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批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解決當前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在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解決當前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在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意見》批轉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各部門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00一年九月五日
關于解決當前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在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意見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按照省政府領導同志2001年4月4日對陜西省兵工局《關于當前勞服企業有關問題的報告》批示精神,我們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深入到西安、寶雞、咸陽、銅川、延安市及機械、冶金、紡織、建筑、建材等行業部分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和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以下簡稱勞服企業),就當前勞服企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如何適應市場經濟促進勞服企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勞服企業的發展現狀
我省勞服企業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創辦和逐步發展起來的。20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勞服企業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安置就業為己任,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發展方向,在國家和地方財政基本沒有投資的情況下,依靠國家政策扶持和自身的勞動積累不斷發展壯大,使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已形成能容納20萬人就業,年產值、經營總收入達到48億元,年實現利稅3億元的規模,成為我省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全省的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國企改革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勞服企業先天不足的弱點和自身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使企業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多數企業經營步履維艱,處境困難。全省勞服企業由1994年的9600戶減少到2000年的4649戶,6年時間減少了4951戶;勞服企業的從業人數由20萬人減少到14.4萬人,從業人員減少了5.6萬人,在從業的14.4萬人中實際還有約5萬人在企業內部下崗待業,勞服企業虧損戶數不斷增加,虧損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勞服企業目前發展現狀令人擔憂,前景不容樂觀。
二、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建議
針對當前勞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建議:
(一)認真貫徹執行《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管理規定》(國務院66號令),妥善處理主辦或扶持單位與勞服企業的關系,加強勞服企業的內部管理。
(二)進一步落實《勞動部關于頒布〈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19號)和《勞動部關于頒布〈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產權界定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7〕181號)等文件精神,盡快解決集體企業產權界定問題,劃清與原主辦單位的關系。通過明晰產權,劃清資產界定關系,使勞服企業成為一個獨立經營單位或獨立法人,并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三)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43號)的有關規定,對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和社區就業服務業的勞服企業、小企業或創業型企業給予稅收政策優惠。
(四)認真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改善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銀發〔1998〕278號),切實幫助勞服企業解決融資貸款問題。
(五)切實做好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生活保障工作。由于勞服企業自身存在的先天性不足,職工素質較低、社會生存能力差等因素,下崗失業后再就業比較困難。因此,要認真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陜西省下崗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暫行辦法的通知》(陜政發〔2001〕11號),及時解決符合條件的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發放問題。
(六)妥善處理勞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問題。對已納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勞服企業,應結合其目前的實際情況,能補繳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盡量補繳,對確實無力補繳的單位應與同類企業同等對待。
(七)各地市、縣和省行業管理部門要繼續做好勞動就業服務工作和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管理工作,以利于全省勞服企業的穩定和發展。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市、縣人民政府和省級有關部門貫徹執行?!?br/>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