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37號),進一步提高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切實加快我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 一、提高思想認識,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
?。ㄒ唬┗舅悸?。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方針,緊緊圍繞建設工業強省和國防科技工業“轉型升級”戰略,全面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著力推動軍工開放,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著力加快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化,大力發展軍民結合產業;著力推進軍民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統籌軍民科技互動發展;著力加強軍民結合產業基地(園區)建設,實現軍民結合產業集群化發展;著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軍地經濟互動融合、共同發展。
??? (二)發展目標。大力推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大力提升軍工經濟對地方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軍工強省、軍品配套大省、軍民結合產業大省三大目標,到2015年,全省軍民結合產業實現總收入3000億元。形成3個300億級和3個200億級的軍民結合產業集聚區;打造4個200億級和5個100億級軍民結合大集團大公司,培育300家軍民結合創新型企業,全省民口軍品配套單位達到300家以上。
??? 二、營造良好環境,確保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順利進行
??? (三)提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障能力。按照國家總體部署,切實履行地方政府職責,進一步落實國家及我省軍工產品“綠色通道”有關政策,推進軍工生產能力結構調整和國防科研生產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保障重點型號研制條件建設;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提高服務效率,為軍工科研生產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完成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交付任務。
??? (四)推動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格局開放式發展。規范軍品市場準入,加強市場監管,提高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和保密資格審查認證等管理工作水平和指導服務質量,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創造條件;按照國家政策規定,落實相關配套措施和辦法,為承擔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在軍品稅費、軍品項目招投標、政府投資等方面給予同等政策,實現平等競爭。
三、發揮軍工優勢,做大做強軍民結合產業
(五)大力發展軍民結合產業。充分發揮和利用軍工在裝備制造和科技資源方面的優勢,做大做強民用航空、民用航天、專用設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特種化工等七大軍工特色主導產業,支持和發展一批軍民結合型高技術產品。大力支持大型飛機項目建設,形成批產和配套能力;抓好新舟700新型渦槳飛機項目建設,建立地方入股的項目公司;建立合資合作的通用飛機制造銷售企業,創立陜西通用飛機品牌;加快研制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滿足民用飛機發展需求;利用航天運載動力和特種技術優勢,重點發展大型化工成套設備、特種工業泵閥和高端印刷包裝機械;加快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等應用系統技術開發,做大衛星應用產業;積極推動高科技電子產品研發和應用,加快發展電子信息及軟件產業;支持工業燃機、大功率柴油機、新型紡織機械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專用設備制造產業規模;扶持碳纖維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性能膜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和光電材料等項目產業化,推進新材料產業實現新突破;深度開發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等新產品,大力發展特種化工產業。
??? (六)加快推進軍民結合“雙百工程”。加大對重點軍民結合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實現“雙百工程”在規模和效益上的重大突破。以軍民兩用高技術產業項目為載體,軍工和民用單位共同參與,引進多元投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軍民結合創新型企業;支持軍工單位改革重組、市場化運作、規?;洜I,打造一批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市場競爭力強、國內外市場份額大的軍民結合型大集團大公司;依托軍工和民口重點單位,以重大軍民兩用產業化項目為牽引,在西安、寶雞、咸陽、漢中等地區建設一批軍民共生的產業集群和企業群落。
??? (七)大力推進軍民結合產業集群化發展。鼓勵軍轉民項目和軍品配套項目向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軍工電子等產業基地園區集聚,按照產業基地園區相關政策優先給予扶持;支持基地園區組建一批設備設施開發、專業人才參與、配套服務優良的軍民兩用高技術產業孵化器,加快軍民科技成果的相互轉移和產業化。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加快發展整機制造、通用航空、機載設備和系統、航空新材料、飛行培訓和服務等,形成完整的航空產業鏈。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構建衛星應用產業、航天主導產業及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全面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加快發展高科技軍品及部件、光電信息、精密控制、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集群。西安船舶科技產業園重點打造艦船動力、煤炭機械、電力電器設備、新能源裝備、現代機電、材料成型等六大產業板塊。西安軍工電子產業基地加快半導體、新型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三大產業園建設。寶雞軍民用材料工業園加快發展鈦、鋯、特種金屬三大產業板塊。
??? (八)加大軍民兩用技術的開發和轉化。支持軍工單位和省內高校、民用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建立軍民兩用技術開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中試基地,加快建設100個軍民兼容的基礎能力和發展平臺,推進軍民高新技術的雙向轉移和開發;嚴格執行國防科研成果和技術解密制度,全面梳理軍工先進技術,制定軍工技術轉民用項目指南,面向全社會發布,通過成果交易等方式,推進商業化和產業化;制定和實施軍民兩用技術發展規劃,選擇軍民共用重大專項及關鍵技術,組織軍工和民口單位聯合攻關,加快軍民兩用高新技術成果就地轉化。
??? (九)加強軍地經濟技術合作和交流。鼓勵軍工單位積極參與陜北能源化工基地、關中先進制造業基地和陜南循環經濟聚集區的開發建設;搭建軍工、地方、軍隊之間,總體承包單位和配套供應商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根據行業和技術特點,形成區域性的軍工行業聯盟,共同承擔重大國防科研生產項目;支持軍工與省內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建立產學研聯合技術開發協作機制,實現行業內資源統籌和產業鏈配套。
??? 四、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地方企業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
??? (十)支持民口單位承擔軍品科研生產任務。大力支持民口單位參與軍品配套、軍貿產品研發、武器裝備維修和軍隊后勤物資裝備保障;加大對民口單位軍品配套科研生產能力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提高系統配套能力;加快建立省內配套加工、綜合測試和試驗驗證等軍品配套科研生產綜合性專業性服務中心;鼓勵支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承擔國防預研、研制等項目,使更多的民口單位發展成為軍品總體承包制造企業。
??? (十一)引導社會優勢資源參與國防建設。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按有關規定承擔軍工科研生產任務;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民用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等方式參與從事一般武器裝備及配套產品、以民為主或軍民兩用產品生產的軍工企業改組改制;大力支持地方企業承接軍工能力擴散,延伸產業鏈,形成集研制、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配套體系,使全省民口軍品配套規模和效益居全國前列。
??? (十二)促進軍民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和完善軍品市場需求的信息發布制度,為民口單位進入軍品科研生產領域提供咨詢、培訓和服務;建立直接用于軍用的民用高新技術產品動態推薦目錄,推進民用先進技術向軍用領域轉化應用;鼓勵民口單位利用民用科技成果,積極參與國軍標和軍民共用標準的制定和修訂。
??? 五、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務
???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將進一步加強對全省軍民結合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省軍民結合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作用;建立省、市政府和軍隊有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溝通機制,加強政策協調、信息互通和協作配合;強化與國家有關部委、軍工集團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建立和完善軍地經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省、市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軍工集團對我省軍民結合產業基地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做好協調服務和條件保障工作。
??? (十四)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設立省級軍轉民專項扶持資金,對軍轉民重大高新技術成果就地轉化項目、軍民兩用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項目、軍民結合科技創新平臺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給予貸款貼息或資金補助,中央在陜軍工單位實施的軍轉民和軍民結合重點項目,視同招商引資項目享受相關優惠政策。采取“一企一策”的辦法,通過股本投入、科研補助、貸款貼息、財政獎勵等綜合措施,支持軍工單位吸收多元化社會資本,建立人、財、物相對分離的股份制民品企業。對承擔軍工科研項目和軍貿生產任務的民口單位給予科研補助,對地方企業軍品配套科研生產條件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貸款貼息。
??? (十五)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加強水電氣供應協調保障,優先保障重點軍民結合企業生產和建設需要。對軍民結合產業基地和軍民結合重點項目用地,市、縣、區政府難以保證其用地指標的,可申請由省政府調劑解決。對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繳納土地出讓價款有困難的,可采用租賃或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以作價出資(入股)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 (十六)支持軍工總部經濟建設。積極支持、引進各大軍工集團公司來我省投資,設立區域性總部企業。對新設立、新遷入的軍工總部企業建設或者購買自用辦公用房給予財政補助,并在享受西部大開發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稅收優惠政策基礎上,實行為期5年的稅收增量獎勵;對重點投資項目用地,優先納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對企業高管人員個人所得稅的地方留成部分,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直接獎勵給個人,并在落戶、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便利。
??? (十七)完善軍民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進一步整合政府、軍工、民口、社會中介機構信息資源,完善現有軍工科技資源信息平臺,建立軍工科技需求信息、民用高科技信息采集體系和軍民科技成果、專利、新產品、科技文獻數據庫和科技數據圖書館,發布軍民科研生產資源及技術、人才資源等供需信息,為政府、軍隊、軍工和民口單位的交流合作提供及時、準確、系統的信息支撐和服務。
??? (十八)加強軍民結合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國防科技工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和保障體系,加快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適應軍地經濟融合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隊伍。設立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突出貢獻獎,對軍民結合產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
???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制訂具體措施,加快推進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不斷推動軍民融合發展。
??????????????????????????????????????????????????????????????????????????????? 陜西省人民政府
??????????????????????????????????????????????????????????????????????????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