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陜西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已經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批準,現予印發,請依照執行。
??? 2015年各項具體計劃,由省發展改革委及有關部門組織下達和實施。
????????????????????????????????????????????????????????????? 陜西省人民政府
???????????????????????????????????????????????????????????????2015年3月1日
陜西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
???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為統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統籌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工作。
???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 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1%和12%左右,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0.5%、1.5%、1.5%和6%。
???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 (一)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把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在穩步增加一次能源產能的同時促進高端化工加速發展,重點支持煤制芳烴、甲醇制烯烴、煤制油等項目。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煤炭外運綠色通道、蘭炭出省銷售、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直供電直供氣等產銷銜接政策。充分發揮閃存與智能終端、混合動力汽車與新能源電池、干支線飛機與無人機、生物疫苗等重大項目的牽引作用,促成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鏈不斷延伸,力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狠抓重大項目建設穩投資,重點抓好包西客專、西安港、關中城際鐵路等交通物流項目和引漢濟渭、東莊、斗門水庫等大型水利工程,積極推進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力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左右。順應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趨勢,多層次培育醫療、養老、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費熱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信息消費,健全社會信用體系,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力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左右。
??? (二)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進工商注冊登記制度改革,深化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列出禁止和限制企業投資經營的范圍,鼓勵引導民營企業進入金融、石油、公用事業等領域。推進國有資本經營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大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力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進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全面實施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積極推進土地、電力、天然氣、水等要素市場價格改革,最大限度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加快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度,鼓勵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推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擴大基層民主,做好村委會換屆工作。推行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信訪基層基礎和網上信訪工作,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發布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實施方案,爭取國家級相關平臺落戶。整合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積極探索內陸自由貿易新模式。力爭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落戶西安。鼓勵利用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模式增加進出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全年實際利用外資46億美元、引進內資5400億元,進出口突破300億美元,其中出口150億美元。
??? (三)扎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緊緊依靠人力資本質量提高和技術進步,加快西安交大西部科技創新港規劃編制和項目實施,依托西安光機所打造光電信息領域創新創業平臺,制訂并實施大數據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構建以3D打印、數控機床為重點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抓好科技重大專項和“水煮煤”等中試基地建設??偨Y推廣延長模式,完善六所工研院運行機制,支持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中介協同創新和融合發展。加快建設20個省級中試基地,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深入實施“千億百項”技改和軍民融合“雙百”工程,改造提升有色、食品、紡織、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楊凌示范區的輻射引領作用,著力提升省級統籌科技資源中心的功能,加快建設一批示范基地和科技園區,在更大范圍整合共享科技資源。
??? (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決落實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建立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圍繞產出高效、產出安全目標,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抓好楊凌農產品加工貿易示范園區建設。繼續抓好“菜籃子”等工程建設,加大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力度,實現糧食播種面積4600萬畝、總產1150萬噸。完善職業培訓政策,提高培訓質量,造就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進一步健全現代農業服務體系,重點支持節水灌溉、綠色環保等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建立省市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 (五)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把城鎮化作為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重點,深入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及實施意見,穩步推進綜合改革試點。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統籌推進縣改市、縣改區。加快規劃體制改革,健全空間規劃體系,積極推進市縣“多規合一”,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智慧城市綜合試點。繼續抓好43個重點縣城、35個省級重點示范鎮和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全面建成1000個新型農村社區。完善“一市一策”區域政策,促進三大區域協調發展。支持西咸新區大膽探索創新城市發展模式,加快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推進關中核心區創新發展,實現關中一體化創新發展。強化能源開發、水源建設和生態保護,加快推進能源資源深度轉化,支持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實現陜北轉型升級發展。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推動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和“一縣一業”發展,探索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融合模式,實現陜南綠色循環發展。
??? (六)切實抓好生態環境建設。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建立科學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考核體系和監測體系,實行能耗總量和強度目標責任雙考核。從嚴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全面實施項目能評制度。全力打好治污減霾攻堅戰,全面推行超凈排放、熱電聯產、脫硝除塵技術,實施“兩個一百億”天然氣利用工程,以西安周邊100公里無煤化為目標有序拆改城區燃煤鍋爐。全部淘汰關中地區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嚴格按照“四個一批”,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嚴控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總量,加快淘汰10萬千瓦以下燃煤小火電。啟動實施渭河污染防治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加大漢丹江水質保護力度,加快實施秦嶺北麓治理工程,抓好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
??? (七)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堅持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確保財政“兩個80%”投入民生。圍繞擴面提標完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避災扶貧移民搬遷等重點民生工程。繼續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放在首位,統籌做好各類群體就業工作。完善鼓勵創業的政策體系,提升基層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水平。加快推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積極創新扶貧工作機制,深入實施片區攻堅、移民搬遷和精準扶貧三大戰略,統籌開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實現100萬人脫貧。穩步實施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建設和貧困地區薄弱學校改造,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系綜合改革,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著力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長效機制,深入實施30個省級重大文化項目及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工程,認真落實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實施意見。
??? (八)用系統化思維謀劃“十三五”。切實加強督促檢查,確?!笆濉眻A滿收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戰略部署和“五位一體”、“四化同步”等要求,系統研判新常態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理清“十三五”發展思路,創新規劃編制方法,力爭編制出一個反映時代特征、經得起時間檢驗、符合陜西實際的好規劃。
附件:陜西省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計劃(不公開)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