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陜西省軍區關于做好1999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各軍分區,各縣(市、區)人民武裝部: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1999年冬季士兵退出現役工作的通知》(國發[1999]19號)精神,為切實做好我?。保梗梗鼓甓臼勘邮瞻仓霉ぷ鳎刈鋈缦峦ㄖ?
一、接收安置對象和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有關規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今冬接收安置對象為:1996年冬季以前入伍的義務兵,1997年冬季入伍的部分義務兵;服現役滿10年以上的士官。轉業士官由省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依計劃嚴格審查接收,地市、縣(區)不得擅自接收。因政治、身體原因需要提前退出現役的,仍按有關規定執行。
接收退伍義務兵時間:全省統一從1999年12月1日開始,至2000年2月底基本結束。轉業士官一律持省復員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出具的《接收安置通知書》在規定的日期內到指定的安置部門報到,全省統一報到時間截止到2000年5月底,部隊工資發到7月底,8月1日開始由地方接收轉業士官的工作單位支付。
二、做好退出現役士兵接待轉運工作
軍地有關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周密計劃,密切配合,認真做好接待轉運工作。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軍用飲食供應,軍人接待轉運工作的領導。各軍供站和寶雞、咸陽、延安接待轉運站等有關方面,要認真做好退役士兵返鄉途中的食宿、醫療和接待工作。各級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要教育廣大干部職工和公安干警,關心愛護子弟兵,提供安全優質服務,切實保證退役士兵購票、托運行李進站(港)和中轉換乘“四優先”。
三、做好退出現役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
今年的退役士兵工作,是實施修改后的新《兵役法》與士官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要著眼于今年的新情況、新特點,并有針對性地積極做好退役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對城鎮退役士兵,各地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待分配期間的管理教育工作,確保他們過好黨(團)組織生活,嚴防事故發生。要組織他們認真學習黨的十五大、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引導他們深刻理解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深化改革的方針政策,自覺服從改革和建設大局,增強在新的崗位上建功立業的信心。要抓好遵紀守法教育和安置政策教育,樹立自強、自立精神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擇業觀,顧大局,講奉獻,守紀律,在就業問題上服從國家需要,聽從當地政府的安排。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用人單位的用工要求,結合退役士兵的特點,安排一定的經費對退役士兵進行政治思想、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把全面提高退役士兵的素質作為安置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對農村籍的退役士兵,要繼續貫徹實施《培養和使用軍地兩用人才工作發展規劃》,加強現代農村科學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培訓,積極扶持他們創辦經濟實體,興辦第三產業,并提供優惠政策和相應的條件,鼓勵他們在經濟建設中當先鋒,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當模范,在農村基層組織和民兵預備役工作中當骨干。各級新聞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干部群眾對中央裁減軍隊員額重大戰略決策的認識,注意利用典型事例宣傳各項安置政策,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關心、支持退伍軍人的良好氛圍。
四、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
今年是落實黨中央關于軍隊裁減員額50萬戰略決策的關鍵一年,也是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第一年。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作為推進軍隊改革、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大事來抓。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以及近年來國務院、中央軍委和省政府、省軍區的有關政策規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工作,確保全省于2000年8月底前完成安置任務。
?。ㄒ唬﹪栏癜仓霉ぷ鲗徟贫取8骷墢蛦T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要依照省政府、省軍區(陜政發[1998]70號)文件規定,嚴格把好審查關。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的城鎮退伍軍人待分配期間,當地政府按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則,發給生活補助費。具體發放辦法由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制定。各級政府要認真執行國家安置政策,不得隨意擴大安置范圍。各地市安置辦公室,務于2000年2月底前,將《接收安置審查表》附《入伍通知書》和《簡況統計表》報省復員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審核,由省安置辦會同有關部門,按系統分地區,分配任務。
?。ǘ┮獓栏癜凑照逻_的計劃,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對于符合城鎮安置的退役士兵,繼續貫徹“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的政策。所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不分所有制性質和組織形式,都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安置退役士兵的責任和義務,都要按照一定比例安置退役士兵。要繼續堅持“統一計劃、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當年退役士兵的總量、單位職工人數、經濟效益和用工情況等,科學合理地制定安置計劃,由當地政府統一下達。省上按職工比例下達的安置任務,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各行業、各部門制定本系統用人、用工計劃和下達增人指標時,不得與退伍安置政策相抵觸,新建、擴建單位要根據用人單位用人情況安置一定比例的退役士兵。全省的統一計劃下達后,省上各主管部門要在一個月內將計劃分解下達完畢;各級安置部門要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進行安置,采取切實措施加快安置進度。安置部門依據安置計劃開出安置工作介紹信,接收單位要在一個月內予以接收,并按規定計發工資。因逾期沒有接收而引發的問題,由接收單位承擔相應責任。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分配或不按期到接收單位報到的,取消安置資格,并從第二月起停發待分配期間的生活保障金,檔案由安置部門轉入原入伍地街道、鄉鎮,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
(三)依法保障退役士兵就業安置。近年來,一些行業和部門違反國家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拒絕接收政府分配計劃,嚴重干擾了安置工作的順利進行,這種不顧大局的做法必須予以糾正。各接收行業、系統和單位,特別是行業管理部門,要尊重和支持地方各級政府的工作,配合當地安置部門,積極承擔安置任務。任何單位不得拒絕接收當地政府分配的安置任務。各地要研究制定依法解決拒收退役士兵問題的程序和辦法,加大依法安置的力度,并實施必要的新聞監督,對拒不執行政府下達的安置計劃,頂著不接,拖著不辦的,依照國務院、中央軍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責令限期完成,對拒絕接收退役士兵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后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追究單位責任人的行政責任,并給予處罰。對被處罰的單位不免除其安置退役士兵的任務。被處罰單位拒不執行處罰的,當地政府可依法提請人民法院協助強制執行。
?。ㄋ模┓e極推進安置工作改革,不斷探索指令性安置計劃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新途徑。有條件的地區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積極推廣“雙向選擇、供需見面、包底安置”的辦法,不斷總結完善充分利用勞動力市場,積極組織退役士兵參與競爭就業的辦法。要拓寬安置渠道,積極鼓勵退役士兵到非國有經濟單位就業。對到非國有經濟單位就業的,接收單位除確保其享受本單位“同工種、同崗位、同工齡”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外,還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證他們在醫療、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險及住房等方面與本單位職工享有同等待遇,其軍齡同待分配時間一并計算為所在單位的連續工齡和投保年限。對自愿到非國有經濟單位就業的安置對象,可保留一年再分配期。要引導和鼓勵符合就業安置條件的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對自謀職業的,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補助數額根據當地經濟狀況和退役士兵實際情況確定。對從事個體經營、私營經濟或興辦企業的,有關部門要在貸款、稅收、征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提供方便條件。對退役士兵報考國家公務員、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優待。要實行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區別對待的安置政策,對進藏、駐港、參加抗洪搶險及長期在艱苦地區服役或有一定專長的退役士兵,給予照顧。安置任務比較重、難度比較大的地區,可統籌計劃,適當組織擴大跨縣易地安置。對因受客觀條件限制,當年難以落實安置計劃的單位,如愿以經濟補償形式體現所承擔的安置義務,經報請原下達安置計劃的政府或主管部門同意,可實行安置任務有償轉移。具體辦法由省安置辦公室會同省財政廳、省物價局另行制定。
五、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退伍安置工作
我省是一個兵員大省,今年退役士兵的數量大幅度增加,接收安置任務十分艱巨,在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和企業結構調整、下崗職工人數較多的情況下,退役士兵安置難的矛盾更加突出。各級政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列入議事日程,主要領導同志親自過問,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嚴格責任制,分級負責。計劃、勞動、人事、財政、公安、糧食等有關部門要與安置部門密切配合,為退役士兵的工作安排、落戶、辦理糧食關系等創造條件,搞好服務。政府各部門在制定用工、用人計劃和下達增人指標時,不得與國務院、省政府和省軍區有關安置退役士兵的政策相抵觸。中央國家機關駐陜和省上各部門駐各地的單位,要切實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支持當地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動按計劃接收并安置好每一個退役士兵,依法保障其第一次就業。要不斷完善激勵和制約機制,對完成任務好的單位要予以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和出了問題的單位,除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外,均不得評為“雙擁”模范城(縣)和年度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各級安置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嚴格執行國家和省上的安置政策,確保安置任務圓滿完成。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