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優撫安置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長期以來,各級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撫安置工作的政策規定,努力保障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依法維護優撫安置對象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優撫安置對象的社會政治地位,為鞏固國防、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優撫安置工作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如優撫安置法規建設滯后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偏低,生活水平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差距較大;一些重點優撫對象年老多病,生活、醫療、住房難問題日益突出;優撫事業單位基礎設施差,難以保障重殘、重病優撫對象的供養和治療;部分地方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不能及時落實到位;城鎮退役士兵安置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等。為妥善解決當前優撫安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優撫安置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優撫工作的通知》(國辦發[1998]7號)和去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擁軍優撫安置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從穩定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加強對優撫安置工作的領導
  優撫安置對象是為國家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做出特殊貢獻的社會群體。優撫保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社會性很強的特殊社會保障。保障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相適應,是優撫工作的基本任務。各級政府要從鞏固國防、密切軍政軍民關系、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努力增強特殊社會保障意識,切實加強對優撫安置工作的領導。要把優撫安置教育作為全民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廣泛深入的擁軍優屬活動為載體,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國防觀念和擁軍優屬意識。要按照“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確立的社會保障體系,將優撫安置保障納入當地社會發展計劃,統籌安排,制訂具體發展規劃。特別要針對當前優撫安置工作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財政投入,努力保障優撫對象的生活水平達到或略高于當地群眾的平均生活水平,依法維護優撫安置對象的合法權益。各級民政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協調各有關方面認真履行擁軍優屬職責,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擁軍優屬政策,扎扎實實抓好各項優撫安置工作的落實。
  二、逐步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優撫保障制度
  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優撫工作的新情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確定的原則,區別不同對象,明確各級政府和社會、群眾各自的責任,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多層次、多形式的優撫保障制度。
 ?。ㄒ唬┘哟笸度?,積極建立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要逐步縮小優撫對象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差距,必須加大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堅持上下結合、共同負擔的保障制度。對于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烈屬(包括犧牲、病故軍人家屬)、革命傷殘軍人、在鄉老紅軍(含紅軍失散人員)等重點優撫對象,要認真落實民政部、財政部制定的統一標準。其標準高出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和城鄉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高出部分予以保留。其標準達不到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由當地政府負責補足。對于地方政府負責保障的年老體弱、生活困難的在鄉老復員軍人,根據國家要求和我省財力狀況,逐年調整其定期定量補助標準,從1999年至2003年的5年內,每年將在鄉老復員軍人的月定補標準提高10元。在此基礎上,按照當地農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增長幅度,逐年提高定期定量補助標準,使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增長。調整在鄉老復員軍人補助標準所需經費,由地市、縣財政負擔。
  (二)全民動員,努力完善優撫保障的整體功能。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優撫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發揮社會、群眾在優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除老紅軍外的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的調整,以及優撫對象在住房、生活、醫療方面困難的解決,均按分級負責的原則,由當地政府(以縣為單位)統籌安排落實。國定貧困縣通過轉移支付的辦法給予補助。省財政廳、民政廳要盡快制定分級負責和財政分級負擔的具體標準和辦法。要根據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的增長,提高義務兵家屬優待標準,確保優待標準不低于當地上年度農民人均收入的80%,并逐步達到當地上年度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各地要積極研究制定城鎮義務兵家屬優待辦法,逐步開展城鎮義務兵家屬優待工作。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實行以縣為單位社會統籌的辦法,在有條件的縣先實行,再逐步推開。對享受撫恤補助后生活仍有困難的在鄉烈屬、革命傷殘軍人和在鄉老復員軍人,以及城鎮享受撫恤補助、現收入無保障、生活水平低于當地一般居民生活水平的優撫對象,也要適當給予優待,其優待標準應不低于義務兵家屬優待標準的二分之一。對社會統籌的優待金,要加強管理,專戶儲存,??顚S?,并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為增強優撫保障的實力,各級民政部門要努力創造條件,通過政府補貼、社會捐贈、贊助和優撫對象自然減員轉入、優待金兌現結余等多種方式建立擁軍優屬保障資金。要加強擁軍優屬保障資金管理,規范運作,??顚S?,主要用于解決優撫對象的生活、住房、醫療等特殊困難和扶持發展生產。要發揮社會團體和基層服務組織在擁軍優屬中的積極作用。通過社區服務、家庭掛鉤服務、送溫暖活動等多種形式,為優撫對象排擾解難。各部門、各行業要認真落實優撫對象的優先優惠政策,切實體現社會和群眾對優撫對象的特殊關懷和照顧。
  三、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依法維護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優撫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政策法規與行政手段相結合、社會行為與公民義務相結合的優撫工作新路子,切實解決優撫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ㄒ唬┘哟蠼鉀Q優撫對象“三難”問題的力度。要認真落實醫療政策,切實解決優撫對象醫療難的問題。對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的在鄉老紅軍、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要按規定實報實銷,不得定額包干給個人;對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孤老優撫對象、精神病復退軍人的醫藥費,當地政府要給予全免;對“三屬”、在鄉三等傷殘軍人、帶病回鄉的復退軍人無力支付醫療費的,當地衛生部門應根據其家庭經濟狀況酌情給予減免,所需經費由縣(市、區)撥??罱鉀Q。軍隊離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無軍籍職工,其醫療費由當地衛生部門負責納入統籌醫療體系,按有關規定報銷。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地區,在建立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要按有關規定對優撫對象給予照顧。在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中,對優撫對象要制定優惠政策,優撫對象可優先分配購買公有住房、優先租賃由政府或單位提供的廉租房。對無房和住危房、漏房的在鄉重點優撫對象,當地政府要給予一定修繕住房補貼,并要組織群眾幫工、幫料,限期幫助這部分人解決住房難的問題。各地在開展扶貧攻堅活動中,要把優撫對象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列入扶貧攻堅計劃,投入一定扶持資金,并從信息、技術、工商、信貸和生產資料等方面給予傾斜,做到扶貧先扶優,力爭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使全省優撫對象基本擺脫貧困。要認真落實軍隊離退休干部的各項生活待遇,做到按時發放,不拖不欠。
 ?。ǘ┡閮灀釋ο筇峁┨厥馍鐣U?。城鎮企業在用工制度改革中,當地政府要對優撫對象制定有效的保護政策,保證“三屬”、傷殘軍人和軍人妻子等優撫對象優先上崗;企業破產或被兼并時,勞動人事部門要優先安排優撫對象再培訓、再就業。農村在進行各類提留、社會集資和安排義務負擔時,對烈屬、二等以上傷殘軍人、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老復員軍人以及其它孤老、特困優撫對象要給予減免,減免辦法由縣(市、區)政府自行確定,原則上孤老、特困優撫對象不承擔上述義務和負擔。未經優撫對象同意,不得強行扣除其撫恤補助費抵押各類提留和集資。城鄉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不計入家庭收入,確保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能享受雙重保障。
  四、進一步加快優撫事業單位建設和發展步伐
  優撫醫院、光榮院、烈士陵園等是履行優撫保障的重要優撫事業單位,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各級政府要將其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通盤考慮,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統一實施。要針對優撫醫院、光榮院設施落后的實際,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逐步加大財政投入。要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優撫事業單位的休養人員和住院病員的生活標準。從1999年1月1日起,將優撫事業單位的休養人員和住院病員的伙食費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80元,所需經費按現行財政體制由同級財政負擔。積極鼓勵優撫事業走社會化的路子,對他們開展經營創收活動,要在政策上優惠、項目上照顧、稅收上減免、資金上傾斜,其創收所得資金主要用于事業發展、改善住院病員和職工生活,充分調動其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對于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保護單位,各級財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民政部門要按照分級保護的原則,作出統一維修規劃,報政府審定后由同級財政安排維修保護費。在加大對優撫事業單位財政投入的同時,要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廣開渠道,多方籌集優撫事業單位建設資金,不斷改善優撫事業單位的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要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以捐資贊助等形式參與優撫事業單位建設,推動優撫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社會化。
  五、嚴格執行安置政策,認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各級政府及各部門、各系統要進一步加強對安置工作的領導,努力探索適應新形勢的安置工作新途徑,扎扎實實地做好新時期的安置工作。
 ?。ㄒ唬┮J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和陜西省實施《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細則,繼續貫徹“按系統分配任務,包干安置”的辦法,堅持“統一計劃、分級負責”和“按職工比例分配任務”的原則,強化行政手段,進行指令性分配,依法保障城鎮退伍軍人第一次就業。所有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不分所有制性質和組織形式,都有接收安置退伍軍人的責任和義務。必須依法完成當地政府分配的安置任務,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拒絕。各行業、各部門制定本系統用人用工計劃和下達增人指標時,不得與退伍安置政策相抵觸,不允許限制下屬單位接收退伍士兵。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對拒絕接收或完不成接收安置任務的單位,要追究其領導者的責任或予以處罰,具體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規定,對頂著不接、拖著不辦、拒絕接收退役士兵的單位,由當地政府責令改正,并通過新聞媒介予以曝光;對有關領導者和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或予以處罰。同時不免除該單位接收任務,責令其限期接收。
 ?。ǘ┓e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安置工作新路子。各地要逐步擴大“雙向選擇、供需見面、保底安置”的范圍,實行安置計劃的指令性與用人單位、安置對象雙向選擇的市場性相結合的辦法,對熱點部門要逐步采取平等競爭、擇優分配的辦法安置,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安置進度。要繼續把向非國有企業分配城鎮退役士兵作為拓寬安置渠道的重點工作來抓,適當組織跨縣(區)、地(市)易地安置,試行用安置任務有償轉移等經濟手段進行調控。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對有些安置難度較大或愿意承擔安置任務的單位,經報請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同意,可實行安置義務有償轉移。由當地安置部門負責,從轉移單位按每人3-5萬元(即安置就業時所需的生產工具、勞動資料的費用)標準計算轉向接收單位,也可轉向退役士兵本人,當地政府不再分配工作。提倡和鼓勵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對自愿要求并經批準自謀職業的,保留其1年的安置資格,有關部門要在貸款、稅收、征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提供方便條件。
 ?。ㄈ┘訌妼ν艘凼勘募寄芘嘤?,搞好待分配期間的管理教育。各級財政要按照國家和省上有關文件要求,撥出一定數量的經費,用于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間的管理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訓活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增強擇業上崗的競爭能力。要切實抓好農村籍退伍軍人的安置。認真貫徹實施《培訓和使用軍地兩用人才工作發展規劃》,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適應勞動力和人才市場發展需求,注重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建立和完善“育才、薦才、用才”服務機制,推動這項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給優撫安置工作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優撫安置工作,按照本通知精神制定出具體的實施意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切實把這一特殊的社會保障工作作為各級政府的一件大事抓緊抓好。省民政廳、財政廳等部門要抓好督促檢查工作,各地、市要及時將貫徹落實情況上報省政府辦公廳,并抄報省民政廳、財政廳。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