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7·18”和“7·23”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損毀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的通知
??? 注:本文件已于2014年2月28日廢止。廢止的依據、理由和時間,請查閱《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的決定》(陜政發〔2014〕12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2010年第13次省政府常務會議精神,現將《“7·18”和“7·23”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損毀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年八月十日
“7·18”和“7·23”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損毀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
7月16日至25日,我省先后兩次出現大范圍、長歷時、高強度降雨過程,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多種次生災害,造成大量農村民房倒塌或嚴重損壞。為了切實做好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工作,盡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特制訂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堅持“政府指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原則,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加大投入,加快進度,力爭入冬前基本完成恢復重建任務。
一是堅持自力更生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的原則。受災群眾是住房恢復重建的主體,在自力更生、自籌資金的基礎上,各級政府給予適當補助,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財政給予貼息支持。組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開展對口支援和捐贈活動,援助受災地區搞好恢復重建。
二是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選址、擇優房型、提高質量的原則。從各地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合理確定農村居民點的布局,堅決避開洪水、斷層、泥石流和滑坡等危險區。提倡采用建設部門推薦的設計圖紙,提高住房質量。
三是堅持恢復重建與農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設、生態移民搬遷、扶貧移民搬遷以及城鎮化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出臺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重建戶進入城鎮,既解決受災群眾的住房問題,又促進城鎮化建設。
四是堅持分類施救、突出重點的原則。統籌安排建房補助資金,對重災區給予適當傾斜。根據受災群眾的實際,實施分類救助,保障救助重點。
五是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合理確定救助對象和救助標準,嚴格執行相關政策,加強民主監督,杜絕暗箱操作、以權謀私、優親厚友等現象發生。
二、補助政策
?。ㄒ唬┓课莸顾蛧乐負p壞需要重建的重災戶,每戶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省、市、縣按照5︰3︰2的比例再補助1萬元。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補助資金由省財政承擔。對居住在深山半坡、狹窄深溝、低洼地、河道(灘)旁、滑坡點等危險地帶但房屋并未受損的農戶,由國土部門牽頭,進行科學規劃,分步驟、分階段實施搬遷,不列入此次災后重建補助范圍。
?。ǘ┮话銚p壞房屋需要維修加固的受災戶,每戶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省、市、縣再補助1000元,其中省財政補助500元。
?。ㄈΨ课莸顾摹拔灞簟焙汀叭隆比藛T,原則上不再重新建房,由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補助資金下撥敬老院。
三、扶持措施
?。ㄒ唬┙鹑跈C構開設農村受災群眾建房貸款業務,省財政安排資金,給予3年貼息支持。
?。ǘ┦“l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林業廳、省扶貧開發辦、省物價局等部門從各自職責出發,出臺優惠政策,支持災后重建。
(三)組織西安、榆林等災情較輕、財力較好的市以及省屬國有企業、中央駐陜企業、中省金融機構,對口支援安康市漢濱區、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白河縣,商洛市山陽縣、丹鳳縣、商南縣,漢中市鎮巴縣、寧強縣、勉縣等11個重災縣(區)開展恢復重建,每個縣援助2000-3000萬元,對農村低保戶、低收入戶和“三無”戶建房每戶再補助1萬元。西安市、榆林市各對口支援1個縣,省屬國有企業、中央駐陜企業對口支援8個縣,中、省金融機構對口支援1個縣。
?。ㄋ模V泛開展救災捐贈活動,捐贈資金全部用于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和倒損房屋恢復重建。陜南三市募集的捐贈資金由各市安排使用,其他各市募集的捐贈資金全部上解省救災募捐辦公室,由省救災和災后重建領導小組統籌安排使用。省紅十字會和省慈善協會接收的捐贈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的原則,根據全省救災工作需要和災后重建規劃,商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統籌安排使用。
四、重建時限
農村受災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從2010年8月啟動實施,力爭在201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規模較大的集中重建必須在2011年5月底前完成。
五、組織機構
成立省“7·18”和“7·23”特大暴雨洪澇災害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由省民政廳廳長曹莉莉同志任組長,省民政廳副廳長李保存、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許龍發同志任副組長,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衛生廳、省國資委、省扶貧辦、省金融辦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民政廳,由李保存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省民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抽調必要的工作人員集中辦公。
省民政廳職責:核實因災倒塌和損壞房屋數量;指導督促市縣搞好災后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及時提出中、省農村民房重建資金和捐贈資金分配意見,對資金使用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職責:做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生態移民搬遷項目與農村民房恢復重建的銜接工作。
省財政廳職責:及時下撥各類重建資金;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扶貧辦等單位,統籌安排生態移民搬遷、扶貧移民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資金。
省國土資源廳職責:搞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牽頭制訂陜南山區移民搬遷總體規劃,保障災區民房重建用地。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職責:負責災區民房重建和集中安置點規劃選址,加強建材和建筑質量監管,協調解決施工隊伍及建材供應等問題。
省衛生廳職責:負責災區衛生防疫工作,搞好集中重建點鄉鎮衛生院和行政村衛生室規劃建設。
省國資委職責:組織協調省屬國有企業、中央駐陜企業開展對口支援。
省金融辦職責:協調組織中、省金融機構開展對口支援。
六、組織實施
?。ㄒ唬┟宓讛担⑴_賬。市、縣民政部門對倒塌、損壞房屋進行全面排查,摸清需要重建和維修加固的房屋數量,建立臺賬,為實施恢復重建提供依據。
?。ǘ┖硕▽ο螅鋵嵉綉?。嚴格按照受災群眾自愿申請、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監督委員會評議、村民委員會審查上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級民政部門確認、縣(區)人民政府審批的程序,確定補助對象,實行“三榜”公示,接受各方監督。
?。ㄈ┲朴喴巹?,細化方案。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抗震設防標準制訂重建方案,新建住房均采用磚混結構或磚木結構,確保符合避災、防災、抗災要求。對集中重建點的農村道路、供水供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同步規劃實施。各市、縣受災民房恢復重建方案于8月底前完成,上報省民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ㄋ模┓旨壺撠煟鋵嵷熑?。民房恢復重建工作由市級人民政府負責,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鄉鎮人民政府為第一責任人??h級人民政府組織民政、規劃、城建等部門和有關鄉鎮,及時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工程質量,確保按時完成恢復重建任務。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