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突出重點提檔升級推動旅游業大發展的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我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充分發揮旅游業在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就突出重點,提檔升級,推動旅游業大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 一、充分認識推動旅游業大發展的重大意義
??? (一)旅游業是帶動我省快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旅游業具有關聯程度高、帶動系數大、資源消耗低、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點,是當今世界的朝陽產業。我省擁有世界級歷史文化資源和魅力獨特的自然資源,具有做大做強旅游業的天然基礎?!笆晃濉币詠恚沂〗ǔ闪艘慌e世矚目的旅游項目,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22.7%,促進了消費結構升級和全省經濟快速發展。面對國內國際旅游需求日益旺盛的形勢,不失時機地推動旅游業大發展,是全省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 (二)發展不足仍是旅游業的主要矛盾。從整體看,我省旅游產業規模較小,旅游總收入僅居全國第16位、西部第4位;發展層次不高,來陜游客停留時間和人均消費偏低,尤其是購物消費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旅游業投資強度和旅游收入增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這種狀況與旅游資源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與全省經濟總量和人均經濟總量在全國位次不斷前移的形勢也不適應。
??? (三)推動旅游業大發展是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抓住國際國內消費結構持續升級的機遇,推動旅游業大發展,是擴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迫切要求;是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是調整產業結構,帶動第三產業持續上升的有效路徑;是擴大社會就業,惠民富民的重大任務。要圍繞建設“三強一富一美”新陜西的總目標,調動各方面發展旅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突出重點,提檔升級,盡快把旅游業培育成建設西部強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吸納社會就業的富民產業、調整經濟結構的帶頭產業、引領生態文明和低碳經濟的先導產業,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二、實現旅游業大發展的目標與主要任務
??? (四)發展目標:到2015年,國內旅游人數達到3.5億人次,年均增長20%;入境游客400萬人次,年均增長13.5%;旅游業總收入力爭進入全國前10位,相當于全省GDP15%;就業人數達到60萬人,帶動相關產業就業突破300萬人;旅游強縣(市)達到30個。到2020年,建成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業規模、質量、效益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旅游業成為支撐全省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率先建成旅游強省。
??? (五)主要任務:按照突出重點、提檔升級的總要求,堅持把做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提高發展質量作為旅游業大發展的戰略基點,著力推進旅游重大項目建設和旅游設施建設,推動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富有西部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積極拓展新的國際航線,加大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深度開發國際國內客源市場,整治旅游環境和秩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培育大市場、形成大產業、實現大發展。
??? 三、舉全省之力推動旅游業大發展
??? (六)推進旅游重大項目建設。以全球眼光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內涵,高水平開發建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山風景名勝區、華清池、黃帝陵、西安城墻等世界精品旅游景區,進一步完善提升漢陽陵、法門寺、曲江、大明宮遺址等景區的國際旅游服務功能,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世界級森林、濕地、大漠、古邊塞等旅游主題公園項目,全面塑造“山水人文·大美陜西”的國際旅游形象。依托獨特的旅游資源,高質量開發建設樓觀臺、太白山、南宮山、壺口瀑布、金絲峽、黎坪、長青華陽、榆林古城、韓城古城和延安紅色旅游等全國知名旅游景區,創造特色旅游品牌。推進旅游富民工程,集中力量建設30個重點旅游古鎮,打造區域性熱點旅游景區,力爭培育出2-3個具有國際水準的旅游名鎮。各市要抓緊策劃儲備一批投資額50億元以上的旅游大項目,確保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 (七)完善提升現代旅游設施。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旅游道路、景區停車場、旅游信息化、旅游安全和資源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超前規劃建設華山、壺口等旅游支線機場,提升核心景區的通達能力。積極爭取低空空域開放,發展航空旅游。加強主要景區與空港、鐵路、高速公路、地鐵、輕軌對接的交通網絡建設,形成暢通、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體系;完善旅游標識系統,形成規范明晰的交通指引;強化管理規范、清潔衛生、方便游客的旅游廁所設施建設,各景區都要新建或改建標準化的廁所設施。加強旅游接待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五星級旅游酒店,構建以高星級飯店為龍頭,旅游度假村、汽車旅館、鄉村旅社、農家樂為支撐的旅游住宿接待體系。加快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點建設具有宣傳促銷、咨詢、預訂、投訴等功能的綜合旅游服務平臺。在景區、城市繁華街道、交通樞紐等游客集中的地方設立游客服務中心,為游客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立旅游安全提示預警制度,完善旅游緊急救援和應急處置機制。
??? (八)加快拓展國際旅游航線。把增辟和加密國際航線航班作為推動國際旅游大發展的突破口,盡快開通西安—南京—悉尼、西安—北京—布魯塞爾、西安—北京—西雅圖等國際航線,積極創造條件開辟西安直達歐美旅游大國的國際航線,進一步促進協調國航、海航、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將一線旅游大城市的國際航線向西安延伸,不斷加密西安至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際航線的班次。積極爭取西安居民赴港澳自由行政策,促進直達境外航線持續升溫。加快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際旅客設施擴容建設,爭取國家允許使用第五航權增設經停西安通往主要客源國的國際航線航班,使其盡快成為功能完善、連通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省和西安市要增加國際航空業務發展專項資金,采取“一線一策”、“一線一補”等辦法,拓展陜西國際航線網絡,增強國際航空競爭力。將組織境外游客來陜的國際旅游包機納入國際航空專項資金補貼范圍。大力開發航空與旅游融合的一體化服務產品,對乘坐國際航班從陜西入境或出境的境外游客在景點門票、酒店住宿等方面給予價格優惠。到“十二五”末,力爭國際航線由目前的16條增加到25條。
??? (九)建設富有西部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適應現代旅游需求和發展趨勢,發展特色旅游產品,推進旅游要素轉型升級。圍繞彰顯華夏文明淵源,大力發展華夏子孫“尋根”旅游、紅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古村古鎮文化旅游、黃河及黃土民俗文化旅游、邊塞風光文化旅游。促進旅游與農業、工業、林業、水利、體育等相關產業和行業融合互動,加快發展農業觀光、森林生態、河溪漂流、溫泉養生、體育健身等休閑體驗性旅游。推進旅游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地域特色鮮明的旅游文化品牌,每個縣(市、區)培育發展至少1個以上的旅游文化品牌項目。大力培育會展旅游、商務旅游,有序發展自駕車觀光游、特色房車游、高爾夫旅游。加快地域特色濃郁的旅游商品研發創新,建設全國性旅游商品生產基地。在大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的旅游商業街、美食街、文化演藝街,形成一批國際旅游品牌,引領陜西旅游走向世界。到“十二五”末,來陜游客停留時間和消費水平增加一倍以上,跨入全國先進行列。
??? (十)加大旅游宣傳促銷力度。采用整體宣傳促銷方式,整合省市宣傳資金,精心創作集中展現各精品旅游景區風貌的廣告片,選擇國內外知名媒體進行持續性宣傳。印制和投放10個語種、覆蓋25個主要客源國和地區的旅游宣傳品,邀請主要客源地國家和地區知名媒體來陜進行旅游考察、采訪和報道。省屬新聞媒體要開設陜西旅游專欄、專題和電視頻道,在報刊、網站顯著位置和電視黃金時段開展旅游公益宣傳。各地要在機場、車站、城市中心廣場、大型購物中心、主干道等游客集散地設置旅游品牌廣告,納入相關市政、路政規劃。各涉外部門要利用自身優勢和渠道積極參與旅游宣傳。策劃并推出一批標志性重大旅游節慶活動品牌,創造“亮點”、“熱點”吸引和招攬海內外游客。加強與國內外各類旅游機構的合作,構筑跨國界、跨地區的旅游營銷網絡。鼓勵旅游企業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旅游企業用于宣傳促銷的費用依法納入企業經營成本,對隨國家和省組織的赴外參展的企事業單位在展位費等方面給予支持。
??? (十一)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加大對現有骨干企業的改造提升力度,采取注入優質資產、授權資本經營、引進戰略投資、促進轉型發展等措施,提高企業競爭力,盡快成為全國知名的大型旅游集團。支持省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進入旅游業發展,通過兼并重組、強強聯合、產業鏈擴張實現旅游要素集聚,培育形成一批新型龍頭旅游企業。大力發展以開發休閑度假旅游、會展商務旅游、森林生態旅游、河溪漂流旅游等特色化產品的專業性公司,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專業性旅游集團。鼓勵有條件的旅行社通過資源整合、連鎖經營、統購分銷,構筑全國性大型旅行社集團,努力躋身全國旅行社百強。推動旅游酒店向集團化方向發展,通過資產管理和資本運作,發展一批國際化、網絡化、品牌化的酒店經營管理集團。到“十二五”末,年收入超過50億元的大型旅游集團達到2-3個,年收入超過10億元的專業性旅游集團8-10個。
??? (十二)加強旅游景點周邊環境和秩序整治。進一步健全旅游監管體系,加強監管部門的聯合執法,取締非法旅游經營活動,嚴厲打擊虛假廣告、強買強賣、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等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游客合法權益。健全旅游投訴處理機制,及時受理和處理游客投訴。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游服務標準體系和旅游誠信體系,推進旅游服務標準化和國際質量認證,開展誠信旅游創建活動,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旅游消費環境。要把優化旅游環境與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將主要旅游城市建設成為最適合人類生活和居住的美好家園。到“十二五”末,在全國60個重點旅游城市游客滿意度調查中,力爭西安進入前10名,延安位次大幅提升。
??? 四、認真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 (十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級政府要把推動旅游業大發展擺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主要領導負總責的旅游發展領導協調機構和辦事機構,形成務實高效的工作推進機制。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每季度舉行一次會議,研究決策和協調解決全省旅游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相關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搞好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努力形成旅游業大發展的整體合力。將省旅游局改設為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省政府的組成部門,履行統籌協調全省旅游業發展職能。
??? (十四)深化旅游業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打破行業、地區壁壘,簡化審批手續,鼓勵社會資本踴躍參與各類旅游項目建設,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投資旅游產業。創新旅游景區管理體制,有條件的景區可設立具有政府職能的景區管理委員會。創新旅游、文物、宗教合作互動機制,在各級政府統籌協調下,建立既能發揮各自優勢,又能融合發展的工作機構,推動旅游景區加快發展,旅游活動品牌做大做強。加強與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世界旅游組織、世界旅游旅行理事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爭取在核心旅游城市和龍頭景區上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冠名和推介。深化區域旅游合作,與周邊省份和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等旅游熱點地區建立旅游聯動機制,實現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互利共贏。
??? (十五)完善旅游規劃體系。高標準編制全省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精品景區、古村古鎮等專項旅游規劃,形成旅游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相配套的規劃體系。注重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規劃水平,以科學規劃引領旅游發展。城市規劃、商業規劃、文化規劃、交通規劃等相關規劃要與旅游規劃相銜接,實現融合發展和產業功能釋放。旅游景區規劃和市縣旅游規劃須經省旅游規劃主管部門審核后實施。
??? (十六)加大政策支持。各市縣政府要加大對旅游的導向性投入,建立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力爭每年有一定比例增長。較大幅度地增加省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和省旅游宣傳促銷經費,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長,主要用于旅游基礎設施投入、重點旅游項目貼息、全省整體旅游形象宣傳和市場營銷網絡建設。省級各相關部門在安排建設資金時,要提高用于旅游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的比重。省財政安排的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均對旅游企業開放,對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給予支持。加大對旅游業發展用地的支持力度,旅游項目優先試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對重點旅游項目建設給予融資授信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可享受中小企業貸款優惠政策。探索創立支持旅游業發展的產業投資基金。落實賓館飯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政策。對新建的五星級酒店、新評定的5A級旅游景區、新獲取的國家級旅游金獎商品給予獎勵。將機關事業單位經審批獲得的公務活動推向市場,通過公開投標委托旅行社代理有關會議、交通、食宿、考察等事項。
??? (十七)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興旅戰略,加強旅游學科建設,培養與國際接軌的旅游管理和經營人才。大力發展旅游職業教育,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建立省、市縣、企業三級旅游人才培訓體系,開展職業道德和服務技能培訓。完善旅游職業資格和等級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支持旅游企業引進高端旅游經營管理人才,納入省人才專項資金扶持范圍。
??? (十八)加強科學統計和考核考評。完善旅游統計體系,推進科學統計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確保旅游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全面性和及時性。建立旅游產業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將旅游人數、旅游收入、政府引導性投資、旅游增加值等主要指標納入縣以上人民政府目標考核。以量化指標為主,定性分析為輔,既考核發展成效,也考核基礎工作。省政府每半年對各市旅游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年終統一考核評比。旅游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的市給予表彰獎勵,考核不達標的市取消省目標考核優秀表彰資格??己斯ぷ饔墒÷糜萎a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
???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和省級相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的要求,年底以前制訂出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
?????????????????????????????????????????????????????????????????????????????? 陜西省人民政府
???????????????????????????????????????????????????????????????????????????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