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信息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關于加快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加快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為了適應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加入世貿組織步伐加快的新形勢,發揮我省科技、軍工和電子工業優勢,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加速國民經濟信息化,現就加快信息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信息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產業是知識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世紀之交,全球信息化突飛猛進,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正在極大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和人類的生活,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把信息產業作為由工業經濟邁向知識經濟的戰略產業,國內許多省、市已把發展信息產業確定為戰略重點。信息技術及產品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病⑽沂“l展信息產業具有良好的基礎。我省智力資源比較豐富,相對集中的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培養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和產出科技成果的優勢;西安是全國公用電信網樞紐節點和計算機互聯網西北區域中心,具有發展信息產業的區位優勢;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形成了實力比較雄厚的國防科技工業和電子工業,加之近幾年電信網、廣電網、計算機網和民營科技企業迅速發展,信息服務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1998年全省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和營業收入已超過200億元,成為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之一。
?。?、與實現國民經濟信息化的要求相比,我省信息產業發展總體水平較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夠;管理體制不順,內部經營機制不活,條塊分割,系統整合能力差;信息產業集中度低,缺少名牌和拳頭產品;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采取措施,把信息產業做大,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支柱產業,在促進我省由科技強省向產業強省轉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信息產業跨世紀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重點
?。?、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打破所有制、行業和地區界限,實行引進與創新、產學研、軍用與民用的結合,提高知識資源、產品、產業和營銷集成度;建立符合信息產業發展的現代企業經營機制,加強與國外大公司的合作,搶占技術制高點,實現產業化。
?。?、2000、2005、2010年全省信息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分別達到1/10、1/5、1/3。信息產業銷售收入翻兩番至兩番半,由1998年的200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250億元、2005年的500億元、2010年的800億元至1200億元。創出5-10個國內知名品牌,1-3個國際知名品牌,努力把陜西建設成一個信息產業強省。
6、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扶優扶強、有進有退”的原則,在加速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快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同時,突出開發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及產品,營造促進信息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重點發展軟件業、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和信息服務業。
7、軟件業要以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組織西安各軟件公司,通過設置研究開發基金、項目聯合攻關、工程合作、技術協作、人才交流、互相參股等多種方式,組建西安軟件企業集團,加快建設國家級軟件產業園和國家軟件工程中心。
加快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八大類應用軟件和四類支撐軟件。八大類應用軟件是:CAD/CAM/CAPP/CIMS軟件、工業過程控制和數字智能型產品軟件、管理信息系統軟件、信息服務軟件、金融財稅軟件、教育娛樂及多媒體軟件、信息安全保密與病毒防治軟件、數據加工定制軟件。四類支撐軟件是: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等工具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中文信息處理系統軟件、網絡通信軟件。努力在3-5年內,實現全省85%以上的大中型企業廣泛應用CAD和計算機管理,列入省上抓的重點企業,都要不同程度地應用CIMS。
扶持具有開發和生產能力的優勢企業引進關鍵的開發生產設備儀器和工具軟件,提高企業的軟件開發和生產能力。同時,吸引國際國內的軟件企業,特別是世界著名軟件大集團、大公司及地區總部和軟件開發分支機構來陜落戶。經過若干年努力,使陜西成為我國西部的軟件創新基地。
?。浮⑼ㄐ旁O備生產要以大唐電信為龍頭,積極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軍工通信專業工廠和非公有制高科技通信企業,聯合開發和配套生產數據通信、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產品,共同開拓國內外大市場,形成通信設備優勢企業群體,努力使我省逐步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通信產品基地。
在SP30超級數字程控交換機基礎上,向寬帶交換(SP30AB全帶交換機等)和基于IP業務交換(IP業務交換機MPLS等)發展,規?;l展GSM/CDMA移動通信系統(如M30移動程控交換機、基站、手機)、無線接入網系統、自適應調頻系列電臺、GPS定位報警系統、無繩電話機、海洋漁業安全求救通信網、通信機、發射機、衛星通信、路由器等產品,使有線、無線通信產品及導航產品有顯著提高;重點研究開發網絡接入設備,突出支持單、多模光纖、光電收發器、光電轉換器、光旁路開關及各種接插件產品的專業化生產。
9、電子元器件生產要以彩虹集團、金山集團、偏轉集團、西京公司、群力無線電廠、衛光器材廠、西無二廠、華星總公司、驪山公司等企業為主,加快組建中外、中中合資、合作及獨資企業,依托交大、西工大、西電科大等院校和研究所,大力發展為寬帶數據網設備、IP/ATM設備、程控交換機、計算機、新一代數字音像設備等配套的元器件產品,重點是顯示器件、光電子器件、敏感元件及傳感器、電力電子器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和專用集成電路,建立陜西省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和集成電路制造基地,專門從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集成電路產品庫的設計開發,生產具有自主版權的芯片(片上系統)。
三、加速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信息服務質量
?。保啊⒗^續以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核心,重點發展以計算機應用為內容的各種形式、各種方式的信息服務。加速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三大網絡優勢,使之相互支持、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形成高速寬帶并與國際國內互聯的網絡體系。
?。保薄⒓薪ㄔO干線傳輸網和聯合建設接入網。發揮公用電信網的主導作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已形成的通信資源,促使各類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互操作。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要按照合理分工、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各種接入方式,聯合建設接入網。
?。保?、加快發展公用電信網的建設。以向全社會提供優質普遍服務為目標,加快高速寬帶數據平臺建設,完善移動通訊,提高暢通率;重點加快農村電信網特別是接入網建設,在實現村村通電話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多手段通信。
13、加快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的建設。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級建設的原則,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多種技術手段,有線與無線并重,衛星與地面傳輸相結合,以HFC網為主要入戶方式,實現廣播與電視共星轉發、共站接受、共同入戶、星網結合的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堅持宣傳、教育、信息服務相結合,在滿足傳輸數字廣播、高清晰度電視、立體電視等各種形式的聲音廣播和圖像廣播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傳輸網的大容量、寬頻帶、雙向傳輸的優勢,發展圖文電視、信息傳遞等綜合業務。
?。保?、大力發展計算機網。充分發揮已建成的公共網絡平臺,鞏固和完善四大計算機互聯網西安同城的互聯,形成全省統一網絡交流環境。在此基礎上實現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信息網絡的互聯互通,促進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專用信息網絡應用系統的建設,重點發展和完善經濟、科技、教育和黨政機關四個骨干信息資源網。建成陜西信息大廈,使之成為高智能化的區域信息匯接、集散和服務中心。
?。保?、全面提高信息服務質量。信息服務業要走產業化、集約化、商品化的路子,不斷提高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儲能力,形成系統信息產品和精品。大力開拓信息服務的新領域,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服務項目。加快各類信息的更新,在充實、完善、改造已建成的50個信息庫的基礎上,再建50個反映優勢資源、優勢產業、科研成果、投資導向等內容的信息庫,并接入因特網。繼續支持和鼓勵報刊、圖書、資料、廣告等人工信息資源的開發。
四、采取措施,加大對信息產業支持力度
?。保丁⒏骷壵獙⑿畔a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并在安排年度基建、技改、科技計劃時,逐步加大對信息產業重點項目的資金投入。支持信息企業加大技術開發費的提取比例,信息產品生產企業技術開發費用提取不受比例限制。技術開發費用比上年增長10%及以上的,可再按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應稅所得額。
?。保?、拓寬信息產業籌、融資渠道。按照“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具備條件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參與信息產業的開發建設。積極運用證券化方式融資,優先安排信息產業軟件企業和其他優勢企業發行債券和股票上市。建立信息產業項目庫,定期向社會公布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市場前景看好的項目,引導上市公司和其它社會資金投資信息產業。
18、加大信息產業信貸投入。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信息企業所需資金,按信貸原則予以保證,并合理確定貸款期限;根據信息企業的生產特點和需要,積極試辦授信額度業務;對虧損信息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支持有銷路、有效益的產品生產;積極組織銀團貸款,促進信息企業規模經營,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允許實力較強的企業集團立財務公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技術改造能力;各地市要抓緊成立信息企業貸款擔保機構,切實解決民營和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19、信息產業是高科技產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產業化的決定》和國家有關部門關于加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高新技術成果作價入股和組織開展大學科技園建設試點等文件中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政策適用于信息產業。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采取措施促進信息產業迅速發展。
五、切實加強領導,營造有利于信息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玻?、結合機構改革,組建省信息產業廳,作為省政府工作部門,主管全省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省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全省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協調跨部門、跨行業的重大信息技術開發和信息化工程的有關問題;協調解決計算機2000年問題;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領導小組的工作機構設在省信息產業主管部門。
?。玻薄⒏鶕鴦赵宏P于加強廣播電視有線網絡建設管理的要求,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的建設和管理實行政企分開,接受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的統籌規劃和行業管理。要抓緊制定實施方案,堅決制止重復建設,確保廣播電視節目安全傳輸,加快廣播電視行業改革步伐,建立企業化的廣播電視網絡傳輸公司,大力推廣公共頻道。大幅度降低網絡租費,繼續遵守電信部門與廣播電視部門的分工。
?。玻?、嚴格執行國家有關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規,抓緊制訂和出臺我省的實施辦法,規范信息市場和網上行為,協調信息關系,確保各類信息的安全,保護國家機密、商業機密、技術機密和公民通信自由、通信保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各種不法行為和不正當競爭,強化商標注冊、軟件版權登記和技術所有權等知識產權申請專利保護的工作,努力維護企業法人和自然人的正當權益,為信息產業發展服務。
23、實行政府采購政策。省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購買計算機、軟件及其它信息產品時,必須執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省工業產品銷售和擴大使用地產品的通知》要求,按同等優先原則優先選用本地品牌。對一些大的工程,如GIS應用領域的政府決策信息系統、災害預警管理系統、農林業估產及管理系統、流域管理系統等,由各級政府出面組織本省產品應用和項目實施。
24、各新聞單位要加大我省信息產業重點企業及品牌產品的宣傳力度,重點扶持“彩虹”、“長嶺”、“大唐”、“黃河”、“海星”、“協同”等品牌,以品牌占領市場,以品牌帶動銷售,以品牌樹立陜西信息產業的形象。
25、世紀之交,以信息產業為支柱的知識經濟初現端倪,各級領導干部、知識分子、各行業廣大職工和農民群眾都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和信息知識水平,為迎接新技術革命和現代市場經濟的挑戰作好知識準備,為陜西信息產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br/>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