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總收入增長1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4%和15%左右,萬元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為確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現就《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重點工作提出部門分工如下:
一、努力保持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的勢頭
?。ㄒ唬┤鐣潭ㄙY產投資突破萬億,比上年增長25%,安排省級重點項目430個,其中續建項目190個,新開工項目50個,前期項目190個,年度投資2300億元。加快推進西成、大西客運專線和陽安復線等9個鐵路建設項目,在建里程1500公里。開工建設西安北客站至咸陽機場、西安至臨潼的軌道交通,開通西安到延安、榆林的動車。(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ǘ┬陆ɡm建榆林至綏德、安康至平利等15個高速公路項目,在建里程1500公里以上,建成400公里,新建改造干線公路600公里。(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ㄈ┙ǔ晌靼蚕剃枡C場二期擴建工程,加快延安、漢中、安康新機場建設,積極開展府谷、定邊、寶雞等機場的前期工作。確保西安地鐵建設順利推進。(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負責)
?。ㄋ模┘涌旃歉呻娫春蛨詮娭悄茈娋W建設。開工建設戶縣、旬陽等33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展1000千伏陜北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牽頭)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步伐
(五)圍繞建設國家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加快實施神華陶氏、延長煤油氣綜合利用、延安100萬噸乙烯、陜煤蒲城煤制烯烴、彬長新民塬電廠、華能銅川電廠二期等一批重大項目,積極推進鎮巴油氣勘探開發。(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國土資源廳負責)
?。┘涌焱七M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進程,大力發展以汽車及零部件、輸變電設備、數控機床、大功率風電機組、石油冶金煤炭成套設備為主的先進制造業,抓好陜汽25萬輛重卡及30萬輛微型車、比亞迪70萬輛轎車、法士特90萬臺重型變速器等重點項目建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國土資源廳負責)
?。ㄆ撸┲С趾娇?、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節能環保等產業發展。在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上率先突破,啟動建設兆瓦級光伏發電項目,太陽能光伏產業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加快發展風電產業,建設陜北百萬千瓦風電基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環境保護廳參與)
?。ò耍┳ズ?00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的技改項目。與國家特大鋼鐵集團合作,重點發展板材加工項目,促進鋼鐵行業向國內先進水平轉型。加快建設寶雞鈦、鋯和渭南鉬產業基地。支持有色產業向精深加工領域發展。增強建筑業的競爭力和帶動力。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業,水泥行業全面采用新型干法生產工藝。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打造食品知名品牌,擴大果品加工、乳品、地方特色食品的生產規模。推動紡織行業全面提升,爭取國內先進技術裝備的比重達到80%,服裝生產比例提高到25%。(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廳參與)
?。ň牛┻M一步壯大旅游業規模,提升服務質量、建設精品景區和加大促銷力度,加快發展物流、金融、會展、服務外包、研發設計等產業,做大做強以出版、影視、動漫為主的文化產業。(省旅游局、省商務廳、省金融辦、省文化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新聞出版局、廣電局、省交通運輸廳負責)
?。ㄊ┲С治靼哺愫脟曳諛I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建設西安國際港務區、金融商務區,形成若干服務業聚集區,將我省打造成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物流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金融辦、省旅游局、省文化廳負責)
?。ㄊ唬┲С治靼哺咝聟^創建世界一流園區,加快寶雞、渭南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積極爭取榆林高新區、漢中開發區升格,繼續支持其他園區、產業基地和縣域工業集中區發展。(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中小企業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ㄊ└愫弥行∑髽I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縣域工業加快發展,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力爭年內新增中小企業2萬戶。(省中小企業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金融辦、省財政廳、省農業廳參與)
三、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和現代農業建設
?。ㄊ┘涌燹r田水利建設和灌區改造步伐,主要抓好大型灌區和34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年內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30萬畝,大力推進陜北壩地建設。(省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參與)
?。ㄊ模└愫弥攸c水源工程建設,力爭“引漢濟渭”工程全面啟動實施,加快咸陽亭口、延安南溝門、榆林王圪堵等水庫建設進度,抓緊東莊水庫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實施重點河流治理工程,對渭南南山支流、安康東壩和漢江漢中平川段進行治理,啟動渭河流域全線治理工程,提高防洪減災能力。(省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參與)
(十五)充分發揮楊凌示范區的引領帶動作用,重點建設榆林沙丘地區、安康月河川道等5個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5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啟動實施新增25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項目,糧食播種面積4700萬畝,總產1150萬噸。實施蘋果產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產地冷藏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其他時令水果和干雜果。加快3個百萬頭生豬大縣和154個萬頭生豬養殖村建設,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新增設施蔬菜面積25萬畝。(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扶貧辦、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ㄊ┲С洲r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省農業廳、省供銷社負責)
四、全面啟動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設
?。ㄊ撸┘涌旖⒁云髽I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從今年起省級科技經費主要用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推動重大項目產業化,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要確保銷售收入的3%以上用于研發。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研發平臺,支持科研院所以技術入股形式與企業合作,鼓勵各工研院將研發團隊、資產和成果整體孵化為科技企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負責)
?。ㄊ耍┙⒖蒲泄リP項目和科研成果轉化投資招標機制,與中科院共建產業轉化園區,促進應用研究和成果就地轉化。加快建設省科技資源中心。(省科技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參與)
(十九)全面落實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科技資源統籌創新工程。(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知識產權局負責)
?。ǘ├^續實施軍民融合“雙百”工程,引導軍工企業與地方建立股份制的民品企業、參與地方國有企業改制或合作開發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民品。全面落實國家鼓勵地方單位參與軍工企業改制和軍品研發生產的各項政策。(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國資委負責)
(二十一)啟動人才規劃重點工程,按照“百人計劃”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及其團隊,抓好陜西“科技新星”青年人才的培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負責)
?。ǘ┮幏墩块T專業技術類領導職位設置,改革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和職業資格評定辦法。積極推行技術成果等要素參與分配,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科技成果期權制。鼓勵和選派科技人員到中小企業兼職指導,實行中小企業首席工程師制度。建立省政府科技專家組,設立首席科學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知識產權局、省金融辦、省中小企業局、陜西銀監局負責)
五、切實加大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力度
?。ǘ┚C合運用工程節能、技術節能、合同能源管理三大措施,全面推進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的節能。繼續抓好200家耗能大戶和100個節能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統計局參與)
?。ǘ模嵤┬乱惠喢旱V整頓關閉和資源整合,6月底前將全省煤礦企業從522家減少到120家。(省安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國土資源廳參與)
(二十五)城鎮新建筑全面實行強制性節能設計標準,積極推行城鎮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供熱分戶計量。(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ǘ┩晟乒澦钫?,加快電力、冶金等高耗水行業的技術改造,推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城市道路綠化等重點行業強制使用再生水。(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ǘ撸┙⒔∪澕s集約用地考核制度,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開發未利用土地,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和農村土地整治力度,搞好耕地占補平衡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省國土資源廳牽頭)
(二十八)切實抓好治污減排工作,年內所有縣城的污水處理廠都要建成投運,全面實施燃煤火電機組脫硫提升和脫硝改造工程。加強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等重點區域的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繼續實施漢丹江流域城鎮生活污水和規?;笄蒺B殖污染治理項目。抓好重金屬污染防治試點,在商洛建設全國尾礦綜合利用示范基地。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啟動實施縣鎮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完善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擴大排污權交易試點范圍,運用市場手段推進環境保護。(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物價局參與)
?。ǘ牛╈柟掏烁€林成果,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長江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等生態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保護大秦嶺,建設國家山水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打造公路、鐵路千里綠色長廊。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造林綠化420萬畝。(省發展改革委、省林業廳牽頭,省水利廳、省環境保護廳、省旅游局參與)
(三十)加快實施陜南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支持銅川搞好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試點,抓好漢中循環經濟產業聚集區、商丹循環經濟工業園、銅川董家河煤電鋁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支持建設以低碳和循環經濟為特征的產業園區。推進資源再生和大宗工業廢舊產品再制造產業發展,扶持100家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大力實行秸稈綜合利用,加快發展新型環保產業。(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牽頭、省科技廳、省農業廳參與)
六、全力推動城鎮化加速發展
?。ㄈ唬┘涌旖ㄔO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加大省市共建力度,推進西安、咸陽市政基礎設施一體化和網絡化,構建主城區和衛星城相協調的組團式空間布局。高起點規劃建設灃渭、涇渭新區,加快實施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建設渭河生態景觀帶,打造體現國際大都市形象的新地標。(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
?。ㄈ┲С謱氹u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次核心城市,促進渭南、榆林、漢中建設百萬人口的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鼓勵銅川、安康、商洛等市增強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推進楊凌建設城鄉一體的農業科技創新型城市。(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科技廳、省農業廳、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
(三十三)推動延安率先實現城鄉統籌,大幅提高城鎮化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先行先試。(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負責)
?。ㄈ模┲С挚h城和30個重點鎮建設,為農村居民進城創業和提高生活質量搭建平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衛生廳、省教育廳、省文化廳參與)
?。ㄈ澹┕膭詈椭С执迩f合并,優化居民點布局,發展新型社區,建設農民幸福家園。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全年實現60萬人脫貧。(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扶貧辦負責)
?。ㄈ┤媛鋵嵱袟l件農村居民進城落戶的各項政策。(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衛生廳、省人口計生委、省地稅局負責)
(三十七)按照“建設小城鎮、發展現代農業和避災扶貧搬遷”三位一體的思路,實施秦巴山區、白于山區和黃河沿岸土石山區整體搬遷工程,促進扶貧工作重心由縣向鄉村轉變。(省發展改革委、省扶貧辦、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負責)
七、采取綜合措施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
?。ㄈ耍┲鸩教岣哓斦С鲇糜诖龠M消費的比重,重點用于增加城鎮低收入群體和農民的補貼,做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并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三十九)全面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深入實施農民增收工程,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統計局負責)
?。ㄋ氖┙⒁怨べY指導線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為主的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完善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加快實施初次分配改革,提高紡織、食品、森工等行業的職工工資,切實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以績效工資為重點,完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標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重點向上世紀五十年代參加工作的老職工和科技人員傾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地稅局負責)
?。ㄋ氖唬├^續增加農村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群眾的補助,積極創造條件解決特殊群體的收入問題。(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統計局、省扶貧辦負責)
?。ㄋ氖┺k好世園會、西洽會、農高會等展會和各種節會,促進會展、旅游、文化消費聯動發展。(省商務廳、省林業廳、省農業廳、省科技廳、省旅游局、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負責)
?。ㄋ氖┓e極開發休閑、體育、保健等新型消費業態,穩步擴大住房、汽車等消費,繼續做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工作,推進消費結構升級。搞好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健全城鄉一體的商貿流通體系。重點建設鄉鎮超市和20個縣級農貿市場,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900億元,增長19%以上。(省商務廳牽頭,省供銷社、省體育局參與)
?。ㄋ氖模┕芾砗猛涱A期,提高價格監測預警水平,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組織好生活必需品供給,確保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合理區間。(省物價局牽頭,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糧食局參與)
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邁出更大步伐
?。ㄋ氖澹┙衲晷略鲐斄Φ?0%主要用于民生。(省財政廳牽頭)
?。ㄋ氖⑿滦娃r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擴大到70個,加快推進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人均分別提高80元。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全部實現市級統籌,新農合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60%,門診統籌擴大到90個縣。實行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制度,實現農村低保與扶貧濟困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規范臨時救助制度,優先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提高特殊困難群體的保障水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廳、省扶貧辦、省財政廳負責)
?。ㄋ氖撸┦∝斦才?0億元,積極爭取發行保障性住房建設政府債券,統籌用于廉租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采煤沉陷區治理、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以及扶貧開發整體搬遷。新建廉租房5.54萬套、公共租賃住房13.1萬套、棚戶區改造13萬戶,農村危房改造7萬戶,尤其要盡早使11.9萬戶群眾告別土窯洞和地坑窯。支持縣和重點鎮建設經濟適用房,解決基層公益性服務人員和進城落戶農村居民的住房困難。(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扶貧辦、省國土資源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參與)
?。ㄋ氖耍┙⒑屯晟拼龠M就業的綜合機制,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小額貸款等多種服務,引導企業履行穩定就業的社會責任,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完成市、縣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任務,繼續實施“人人技能工程”,促進全民創業、家庭創業、自主創業,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進城落戶農村居民、農村退伍軍人和城鎮失業人員的就業工作,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20萬人。(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中小企業局、省工商局、省地稅局、省國資委、省金融辦、省教育廳、省民政廳參與)
(四十九)積極推進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兩年普及教育,力爭三年內每個縣城至少有兩所、每個鄉鎮都有一所公辦標準化幼兒園,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進一步調整中小學布局,搞好校舍改造和標準化建設,加快農村學校取暖設施建設,堅決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制度,下大力氣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按小學400元、初中600元的標準,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分類管理和指導,重點支持國家985、211大學和省屬研究型大學建設,省屬高校生均經費今年達到9000元。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理順職業教育體制,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今年省財政增加教育支出24.8億元。(省教育廳牽頭,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編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參與)
?。ㄎ迨┻M一步完善藥品“三統一”制度并延伸到縣級,合理調整補償標準,確保及時足額到位。積極推進寶雞的市級和全省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實施36個縣醫院、57個鄉鎮中心衛生院、49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抓好省婦女兒童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省腫瘤醫院建設。加強醫務人員業務培訓和醫德建設,動員城市醫院支援農村,鼓勵城市醫務人員到基層工作。繼續對65歲以上老人進行免費健康檢查,搞好地方病、重大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開展農村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普查和治療。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增加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項目,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搞好農村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和孕前篩查,在農村產婦免費住院分娩的基礎上,三年內實現產前免費檢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省衛生廳、省人口計生委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物價局參與)
?。ㄎ迨唬﹩訚h長安城和秦都城大遺址保護、西安文藝路改造、電視劇版權交易中心等項目,提升陜西文化影響力。加強文物保護,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做好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申報建設工作,加強縣鎮文化館、圖書館、農家書屋和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抓好文藝精品創作,推進全民健身工作,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新聞出版局、省廣電局、省體育局、省旅游局負責)
?。ㄎ迨┥罨桨碴兾鹘ㄔO。加強基層派出所、司法所建設,實施監獄布局調整和搬遷改造工程,逐步增加警力,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應急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
?。ㄎ迨娀称匪幤钒踩O管,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搞好安全生產,加強道路交通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堅持工程治理和素質教育并舉,切實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省衛生廳、省質監局、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安監局、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負責)
?。ㄎ迨模┥钊腴_展普法教育。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堅持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的作用,以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為重點,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省司法廳、省民委、省信訪局、省公安廳、省安全廳負責)
?。ㄎ迨澹V泛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加強民兵預備役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進行國防教育,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大好局面。(省民政廳、省人防辦負責)
九、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ㄎ迨┩晟聘黝悋匈Y產管理體制,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省國資委、省財政廳負責)
?。ㄎ迨撸┤媛鋵嵨沂∝瀼貒鴦赵骸靶?6條”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重點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中小企業局、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省工商局負責)
?。ㄎ迨耍┓e極培育和發展土地、資本、技術、信息、勞動力等要素市場。落實資源稅改革政策,利益向市、縣傾斜。推進水價、供熱價格改革。(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人力資源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地稅局、省物價局負責)
?。ㄎ迨牛﹥灮鹑谏鷳B環境,積極發展地方中小銀行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抓住我省被列入國家農業保險試點省的機遇,積極開展玉米、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的政策性保險。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加強對省級各類專項資金的統籌與整合。推進省直管縣改革和重點鎮改革試點,探索建立鎮級財政。(省金融辦、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诸愅七M事業單位改革,加快省市文化單位改制后的股份制改造步伐。(省編辦、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省國資委負責)
(六十一)深化集體林權配套改革,逐步實現林業規?;a業化經營。(省林業廳牽頭)
(六十二)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加強與江蘇等兄弟省份、境內外知名企業和商協會的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和產業轉移合作區,吸引一批大企業和大項目,全年引進外資23億美元、內資2800億元。(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參與)
?。U大飛機、汽車、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促進文化、旅游產品及服務出口,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服務貿易。扶持外貿龍頭企業率先發展,鼓勵支持企業進口技術、設備和原材料,參與國際市場并購和戰略性資源開發。完善外貿發展促進機制、“大通關”機制和輻射各市的口岸服務體系,積極爭取增設海關和特殊監管區。辦好歐亞經濟論壇,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50億美元。(省商務廳牽頭,省國資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中小企業局、省文化廳、省旅游局參與)
十、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模├^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提高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能力,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嚴格管理機構和編制,嚴格落實“三定”方案。繼續完善市縣機構改革和職能定位,加快鄉鎮機構改革。(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澹┩七M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加強政府立法工作,健全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定期清理制度。繼續清理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以及行政性收費,規范審批行為和收費項目。(省政府法制辦、省財政廳、省物價局負責)
?。┳杂X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完善政府重大決策程序,加強調查研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
?。撸﹪栏褚婪ㄐ惺孤殭?,堅持公正文明執法,不得不作為和亂作為,不得侵犯當事人的人格尊嚴。(省監察廳、省政府法制辦負責)
?。耍┲攸c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信息公開,今年在10個省級部門推行預算公開。(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牛┱J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不斷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減少會議和文件,提高服務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各級政府都要建立與人大代表定期聯系制度,更加重視新聞媒體和網絡的作用,暢通聯系群眾的渠道,廣泛了解社情民意,及時處理群眾的各種訴求。(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
?。ㄆ呤┰鰪姽ぷ鞯闹鲃有?,對基層和群眾提出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變上級督促處理為提前主動解決,對重大民生事項實行承諾制,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
?。ㄆ呤唬娀姓栘熤贫龋愫眯鼙O察和審計監督,加強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領導人的監督。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公務接待、公車和出國出境經費做到零增長。嚴格政府投資項目、公共資金和事業單位經營性收入的管理,繼續開展土地管理、工程建設、資源開發、產權轉讓、政府采購等領域腐敗現象的專項治理,推進政府部門經營性資產分離改革,切實落實收支兩條線制度,嚴肅查處各種違紀違法行為。(省監察廳、省審計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
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從大局出發,找準定位,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抓緊制定實施方案,進一步分解,明確責任,周密部署。所有部門不能局限于對報告的分解而互相推諉,要加強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抓好落實。鑒于一些綜合性工作省上設有臨時性議事協調機構,原則上將其辦公室所在部門作為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要把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將目標任務納入本地區目標考核,分解落實責任。省政府辦公廳將對本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適時開展督促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要定期向省政府匯報任務完成情況。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