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2000年度全省城市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情況的通報
各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進一步搞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提高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能力,現將2000年度我省13個城市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簡稱“城考”)結果及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00年度,全省各市的“城考”是按照國家“九五”期間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體系4大類26項指標進行的。城考工作得到當地政府的普遍重視,13個城市(含9個地級市、4個縣級市)的考核結果較上年度有較大幅度提高。經考核評定排名依次為: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漢中市、安康市、渭南市、銅川市、華陰市、榆林市、興平市、商州市、韓城市、延安市;考核得分最高的為西安市85.28分,最低為延安市48.30分,全省平均63分。西安市在全國46個考核城市(除11個模范城市外)中由1999年的第八名進入到2000年的第六名。平均增分最多的是銅川市;咸陽、漢中、榆林、韓城、華陰等市增分也較多。延安市環境質量和污染控制兩項拉分較大,其中總懸浮顆粒物(TSP)超標,污水處理率、固廢綜合利用率基本為零,比1999年后退3位。
二、2000年度城考工作特點
(一)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13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考核的三項指標TS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與1999年相比有明顯提高。各個城市都以建設“無煤區”和“改煤區”、推廣集中供熱和提高氣化率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城市天然氣氣化工程改變燃料結構,降低燃煤用量;增加人行道鋪設面積,加強建筑工程管理等,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安市著力建設“無煤區”和“改煤區”,兩區內已完成燃煤鍋爐改造1386臺,占需改造總數的70.3%;改造餐飲業爐灶1531眼,占應改造總數的44.5%,全年減少燃煤3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1000噸,減少煙塵排放3500噸(截至2000年底,下同)。
銅川市大力推進市區4蒸噸以下鍋爐煤改氣工作,取締非法煙煤市場100余個,拆除煤棚13000個,封堵煙道6100條,清理存煤4000余噸,市區煙塵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為降低,市區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漢中市自1999年以來在市區逐步推行垃圾袋裝化工作,封閉200多棟住宅樓的垃圾道,新建住宅不再設計垃圾道,垃圾實行定點定時清運,在建筑工地開展建設文明工地活動,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清運棄土采取防護措施,促進了城市環境質量的改善。
(二)工業污染惡化的趨勢基本得到控制。
按照國務院規定,到2000年底所有工業污染源基本實現達標排放的目標。各城市政府加大治理力度,對重點限期治理項目進行嚴格執法檢查,使全省列入國家重點考核的49家企業,有47家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列入省政府考核的329家重點污染源企業和列入地市政府(行署)考核的2108家重點污染企業,達標率均超過90%以上。全省取締關閉了一大批污染嚴重、耗能高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業。對2000年底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重點工業污染源,在2000年11月20日前下達了停產治理的決定,并且提出對未治理達標企業不得放過,對擅自停運污染治理設施的企業不得放過,對限 期治理漏項的企業不得放過的執法要求,防止工業污染源治理回潮。
咸陽市通過對污染大戶興平造紙廠采用改變產品原料結構的方法,既治理了污染,又取得了經濟效益。
寶雞市列入國家考核的9家企業已全部完成了治理任務,列入省、市考核的89家企業達標竣工率達到100%,列入縣、區考核驗收的222家企業達標竣工率99%,累計削減各類污染物達4萬多噸。
渭南市所有工業污染企業共273家,已治理達標195家,依法關停73家,達標率為98%,另外停產治理5家。
(三)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投入明顯增大。
13個考核城市全年環保投入達到29億多元,主要用于治理污染、城市環?;A設施建設、城市綠化等。咸陽市投入2.8億多元,完善城市公用設施建設,整治城市容貌,進行環保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寶雞市投入近1.9億元,用于城市集中供熱項目、新建垃圾處理廠、提高綠化面積、爭創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市截至2000年底拆除50余家自備燃煤鍋爐,全部改燒清潔燃料和參加集中供熱,天然氣替換焦爐煤氣用戶10400戶,發展天然氣新用戶6000戶,新建一臺20噸/小時蒸汽鍋爐和5個熱交換站,集中供熱面積已達5000萬平方米。
(四)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得到高度重視。
西安市政府在1999年出臺《加強煙塵管理通告》,規定城市150平方公里范圍為“無煤區”和“改煤區”,2000年又擴大到180平方公里;寶雞市政府制定了“寶雞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爭創全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銅川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檢查督察拆除城區煤棚、改建城市綠地,城市面貌變化較大;延安市在1998年出臺《延安市區大氣污染防治辦法》,全面禁燒子長煤之后,連續三年真抓實干,擴大了城區大氣污染治理的成果,改善了歷史名城的環境面貌。省政府為改變環境質量狀況,每年從新增財力的可用部分中安排10%作為省級環保專項資金,用于重點污染源治理、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控制。從1997年到2000年底,3年共累計安排財政資金1.3億元,籌措污染治理資金近2億元,爭取國家債券項目資金10.8億元,用于西安、銅川、渭南、延安、漢中、楊凌等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西安環城河綜合治理、寶雞集中供熱等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程。同時,積極開展國際雙邊、多邊合作與交流,爭取利用外資,共接受外方贈款4226.66萬美元;利用亞行貸款1.56億美元,總投資25.5億元,用于西安_咸陽_銅川污染綜合治理工程?!熬盼濉逼陂g,全省完成環境保護投資達到100多億元,超過同期GDP的1%,極大地推進了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城市環境質量的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國家考核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多差距,主要是:
(一)污染反彈、偷開、偷排現象嚴重,監管力度跟不上,特別是經常性監督管理跟不上,污染治理與環境管理的力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氣自動監測網絡建設嚴重滯后,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求。
(三)把城市作為最大的國有資產進行經營的觀念不強,對城市環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的認識還不到位。
(四)對環境違法問題的認識片面,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不主動、力度不大,查處其責任人偏軟偏寬。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是環境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省政府希望各地市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加快城市環?;A設施建設和大氣自動監測網絡建設,加強城市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質的保護與監測,進一步強化環境綜合管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努力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附:2000年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一覽表(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