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衛生廳提出的《關于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的意見》,已經省政府第11次常務會議審定同意?,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意見
陜西省衛生廳 (1999年7月11日)
提高人口素質,是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民族興旺、國家強盛的基本前提。為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全面實現我省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目標,依據《母嬰保健法》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關于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意見的通知》(國辦發[1999]15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我省出生人口素質面臨的嚴峻形勢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密切相關的我省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全省現有婦幼保健機構和縣級計劃生育服務機構225所,445所縣以上醫院、300余所中心衛生院設有婦產科和兒科,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婦幼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人民群眾對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認識逐步提高,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和新生兒保健工作不斷得到加強。通過實行全民食用合格碘鹽和為孕婦、兒童合理補碘、加硒吃雜、防氟改水、防治地方病,以及開展計劃免疫工作,先天畸形和智殘發生率有較大幅度下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對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省出生人口素質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出生缺陷和兒童智力低下發生率較高的問題還很突出。據1985年對全省十多所醫療保健機構1953—1985年分娩的109200名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肉眼可見先天性缺陷兒1128例,出生缺陷發生率103.3/萬。全省10個地、市的51所醫院對1986—1990年出生的圍產兒進行動態監測,發現出生缺陷平均發生率為165.28/萬。從1996年開始,在全省8個縣21所醫院進行動態監測,1996年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33.8/萬,1997年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41.3/萬(以上均不包括出生數月或數年才顯現出來的缺陷)。這些數據表明,我省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仍呈現上升趨勢,且高于全國同期的平均水平。從發生類型和所占比例看,中樞神經系統畸形居首位(82.48/萬),頜面部次之(47.5/萬),肌肉骨骼系統居第三(37.32/萬)。從地域分布看,陜北最高(193.23—207.28/萬),陜南最低(89.47—115.2/萬),呈由南向北逐步升高趨勢。
多年的科學研究證實,人口出生缺陷的發生與遺傳、近親婚配、職業性危害、風疹病毒感染、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我省因遺傳性疾病和缺碘、近親婚配、病毒感染等產前因素致病的占30.3%,營養不良、地方病等產后因素為主要致病原因的占19.8%,一些接生人員技術水平不高,造成新生兒窒息和產傷等產時因素致病的占6.1%。
從工作上看,導致我省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居高不下和出生人口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各級政府對這一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母嬰保健法》及相關的政策、法規貫徹落實工作抓得不夠扎實;婚前檢查這一重要措施尚未在省內全面開展;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相對滯后。因此,提高認識,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努力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工作,是我們各級政府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措施
?。ㄒ唬┕ぷ髂繕?
根據《陜西省婦女發展規劃(1996—2000年)》和《陜西省1996—2000年兒童少年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提高人口素質的目標要求,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到2003年,力爭使我省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在現有基礎上下降25%,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努力消除因圍產因素和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缺碘導致的兒童智力損害以及其它地方病所致的兒童體格損害,不斷提高我省出生嬰兒的身體素質和智能。
?。ǘ┲饕胧?
?。薄⒓訌娍茖W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工作。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廣播、影視、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婚姻法》、《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普及有關科學知識,提高廣大干部和群眾對出生人口素質重要意義的認識。要依托社區積極開展有關宣傳和服務,使其深入家庭、深入群眾。廣泛宣傳婚前醫學檢查、孕產期保健、新生兒保健、食用合格碘鹽、增補葉酸等科普知識,增強孕婦保健意識。在繼續辦好城市社區和農村的新婚學校、孕婦學校、人口學校的同時,各級衛生、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機構、愛嬰醫院和愛嬰鄉衛生院要結合普及初級保健和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婚、孕、育知識宣傳教育。要通過組織編印、錄制科普宣傳書籍、圖片、畫冊、電視錄像等,使優生優育知識傳播到千家萬戶,制止不科學的宣傳和商業廣告。
?。?、認真做好婚前醫學檢查、產前診斷、遺傳咨詢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認真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全面推行婚前醫學檢查、產前診斷、遺傳咨詢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規范其內容和標準。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婚姻法》關于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等規定,對不符合規定者,民政部門不予登記。
為保證婚前醫學檢查和產前診斷工作的順利開展,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和設施建設。按照衛生部頒布的標準和要求,縣級婦幼保健院、所,特別是貧困地區30家婦幼保健院、所開展婚檢、新生兒疾病篩查和母嬰疾病診治項目所需設備,除省上無償調撥一部分外,由同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解決,年內配齊;10個地市婦幼保健院遺傳實驗室建設要力爭在2000年內全部完成;今年建成省產前診斷中心、遺傳病診斷中心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開展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機構,必須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條件和技術標準,并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許可。檢查項目和收費標準要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要切實搞好婦幼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注重培養相關專業學科帶頭人,努力提高婦幼衛生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
3、加強婦女孕產期和兒童保健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嚴禁育齡婦女從事有毒有害作業,防止職業性危害造成的胎兒畸形。加強孕產婦和兒童的保健工作,提高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率,到2000年,使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到90%,兒童系統管理率達到80%。積極動員具有高危因素的產婦到醫療保健機構定期檢查、住院分娩,到2000年,使城鎮的住院分娩率達到98%,農村達到80%。
加強產兒科質量管理,減少產傷和新生兒窒息發生。特別要加強鄉鎮衛生院產兒科的建設和管理,建立逐級轉診制度,做好高危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轉診與急救工作。
?。?、采取科學干預措施,降低病因明確的出生缺陷和智力低下發生率。根據我省人口出生缺陷發生情況,繼續在陜北、關中推行育齡婦女孕前、孕期增補葉酸,預防中樞神經系統畸形;加強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在有條件的地區,普及乙肝和風疹疫苗接種,防止新生兒畸形和乙肝的發生;繼續抓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為特需人群合理補碘,降低碘缺乏引起的智力低下,積極防治克山病、大骨節病和因高氟高砷對兒童健康形成的危害;全面治理汽車尾氣污染,努力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導致的兒童智力損傷;加強防治工業污染、農藥污染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使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逐步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以農村為重點,大力推廣新生兒窒息新法復蘇等婦幼衛生適宜技術,努力降低產時因素導致的智力低下發生率。
?。?、繼續開展原因不明的出生缺陷和智力低下的病因探討和干預研究,做好人口出生缺陷動態監測工作。各地要提高對監測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人口出生缺陷和智力低下的發生情況進行基線調查和動態監測,為深入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省級監測網要按要求擴充監測點,制定切實可行、科學規范的監測評估制度和常規報告制度,培養一支合格、穩定的監測隊伍,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管理與指導,及時分析存在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同時,要積極開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科學研究。省上重點進行秦巴山區人口智力低下調查與干預研究;開展孕期疾病、藥物、環境(大氣和水污染,農藥污染)、營養等因素對胎兒及兒童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開展圍產期缺血、缺氧性腦損傷的研究;開展小劑量葉酸片劑的研究以及尿碘、血鉛檢測方法等科學研究工作。
三、切實加強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的領導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出生的孩子都能夠健康、聰明,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未來的發展才有希望。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的領導,加大《母嬰保健法》的執法力度,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提高人口素質的關系,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把提高人口質量的工作擺到重要位置。
要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要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貧困地區要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納入當地政府的扶貧攻堅計劃,統籌安排。各級政府要定期聽取本地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進展情況的報告,并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與指導,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行動計劃,以農村和可以預防的嚴重與高發的先天性疾病為重點,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使出生缺陷發生率在現有基礎上每年至少下降5%,力爭2003年達到人口出生缺陷發生率下降25%的目標。達標工作實行地市、縣、鄉、村行政一把手負責制,省上每年定期組織考評,考評結果通報全省,對不能達標者實行掛牌警告。
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密切協作與配合。在各級政府領導下,衛生、計劃生育及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要齊抓共管,實行綜合治理。為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省上成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附件一、附件二),各地也要成立相應組織。要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計劃、財政、科技等部門要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積極創造條件,衛生、計生、民政、環保、教育、勞動、輕工等部門和社會團體,要按各自職責分工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轄區內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綜合管理、業務指導和服務質量監督,在區域衛生規劃的原則指導下,充分發揮技術指導機構和服務網絡的作用,努力提高當地的技術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圍繞生育、節育、不育,積極配合和協助衛生機構開展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相關的工作。工會、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及有關科學技術團體也要廣泛開展宣傳工作,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積極支持、參與各種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活動。要通過切實有效、持之以恒的努力,千方百計把我省出生人口的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附件一:
陜西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潘連生副省長
副組長:陳嘉楨省政府副秘書長
劉愛梅省衛生廳廳長
張窿省計生委主任
成員:強文祥省計委副主任
賀桂梅省教委副主任
張積耀省科委副主任
秦建唐省雙擁辦副主任
王樹漢省財政廳副廳長
馬明華省人事廳副廳長
鬲向前省勞動廳副廳長
黃立勛省衛生廳副廳長
劉碧芳省計生委副主任
魏洪林省輕工局局長
亢文選省環保局副局長
張化龍省鹽務管理局副局長
黃福平(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附件二:
陜西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技術指導小組名單
組長:黃立勛省衛生廳副廳長
副組長:段鳳仙省衛生廳婦幼處處長
米叁省計生委科技處處長
楊玨玲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成員:戴英達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
焦富勇(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
李秀芳(省婦幼保健院B超室主任,主任醫師)
葉國玲(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遺傳室教授)
李玄(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教授)
鮑燕琴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
潘建平西安醫科大學婦幼系教授
李服西安醫科大學婦幼系主任,教授
趙三純(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劉惠喜(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
鄭峻省婦幼保健院遺傳室主任
郭曉梅(省計劃生育科技指導所主任醫師)
孫長田省計生委科技處副處長
馬秀群省衛生廳婦幼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