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試行方案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和《陜西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總體規劃》以及國家關于公務員醫療補助的規定,積極推進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結合省直機關事業單位的實際,省政府決定從2000年8月1日起,在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醫療制度改革,現將《陜西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試行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醫療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廣大職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有關部門務必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確保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順利進行。
陜西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試行方案
為建立健全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制度,切實保障職工的醫療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和《陜西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總體規劃》以及關于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的有關規定,本著節約資金、減少浪費、簡化管理環節、強化個人責任的原則,結合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范圍。省直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以下簡稱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含地市上劃和中央下劃單位,不含地質勘探、設計研究單位的在職職工)的工作人員及退休人員(以下簡稱職工),均執行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試行方案。省直差額事業單位由省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后參加當地醫療保險,地質勘探、設計研究和自收自支等其他事業單位均參加當地醫療保險。
二、醫療費用的負擔。職工醫療發生的費用,屬于小病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負擔,個人帳戶不足時由個人自付;屬于大病住院和門診緊急搶救特殊病種目錄疾病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含個人,下同)和財政共同負擔。
三、建立職工醫療個人帳戶。職工醫療個人帳戶實行分檔補助、資金上卡、個人支配、超支不補、節約留用的管理辦法。職工醫療個人帳戶的資金由基本醫療費用和補助醫療費用兩部分組成,依據職工不同工齡,按本人工資收入前4項(下同)的一定比例記入,即:工齡1-10年的,記入6%(基本醫療費用記入2.7%,補助醫療費用記入3.3%);工齡11-20年的,記入8%(基本醫療費用記入3%,補助醫療費用記入5%);工齡21-30年的,記入11%(基本醫療費用記入3.6%,補助醫療費用記入7.4%);工齡31-40年的,記入15%(基本醫療費用記入4.5%,補助醫療費用記入10.5%);工齡41年以上的,記入20%(基本醫療費用記入5.5%,補助醫療費用記入14.5%);退休人員按本人退休養老金的20%記入(基本醫療費用記入5.5%,補助醫療費用記入14.5%)。個人帳戶的支付范圍:門診發生的費用;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費用;起付標準以下的費用;住院治療以及門診緊急搶救特殊病種目錄疾病應由個人自付的費用;門診或住院期間進行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最高支付限額以上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省財政廳直接核定職工醫療個人帳戶增資數額。職工個人帳戶中的資金,用于門診醫療和大病住院自付部分的支出。職工就診采取自主選擇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的辦法,超支不補,節約歸己。個人帳戶的本金及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和依法繼承,但不得提取現金或挪作它用。職工跨地區流動時,其個人帳戶隨同轉移。省勞動廳負責個人帳戶的宏觀管理,省財政廳負責個人帳戶的資金按時足額劃轉,相關銀行負責個人帳戶資金的保值、增值和支付。
四、大病住院醫療費用。在一個統計年度內,職工大病住院和門診緊急搶救特殊病種目錄疾病發生的醫療費用,設立個人起付標準和財政最高支付限額。起付標準為省直機關事業單位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0年暫定為:第一次住院的,起付標準為三級醫院600元、二級醫院500元、一級醫院400元。在一個年度內多次住院的,起付標準降低200元(以后年度根據工資增長水平每年確定一次);財政最高支付限額為省直機關事業單位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2000年暫定為30000元(以后年度根據工資增長水平每年確定一次)。超過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根據就診的醫院等級及醫療費數額,由個人帳戶和財政按照“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辦法分擔。職工個人自付比例見下表:治療費用檔次職工個人自付比例(%)退休人員自付比例(%)一級醫院 二級醫院 三級醫院 一級醫院 二級醫院 三級醫院 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上至5000元1416181113155000元以上至10000元1214169111310000元至20000元101214791120000元至30000元81012579
超過財政最高支付限額的醫療費用,按以下工齡段及比例由個人帳戶和財政分擔,即:工齡20年以下的,個人負擔20%,財政負擔80%;工齡在21年至30年之間的,個人負擔15%,財政負擔85%;工齡在31年以上的,個人負擔10%,財政負擔90%;退休人員個人負擔10%,財政負擔90%。職工大病住院醫療費用包括的范圍:住院發生的費用;門診緊急搶救醫治特殊病種目錄疾病支付的費用;門診或住院期間進行符合規定的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支付的費用;部分醫療費用支出較大、需長期門診治療的特殊慢性病發生的費用。職工大病住院及門診緊急搶救特殊病種目錄疾病醫療費用實行統一管理的辦法。職工大病住院醫療管理工作由省勞動廳社會保障事業機構負責,大病醫療費用由省財政廳按支出預算定期撥付給省社會保障事業機構后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所需費用由財政兜底。具體結算辦法由省勞動廳會同省財政廳、衛生廳另行制定。職工大病住院病種和門診緊急搶救特殊病種目錄、門診或住院期間進行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應由個人自費項目目錄,以及大病住院醫療費用管理辦法,由省勞動廳會同省財政廳、衛生廳另行制定。
五、醫療費用的管理和監督。醫療費用納入財政專戶進行管理,??顚S?不得擠占或挪用。省財政廳根據省社會保障事業機構提出的醫療費用款計劃,及時審核撥付,按期結算。職工醫療個人帳戶存款按照國家規定的有關銀行利率計息。省社會保障事業機構要建立健全醫療費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省財政廳、勞動廳要加強對醫療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審計部門要定期對醫療費收支及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六、醫療服務管理。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醫療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管理。經衛生和藥品監督管理行政部門批準并取得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可申請承辦職工醫療服務業務。省勞動廳會同省財政廳、衛生廳和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進行選定。省勞動廳會同省財政廳、衛生廳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盡快制定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考核辦法、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等相應的管理辦法。
七、有關人員的醫療待遇。離休人員、老紅軍和保健對象的醫療待遇不變,醫療費用按原資金渠道解決。支付確有困難的,由財政部門幫助解決。具體管理辦法另行制定。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的醫療待遇不變,醫療費用由原資金渠道解決,醫療費支付不足部分,由財政部門幫助解決。職工因公(工)受傷的醫療費和女職工生育費不納入醫療制度改革范圍,其費用仍由原單位解決。在校的大中專學校學生不列入醫療制度改革范圍,其醫療費仍按原管理辦法執行。
八、組織實施。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醫療制度改革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廣大職工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各有關部門務必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實施工作。各地、市、縣(區)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參照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省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標準,對所屬國家公務員進行醫療補助,財政困難的地市、縣可逐步到位。本試行方案由省財政廳、勞動廳負責解釋。本試行方案從2000年8月1日起執行?!?/p>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