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陜西省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規劃的通知
??? 注:本文件已于2014年2月28日廢止。廢止的依據、理由和時間,請查閱《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的決定》(陜政發〔2014〕12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省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規劃》已經省政府2008年第2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十四日
陜西省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規劃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其持續余震影響,我省11個市(區)、92個縣不同程度受災,受災總人口326.56萬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5億元。特別是漢中、寶雞、咸陽、西安、安康五個市和楊凌示范區的40個縣(區)受災嚴重。為了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災后重建工作,根據《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國務院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22號)、《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國發〔2008〕31號),在受災市縣和省級各部門認真研究、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制訂本項目規劃。
一、規劃范圍
根據國家地震災害損失和范圍評估結果,我省災后重建項目規劃范圍確定為:
1.列入國家規劃范圍的寧強縣、略陽縣、勉縣、寶雞市陳倉區4個重災縣(區)。
2.南鄭縣等36個國家確定的一般受災縣(區)。
二、規劃原則
1.重建項目以功能性恢復為主,分因災修復加固和恢復重建兩部分,不包括還歷史欠賬和新擴建項目。
2.優先安排受災群眾住房以及學校、醫院、敬老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項目,加快城鎮設施、農村生活生產設施、基礎設施和產業設施等恢復重建。
3.尊重受災市縣和當地群眾意愿,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則上就地重建。
三、規劃期限和目標
規劃期限為三年。根據我省受災實際情況,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兩年內基本完成,第三年收尾。
通過全面實施災后重建項目,使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以學校、醫院為重點的公共服務設施標準有較大提高,地方經濟特別是特色經濟有較快發展,主要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達到或超過“十一五”規劃目標。
四、重建任務和規劃項目
規劃分為城鄉住房、公共服務設施、城鎮建設、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產業重建、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等七大類項目。根據本規劃確定的重建項目和目標任務,恢復重建資金總需求經測算估計為580億元。
1.城鄉住房。
農村住房:加固22.1萬戶、61.2萬間,新建10.88萬戶、30萬間。其中,4個重災縣(區)加固12.1萬戶、33.1萬間,新建4.72萬戶、14.17萬間;36個一般受災縣(區)加固10萬戶、28.1萬間,新建6.16萬戶、15.8萬間。
城鎮住房:加固2.87萬套、160萬平方米,新建1.47萬套、106.59萬平方米。其中,4個重災縣(區)加固1.42萬套、84.77萬平方米,新建0.46萬套、35.47萬平方米;36個一般受災縣(區)加固1.17萬套、59.44萬平方米,新建0.63萬套、44.51萬平方米;鐵路系統加固0.28萬套、15.8萬平方米,新建0.38萬套、26.6萬平方米。
2.公共服務設施。
教育:小學恢復重建項目共1945個,加固用房50.9萬平方米,新建198.3萬平方米。初中恢復重建項目共331個,加固用房31萬平方米,新建153.2萬平方米。高中恢復重建項目共236個,加固用房32.8萬平方米,新建71.1萬平方米。九年制學?;謴椭亟椖抗?9個,加固用房3.6萬平方米,新建7萬平方米。中等職業學?;謴椭亟椖抗?4個,加固用房5.2萬平方米,新建57.7萬平方米。技工學?;謴椭亟椖抗?個,加固用房0.34萬平方米,新建0.57萬平方米。高等學校恢復重建項目1個,加固用房5.6萬平方米,新建16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縣級醫院恢復重建項目共79個,加固用房13.3萬平方米,新建39.1萬平方米。鄉鎮衛生院恢復重建項目共630個,加固用房9萬平方米,新建24.1萬平方米。村衛生室恢復重建項目共7241個,新建用房43.4萬平方米。社區服務機構恢復重建項目共175個,加固用房11萬平方米,新建8.5萬平方米??h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恢復重建項目共12個,加固用房1.5萬平方米,新建0.5萬平方米??h級婦幼保健機構恢復重建項目共40個,加固用房2.5萬平方米,新建8.2萬平方米。
計劃生育:縣級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恢復重建項目共29個,加固用房3.2萬平方米,新建0.8萬平方米。鄉鎮計劃生育服務站恢復重建項目共305個,加固用房7.4萬平方米,新建7.4萬平方米。
文化體育:縣文化館恢復重建項目共23個,縣圖書館項目14個,縣檔案館項目2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項目150個,加固用房6.1萬平方米,新建11.6萬平方米。無線廣播電視發射、監測臺恢復重建項目共30個,廣播電視臺項目28個,加固用房0.5萬平方米,新建8.8萬平方米。新華書店和發行網點恢復重建項目共68個,黨報及其他公益性出版機構項目4個,農家書屋180個,閱報欄244處,新聞出版業務用房項目14個,加固4.5萬平方米,新建2.7萬平方米。體育場(館)恢復重建項目共28個,加固3.8萬平方米,新建7萬平方米。文化自然遺產,修復不可移動文物39處,可移動文物291處,博物館、文物保護業務用房恢復重建項目共33個。
就業和社會保障: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設施恢復重建項目共37個,新建152萬平方米?;鶎觿趧颖U瞎ぷ髌脚_恢復重建項目共455個,加固用房1.6萬平方米,新建4.9萬平方米。建設1個勞動保障省級災備中心和6個市級數據中心??h鄉社會福利機構恢復重建項目共135個,縣鄉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項目12個,加固用房2.3萬平方米,新建24.6萬平方米。
社會管理:加固黨政機關業務用房121.9萬平方米,新建48.7萬平方米。加固政法機構業務用房25.1萬平方米,新建85.9萬平方米。加固部隊基礎設施10.3萬平方米,新建3.7萬平方米。加固監管機構基礎設施6.8萬平方米,新建5.3萬平方米。行政村綜合服務設施恢復重建項目2675個,新建總面積為54萬平方米。
3.城鎮建設。
城鎮道路和公交設施:修復道路237.8公里,新建182.77公里;修復橋梁120座,新建91座;修復公交場站121處,新建103處。
城鎮供水:修復水廠29座,新建9座;修復管網150.5公里,新建348.2公里。
城鎮供氣:修復供氣站(廠)4座,新建4座;修復管網4.6公里,新建6公里。
污水處理:修復污水處理廠4座,新建11座;修復管網56.6公里,新建651.2公里。
垃圾處理:修復垃圾處理場13座,新建10座;修復垃圾轉運站79座,新建50座。
4.農村建設。
農業生產設施:恢復重建農田4273.9公頃、溫室大棚和畜禽圈舍549萬平方米、養殖池塘451.6公頃、機電提灌站202處。
農業服務體系:恢復重建良種繁育場137個、動植物疫病蟲害防控站482個、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和信息服務平臺54個、農技推廣673個。
農村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農村飲水工程1252處,解決81.4萬人飲水;重建農村沼氣4.1萬處;恢復重建通鄉公路3493.8公里、通村公路2846.2公里。
貧困村:恢復重建村內道路4130公里、農戶小型飲水設施2370公里、入戶供電設施2050.7公里;貧困村恢復生產互助資金支持750個村,貧困戶生產啟動資金支持6.61萬戶的恢復重建;貧困農戶“五改三建”11.1萬戶。
5.基礎設施。
交通:修復高速公路58公里、國省干線210公里、鐵路線7條、機場2座。
電力:恢復重建火電站4座、水電站32座以及受損電網、變電站。
其他:恢復重建通信、郵政、水利等基礎設施。
6.產業重建。
盡快修復工業、旅游、商貿、金融等行業受損設施,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7.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
防災減災:恢復重建地震監測系統329套,建設氣象監測預警系統、信息網絡和裝備保障系統,重建測繪基準、基礎測繪和形變監測、信息系統和應急保障體系。
地質災害點治理:共治理3305處,其中特大型45處,大型50處,中型376處,小型2834處。
生態修復:恢復森林植被128萬畝、種苗生產基地1.8萬畝、溫室大棚2.8萬平方米、自然保護區恢復棲息地10萬畝。
五、規劃的實施
1.本規劃是指導性規劃,各市、縣、區政府在本規劃的指導下,根據具體項目規劃選址、土地、資金等建設條件落實情況,編制年度實施計劃,分步組織實施。實施計劃要優先保證城鄉災民建房、學校、醫院、敬老院等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4個重災縣(區)按國家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實施計劃,36個一般受災縣按一個縣縣城各有一個標準化高中、一個標準化職業中學和一個綜合型縣級醫院、一個中醫醫院、一個婦幼保健院及一個中心敬老院,中心鄉鎮有一個標準化初中,每個鄉鎮一所標準化中心小學和衛生院的要求編制實施計劃。天津援建項目和教育、衛生、農村五保戶供養服務機構首批重建項目以陜政辦發〔2008〕81號、陜政辦發〔2008〕91號文件為準。規劃期內受資金和其他建設條件制約、不能完成建設任務的項目,根據實際情況納入本地區年度發展計劃實施。各市縣可根據項目建設條件落實情況,對項目規劃和實施計劃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內容要及時報告上一級政府備案。
2.列入國家規劃的寧強等4個重災縣(區),項目建設由中省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享受《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08〕21號)的各項政策。省內規劃的36個一般受災縣(區)原則上由各市縣政府自行組織建設,農村住房等享受4個重災縣(區)同樣政策,其余主要由市縣政府統籌安排,可爭取中、省專項資金的補助。
3.重建資金來源包括中省財政災后恢復重建專項基金和各級政府財政資金、正在實施的各類專項規劃建設資金、各類社會捐款、天津及省內對口支援資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城鄉居民自有和自籌資金、企業自有和自籌資金、以及其他渠道籌措的資金。初步落實的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約87億元。其中,農村災民建房中央補助10億元,中央特殊黨費4億元,紅十字會捐贈4億元,省級災后恢復重建專項資金20億元,天津對口支援16.7億元,交通部已經下達及承諾補助17.02億元,國家統借統還世行貸款1億美元,省內對口支援3億元,社會捐贈5億元。資金配置在縣級整合、統籌使用。
4.重建項目由縣級政府具體組織實施??h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會同規劃建設、土地、環保等部門履行基本建設程序,以市為單位報省級相關部門備案。各級政府要在本規劃的指導下,加快規劃選址、土地、環評等前期工作進度,做好項目規劃和實施計劃的銜接。各有關部門要盡量簡化手續,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重建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5.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重建項目要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監理制。各市、縣、區政府要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建設廳〈陜西省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的通知》(陜政辦發〔2008〕82號)要求,做好重建項目的設計、招標、施工和竣工驗收等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加強重建資金管理,切實做到資金??顚S煤妥泐~使用,確保資金發揮效益。
6.加大重建項目監督檢查力度。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重建項目監管,對項目建設、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方面的違規行為,要嚴格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監察廳〈陜西省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程質量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通知》(陜政辦發〔2008〕83號)以及重建資金管理有關規定和要求,嚴肅查處。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