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現將《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陜西省人民政府
????????????????????????????????????????????????????????????????????????? 二○一二年九月十七日
?????????????????????????????? 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方案
??? 為深入貫徹落實《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推動我省延安市、榆林市、銅川市,渭南市富平縣,以及咸陽市旬邑縣、淳化縣、長武縣、彬縣、三原縣、涇陽縣等革命老區全面振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一、工作目標
??? 三年初見成效。到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城鄉居民收入超過西部地區平均水平,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國家重點紅色旅游區初步建成,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重大進展,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 八年全面振興。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5年翻一番,達到16000億元;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非能源化工產業基本完備;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民生持續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社會建設明顯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 二、總體要求
??? (一)統籌推進、重點突破。老區各級政府和省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全面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認真組織學習《規劃》,按照《規劃》確定的空間布局、戰略定位和發展重點,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要從解決最緊迫、最突出、最重要的問題入手,抓住主要矛盾,爭取率先突破。
??? (二)突出創新、大膽探索。陜甘寧革命老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確定的重點經濟區,肩負著探索資源開發與生態建設融合發展路徑的重要責任。要充分用好支持政策,大膽探索,創造性地實施好《規劃》,走出一條革命老區和生態脆弱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 (三)搶抓機遇、自力更生。老區各級政府是《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既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政策支持,又要大力弘揚延安精神,搶抓機遇、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奮力推動老區實現全面振興。
??? (四)腳踏實地、務求實效。要科學組織實施《規劃》,量化分解指標,夯實工作責任,強化目標考核,既要注重經濟發展,又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既要注重爭先進位、跨越發展,又要遵循自然規律、經濟發展規律,切實推動老區又好又快發展。
??? 三、重點任務
??? (一)建設國家重點紅色旅游區。以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為契機,加強革命遺址保護與修復,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旅游與文化有機融合,打造國內一流的紅色旅游板塊。
??? 1做優做強以延安為中心的紅色旅游景區。以革命圣地延安為龍頭,系統整合陜北區域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延安城市文化底蘊,切實提升城市形象,著力完善城市旅游綜合服務功能,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特色鮮明、吸引力強、服務功能較為完善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強對延安革命紀念地系列景區、馬欄—安吳革命舊址、照金革命根據地舊址,以及榆林市、富平縣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的改造提升,完善通信、供水供電、污水垃圾處理、標識導引系統以及住宿、餐飲、購物、娛樂、休閑等配套設施,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加強旅游線路的銜接與整合,特別是《規劃》提出的延安—延川—安塞—清澗—綏德—米脂—佳縣—吳堡轉戰陜北線、延安—慶陽—固原—吳忠—榆林邊區體驗線、涇陽—淳化—旬邑—銅川—富平革命遺跡線等線路的銜接,形成以延安為核心的陜甘寧紅色旅游網絡。加強景區與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聯接線建設,增加西安至延安動車班次,爭取開通西安至榆林動車,形成以高等級公路為主體,鐵路、民航為補充的快捷旅游通道。加強紅色旅游與歷史人文、自然生態、鄉村民俗旅游的協同開發,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全面提升旅游產業競爭力。(省旅游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廳、省文物局、西安鐵路局等配合)
??? 2大力發展紅色文化產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深度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以延安紅色文化為依托,以重大文化旅游項目為載體,以內容和藝術創新為動力,通過實施延安革命遺址群首批保護項目、東方紅廣場、延安紅色旅游大型歌舞劇、佳縣東方紅文化產業園、照金紅色旅游景區、爺臺山紅色旅游景區等重大文化項目,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加快文化創意、影視制作、演藝娛樂、新聞出版等文化產業發展。鼓勵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跨區域、跨行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實力的骨干企業。扶持“大戲、大片、大劇、大作”的策劃與創作生產,提升文化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形成具有持續影響力的紅色文化品牌。(省文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省文物局、省旅游局等配合)
??? (二)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按照“珍惜資源、深度轉化”的總要求,統籌各類能源資源開發建設,深入實施“三個轉化”,加快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
??? 1穩步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氣產能。加快建設陜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發展壯大彬長旬煤炭基地,抓好銅川老礦區挖潛改造,2015年老區煤炭產量達到5億噸以上。積極推動煤炭資源整合,促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加大油氣資源勘探力度,開拓新區塊,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采收率,2015年老區石油、天然氣產量分別達到4000萬噸和440億立方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國資委等配合)
??? 2加強能源資源深度轉化。鼓勵老區發展清潔、高效、大容量燃煤機組,加快建設已規劃的大型煤電機組,加快推進錦界三期、府谷段寨等外送電源項目,建成國家“西電東送”重要基地。依托神華陶氏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中煤榆橫煤制甲醇及深加工項目、延長石油靖邊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延長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神華甲醇下游加工項目、咸陽彬長旬煤制烯烴等重大轉化項目,加強先進煤技術應用,建設國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實施榆林、延安煉油廠擴能改造工程,建設延安、榆林千萬噸級煉化基地。加強對煤層氣、頁巖氣、致密砂巖氣、油頁巖的綜合利用,鼓勵煤矸石發電和熱電冷聯產,推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配合)
??? 3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大榆林、延安等地風能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建設陜北百萬千瓦風電基地。支持榆林靖邊,延安安塞,咸陽彬縣、長武等地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2015年老區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00萬千瓦和70萬千瓦。加快榆陽新能源產業園、靖邊太陽能光伏示范園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實現集中式開發與分布式開發并舉。以沼氣建設為重點,努力提升農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力爭到2015年老區農村戶用沼氣覆蓋率達到90%以上。(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等配合)
??? (三)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在促進老區經濟發展的同時,著力保護好生態環境,強化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
??? 1加強生態建設。繼續實施“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嚴格控制森林采伐,提高老區植被覆蓋率。大力實施《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規劃大綱(2010—2030年)》,以水土保持和土地整治、森林植被保護和建設、草食畜牧業發展為主要措施,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綜合治理,推進治山、治水、治沙、治窮同步進行。近期全面推進橫山、米脂、宜君、延川等示范縣建設。(省林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配合)???
??? 2強化環境保護。探索建立完善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制度,促進廢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以重點流域治理和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為重點,加強對重點污染企業排污的監控監管,實現污染控制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轉變。推廣使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減少化肥、農藥、農膜的使用,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國土資源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等配合)
??? 3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約束指標,實施污染企業“全防全控”治理工程,推進清潔生產和達標排放,2015年前現有單機50兆瓦以上火電機組脫硫設施全部建成,300兆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建成脫硝設施;對新建項目依法開展節能評估審查,并在項目設計、施工及投用過程中對節能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支持榆林循環經濟試點建設,加強對榆神、榆橫、董家河等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逐步實現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環境保護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配合)
??? 4強化水資源節約。加強現有灌區節水改造,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技術,全面抓好農業節水, 2015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30萬畝。大力調整工業結構,在新建工業項目中推行最先進的節水工藝,嚴格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加快傳統產業節水技術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業、設備和產品,提高重復用水率,減少新鮮用水量,努力降低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回用,加強雨水、微咸水和礦井疏干水等非常規水源的開發利用。推廣使用節水器具,加強城市管網改造,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建設節水型城鎮。加快水價改革步伐,工業和服務業用水實行超計劃累進加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階梯式水價,農灌用水實行定額內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累進加價。(省水利廳牽頭,省農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等配合)
???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予以推進,統籌交通、水利、能源通道、通信等建設,為老區全面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 1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快延安—黃陵—銅川、咸陽—旬邑等高速公路,西安—寶雞—蘭州客運專線,蒙西—華中、西安—平涼等鐵路煤運通道建設,規劃建設西安—銀川鐵路、西安—閻良—富平—銅川等城際鐵路,構筑對外骨干交通網絡,提升運輸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快店塔—紅堿淖公路、西安至禹門口高速與西銅高速連接線、富平—耀州—照金—旬邑紅色旅游干線、國道210線銅川老市區—新市區過境路改線等項目建設,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農村公路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加快延安機場遷建工作,改擴建榆林機場,積極啟動府谷、定邊機場建設,加快構建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立體交通網絡。(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交通運輸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配合)
??? 2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統籌做好老區重點水源、城鄉供水、防洪保安、灌區改造、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加快延安南溝門、延川引黃、咸陽亭口等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進度,積極開展黃河大泉引水、東莊水庫等前期工作,滿足城鎮化建設用水需求。開展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修復,推進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加強對渭河、延河、無定河、涇河等河流的綜合治理,統籌做好堤防建設、河岸綠化、污染治理等工作,逐步實現“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目標。(省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省林業廳等配合)
??? 3加大電網和能源輸送管道建設力度。加強與國家電網的溝通協調,加快推進陜北—濰坊、彬長—臨沂、靖邊—連云港特高壓輸電通道等項目建設,提高老區電力外送能力。適應新能源發展需要,加強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外送配套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智能電網,提高電力系統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水平。加快渭南—富平、咸陽—彬縣—長武等支線輸氣管道建設,全面推進“氣化陜西”工程向老區延伸。(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級有關部門配合)
??? (五)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在大力發展能源化工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旱作農業、能源裝備制造、礦產資源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多元產業結構,增強老區可持續發展能力。
??? 1現代旱作農業。加強土地整治,突出高標準基本農田、治溝造地和“坡改梯”建設,不斷提升耕地質量,增加耕地有效面積。因地制宜興建一批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加強高效農田節水技術的綜合集成,實現蓄水與節水并舉。到2015年,力爭建成旱作節水農業核心示范區25萬畝。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園,加強農業新技術應用,推進老區優質糧、果、蔬、畜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扶持發展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全國優質蘋果加工基地、西北地區優質小雜糧基地和西北地區高端畜產品加工基地。(省農業廳牽頭,省水利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配合)
??? 2裝備制造。支持老區圍繞能源化工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采掘輸送設備,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輔助設備,風電、光電發電和輸變電設備,石油機械和礦用機械配套件,專用汽車及關鍵基礎零部件等裝備制造產業。省上加大對老區裝備制造業發展扶持力度,在項目核準、資金支持等方面予以傾斜。鼓勵省內大型裝備制造業企業赴老區投資建廠、兼并重組。(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等配合)
??? 3礦產資源加工。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延伸礦產資源價值鏈。加快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帶動多晶硅、鋁鎂合金深加工。加快老區巖鹽勘探開發,重點開發建設榆佳、榆神、榆(魚)米綏三大鹽化工區,打造聚氯乙烯、有機氯產品、純堿深加工、氯酸鹽和金屬鈉五大產業鏈。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大力發展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配合)
??? 4物流金融業。依托老區區位和產業優勢,積極發展低成本、高效率、多樣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業。加快延安農產品物流中心、榆林能化物流中心、銅川建材物流中心、涇河新城西部核心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著力將物流業培育成老區新的支柱產業。加強老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在榆林設立煤炭交易中心,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能源金融商務區。(省發展改革委、省金融辦牽頭,省商務廳等配合)
??? (六)加快推進城鄉統籌。進一步引導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 1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加強延安、榆林、銅川中心城區建設,強化商業和服務功能,弱化生產功能,置換發展空間。支持延安按照“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的思路搞好城市建設,加快延安新區建設;支持榆林推進榆橫一體化,加快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南新區、空港新區發展,構建“一城三區”城市框架;支持銅川加快新區發展,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加強延安、榆林、銅川三市公共交通快速干道建設,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積極推動公共交通向縣城和重點鎮延伸。支持發展熱電聯產,加大管網改造力度,提高集中供熱率。加強延安、榆林、銅川三市綠化,增加城市公共綠地。加強縣城、工業集中區、重點鎮供排水、供暖、供氣、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配合)
??? 2建設美好新農村。加強老區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水、電、路、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工程,建設老區農民幸福新家園。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居民尤其是在城鎮有穩定工作和住房的農民工進城落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實施好《六盤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加快實施陜北白于山區和黃河沿岸土石山區移民搬遷工程。按照城市社區標準規劃建設移民搬遷小區,統籌考慮農民生產生活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益事業配套。(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扶貧辦、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環境保護廳等配合)
??? 3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推動延安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積極爭取將延安確定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全國革命老區中走在前列。支持神木、府谷等條件較好的地方先行先試,探索建立城鄉互促共進機制。加快彬縣—長武—旬邑、銅川—富平、橫山—榆林、米脂—綏德等城鄉統籌示范帶建設。在試點地區和重點區塊,逐步統一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建立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的土地、戶籍等體制機制,推進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公安廳等配合)
??? (七)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體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 1優先發展教育。加快學前教育發展,2015年前老區每個縣(區)建成一所符合國家標準的公辦幼兒園,每個鄉(鎮)建成一所公辦幼兒園,幼兒園覆蓋全部行政村。改善城鎮幼兒園辦學條件,支持利用農村閑置校舍改建幼兒園,支持農村小學利用現有富余校舍增設附屬幼兒園。增加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2015年實現學前一年免費教育,2020年基本實現學前三年免費教育。鞏固提高“兩基攻堅”成果,促進老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山區寄宿制學校住宿和食堂條件,認真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深入貫徹實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依托縣城和重點鎮優化普通高中布局,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創新辦學及培養模式,推進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支持延安大學、榆林學院和榆林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發展。(省教育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配合)
??? 2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老區市、縣兩級綜合醫院、中醫院建設,進一步抓好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實現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覆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放寬準入條件,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支持省內三級醫院與老區縣級醫院、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與重點鎮衛生院通過“結對子”、對口幫扶等形式加強合作,提高縣鄉醫療衛生機構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加大對老區公共衛生事業投入力度,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專業公共服務網絡,支持縣級衛生監督、婦幼保健、急救和疾控等機構建設。深入實施“母親健康工程”和“優生促進工程”,加強對老區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和治療。(省衛生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口計生委等配合)
??? 3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大對老區社會保障資金補助力度,繼續完善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統籌層次和補助標準,加快從制度全覆蓋邁向人群全覆蓋。進一步健全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制度,支持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加大優待撫恤支持力度,妥善解決老紅軍、老黨員和軍人、烈士遺屬的生活困難。加強對殘疾人、孤兒、流浪乞討等人員的救助與幫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 4繁榮文化事業。完善市級“三館”和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加大鄉鎮(街道)文化站、村(社區)文化活動室標準化建設力度,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惠農工程,到2015年,老區90%的城市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建起文化活動中心,90%的鄉鎮建起綜合文化站,基本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全面建成覆蓋鄉鎮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網絡,與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實現共建共享,每個行政村基本建成一個農家書屋、每月免費放映一場電影。加強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省文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物局等按職能分工負責)
??? 四、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上成立《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附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結合各自職能,完善支持政策,加強協作配合,在政策實施、產業發展、資金投入、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合力推進《規劃》實施。延安、榆林、銅川、咸陽、渭南等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 (二)狠抓項目建設。老區各級政府和省級有關部門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結合“十二五”規劃實施,切實加強項目策劃和項目儲備,扎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盡快開工。對老區重大項目,省上將優先納入省級年度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并優先予以審批。
??? (三)加強分析評估。省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規劃》實施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要會同延安、榆林、銅川、咸陽、渭南等市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分析評估,并定期將工作落實情況報告省政府和國家發展改革委。
??? 附件:省《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附件
??? 省《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
??? 組? 長:婁勤儉?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 副組長:陳國強? 省政府副秘書長
?????????? 祝作利?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
??? 成? 員:楊希文? 省教育廳廳長
?????????? 奚正平? 省科技廳廳長
?????????? 蔣? 躍?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
?????????? 曹莉莉? 省民政廳廳長
?????????? 張社年? 省財政廳廳長
?????????? 鬲向前?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
????????? 王登記?? 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 何發理? 省環境保護廳廳長
?????????? 李子青?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
?????????? 馮西寧?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
?????????? 王? 鋒? 省水利廳廳長
?????????? 王? 宏? 省農業廳廳長
?????????? 李三原? 省林業廳廳長
?????????? 戴征社? 省商務廳廳長
?????????? 余華青? 省文化廳廳長
?????????? 劉少明? 省衛生廳廳長
?????????? 馮月菊? 省人口計生委主任
?????????? 劉? 陽? 省國資委主任
?????????? 任賢良? 省廣電局局長
?????????? 薛保勤? 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 趙? 榮? 省文物局局長
?????????? 董憲民? 省旅游局局長
?????????? 楊? 勇? 省金融辦主任
?????????? 郭漢文? 省扶貧辦主任
?????????? 汪亞平? 西安鐵路局局長
?????????? 梁宏賢? 延安市市長
?????????? 陸治原? 榆林市市長
?????????? 王莉霞? 銅川市市長
?????????? 姜? 鋒? 咸陽市市長
?????????? 徐新榮? 渭南市市長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