相關部委的基金項目、產業化項目及各類科技計劃項 目,爭取國家更多的資金支持。
三、稅收
(七)鼓勵在省內開發生產軟件產品。自2000年6月24 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 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稅款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
(八)對經認定的軟件生產企業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 以及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含軟件)及配套件、備件, 不需出具確認書、不占用投資總額,除國務院國發〔1997 〕37號文件規定的《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 錄》和《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企業申報上述免稅項 目,攜帶軟件企業認定證書及有關批準文件,到西安海關辦理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手續。
(九)在我省境內2000年7月1日以后新創辦的軟件生產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 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對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一)軟件生產企業的工資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十二)企事業單位購進軟件,凡購置成本達到固定資產標準或構成無形資產,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內資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投資額在3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報由國家稅務總局批準;投資額在3000萬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 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十三)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視同軟件企業,享受軟件企 業的有關稅收政策。
四、產業技術政策
(十四)積極鼓勵在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國內外企 業從事軟件研究開發。鼓勵軟件研究開發單位參與國際、 國家項目的競標。
(十五)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內外企業和個人在陜投資興辦軟件企業或興建軟件研究開發基地,政府有關部門在規劃、立項、可行性研究等方面主動提供服務。
五、軟件出口
(十六)軟件出口納入中國進出口銀行業務范圍,并享受優惠利率的信貸支持;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提供出口 信用保險。省外經貿廳會同有關部門要積極向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推薦我省軟件出口型企業和出口產品,使軟件企業享受優惠利率的貸款支持,獲取出口信用保險提供便利服務。
(十七)通過軟件企業認定并且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100萬元人民幣)的軟件企業,可直接在省外經 貿廳登記取得自營出口權。
(十八)西安海關要為符合規定的軟件企業的生產開發業務提供通關便利。在西安軟件園區內為承接國外客戶軟 件設計與服務而建立研究開發中心時,對用于仿真用戶環境的設備采取保稅措施。
(十九)軟件企業參與國際交流,對其高中級管理人員和高中級技術人員簡化出入境審批手續,適當延長有效期 。具體辦法由省外辦按國家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二十)鼓勵軟件出口型企業通過GB/T19000-ISO9000 認證和CMM等級認證,省外經貿廳會同有關部門協助企業申請中央外貿發展基金的支持。
六、收入分配及人才吸引與培養政策
(二十一)軟件企業可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根據本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平均工資,自主決定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
(二十二)支持軟件企業建立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激勵機制。
1、允許軟件技術成果作價入股。經省級科技主管機 關評估,作價總金額可占到企業注冊資本的35%。達到國際 先進水平的軟件技術成果,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定,作價總金額可超過企業注冊資本的35%。
2、軟件企業自行開發的軟件技術成果,可根據《中華 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將過去3至5年該 軟件技術成果轉化形成的利潤按規定的比例給予開發、研制人員一次性獎勵或股權獎勵,其中主要研制者應不低于50%。
3、群體或個人所有的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可直接在企業作價入股。
4、對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及人才優勢的軟件企業,在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可由投資方自行商定。
(二十三)由省政府出資設立“陜西省軟件人才突出貢 獻獎”,對于在我省進行軟件及產品研究開發過程中有突 出貢獻、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拔尖人才,給予重獎。
(二十四)發揮我省教育資源的優勢。教育、人事部門要根據市場需求制定有關政策措施,逐步擴大軟件人才培養規模,建立一批軟件人才培養基地。
1、在陜高等院校、中等??茖W校中,符合條件的可設立或擴大軟件專業招生規模,具體計劃由省教育廳批準后 實施。
2、要加快碩士、博士、博士后等高級軟件人才的培養,符合條件的大學擴大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計劃,報省 教育廳審核后實施。
3、鼓勵有條件的在陜高等院校設立軟件學院;理工科 院校的非計算機專業應設置軟件應用課程,培養復合型人 才。
4、成人教育和業余教育應設立或加強軟件專業教學, 積極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和社會力量開展軟件技術培訓, 加強在職員工的知識更新教育。省內高等院校和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遠程教育,應邀請省內軟件行業的知名專家、學 者講課,實現我省高級軟件人才的資源共享。
5、省人事廳在工程技術人員技術職稱評定工作中,應 將計算機應用知識納入考核范圍。軟件企業、軟件研究開 發機構的工程技術人員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可不受本單位現有結構比例限制,所需高級職稱額,由省人事廳直接進 行調整。評審通過并聘任后,即可享受相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待遇。獲得國家軟件系統分析員和系統工程師資格的 人員,按照本條款執行。
6、由省教育廳和省外國專家局設立基金,對高層次軟件科研人員出國培訓、進修或聘請外國軟件專家來陜講學 和工作給予資助。
(二十五)進入本省軟件企業的軟件系統分析員和系統工程師,凡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或有重大發明創造的,由 本單位推薦并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準予本人和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軟件企業所在地落戶。具有碩士及其以上學位 或雙學位的軟件人才,進事業單位工作的,經用人單位申請可增加編制。
(二十六)國外留學生和外籍人員來陜創辦軟件企業的, 享受國家和本省對軟件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
七、采購、知識產權保護
(二十七)本省各級黨政機關購買的計算機系統和軟件, 其中涉及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的,采用政府采購的方式進 行。
(二十八)鼓勵軟件企業和軟件研究開發機構積極進行 軟件著作權、軟件專利權等注冊登記,保護著作權人和專 利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不得在計算機系統中使用未經授權許可的軟件產品;嚴厲查處組織制作、生產、銷售盜 版軟件的活動。具體辦法由省信息產業廳、省公安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新聞出版局、省知識產權局共同研究 制定。
八、集成電路產業政策
(二十九)鼓勵境內外企業在陜西設立獨資和合資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凡符合條件的,省政府有關部門應按程序 審批。
(三十)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產的集成電路產 品(含單晶硅片),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 對實際稅負超過6%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新的集成電路和擴大再生產。
(三十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按 鼓勵外商對能源、交通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執行。1、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的; 2、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25μm的。符合本條規定的生產企業進口自用生產性原材料、消 耗品,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十二)為規避匯率風險,允許符合第三十一條規定的企業將準備用于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稅后利潤以外幣方式存入專用帳戶,由外匯管理部門監管。
(三十三)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的折舊年限最短可為3年。
(三十四)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引進集成電路技術和成套生產設備,單項進口的集成電路專用設備與儀器,按《外商 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的有關規定辦理,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 環節增值稅。
(三十五)在本省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設計的集成電路, 如在國內確實無法生產,可在國外生產芯片,其加工合同( 包括規格、數量)經行業主管部門認定后,進口時按優惠暫定稅率征收關稅。
(三十六)集成電路設計產品視同軟件產品,受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保護。國家鼓勵對集成電路設計產品進行評測和登記。
九、行業組織和行業管理
(三十七)陜西省信息產業廳是省政府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主管部門。負責對全省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 實行行業管理和監督;組織制定全省軟件產業發展戰略規 劃和相關政策;負責管理省配套的電子發展基金;審核并批 準本省軟件企業認定和年審、軟件產品的登記,監督軟件企業和產品標準的執行;受理對認定結果和年審結果的復 審申請。集成電路企業的認定權在信息產業部?!?br/>
(三十八)陜西省信息產業廳授權陜西省軟件行業協會 負責全省軟件企業認定、年審和軟件產品的登記工作;充 分發揮協會在市場調查、信息交流、咨詢評估、行業自律 、知識產權保護、資質認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促 進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協會必須按照公開、公正、公平 的原則,履行其所承擔的職能。
(三十九)各地市政府負責本地區軟件產業行業管理。各地市經批準可成立陜西省軟件行業協會分支機構,協助當地政府推動軟件產業發展。
(四十)國家將軟件產品產值和出口額納入國家有關統計范圍,并在信息產業目錄中單獨列出。省內各軟件企業要按季將本企業軟件產品產值和出口額按規定報省信息產業廳。
(四十一)軟件企業認定和軟件產品的登記審批程序:企業向省軟件行業協會申報,省軟件行業協會按有關規定 對申報的企業或產品進行初審,初審后的名單,報省信息產業廳審核,會簽省稅務部門批準后正式公布,并由省信息產 業廳頒發證書。
(四十二)集成電路企業的認定程序:企業直接向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申請,同時抄報省信息產業廳。
(四十三)經省信息產業廳批準認定的軟件企業、軟件產品和由信息產業部批準認定的集成電路企業,享受國家 和我省有關優惠政策;同時視同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及產品,享受國家及本省的有關高新技術企業及產品優惠政策 。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實行年審制度,年審不合格的企業,取消其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的資格。
(四十四)凡在陜西省內設立的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不分所有制性質,經認定均可享受本實施意見規定的各項政策。軟件企業的認定工作按照信息產業部等三部一局 “關于印發《軟件企業認定標準及管理辦法》(試行)的通 知”(信部聯產〔2000〕968號)的規定執行。軟件產品登記工作按照《軟件產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 產業部令第5號)的規定執行。
(四十五)本實施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铼?br/>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