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1999年第17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建立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質量技術監督管理新體制,進一步加強標準化、計量、質量管理和行政執法,提高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1999]2號)和《國務院批轉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1999]8號)精神,按照全國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會議部署,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五大提出的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的要求為指導,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依據《國務院批轉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對現行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實行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垂直管理;加大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力度,增強執法的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執法統一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質量技術監督管理新體制。
二、具體方案
(一)關于職能調整。
將原由技術監督部門承擔的西藥、中藥的質量監督管理職能和產品質量糾紛的仲裁職能,交給藥品監督部門和人民法院等機構承擔。
將原由有關部門承擔的質量管理職能,環境保護標準的審批職能,食品衛生標準的審批、發布職能,鍋爐、壓力容器、電梯、防爆電器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監督管理職能,化學危險品質量監督管理職能,用于貿易結算的電能表、電話計費器等計量器具強制檢定的行政監督管理職能,農藥質量工作的宏觀指導和農藥質量的監督職能交給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承擔。
將有關標準的技術性審查及咨詢、服務,質量技術監督工作中的技術性評價,用于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強制檢定的技術性工作,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等環節及進出口的具體檢查、鑒定等技術性工作,交由社會中介組織或事業單位承擔。
將工業企業內部的標準化、計量、質量管理,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和檢定方式,交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
職能的劃轉與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和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同步進行。
?。ǘ╆P于機構管理。
?。薄⑿姓C構管理。
?。?)撤銷省技術監督局,成立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為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對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含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同)實行垂直管理。其主要職責是:領導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正確執行國家有關質量技術監督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履行法定職責規定的質量技術監督職責。
(2)撤銷地、市技術監督局,成立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直屬機構。主要職責是:在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領導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質量技術監督和行政執法工作,領導下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地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置稽查隊;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不設置稽查隊。
?。?)撤銷縣(市、區)技術監督局(所、站),成立縣(市、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加掛稽查隊牌子,為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直屬機構。主要職責是:在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領導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質量技術監督和行政執法工作。
設區的市的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一律稱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分局,并加掛稽查隊牌子,作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派出機構,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領導,統一管理。
?。?)省和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內設機構和稽查隊的設置、變更、撤銷,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意見,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核、報批。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全省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機構設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內設機構的級別,參照當地人民政府所設同級機構的有關規定執行。
?。病⒓夹g機構管理。
根據履行政府職能和事業發展的需要,按照機構重組聯合、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設置計量基準與計量標準研制和檢定、標準研究制訂、質量檢驗、鍋爐壓力容器檢測等技術機構。各級技術機構是同級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直屬事業單位。
省和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局所屬技術機構的設置,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現有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特點,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同一城市,同一門類的技術機構只設一個;地級市的質量技術監督局一般設立一個實力較強的綜合性技術機構;縣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需要,可設置一個綜合性技術機構。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所屬技術機構的設置、變更和撤銷,在征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同意后,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報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核、報批。地、市、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所屬技術機構的設置、變更和撤銷,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意見,經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批后實施。專業纖維檢驗機構的設置和管理,暫按現行辦法執行。
(三)關于人員編制管理。
(1)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所屬技術機構的有關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由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核定和管理;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所屬技術機構的有關人員編制及領導人職數,由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會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核定和管理。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技術機構的人員編制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所屬技術機構經核定的編制不得自行擴大或改變使用范圍。如需增加人員,可制訂年度增人計劃,逐級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工作需要和編制空缺情況,制訂年度編制使用計劃,經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批后,制訂年度增人計劃,報省人事廳同意并逐級下達增人計劃和指標(含大中專畢業生接收),經考試考核合格后選用。軍隊轉業干部的接收,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省上分配計劃、逐級下達。人員工資基金報省人事廳審批后,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逐級辦理。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人員在系統內調配,按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政策實行分級管理??缦到y調入人員,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商省人事廳、省勞動廳辦理,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實行垂直管理后,有關人員編制的管理權限上收到省一級。即:縣及縣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按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的“三定”方案核定的編制數逐級上劃,所屬技術機構,按同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核定的編制數逐級上劃。正式在職、在冊人員(含離退休人員),根據編制和有關規定按實有人數上劃。上劃后,人員身份不變,原機構性質不變。新機構的定編定員工作與同級機關機構改革同步進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工作需要和編制情況,提出所需人員編制的具體意見,經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核、報批后統一下達。根據陜編發[1995]1號和陜編發[1995]9號文件,凡1995年12月31日后進入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的工人身份人員和從企業調入的人員,一律不予上劃接收。1998年7月16日后進入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的人員,除國家指令性接收的軍隊轉業干部和按計劃接收的大學畢業生外,一律不予接收,提拔的領導干部不予承認。對不符合上劃條件的人員,由當地政府妥善安置。為保證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在重新統一核定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人員編制前,對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所屬技術機構的機構、編制、人員調入和干部職務晉升以及固定資產繼續實行凍結。
(4)有關機構、編制、人員上劃接收的具體辦法另行制定下發。
(四)關于干部管理。
(1)地、市、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副局長(包括同級非領導職務干部)的任免,經征求同級地方黨委意見后,由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局決定并辦理任免手續。縣級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的任免,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副局長,實行省市雙重管理,以市為主,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協助,即對局長、副局長的任免,征求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意見后,按規定程序辦理任免手續。
?。ㄎ澹╆P于財務、經費和資產管理。
(1)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實行垂直管理后,財務經費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原則,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體制進行管理。各項經費按1998年決算實際支出數結合標準定額核定基數后,逐級上劃省級財政。(2)全?。ú缓靼彩校┵|量技術監督部門和技術機構(含新劃入的鍋爐壓力容器方面的行政機構和技術機構,及省與西安市互相調整后的技術機構,下同)所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凈資產)劃轉移交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地縣技術監督部門無償占用當地政府部門的固定資產,全部無償劃歸同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管理。
?。?)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的罰沒收入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票據由省局統一管理。罰沒收入通過當地銀行就地繳入省金庫。行政事業性收費就地繳入省財政指定的銀行帳戶,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挪用。全省技術機構事業性收費全部返還用于彌補經費不足和事業發展。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屬于市級的上繳市財政,涉及省和中央財政的,上繳省財政廳指定的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銀行專戶。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涉及中央財政收入部分,由省財政按政策規定核撥給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上繳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辦案經費、裝備經費及基礎設施經費等統一納入省級財政支出預算,其中人員經費、公用經費按照核定的基數和標準定額撥付。辦案、監督檢驗等專項經費,按規定程序專項報批,予以重點保障。鑒于質量技術監督系統裝備及基礎設施欠帳較多的問題,由省財政逐年予以解決。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財務經費管理統一納入市級財政支出預算,按照以上規定由西安市財政局核撥。
部分地、市、縣因基本建設等固定資產投入所形成的債務,經審計確認后,由省財政解決;其它原因所形成的債務以及省上接收之日為止各地拖欠質量技術監督系統人員的工資經費,由所在地政府解決。
?。?)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經費領撥關系和預算管理權限,按照省局為主管預算單位,地市局為省局的二級預算單位,有向下級單位劃撥經費的縣局為地市局的二級預算單位,沒有向下級撥款的縣局和技術機構為基層預算單位三個級次進行管理,逐級上報預算和向下核撥經費。
?。?)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年度經費預算,由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技術機構根據工作計劃編制收支預算,逐級審核、匯總后上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報省財政廳審核批復后執行。省財政廳按照下達的支出預算,按進度統一撥付到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逐級核撥。
(7)財務、經費、資產的劃轉辦法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及單位財務管理辦法另行制定下發。
三、組織實施
(一)為加強組織領導,省上成立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副省長鞏德順擔任,副組長由省政府副秘書長張中鼎擔任。省委組織部、省工業工委、省人事廳、省機構編制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省財政廳、省國有資產管理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各確定一名領導同志為成員。有關干部管理、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財政基數、經費保障及其上劃移交等工作,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商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編辦、財政廳、國有資產管理局等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把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當作一件大事,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并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協調解決改革方案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嚴肅政治紀律、組織人事紀律和財經紀律,保證此項工作順利進行。
?。ǘ└骷壻|量技術監督局要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實施改革方案。要結合管理體制改革,落實工作職能,理順工作關系,促進職能轉變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整頓隊伍、優化結構,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質量技術監督隊伍;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保持正常工作秩序,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保證體制改革取得應有的成效。
?。ㄈ┤≠|量技術監督系統實行垂直管理的工作,在1999年7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