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經貿委《關于我省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我省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

  
省人民政府:
  黨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時間,通過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力爭到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貫徹落實中央這一重大戰略決策,根據省委九屆一次全會和省政府關于“三年實現兩大目標”的總體部署及國家經貿委的脫困規劃,現對我省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的脫困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我省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的現狀
  根據國家有關部署,三年脫困工作以1997年底企業的統計年報數據為基準,1998年為脫困第一年,至2000年連續三年。
  1997年底,我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工業企業460戶,其中虧損企業213戶,虧損面為46.3%。國家確定我省103戶重點脫困企業,其中與213戶非重復統計的企業24戶。據此,確定我省脫困企業的總戶數為237戶(見附件一)。其中,中央企業39戶,省屬企業86戶,地縣企業112戶;屬中央確定的紡織、煤炭、冶金、有色、軍工等重點脫困行業中的虧損企業61戶,占25.7%。1997年底,237戶脫困企業的資產總額539.3億元,資產負債率78.9%。虧損額29.1億元,占全省國有虧損企業虧損總額的69.8%。按脫困的難易程度,237戶脫困企業大體上分為三類:第一類,主導產品有銷路、有效益,管理基礎較好,經過自身努力可以實現脫困的企業共46戶,占19.4%。1997年底,這些企業共有資產總額100.4億元,資產負債率71.5%。虧損額5.2億元,占17.9%。第二類,困難較大,但經過必要的幫扶和艱苦細致的工作,有望扭虧的企業共101戶,占42.6%。1997年底,這些企業共有資產總額304.3億元,資產負債率75.3%。虧損額13.3億元,占45.6%。第三類,困難很大,產品銷路不暢,管理相對薄弱,資產負債率高,需要采取結構調整、資產重組等措施,走聯合、兼并、破產的路子才能脫困的企業共90戶,占38%。1997年底,這些企業共有資產總額134.7億元,資產負債率92.5%。虧損額10.6億元,占36.4%。
  二、脫困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ㄒ唬┟摾У闹笇枷?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黨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澤民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緊緊圍繞“三年兩大目標”,以擴張經濟總量和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重點,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企業管理相結合,大力推進技術創新,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支柱產業,改善外部環境,加大政策扶持,確保實現脫困目標。
 ?。ǘ┟摾У哪繕?
  以1997年為基數,1999年力爭使57戶企業脫困,虧損面降到38%以下;2000年力爭使70戶企業脫困,虧損面降到25%以下。實現脫困目標后,再用較長時間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改組,形成更為合理的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完成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
  三、脫困的目標責任
  脫困企業的脫困責任由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脫困工作的責任主體是企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企業脫困的第一責任人。
  各級政府對所屬企業脫困工作負有領導和指導責任。各級經貿委(經委、工經局)具體組織實施,各級財政、工商、稅務、金融、勞動、統計等部門密切配合。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省屬企業的脫困工作由省上主管部門負責,地市企業由地市政府負責,國家部委在陜企業由企業主管部門負責。省和地市政府同時對本地中央、省屬企業的脫困工作負有幫助和指導責任。按照隸屬關系將全省企業脫困目標責任分解,下達到各地市、省直各部門(見附表二)。同時,要抓好現有盈利企業的增盈工作,力爭不增加新的虧損企業。如出現新增虧損企業,各地市、部門必須相應增加脫困企業扭虧數,以確保全省企業脫困目標的實現。
  企業脫困是“一把手工程”,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一把手對確保實現本地區、本部門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實現脫困目標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要把企業脫困擺在重要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全力以赴,確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企業脫困總體目標如期實現。
  四、脫困的組織領導
 ?。ㄒ唬┙⒚摾撓瘯h制度。由主管工業的領導同志牽頭,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定期通報脫困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指導脫困工作。
  (二)建立信息網絡和跟蹤制度。在今年第三季度以內,完成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特別是237戶脫困企業的計算機聯網;地市、主管部門要逐月分析所屬企業經營狀況,并及時向省脫困辦報告脫困工作進展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脫困工作。
  五、推進企業脫困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學習,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江澤民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五大關于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戰略中提出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國有企業改革脫困的信心。
 ?。ǘ┣袑嵓訌娖髽I領導班子建設。
  強化對脫困企業領導班子的考察、調整。辦好企業,關鍵在領導班子,在經營管理者。按隸屬關系,企業主管部門要對脫困企業的領導班子進行認真分析,于1999年8月底前向省委、省政府專題報告所屬脫困企業領導班子的狀況;在省委組織部前期統一安排的國有企業領導班子考核調整的基礎上,于今年九月底前,對重點脫困企業的領導班子進行一次復查。對脫困信心不足、思路不清楚、實干精神差、缺乏凝聚力的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要堅決調整。要建立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把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同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經營者選拔機制、激勵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結合起來。加快培育企業經營者人才市場,拓寬用人渠道,選擇一些困難企業公開招聘、民主選舉企業經營者;選聘一些優勢企業的管理人員到脫困企業任職;選用一批素質好、懂經營、具有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年輕干部充實脫困企業領導班子。有計劃地對脫困企業的領導人進行培訓,全面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完善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考核和獎懲機制。在脫困期間,對企業經營者考核的重點是企業的脫困效果。對工作出色、在2000年底以前扭虧為盈、按期實現脫困目標的,按扭虧額和盈利額的一定比例獎勵企業經營者;對不能按期扭虧脫困或達不到減虧目標的,予以處罰。各地市、部門要明確企業經營者及班子成員的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嚴格考核,嚴明獎懲。向部分大型企業派出稽察特派員,監督企業資產運營和盈虧情況;加強年度審計和離任審計。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繼續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發揮工會和職代會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的積極作用。要組織職工認真學習,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脫困的緊迫感、責任感,使脫困工作成為企業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要充分尊重職工的民主權利,推行廠務公開,加強民主監督。
  (三)著眼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大轉換內部經營機制的力度。脫困企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核心是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重點是培育和發展多元化的投資主體,目的是使企業真正成為適應市場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企業要加速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競爭激勵機制,特別要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打破“鐵飯碗”,克服“大鍋飯”弊病。
 ?。ㄋ模┲塾谔岣咂髽I競爭力,加速技術創新,推進技術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強化產品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學研”聯合工程,鼓勵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技術入股、合作開發、專利權轉讓等多種形式,幫助脫困企業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能迅速產業化的新技術、新產品。鼓勵企業從實際出發加大對科研開發的投入,提取技術開發費的比例不得低于銷售收入的1.5%。
  鼓勵企業圍繞增加品種、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效益開展技術改造,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品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加大引進關鍵技術、設備的力度,加速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組織編制重點脫困企業技術改造計劃,優先推薦給有關銀行,優先安排國家及地方貼息資金。鼓勵企業通過加速折舊、盤活資產、存量變現等方式籌集技改資金。省上安排的工業基本建設資金、科技“三項費用”、科技成果轉化費用、環保治理資金等,優先用于脫困企業的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和環保治理項目。
 ?。ㄎ澹┲塾谔岣咂髽I的市場開拓能力。脫困企業要從單純偏重生產管理向重視市場營銷和技術開發轉變,制訂符合企業實際的營銷戰略和獎勵政策,建立健全市場營銷網絡,積極推行代理制、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全面推行產品銷售收入與營銷人員收入掛鉤,鼓勵銷售人員多銷多得。努力開拓農村市場、發展進口替代,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產品出口,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和發展空間。
  進一步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強全省工業產品銷售和擴大使用地產品的通知》(陜政發[1998]40號),充分發揮流通環節作用,鼓勵、支持流通企業最大限度地收購、銷售地方產品。對有批量出口的脫困企業,在進口原材料配額和限量登記進口方面給予傾斜扶持。
 ?。┲塾趶娀髽I管理,提高管理效益。脫困企業要繼續深入開展“學邯鋼、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活動,把加強和改進內部管理作為脫困的根本措施,突出抓好“三加強一提高”: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加強資金運行管理,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注重和加強投資科學決策,避免決策失誤。廣泛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和手段,建立高效、準確、及時的信息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建立企業增資減債機制,把資產負債率逐步降至合理水平。發揮社會中介機構作用,組織社會中介機構參與企業脫困工作。今年將組織專家對30戶企業進行管理咨詢和診斷,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六、幫助企業脫困的主要政策
  解決企業脫困面臨大量深層次矛盾,在主要依靠企業自身力量的同時,必須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各級政府要將優惠政策優先用于脫困企業,幫助企業擺脫困境。
  (一)用足用好國家的現行政策。國家為了幫助企業脫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脫困企業和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這些政策,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盡可能用足、用好國家政策。特別是:
 ?。薄⒓娌⑵飘a。重點推進紡織、煤炭、冶金、機械、石化、軍工等重點行業的長期虧損、扭虧無望重點企業的兼并破產。要認真過細地做好破產、兼并方案,盡可能得到債權銀行的支持后,爭取列入國家計劃。要把企業股票上市和兼并、收購脫困企業結合起來,優先推薦兼并、收購重點脫困企業的優勢企業上市。鼓勵優勢企業聯合、兼并、托管有發展潛力、有資源優勢的困難企業。對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聯合、兼并,其財稅關系不因資產、隸屬關系的改變而變化。
 ?。病鶛噢D股權。對班子好、機制好、產品好、管理好和技術裝備好并符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脫困企業,因“七五”、“八五”和“九五”前三年在四家商業銀行和開發銀行新建或技改貸款多,造成資產負債率高、財務成本太大而虧損的,優先推薦給國家經貿委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施債權轉股權。
 ?。场⒓几馁N息。國家對紡織、冶金、信息產業、石化、有色、機械、軍工以及造紙等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等列入國家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實行貼息。要盡快制訂技術改造、結構調整規劃,壓縮低水平、過剩的生產能力,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關停資源枯竭、無改造價值的企業,緊緊圍繞品種、質量、效益和節能降耗,從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發揮當地優勢出發,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
 ?。础⒎忾]貸款。各級經貿部門與金融部門要密切配合,積極幫助脫困企業解決有銷路、有效益產品生產所需流動資金,對貸款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供水、電力、稅務等部門不得借機搭車擠收各種欠款及封閉貸款項目以外的稅費。企業使用封閉貸款要遵守信用,按期足額歸還本息,對不按期歸還封閉貸款的,要追究企業經營者和主管部門的責任。
 ?。ǘ┦∩蠋椭髽I脫困的政策措施。
 ?。薄①Y產變現,盤活存量。脫困企業要把包括土地等存量資產的盤活作為脫困的重要手段,資產變現收入可專項用于企業解困。脫困企業可用當年利潤沖銷虧損掛帳。地方財政基建撥改貸、同級財政預算安排的有償使用技改資金以及其它財政借款,要分級、逐步轉增為國家資本金。
 ?。?、分級建立技改、脫困專項資金。各級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多渠道籌集、建立技改、脫困專項資金,用于脫困企業生產、技改、新產品開發、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扭虧脫困獎勵。
  3、對脫困企業給予稅費支持。對脫困企業劃出有效資產組建的新企業,應按其股權將所分利潤抵扣原企業的虧損。超出原企業的新增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返還新企業,用于幫助原企業脫困。協調落實對三線調遷企業免稅政策的延期優惠。
 ?。?、擴大社會保障,加大減人增效、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力度。脫困企業對離退休職工要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險的社會化程度,為職工下崗分流和再就業提供基本社會保障。
  鼓勵下崗職工因地制宜地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其他第三產業。支持重點脫困企業利用部分存量資產包括企業現有場地、設備、設施和技術、產品,分流本企業富余人員和已下崗職工;特困企業在資產重組中置換土地,土地有償收益優先用于企業分流安置職工。
 ?。怠⒎蛛x企業辦社會職能。企業非經營性資產,要從總資產中逐步剝離出來,區別情況,
  妥善處置。各級政府要加快出臺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具體政策措施,支持企業精干主體,減輕負擔,集中力量實現扭虧脫困。
 ?。?、減少脫困企業改制、改組費用支出,降低改革成本。改制過程中,對脫困企業除土地外已經清產核資的,將清產核資價值作為資產評估價值。企業變更工商登記、產權登記、稅務登記、地籍登記及貸款單位時,只收取工本費;建議法院審理企業兼并破產案件時按規定標準從低收費標準。脫困企業在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省電臺等新聞媒體刊發產品廣告時,按收費標準的50%予以優惠。
 ?。?、減輕企業負擔。繼續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罰款、集資和各種攤派項目,監督檢查已取消的各種收費項目的落實情況,對已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堅決不許再收費。杜絕違反規定擅自提高對企業的收費標準和變無償服務為有償服務現象。進一步規范有關部門對企業的檢查行為,有效制止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進一步完善所有制結構。鼓勵脫困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支持私有經濟、多種經濟成分的科技企業兼并脫困企業。引導脫困企業通過“退二進三”轉向發展第三產業或農產品加工業。
  企業脫困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都要把促進企業脫困放在突出位置。全省脫困工作由省經貿委具體組織實施,省計劃、科技、財政、工商、稅務、金融、勞動、土地、國資、商業、電力、交通、宣傳等部門對本方案中涉及的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有關政策措施,要認真研究,今年九月底前制定出貫徹落實的實施細則,最大限度地支持企業脫困,實現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脫困目標。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市、省級各部門貫徹執行。
  
  
  ???????????????????????????????????????????????????????????????????????????????????????????? 陜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
  
  
附件一
  
陜西省脫困企業名單

  
  陜西省脫困企業名單是以1997年底我省國有大中型工業虧損企業加上國家重點脫困企業非重復統計共237戶。其中:中央企業39戶,省屬企業86戶,地市以下企業112戶(帶*為國家重點脫困企業,帶★為中央企業)。
  
  
  
  中央企業39戶,省屬企業86戶
  
  紡織(23戶)
  *西北二棉有限責任公司
  *西北第一棉紡織廠
  *陜西第八棉紡織廠
  ★*西北第四棉紡織廠
  *陜西第二印染廠
  *陜西第九棉紡織廠
  *陜西第十二棉紡織廠
  ★*陜西第十一棉紡織廠
  *五環(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北第三棉紡織廠
  陜西第二針織廠
  陜西天王紡織印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陜西省第一紡織機械廠
  陜西紡織器材廠
  ★*咸陽紡織機械廠
  *陜西第三印染廠
  *陜西第十棉紡織廠
  ★*西北第六棉紡織廠
  ★*西北第一印染廠
  *陜西第一毛紡織廠
  陜西第二棉織廠
  陜西第十三棉紡織廠
  陜西第二毛紡織廠
  機械(10戶)
  *陜西漢江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黃工集團印刷機器有限公司
  ★*陜西汽車齒輪總廠
  *西安海紅軸承總廠
  *漢江油泵油嘴廠
  *陜西黃工集團拖拉機有限責任公司
  西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黃工集團齒輪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省柴油機廠
  *陜西重型機器廠
  冶金(7戶)
  *酒泉鋼鐵(集團)公司西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冶金機械廠
  *華山冶金車輛廠
  *陜西鋼廠
  *陜西精密金屬(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北耐火材料廠
  陜西省漢江鋼鐵廠
  電子(16戶)
  *陜西華星無線電器材廠
  *陜西烽火集團公司
  *陜西華電材料總公司
  *陜西金山電器總廠
  *陜西凌云蓄電池廠
  *西安衛光電工廠
  *西北機器廠
  *西京電氣總公司
  陜西宏星器材廠
  陜西華達無線電器材廠
  華南器材廠
  *陜西如意電氣總公司
  陜西渭河精密工模具總廠
  陜西南云無線電器材廠
  陜西紅嶺機械廠
  陜西群力無線電器材廠
  石化(9戶)
  *陜西秦嶺化肥總廠
  *陜西咸陽氮肥廠
  *安康氮肥廠
  *陜西省華山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省興化集團有限公司
  *西北橡膠總廠
  陜西省磷化工總廠
  *陜西省化工總廠
  *陜西寶雞氮肥廠
  煤炭(6戶)
  *韓城礦務局
  *銅川礦務局
  *澄合礦務局
  *蒲白礦務局
  *陜西煤炭建設公司
  *西安煤礦機械廠
  建材(5戶)
  *陜西省秦嶺水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延河水泥機械廠
  陜西省紅旗水泥制品廠
  陜西省玻璃廠
  陜西省咸陽陶瓷廠
  醫藥(2戶)
  *陜西省醫藥公司
  *西北第二合成制藥廠
  地方軍工(3戶)
  *陜西電梯工業公司(陜西省秦東化工廠)
  *陜西紅旗化工廠
  *陜西銅材廠
  建筑(1戶)
  *陜西建筑構件公司
  農墾(4戶)
  *光華紡織廠
  陜西驪山床單廠
  陜西省驪山棉織廠
  陜西華山工業集團總公司
  農業(1戶)
  陜西省西安專用肥廠
  勞改(5戶)
  *陜西省新川水泥廠
  陜西省蓮花寺石碴廠
  陜西省鋼球廠
  陜西省唐都機械廠
  陜西第二汽車制造廠
  交通(1戶)
  陜西省公路機械廠
  兵器(10戶)
  ★西安昆侖機械廠
  ★西安西北光電儀器廠
  ★西安慶華電器制造廠
  ★西安華山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西安惠安化工廠
  ★西安東方機械廠
  ★*西安關山機械廠
  ★*西安亞西光電儀器廠
  ★西安秦川(集團)發展總公司
  ★陜西渭陽柴油機廠
  航空(10戶)
  ★*秦嶺航空電器公司
  ★*陜西華興航空機輪公司
  ★*西安遠東公司
  ★*寶成通用電子公司
  ★秦峰航空液壓公司
  ★*江南壓鑄總廠
  ★*陜西省渭源機械廠
  ★華航光學儀器廠
  ★星光電子儀表廠
  ★慶安集團有限公司
  黃金(1戶)
  ★*陜西潼關金礦
  核工(2戶)
  ★*西安核設備制造廠
  ★八一三廠
  總后(3戶)
  ★三五一一工廠
  ★〖KG*2〗三五零七工廠
  ★三五三八工廠
  蘭后(1戶)
  ★三四零二工廠
  輕工(1戶)
  ★西安造紙機械廠
  船舶(1戶)
  ★*陜西柴油機廠
  煙草(1戶)
  ★*陜西烤煙復烤廠
  其他(2戶)
  ★西安教學儀器廠
  ★陜西省陜南石棉礦
  
  地市及以下企業112戶

  西安市(41戶)
  *西安油漆廠
  陜西省周至縣造紙廠
  西安市肉類聯合加工廠
  陜西省西安農業機械廠
  西安機床廠
  西安造紙網廠
  西安玻璃制品廠
  西安木材總廠
  *西安氮肥廠
  *西安化工廠
  *西安旅游食品廠
  *西安帶鋼廠
  西安鍛壓機床廠
  西安標準件廠
  西安化工機械廠
  西安紅華儀器廠
  西安長樂毛紡織廠
  西安鍋爐總廠
  西安新華橡膠總廠
  西安光華制藥廠
  西安市硅酸鹽制品廠
  第一鐘表機械廠
  西北醫療設備總廠
  西安漢斯啤酒飲料總廠
  西安蝴蝶手表廠
  西安人民搪瓷廠
  西安市第三印刷廠
  西安市鐘表元件廠
  西安衡器廠
  西安鋁制品廠
  西安大方實業總公司
  中縫公司興平縫紉廠
  西安淀粉廠
  西安市塑料制品廠
  西安照明電器工業公司
  西安市食品廠
  西安酒廠
  西安市油脂廠
  西安市自來水公司
  西安市煤氣公司
  西安市紅旗乳品廠
  寶雞市(19戶)
  *寶雞市棉紡織廠
  寶雞五一造紙總廠
  *寶雞車輛廠
  寶雞市自來水公司
  寶雞原紙油氈廠
  *寶雞寶嘉應用化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機床廠
  *寶雞紅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關中工具廠
  寶雞制藥機械廠
  陜西省西秦酒廠
  陜西太白酒廠
  陜西省寶雞玻璃紙廠
  陜西寶雞新秦造紙廠
  寶雞雙力叉車集團有限公司
  寶雞軸承廠
  寶雞華裕絲綢實業有限公司
  陜西寶雞床單總廠
  寶雞市有機化工廠
  咸陽市(9戶)
  陜西省永壽制藥廠
  咸陽市自來水公司
  *咸陽興盛紙業有限責任公司(興平造紙廠)
  咸陽市深井泵廠
  陜西省內燃機配件一廠
  *陜西省咸陽焦化廠
  *陜西省咸陽天元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咸陽電子材料廠
  陜西省塑料廠
  渭南市(5戶)
  *渭南市棉紡織廠
  陜西省杜康酒廠
  渭南針織廠
  陜西省華山造紙廠
  陜西渭南印染廠
  銅川市(8戶)
  *銅川市鋁廠
  *銅川市水泥廠
  銅川整流變壓器廠
  銅川市電瓷電機總廠
  銅川市豐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銅川鋼鐵耐磨材料廠
  銅川市耐火材料廠
  銅川市紡織廠
  漢中市(15戶)
  漢中市印刷廠
  *漢中客車廠
  陜西洋縣酒廠
  漢中市自來水公司
  *陜西省漢中鋼鐵廠
  *漢中百事特白板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漢中化肥總廠
  *南鄭氮肥廠
  *陜西城固酒廠
  *漢中化工總廠
  陜西省三糧液酒廠
  漢中市啤酒飲料食品總廠
  漢中秦漢造紙總廠
  漢中市城固肉聯廠
  陜西省朱儇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安康地區(4戶)
  *安康地區第一繅絲廠
  安康地區第二繅絲廠
  陜西石泉縣繅絲廠
  陜西安康地區絲織印染廠
  榆林地區(8戶)
  天寧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神木玻璃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橫山四九服裝公司
  *榆林第二毛紡織廠
  *榆林毛紡織廠
  *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府谷黃河機械廠
  陜西榆林服裝總公司
  商洛地區(3戶)
  *陜西省商洛冶煉廠
  商州市化工廠
  山陽縣礦業開發公司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