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中國地震局關于印發共同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中國地震局有關司:
??
??? 現將《共同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陜西省人民政府
????????????????????????????????????????????????????????????????????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 共同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 2011年3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地震局在北京簽署了共同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并成立了共同推進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合作委員會。為扎實推動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合作協議,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 一、引言
  
??? 經濟區地處亞歐大陸橋中心,是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戰略要地,該區陜西境內包括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楊凌、商洛(部分區縣)所轄行政區域,面積6.48萬平方公里,國民生產總值8306億元(2011年),人口約2900萬(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別占陜西GDP的67.03%和人口的76.3%。該區具有戰略區位重要、科教實力雄厚、工業基礎良好、文化積淀深厚的發展優勢,是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基礎好、自然條件優越、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尤其是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地區,被《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賦予“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重要使命和職責,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重要增長極和內陸地區開放開發的戰略高地。
  
??? 震災實例表明,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隨著經濟發展呈指數增長。經濟區地震構造復雜,地震活動斷裂縱橫交錯,歷史強震活躍,地震災害嚴重,有歷史記載以來,僅陜西境內就發生過8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1556年華縣8級大震,造成了83萬人死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經濟區地震基本烈度高,均處于Ⅶ度以上高地震烈度區域,具有發生中強乃至強烈地震的構造背景。全面提升該地區地震災害綜合防御能力,對經濟區經濟社會安全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近年來,在陜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國地震局的堅強領導下,陜西防震減災工作得到持續、快速發展。尤其是“十五”以來,中國地震局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密切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合力推進了防震減災“十五”、“十一五”重點項目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防震減災基礎能力?!笆濉睍r期,陜西省委、省政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省”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全力推進“經濟綜合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生態環境保護”三個上臺階,對陜西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經濟區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是陜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地震局的共同責任。
  
??? 將經濟區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從概念變為實踐,把實施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共建戰略行動作為落實共建協議的載體,使陜西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緊跟“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脈動,是本工作方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二、編制思路
  
??? 以強化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全面提升防震減災基礎能力為指導,以落實共建協議五項內容為主線,按照突出合作共建重點、形成戰略合作特色和示范帶動西部地區防震減災能力整體提升的要求,堅持政策引導、突出重點、注重實效、銜接有序、量力而行的原則,基于震情形勢、經濟社會發展布局、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和“十二五”規劃,確定主要任務、重點項目和實施計劃,引領和帶動共建合作協議的全面落實。
  
??? 三、主要任務與重點項目
??
??? (一)強化防震減災社會管理
  
??? 完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地震災情速報、基層政府防震減災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等制度;健全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地震應急準備等監督機制;組織開展地震行政執法檢查,加強重大建設工程和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規范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備案,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技術指導與服務,提高城鄉建設工程抗震能力;健全經濟區市縣防震減災組織體系,加強對市縣基層防震減災工作人員的培訓,促進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在經濟區貫徹落實。
??
??? (二)建設防震減災綜合基地
  
??? 在西安市或西咸新區建設涵蓋地震立體綜合觀測、地震預警、地震應急訓練、地震監測技術保障、工程抗震實驗等多項內容的,集觀測、預警、訓練、科研、實驗、宣傳和體驗為一體的防震減災綜合基地。
  
??? 基地用地面積63270平方米(95畝),總建筑面積7160平方米,包括地震立體綜合觀測與研究中心、地震預警中心、地震應急救援專業訓練教學體驗中心、西北地震儀器技術保障中心、工程抗震實驗室、生活后勤保障等建筑設施。
  
??? 項目投資8000萬元。其中,土地按公益事業用地劃撥,約需3500萬元(每畝30-40萬元估算);場外工程1262萬元;廢墟、訓練場地等1585萬元;附屬設施、訓練設備等1000萬元;道路、綠化等653萬元。
  
??? 陜西省人民政府投資5500萬元,其中,用于土地征用3500萬元,用于場外工程、附屬設施等2000萬元。中國地震局投資2500萬元,用于土建、基礎設施、道路等。
  
??? 通過防震減災綜合基地建設,初步形成集觀測、預警、科研、實驗、訓練、宣傳與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業務體系和技術平臺,提升地震綜合監測、地震預警、應急救援培訓、地震工程抗震等方面的綜合減災能力。
??
??? (三)實施地震監測預測基礎工程
  
??? 1地震背景場探測工程
  
??? 依照中國地震局的整體部署,結合陜西強震活動主體區域及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地震監測需求,在已有基礎上,建設由測震、前兆和強震為主體的地震監測臺網。具體包括:在安康、橫山、定邊新建3個測震臺;在范家、趙渡、澄城、白水、橋南、黃村、興平、禮泉、銅川、薛鎮新建10個強震臺;優化改造乾陵地磁,乾陵、隴縣形變,乾陵、寶雞地電,鳳翔、華陰、隴縣、勉縣、周至地下流體等共10個前兆臺。項目投資1800萬元,由中國地震局投資。
  
??? 通過項目實施,使陜西地區的地震監測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全省地震監測水平達到1.5級,地震速報的時效得到顯著提升,地震前兆監測網絡布局更為合理,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觀測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 2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系統
  
??? 按照中國地震局的整體建設部署,在陜西建設由172個地震烈度速報臺和1個臺網中心構成的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系統。項目投資4600萬元,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系統建設要求和進度予以實施。
  
??? 通過項目實施,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報網,基本實現全省及周邊區域20分鐘內的地震烈度速報,在部分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初步形成一定條件下的地震預警服務。
  
??? 3關中地區大震危險性評價
  
??? 整合現有關中四城市地震活斷層探測和小區劃工作成果,分析處理關中及鄰區深部地球物理探測和主要斷裂淺部綜合勘探、近地表野外調查結果,開展構造表征的空間異同性分析和分區、盆地邊緣及其內部次級塊體主干邊界斷裂的深淺關系研究,構建關中地區地球動力學和運動學模式;通過開展重點邊界斷裂全新世活動性及其活動期次的詳細勘探、疑難歷史大震地面破壞和變形遺跡的田野調查、挖掘和考證,構建關中地區大震發震構造模型,厘定各邊界斷裂的大震離逝時間,評價關中地區不同構造型式、不同斷裂活動強度、不同大震離逝時間、不同動力學背景和未來不同時段的大震危險性,進行關中地區大震危險性區劃。項目投資1100萬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投資。
  
??? 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厘清關中地區地震活動斷裂的空間展布特點和活動規律,初步建立起關中地區地球動力學模式和大震發震構造模型,并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得出更為詳盡的地震區劃指標,給出該區域未來地震危險性的定量評價,為該區域地震趨勢的整體研判和中長期地震預報的把握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基礎支撐。
??
??? (四)實施震災預防基礎探測工程
  
??? 實施渭南市地震活斷層探測、城市地震小區劃、陜西地震構造基礎圖件編制工程。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投資。
  
??? 1渭南市地震活斷層探測
  
??? 開展渭河盆地東部及其鄰近地區深部結構與孕震構造探測,對渭南市進行斷層調查與勘探、活動斷層鑒定與定位、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建設活斷層數據庫與服務系統。項目投資1200萬元。
  
??? 通過項目實施,查明目標區內的渭華斷裂帶、渭河斷裂帶和涇陽—渭南斷裂帶的準確位置、幾何結構和晚第四紀的斷層活動特點;給出地震活動斷層未來有限時段地震危險性的量化評價;編制1∶5萬地震活動構造分布圖;建立活動構造基礎數據庫和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為城市發展規劃、土地利用、重大工程選址提供科學依據。
  
??? 2城市地震小區劃
  
??? 開展漢中、安康、商洛三城市地震小區劃工程,完成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特征周期等一系列地震動參數的確定以及地質災害評價,編制各城市50年超越概率63%、10%和2%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區劃圖、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小區劃圖和地震地質災害小區劃圖,提供不同分區一般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指標,建立城市地震小區劃信息服務平臺。項目投資1000萬元,漢中、安康、商洛地震小區劃分別是:356萬元、369萬元和275萬元。
  
??? 通過項目實施,為城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和城市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防災減災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提供服務。
  
??? 3陜西地震構造基礎圖件編制
  
??? 在收集、整理、綜合利用已有最新地震活動構造探測成果的基礎上,在需要補充工作的區域開展調查,編制全省1∶50萬、關中地區1∶25萬(部分地區1∶5萬)的地震活動構造圖,并建立圖形數據庫服務系統。項目投資200萬元。
  
??? 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深入綜合把握陜西地震構造的整體格局和局部重點區域的精細結構,其成果可服務于工程建設、城鄉規劃、國土利用、國防建設、資源開發、地震預報和地球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為全省城鄉及重大工程建設的抗震設防、經濟社會發展、地震預報研究和地震應急處置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
??
??? (五)地震應急救援系統建設
  
??? 1區域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 在寶雞、渭南各建設1支配備專業裝備的區域專業救援隊,提升區域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一支300人規模的省、市、縣協同工作的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配備現場工作裝備。
  
??? 項目投資800萬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投資。其中,寶雞、渭南專業救援隊裝備配備各200萬元,300人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裝備配備400萬元。
  
??? 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完善以地震救援隊伍為中堅、各有關行業救援隊伍為骨干、志愿者隊伍為補充的救援隊伍體系,實現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救援隊伍2小時內趕赴災區開展救援、各級地震應急現場工作人員及時開展應急工作,使地震應急救援的綜合效能和時效性得到顯著提升。
  
??? 2地震應急響應系統建設
  
??? 依照國家地震安全社會服務工程的統一部署,建立集地震災情信息采集、災情信息快速處理、災情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地震應急救援服務系統。項目投資400萬元,由中國地震局投資。
  
??? 通過項目實施,將初步建成以宏觀災情快速獲取、地震緊急響應、地震應急救援聯動三個技術平臺為主要支撐的地震應急響應系統,實現地震災情信息的及時獲取、快速報送和有效服務。達到震后20分鐘完成烈度信息的發布,20-30分鐘內發送和接收災情短信,30分鐘內初步給出地震災情專題圖,應急人員到達地震現場后30分鐘內傳回第一次災情信息,不晚于24小時獲得災區的整體影像數據。
??
??? (六)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系統建設
  
??? 依照國家地震安全社會服務工程的統一部署,開展省內12個示范縣震害防御基礎數據的收集和建庫;建立以監測預報、震害防御、地震應急救援等多種信息資源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和GIS為主要支撐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系統。項目投資300萬元,由中國地震局投資。
  
??? 通過項目實施,實現基于網絡等多種方式的地震監測數據共享、農村民居震害防御指導、地震宏觀異常上報、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地震應急幫助、城市社區志愿者和農村“三網一員”管理培訓等多種內容的公共服務,使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 四、重點項目實施計劃
  
??? 重點項目計劃在2011-2015年完成或啟動。
??
??? (一)防震減災社會管理
  
??? 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完善、執法檢查和基層政府防震減災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等工作,在中國地震局指導下,在陜西省人民政府領導下,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法制辦、省地震局等部門組織實施,2012年重點推進經濟區防震減災目標責任管理;市縣基層防震減災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由中國地震局將其納入全國地震系統人才培養與促進計劃,分步實施。
??
??? (二)防震減災綜合基地
  
??? 鑒于經濟區地震構造復雜,歷史強震災害嚴重,和汶川地震后鄂爾多斯周緣震情趨勢嚴峻,以及經濟區實施“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發展戰略,將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重要增長極和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地,要集中力量、服務發展,優先啟動防震減災綜合基地建設項目。
  
???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組織開展項目可研、初步設計、土地預審、環評、征地、規劃報建、場外工程等前期工作。
  
??? 2012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地震局共同投資4000萬元保證項目啟動實施前期經費。其中,陜西省人民政府投資征地3500萬元,中國地震局投資勘察設計等500萬元。
  
??? 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全面實施項目建設任務,開展場外工程、廢墟和訓練場地建設、綜合用房等附屬設施建設、設備招標等建設工作。
  
??? 2013年,優先啟動廢墟和訓練場地建設。陜西省人民政府投資場外工程等1500萬元,中國地震局投資土建、基礎設施、訓練廢墟等1000萬元,以保證廢墟和訓練場地建設工程于2013年10月全面完成,交付使用,提早發揮項目建設成效。
  
??? 2014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地震局分別投資500萬元,保證綜合用房、附屬設施、綜合觀測系統等建設任務。
  
??? 2015年,中國地震局投資500萬元,實施道路、綠化等工程。
  
??? 總之,在2011年至2015年,中國地震局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利用此次部省共建平臺,共同建設防震減災綜合基地,使基地成為雙方共同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里程碑,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又一亮點,成為最早發揮效益的建設成果。
??
??? (三)地震監測預測基礎工程
  
??? 1地震背景場探測工程
 
??? 陜西按照中國地震局的整體部署予以實施,項目實施經費由中國地震局統一安排。2011年3月啟動實施,2012年完成建設任務。
  
??? 2011年,安排600萬元,進行臺站征地、部分建筑工程主體建設和儀器設備采購等。
  
??? 2012年,安排1200萬元,完成建筑工程建設、儀器設備采購、軟件開發、系統聯調、試運行、驗收等工作。
  
??? 2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系統
  
??? 按照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系統建設的總體部署和進度安排,適時開展陜西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系統的建設。由中國地震局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系統建設要求安排項目實施經費。
  
??? 3關中地區大震危險性評價
  
???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安排項目實施經費。
  
??? 2012年,安排300萬元,開展資料收集整理和歷史地震、古地震研究等工作。
  
??? 2013年,安排300萬元,開展主要斷裂淺層地震補充探測。
  
??? 2014年,安排300萬元,開展鉆孔聯合剖面探測、盆地內及外圍邊界斷裂調查及活動性鑒定、GPS跨斷層形變等資料解譯、分析工作。
  
??? 2015年,安排200萬元,進行區域大震危險性綜合評價、綜合制圖以及驗收等工作。
??
??? (四)震災預防基礎探測工程
  
??? 1渭南市地震活斷層探測
  
???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安排項目實施經費。
  
??? 2011年,安排500萬元,用于調研、踏勘、資料收集和購買、深部探測工作。
  
??? 2012年,安排700萬元,用于目標斷層和外圍主要斷層的野外調查,條帶狀地質地貌填圖,淺層地震探測,標準地層剖面的建立,鉆孔聯合剖面探測和探槽開挖,活斷層地震危險性分析,報告編寫、成果鑒定和驗收。
  
??? 2城市地震小區劃
  
???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安排項目實施經費。
  
??? 2012年,安排300萬元,開展漢中、安康地震小區劃資料收集、野外踏勘、區域地震構造調查、活動性分析等。
  
??? 2013年,安排200萬元,開展漢中、安康地震小區劃近場活斷層鑒定、年齡樣測試、場地鉆探、物探測試,近場地震活動性分析、潛在震源區劃分、衰減關系確定、地震危險性概率分析、工程地質單元劃分等。
  
??? 2014年,安排300萬元,開展漢中、安康人工地震動合成、土層反應模型建立、地震動參數確定、地震地質災害評價等。
  
??? 進行商洛地震小區劃資料收集、野外踏勘、區域及近場地震活動性分析、近場活斷層鑒定、年齡樣測試、場地鉆探、物探測試,工程地質單元劃分、地震危險性概率分析等。
  
??? 2015年,安排200萬元,開展商洛地震小區劃土層反應模型建立、人工地震動合成、地震動參數確定、地震地質災害評價等。
  
??? 開展漢中、安康、商洛三城市地震小區劃各種成果圖件繪制,編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區劃圖、反應譜特征周期小區劃圖、地震地質災害小區劃圖,進行報告編寫、成果鑒定和驗收。
  
??? 3陜西地震構造基礎圖件編制
  
???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安排項目實施經費。
  
??? 2014年,安排200萬元,收集、整理資料,開展區域補充調查,編制地震構造圖,建立圖形數據庫系統,進行成果鑒定、驗收等工作。
??
??? (五)地震應急救援系統
  
??? 1區域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安排實施經費。
  
??? 2013年,安排400萬元,建設一支300人規模的省、市、縣協同工作的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配備現場工作裝備。
  
??? 2014年,安排200萬元,給寶雞和渭南市配置、改裝應急救援車輛。
  
??? 2015年,安排200萬元,給寶雞、渭南市救援隊配置搜救、救援設備。
  
??? 2地震應急響應系統建設
  
??? 依照國家地震安全社會服務工程的統一部署,建設陜西應急救援服務系統,由中國地震局根據項目建設進程安排實施經費。
  
??? 2011年,安排200萬元,完成應急聯動協同數據庫收集開發、應急救援聯動信息服務平臺系統建設。
  
??? 2012年,安排200萬元,完成軟件開發、系統聯調、驗收等。
??
??? (六)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系統
  
??? 依照國家地震安全社會服務工程的統一部署,建設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系統,由中國地震局根據項目建設進程安排年度實施經費。
  
??? 2011年,安排150萬元,收集、整理陜西震害防御基礎數據,建立震害防御數據庫。
  
??? 2012年,安排150萬元,完成信息分析處理和信息服務系統建設、系統聯調、驗收等工作。
  
??? 五、工作機制
  
??? 共建工作由合作委員會負責,相關的重要事項通過合作委員會議的形式確定,由合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落實。
??
??? (一)合作委員會會議制度
  
??? 合作委員會全體成員大會原則上每年召開一次,由執行主任主持召開。
  
??? 合作委員會專題會議根據工作需要召開,由執行主任或委托合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召開,根據會議議題召集有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
  
??? 會議內容和議定事項以文件或會議紀要形式印發。
??
??? (二)合作委員會會議程序
  
??? 合作委員會辦公室請示合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后,做好合作委員會會議籌備工作。
  
??? 召開合作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專題會議由合作委員會辦公室召集。
  
??? 合作委員會成員應按時參加會議。因故不能參加的,可由授權代表參加,原則上不得缺席。
  
??? 六、附件

??? 1合作項目表

??? 2項目年度投資計劃表

??? 3項目年度進展計劃表

??? 4分項目投資概算表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