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五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經省政府2008年第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將第五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54處)及其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予以公布。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高度,從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依照《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文物的社會教育功能,推動西部強省建設。

  第五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是由省文物局會同有關市、縣、區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各有關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對劃定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做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明確保護責任主體,落實保護措施。在保護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違反法律規定的工程建設。因特殊情況需要在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其他工程建設的,必須嚴格依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履行報批手續。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已有的有礙文物保護的建筑和設施,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予以拆除或遷建。

?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九月十六日

第五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按類別排序)

  一、古遺址(54處)

  1.名稱:魚化寨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西安市雁塔區魚化寨村北

  A區:東至西安外事學院(北校區)鍋爐房,西至學院圍墻,南至操場邊緣,北至目前學生宿舍樓。即15000平方米的遺址公園。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2.名稱:儻駱道遺址周至段

  時代:三國——清

  地點:周至縣駱峪鄉駱峪村

  A區:道路沿線5米寬地帶。

  3.名稱:宗圣宮遺址

  時代:西周——宋、元

  地點:周至縣樓觀臺

  A區:宗圣宮圍墻以內的區域。

  B區:西自墻根至路沿(約5米),北自墻根至環山旅游路(約100米),南自宗圣宮南山門至新碑林北門(約30米),東同A區。

  4.名稱:灰堆坡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后秦

  地點:高陵縣通遠鎮灰堆坡村南

  A區:以灰堆土臺臺基四周邊緣為界,向東、西各延伸100米,南、北各延伸150米。

  B區:A區周圍各外延50米。

  5.名稱:白馬寺灘聚落遺址

  時代:隋——唐

  地點:高陵縣藥惠管委會北樊村白馬寺灘自然村

  A區:西至西韓公路,東至農田,北至聶劉變電所西南約300米處,南至田間東西向灌溉渠。

  B區:A區四至各外延50米。

  6.名稱:寧家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禮泉縣建陵鎮寧家村和三王村之間

  A區:西到小河岸,東到寧家村胡同,北到寧家與三王村交接處,南到寧家村小學。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7.名稱:咸陽古渡遺址

  時代:明——清

  地點:咸陽市渭城區渭河北

  A區:遺址東西長230米,南北寬7至10米,渡口區間西起張岳廟,東到清渭樓,南至咸陽湖,北至渭陽東路。

  B區:南北同A區,東西外延50米。

  8.名稱:劉李溝遺址

  時代:隋唐、五代

  地址:三原縣西陽鎮劉李溝及以西賈家坡村、蘇家坡村、李家坡村、孫家坡村

  A區:東至三原縣與銅川市邊界,南至臺地南緣,西至孫家坡村西側生產路,北至84528部隊駐地。

  B區:A區四周外延20米。

  9.名稱:惠家宮殿遺址

  時代:秦——漢

  地址:三原縣新興鎮惠家村

  A區:西臨溝,東至干渠,南至惠家村北50米處,北至潘家村;南北400米,東西100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0米。

  10.名稱:孫家南頭西漢倉儲遺址

  時代:西漢

  地點:鳳翔縣長青鎮孫家南頭村

  A區:東至東嶺廠區變電站,西至孫家南頭七組斷崖,南至孫家南頭村八組坡道,北至孫家南頭村六組;遺址東西長80米,南北寬250米。

  B區:A區東、南、北各外延100米,西同A區。

  11.名稱:五郡溝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期、周、漢

  地點:扶風縣城關鎮五郡村

  A區:東至藺家衛,西至小韋川下堡,南至水庫,北至五郡老堡100米,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

  B區:A區北與西各外延10米,東與南同A區。

  12.名稱:下河西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白水縣雷村鄉下河西村

  A區:護國寺向西延伸15米,向東延伸25米,向南延伸80米,向北延伸15米。

  B區:A區周邊外延100米。

  13.名稱:飛泉寺遺址

  時代:明——清

  地點:白水縣雷牙鄉

  A區:從遺址中心向西外延200米至南紀莊,向南外延1000米至洛河北岸,向北外延200米至石塔,向東外延800米至飛泉。

  B區:A區向東外延500米,向西外延500米,向北外延200米,向南至洛河南岸。

  14.名稱:泗洲城遺址

  時代:西周

  地點:潼關縣太要鎮南巡村

  A區:遺址墻體(包括暴露于地面上的部分和地下部分)四周各外延4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15.名稱:南寨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潼關縣城關鎮南寨子村

  A區:南至南寨子村委會以南600米,西臨溝畔,東至南寨子村五組,北臨溝畔。

  B區:A區南、東各外延100米,西、北同A區。

  16.名稱:堯頭窯遺址

  時代:元——民國

  地點:澄城縣堯頭鎮

  A區:東至白家城,西至西坡邊,南至南溝邊,北至澄白路,四至內保護區域面積約4平方公里。

  17.名稱:東高垣城堡

  時代:清——民國

  地點:大荔縣段家鄉東高塬村

  A區:沿城堡城墻及其遺跡四周外延2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18.名稱:焚書臺遺址

  時代:秦

  地點:渭南市臨渭區黨校

  A區:西至河,東至西張村耕地,北至臨渭區黨校圍墻,南至臨渭區林業站圍墻。
  B區:A區南、北外延150米,東、西外延100米。

  19.名稱:香山寺遺址

  時代:前秦

  地點: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瑤玉村

  A區:遺址四周外延8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20.名稱:炭科溝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鄉炭科溝村

  A區:東至趙家塬、棗園溝一線,鐵道以東二層臺地墓葬區;西至耀州區北村、塬畔村塬下三層臺地;南至炭科溝村、八號信箱;北至雷坪寺遺址。

  21.名稱:姜女祠遺址

  時代:北宋

  地點:銅川市印臺區印臺鄉虎頭村

  A區:東至漆水河畔,西至金山頂與印臺鄉虎頭村三隊耕地接壤處;南距姜女祠中心約100米處,北至市鄉鎮企業供銷、材料廠北界墻。

  B區:A區西、南、北各外延10米,東同A區。

  22.名稱:拜將壇遺址

  時代:西漢

  地點:漢中市漢臺區風景路中段

  A區:東至檢察院路,南至風景路,北至將壇路,西至建國村委會辦公樓東圍墻。

  B區:東、南同A區,西至康復醫院以西的七層點式樓東墻,北至區武裝部。

  23.名稱:山河堰

  時代:漢

  地點:漢中市漢臺區河東店鎮紅旗村

  A區:紅旗小學西側堰頭遺址(石砌堰頭及河內木樁)及青石砌筑之堰渠300米。

  B區:東至褒惠渠東岸20米處菜地,南至200米處漢中地質化工廠,西至褒惠渠西岸村民養魚池,北至紅旗小學以北300米處褒河橡皮壩。

  24.名稱:劉備設壇遺址

  時代:東漢

  地點:勉縣勉陽鎮舊州鋪村

  A區:東面以圍墻為界向東6米至高建新宅;西面以圍墻為界向西2米至番永生宅;南面以大門為界向南10米至喬新生宅滴水;北面以圍墻為界向北10米至高潤成宅。

  B區:A區周邊外延2米。

  25.名稱:陽平關遺址

  時代:漢

  地點:勉縣武侯鎮蓮水村

  A區:以四周城墻墻基為界,向東至正壽路,向西至咸河,向南至漢江,向北至漢惠渠。

  B區:A區四面各外延20米。

  26.名稱:楊填堰

  時代:南宋

  地點:城固縣寶山鎮丁家村

  A區:以堰壩為中心,向東600米至進水閘,向南500米至河灘,向西200米至堰頭沙灘,向北50米至河灘。

  B區:A區向東外延100米,向南外延50米,向西外延50米,向北外延20米。

  27.名稱:吉挹城古戰場遺址

  時代:東晉

  地點:安康市漢濱區吉河鎮吉河壩村

  A區:北至安嵐公路,東臨進鎮路口,西南與相臨山脈相距約100米。

  B區:A區周邊各外延50米。

  28.名稱:子午道南段驛站遺址(包括譚家灣遺址,郭家壩遺址,萬家堡遺址)

  (1)名稱:譚家灣遺址

  時代:漢

  地址:石泉縣池河鎮譚家灣村村委會西側30米。

  A區:東至池河——迎豐公路西側30米,南至洪河北岸,西至池河東岸,北至漢王城。遺址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50米。

  B區:南、西同A區,東、北以A區為界各外延50米。

 ?。?)名稱:郭家壩遺址

  時代:漢

  地址:石泉縣中池鄉五坪村村南500米的郭家壩。

  A區:東至臺地崖壁,南至居民居住中心,西至鄉村公路,北至耕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

  B區:東、南同A區,西、北以A區為界各外延300米。

 ?。?)名稱:萬家堡遺址

  時代:漢、宋、明、清

  地址:石泉縣迎豐鎮萬家寶村

  A區:東至灘地邊沿,南至庫區蓄水區下,西至石迎公路,北至河灘邊沿。

  B區:A區四面各外延150米。

  29.名稱:南宮山蓮花寺遺址

  時代:宋、清

  地點:嵐皋縣溢河鄉南宮山中峰

  A區:東至千年古櫟根部,南至平臺外沿,西至本寺后沿邊,北至大北殿石欄下。東西長38米,南北寬15米。

  B區:東至蓮花盆側面小溝,南同A區,西至本寺后面小溝邊,北至金頂崖根。

  30.名稱:洛南盆地舊石器地點群

  時代:舊石器時代

  地點:洛南縣城關鎮(老關梁村,八里橋村,曹洼村,窄口村,尖角村,馬橋村,陶川村,莊塬村,楊底村,楊川村)、永豐鎮(白塬村,周坡村,冀洼村,白洛村)、衛東鎮劉村、保安鎮眉底村、靈口鎮(黃坪村,黃塬村,王嶺村)、古城鎮古城街村、三要鎮北司村、石門鎮(下樊溝村,楊河村,庵嶺村,東山村,蘇馮村,羅溝村)、麻坪鎮(槐樹坪村,麻坪街村,孤山村)、石坡鎮(石坡街村,桑坪村,梁頭塬村,周灣村,李河村)、廟坪鄉(官橋河村,邢塬村)、四皓鄉胡河村、謝灣鄉(張塬村,東河村,董底村)

  A區:東經109°44′10″-110°40′06″, 北緯33°52′00″—34°25′58″之間。

  31.名稱:欒家坪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漢

  地點:子長縣欒家坪鎮

  A區:南、北、東至河水,西北至大山,面積20萬平方米。

  32.名稱:安定堡故城

  時代:宋、明

  地點:子長縣安定鎮

  A區:內城、外城、東關城,東西2700米,南北150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33.名稱:樹坬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吳起縣新寨鄉樹洼村

  A區:東至河邊,南至湫灘溝,西、北靠山。

  34.名稱:眾寶寺遺址

  時代:唐

  地點:甘泉縣高哨鄉寺溝村

  A區:南至山坡底,西北至寺溝村,其余兩面至臺地邊緣,面積約13萬平方米。

  B區:A區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

  35.名稱:藩延堡故城

  時代:明

  地點:甘泉縣石門鄉石門村

  A區:城墻墻基四周以外各延伸10米。

  B區:A區四周分別向外延伸10米。

  36.名稱:敷政故城

  時代:北魏——明

  地點:甘泉縣下寺灣鎮閻家溝村

  A區:城墻以內。

  B區:城墻墻基分別向外延伸50米。

  37.名稱:神疙瘩山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點:延川縣馬家河鄉郭家河行政村

  A區:西北以渭清路為界,東南以秀延河、滑馬河為界,山體二級臺地6萬平方米。

  38.名稱:保寧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芹河鄉前灣灘村南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100米。

  39.名稱:建安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大河塔鄉大河塔村建安堡自然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100米。

  40.名稱:常樂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牛家梁鎮常樂堡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100米。

  41.名稱:易馬城遺址

  時代:明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

  A區:東以東城墻遺跡為界,外延30米,西至紅石峽,南至南遺址外30米,北至長城遺址。

  B區:A區東、南、西各外延50米,北外延30米。

  42.名稱:羅兀故城

  時代:宋、元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石崖底村

  A區:羅兀故城城墻遺址外延20米。

  B區:A區周邊外延30米。

  43.名稱:響水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橫山縣響水鎮響水村

  A區:以城堡東、西、南、北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80米。

  44.名稱:威武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橫山縣塔灣鎮塔灣村

  A區:以城堡東、西、南、北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80米。

  45.名稱:懷遠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橫山縣橫山鎮柴興梁村

  A區:以城堡東、西、南、北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東外延180米,南外延150米至大寺廟,北外延200米至東門溝,西至民宅。

  46.名稱:磚井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定邊縣磚井鎮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50米。

  47.名稱:三山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定邊縣馮地坑鄉新城灘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50米。

  48.名稱:柳樹澗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定邊縣郝灘鄉柳樹澗海子灣村

  A區:以城堡東、南、北方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10米,西至溝邊。

  B區:A區東、南、北各外延30米,西同A區。

  49.名稱:新興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定邊縣油房莊鄉王灣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50米。

  50.名稱:新城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靖邊縣新城鄉新城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向外延伸100米。

  B區:A區四周各延伸100米。

  51.名稱:鎮靖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靖邊縣鎮靖鄉鄉政府駐地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2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伸100米。

  52.名稱:鎮羅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靖邊縣楊米澗鄉鎮羅堡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各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伸50米。

  53.名稱:清坪堡遺址

  時代:明

  地址:靖邊縣高家溝鄉南門溝村

  A區:以城堡四周城墻遺跡為界,外延200米。

  B區:A區四周各延伸100米。

  54.名稱:煙墩山烽火臺遺址

  時代:宋、元至明

  地址:靖邊縣席麻灣鄉煙墩山

  A區:烽火臺臺基四周外延20米。

  B區:A區四周各延伸100米。

  
  二、古墓葬(21處)

  1.名稱:楊礪墓

  時代:北宋

  地點:戶縣龐光鎮楊家堡村

  A區:墓冢四周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2.名稱:西安理工大學西漢壁畫墓

  時代:西漢

  地點:西安市雁塔區岳家寨村北

  A區:M1墓室主體四周各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3.名稱:呂楠墓

  時代:明

  地點:高陵縣鹿苑鎮老屈莊村南

  A區:以墓冢遺跡為中心,東、西、南、北各外延7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4.名稱:趙瞻墓

  時代:北宋

  地點:周至縣二曲鎮小寨子村西南

  A區:墓冢四周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4米。

  5.名稱:華胥陵

  時代:不詳

  地點:藍田縣華胥鎮孟巖村

  A區:南至孟巖村環村路30米,北至孟巖村環村路90米,東至孟巖村六組村民孟慶國宅院西墻,西至孟媧路西段;南北寬60米、東西長13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0米。

  6.名稱:楊雙山墓

  時代:清

  地點:興平市桑鎮桑鎮小學內

  A區:墓冢邊緣起南、北各延伸8米,東、西各延伸13米。

  B區:A區向東延伸11米,向西延伸30米,向南延伸30米,向北延伸8米。

  7.名稱:七尉墓(七尉墳)

  時代:唐

  地點:永壽縣城東北渡馬鄉翟家山村之西南

  A區:五個封土四周分別向外延伸4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米。

  8.名稱:周太王陵

  時代:不詳

  地點:岐山縣祝家莊鎮岐陽村

  A區:墓冢及其附屬的周三王廟四周外延20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0米。

  9.名稱:三義墓

  時代:春秋

  地點:韓城市巍東鄉堡安村

  A區:墓園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10.名稱:杜康墓

  時代:不詳

  地點:白水縣杜康鎮康家衛區村

  A區:以杜康墓圍墻為界。

  B區:A區外延10米。

  11.名稱:雷公墓

  時代:不詳

  地點:白水縣馮雷鎮大雷公村

  A區:以墓冢邊緣為中心外延至墓園圍墻。

  B區:A區南至小路,西、北各延伸17米,東至溝地埝。

  12.名稱:鄭桓公墓

  時代:春秋

  地點:華縣縣城西關螺釘廠

  A區:墓冢主體四周各外延3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13.名稱:東陽墓群

  時代:商周、春秋、戰國、秦

  地點:華縣東陽鄉核桃園村

  A區:華縣東陽鄉核桃園以東,江凹村以西,李寺村以南,郭村以北;東西1500米,南北2000米,總面積300萬平方米。

  B區:A區外延10米。

  14.名稱:李十三墓

  時代:清

  地點:渭南市臨渭區吝店鄉李十三村

  A區:以墓冢邊緣為中心,四周各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15.名稱:張魯女墓

  時代:東漢

  地點:勉縣城溫泉鎮光明村東

  A區:東大殿后墻滴水50米為界,北20米光明村二組坡地為界,西60米光明水庫排洪溝,南80米光明二組坡地為界。

  B區:東、北、南各外延100米,西同A區。

  16.名稱:樊噲墓

  時代:西漢

  地點:城固縣五郎廟鄉黃家村

  A區:以墓冢邊緣為中心,東、西、南、北各延伸50米。

  B區:A區四周各向外延伸200米。

  17.名稱:蕭何墓

  時代:西漢

  地點:城固縣博望鎮謝家井辦事處杜家漕村

  A區:以封土底部為緣起,東南方向外延40米,東北方向外延30米,西南方向外延15米,西北方向外延8米。

  B區:以A區四周為界,東南方向外延10米,東北方向外延10米,西南方向外延5米,西北方向外延2米。

  18.名稱:小里溝墓群

  時代:清

  地點:鎮巴縣田壩鄉小里溝村

  A區:東與李敘學自留地為界,西與李敘江承包地為界,南與吳章春自留地為界,北與李傳健自留地為界。東西相距平均約300米,南北相距平均約30米。

  B區:A區東、西各延伸20米,南、北各延伸30米。

  19.名稱:銅錢溝唐墓

  時代:唐

  地點:安康市漢濱區新城辦木竹橋村

  A區:兩座唐墓周邊各延伸200米。

  B區:A區周邊延伸500米。

  20.名稱:太子墳坡唐墓

  時代:唐

  地點:安康市漢濱區新城辦高井村

  A區:以封土為中心,東、南至酒廠圍墻,西、北各延伸50米。

  B區:A區西、北各延伸100米,東、南同A區。

  21.名稱:商洛崖墓群

  時代:元——清

  地點:洛南縣城關鎮八里橋薛村、商洛市商州區楊峪河鎮王塬村、柞水縣下梁鎮紅星村

  A區:(1)單體崖墓:以該座崖墓為中心向四周邊外延20米,對在陡立崖壁上開鑿的崖墓,其中墓門朝向的一邊平行向外延伸相同距離。(2)崖墓群:以墓群最外側的崖墓為界線,向四周邊外延50米,陡立崖壁上開鑿的崖墓群以墓群整體朝向的一邊平行向外延伸相同距離。(3)特殊分布的崖墓群:如線狀分布的崖墓群不得切斷分割,按崖墓群所劃分的方法劃分,依其最兩端的崖墓為界向外延伸50米,其他相同。

  B區:商洛崖墓為一個整體,分三個保護區:洛河流域區保護范圍,以洛南縣城關鎮八里橋薛村崖墓為中心,向東30公里,向西20公里,向北30公里,向南30公里;丹江流域區保護范圍,以商州楊峪河鎮王塬村老虎巖為中心,向東40公里,向西40公里,向北30公里,向南60公里;乾佑河流域區保護范圍,以柞水縣下梁鎮紅星村崖墓點為中心,向東50公里,向西50公里,向北30公里,向南80公里。

  
  三、古建筑(113處)

  1.名稱:羅漢寺

  時代:明

  地點:戶縣秦渡鎮南、北龐村之間

  A區:寺院院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2.名稱:戶縣王氏宗祠

  時代:清

  地點:戶縣縣城北街

  A區:祠堂院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3.名稱:戶縣東岳廟

  時代:清

  地點:戶縣甘河鎮戶縣第二中學內

  A區:廟院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4.名稱:北院門144號民居

  時代:明——清

  地點:西安市蓮湖區北院門街144號

  A區:整個院落,面積約2310平方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5.名稱:路翰林故居

  時代:清

  地點:周至縣終南鎮毓興村

  A區:東至路強民家東側街道西沿,西至路延壽家西山墻,南至門前街道北沿,北至后院墻。

  B區:A區東、南、北各外延50米,西外延10米。

  6.名稱:趙公明廟

  時代:明——清

  地點: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

  A區:廟基址東西外延5米,南北外延1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30米。

  7.名稱:周至王氏宗祠

  時代:清

  地點:周至縣竹峪鄉梅塬村

  A區:門樓、獻殿、祭殿建筑基址區域四周外延1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8.名稱:二圣宮

  時代:清

  地點:高陵縣張卜鄉龍胡村

  A區:二圣宮建筑本體四周各外延5米。

  B區:A區南外延60米,北外延30米,東、西各外延5米。

  9.名稱:新興油店

  時代:明——清

  地點:咸陽市渭城區東明街

  A區:建筑主體四周各向外延伸16米。

  B區:A區四周各向外延伸4米。

  10.名稱:旬邑文廟

  時代:明

  地點:旬邑縣博物館內

  A區:文廟四周各向外延伸8米,東西66米,南北116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11.名稱:教稼臺

  時代:明

  地點:武功縣武功鎮

  A區:教稼臺四周各向外延伸8米,東西94米,南北47米。

  B區:A區外延2米。

  12.名稱:武功關帝廟

  時代:明

  地點:武功縣武功鎮武楊路

  A區:關帝廟四周各向外延伸8米,東西159米,南北54米。

  B區:A區外延2米。

  13.名稱:望仙宮

  時代:明——清

  地點:武功縣小村鎮下雷村

  A區:望仙宮四周各外延8米,東西寬76米,南北長120.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14.名稱:寺背后塔

  時代:明

  地點:武功縣薛固鄉寺背后村

  A區:四周圍墻。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15.名稱:悟空禪師塔

  時代:唐

  地點:涇陽縣嵯峨山第二峰頂上

  A區:以塔為中心,向四周延伸50米。

  B區:A區分別向四周延伸50米。

  16.名稱:李家村防衛樓

  時代:清

  地點:涇陽縣龍泉鄉西李家村

  A區:建筑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10米。

  B區:A區四周分別向外延伸10米。

  17.名稱:梁星源祠

  時代:清

  地點:岐山縣范家營村(原范家營高中內)

  A區:以梁星源祠整體建筑及附屬物為中心,四周外延10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0米。

  18.名稱:南昌宮

  時代:明——清

  地點:寶雞市陳倉區西秦村

  A區:現圍墻以內。

  B區:北至引渭渠,南至便道,東、西至水渠。

  19.名稱:鳳翔周氏民居

  時代:明——清

  地點:鳳翔縣城通文巷

  A區:東鄰縣衛生局和縣中醫院,西鄰縣郵電局,北至中醫醫院,南至通文巷,即周宅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20.名稱:鳳翔東湖園林

  時代:明——清

  地點:鳳翔縣城東關

  A區:園林占地20萬平方米。東至原木器廠和東湖家屬住宅區、縣城教育局大門及鳳翔中學西圍墻,西至城壕,南至鐵豐村耕地,北至東關路。

  B區:A區四周各外延30米。

  21.名稱:柳枝關帝廟

  時代:明——清

  地點:韓城市西莊鎮柳枝村

  A區:廟院以內。

  B區:A區外延30米。

  22.名稱:吉燦升故居

  時代:清

  地點:韓城市金城區箔子巷東段

  A區:院墻以內。

  B區:A區向東外延15米,向西外延18米,向南外延30米,向北外延8米。

  23.名稱:韓城蘇家民居

  時代:清

  地點:韓城市西環路

  A區:主體建筑9間。

  B區:A區東、西各外延18米,南、北各外延50米。

  24.名稱:韓城高家祠堂

  時代:明——清

  地點:韓城市北營廟巷

  A區:祠堂院墻以內。

  B區:A區東外延35米,西、南各外延15米,北外延8米。

  25.名稱:韓城解家民居

  時代:清

  地點:韓城市箔子巷

  A區:民居院墻以內。

  B區:A區東、西、南邊各外延50米,北外延8米。

  26.名稱:韓城古街房10號

  時代:明——清

  地點:韓城市金城大街中段

  A區:古街房院墻以內。

  B區:A區東外延30米,南、北各外延15米,西外延8米。

  27.名稱:永豐昌(醬園)舊址

  時代:明末清初

  地點:韓城市金城大街北段

  A區:院墻以內。

  B區:A區東外延8米,南、北各外延18米,西外延15米。

  28.名稱:韓城郭家民居

  時代:明——清

  地點:韓城市金城大街南段

  A區:民居院墻以內。

  B區:A區東外延8米,西外延15米,南、北各外延18米。

  29.名稱:白水城隍廟

  時代:明——清

  地點:白水縣城關鎮

  A區:建筑本體四周各外延1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30.名稱:白水壽圣寺

  時代:金——元

  地點:白水縣西固鎮

  A區:主體臺基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31.名稱:海源寺塔

  時代:金

  地點:蒲城縣永豐鎮溫湯村西南

  A區:塔基外沿向外延伸41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2米。

  32.名稱:平路廟鄉關帝廟

  時代:明——清

  地點:蒲城縣平路廟鄉街道西段

  A區:關帝廟主體四周外延8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33.名稱:常樂寶塔

  時代:金

  地點:蒲城縣平路廟鄉常樂村

  A區:塔基邊沿向外延伸24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48米。

  34.名稱:蒲城南廟

  時代:明——清

  地點:蒲城縣城關鎮關帝廟后巷

  A區:大殿墻基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35.名稱:王鼎故居

  時代:清

  地點:蒲城縣城關鎮達仁巷54號

  A區:房屋及院落。

  B區:A區四周各外延30米。

  36.名稱:渭南鼓樓

  時代:明

  地點:渭南市臨渭區老城街軍分區門頭

  A區:建筑主體四周各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37.名稱:慧照寺塔

  時代:明

  地點:渭南市臨渭區下吉鎮

  A區:西至下吉鎮政府,東至下吉衛生院,南臨街道,北至下吉中學操場。

  38.名稱:太白廟

  時代:明——清

  地點:大荔縣城關鎮長安屯村

  A區:太白廟四周圍墻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39.名稱:金龍寺塔

  時代:明

  地點:大荔縣朝邑鎮大寨子村東

  A區:塔基周圍外延3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40.名稱:三義廟

  時代:明

  地點:大荔縣兩宜鎮南貝村

  A區:三義廟主體建筑四周外延20米。

  B區:A區四至各外延50米。

  41.名稱:華縣文廟大成殿

  時代:明

  地點:渭南市華縣城新華路東端少華中學

  A區:以大成殿臺基為界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42.名稱:潛龍寺

  時代:清

  地點:華縣蓮花寺鎮

  A區:寺院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43.名稱:永慶寺

  時代:清

  地址:華縣柳枝鎮黃安村東

  A區:南至秦嶺山底,東、西各至墻外20米內,北至照壁。

  B區:南同A區,東、西、北以A區為界各向外延伸30米。

  44.名稱:藥王廟

  時代:清

  地址:華縣東陽鄉江村

  A區:東至后土坡,西至崖坡,南、北至土崖。

  B區:東向外延伸50米,西、南、北同A區。

  45.名稱:高塘會館

  時代:清

  地址:華縣高塘鎮

  A區:東、西至門樓山墻,南至街道,北至樓檐臺;東西寬11米,南北長13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米。

  46.名稱:寧山寺

  時代:清

  地址:華縣蓮花寺鎮賀崖村西

  A區:南至秦嶺山底,東至彌虎峪,西至小敷峪,北至門前丁字路。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米。

  47.名稱:蘊空禪院

  時代:宋、清

  地址:華縣大明鎮蘊空山北麓

  A區:東至崖邊,西、北、南至院墻。

  B區:東同A區,其余各方外延至山崖邊沿。

  48.名稱:柏樹塬塔

  時代:宋

  地點:銅川市耀州區柳林鎮柏樹塬村

  A區:塔基外延12.5米。

  B區:東到50米處土崖,西到45米處的土崖,南至稠安公路,北至220米處的農耕路。

  49.名稱:延昌寺塔

  時代:宋

  地點:銅川市耀州區正陽辦事處趙家坡村(新區)

  A區:塔基四周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50.名稱:興元寺塔

  時代:不詳

  地點:銅川市王益區王益鄉高坪村

  A區:東至學校東圍墻,南至村路南外沿,西至住戶外下市西路邊,北至學校后墻外耕地約20米;東西約100米,南北約60米。

  B區:東至住戶外墻,南至打麥場15米處,西至小麥場外沿,北至耕地40米處;東西約140米,南北約95米。

  51.名稱:雷坪寺

  時代:清

  地點: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鄉王家河老街

  A區:以建筑本體為中心,四周各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52.名稱:榆舍戲樓

  時代:清

  地點:宜君縣五里鎮榆舍村

  A區:古建筑東、西、北各外延20米,南至公路。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53.名稱:佛坪何氏民居

  時代:清

  地點:佛坪縣岳壩鄉岳壩村

  A區:以何氏民居外墻為界,四周分別向外延伸1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40米。

  54.名稱:洋縣文廟大成殿

  時代:清

  地點:洋縣洋州鎮文明西路洋縣中學院內

  A區:以大成殿為坐標,東、西檐水各外延5米,南、北檐水各外延3米。

  B區:A區東、西分別向外延伸3米,南、北分別向外延伸5米。

  55.名稱:許家廟魁星樓

  時代:清

  地點:洋縣黃安鎮黃安初級中學

  A區:魁星樓四周檐水各向外延伸7米。

  56.名稱:洋縣城隍廟戲樓

  時代:明——清

  地點:洋縣洋州鎮西街村

  A區:東至戲樓檐水以東2米處,西至戲樓檐水以西13.4米處,南至戲樓檐水以南4米處,北至戲樓檐水以北38.4米處。

  57.名稱:醴泉寺大殿

  時代:元

  地點:洋縣磨子橋鎮磨子橋村

  A區:東至檐水向東12米處,南至檐水向南24米處,西至檐水向西30米處,北至檐水向北40米處。

  B區:東至檐水向東40米處,西至坡根,南、北同A區。

  58.名稱:城固城隍廟

  時代:明——清

  地點:城固縣老城博望鎮解放街中段

  A區:以城隍廟大殿為中心,東、西各延伸16.4米,南、北各延伸15.4米。

  B區:A區東、西各外延2米,南、北各外延12.2米內。

  59.名稱:城固文廟大成殿

  時代:清

  地點:城固縣城固師范附小校內

  A區:文廟大成殿四周檐水各外延8米。

  60.名稱:洞陽宮

  時代:明——清

  地點:城固縣老莊鎮紅花村

  A區:以南天門為中心,向東延伸110米,向南延伸70米,向西延伸50米,向北延伸100米。

  B區:A區向東外延150米,向南、西外延100米,向北外延120米。

  61.名稱:城固鐘樓

  時代:清

  地點:城固縣博望鎮鐘樓街

  A區:以鐘樓為中心,向四周各延伸11米。

  B區:A區周邊外延至當前建筑檐水下。

  62.名稱:周子埡至寶塔

  時代:清

  地點:鎮巴縣陳家灘鄉周子埡村

  A區:塔四周外延1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63.名稱:天臺山古建群

  時代:明——清

  地點:漢中市漢臺區武鄉鎮

  A區:(1)呼吸泉龍王廟:東至龍王廟后墻林地,南至20米處森林公園大門,西至10米處公路邊,北至龍王正殿后墻20米處農戶;(2)靈官埡:東至東廂房后墻30米處林地,南至靈官殿前30米處停車場,西至靈官埡山門前公路邊,北至靈官殿后墻10米處林場辦公房;(3)藥王坪:東至藥王坪50米處道觀菜地,南至藥王坪山門200米處玉皇殿至舍身崖,西至藥王坪30米處林地,北至斗母宮后墻20米處林地;(4)黃茂嘴:東至瑤池敬母殿后墻2米處山崖,南至10米處菜地,西至山門外3米處山崖,北至沿途小殿100米;(5)岱頂:八仙廟、白云廟、財神廟等方圓2000平方米。

  B區:呼吸泉以北、大岱頂以南,南北長約13公里,呼吸泉向東150米,向西150米,東西寬約300米,約3.9平方公里。

  64.名稱:恒口老街民居

  時代:明——民國

  地點:安康市漢濱區恒口鎮

  A區:東至恒河,南至月河,西至恒紫公路橋,北至陽定鐵路。

  65.名稱:旬陽縣西城門

  時代:明

  地址:旬陽縣城關鎮

  A區:西城門墻基以內。

  B區:東、西、南各向外延伸50米,北接懸崖崖頭。

  66.名稱:楊泗廟(旬陽船幫會館)

  時代:清

  地點:旬陽縣蜀河鎮后坡

  A區:東邊的南段至崖根,北段至居民住戶墻根,南至通道外擋墻,西、北至人行道。

  B區:東、西各向外延伸10米,南同A區,北向外延伸50米。

  67.名稱:漢陰書院及三沈故居

  時代:清

  地點:漢陰縣城關新街

  A區:(1)書院(三沈紀念館):東至政府圍墻,南至學校教學樓、住宅樓北側,西至新街街中,北至和平街街中地段。

 ?。?)三沈故居:院落圍墻內。

  B區:書院A區四周外延10米。

  68.名稱:漢陰文廟大成殿

  時代:明——清

  地點:漢陰縣民主街中段72號漢陰中學校內

  A區:文廟圍墻內。

  B區:東、西、北以其基座腳為界,各外延10米,南以觀花臺腳為界,外延10米。

  69.名稱:三佛洞舍利塔

  時代:明——清

  地點:平利縣興隆鎮熊兒溝村

  A區:東至三佛洞石窟外30米,西至山腳耕地邊(距塔基30米),南至土坎(距塔基50米),北至廖家老房基。

  B區:A區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70.名稱:平利劉氏祠堂

  時代:清

  地點:平利縣興隆鎮太子溝村

  A區:東至祠堂上堂后檐2米,西至祠堂院場邊沿,南、北以祠堂為界,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面外延10米。

  71.名稱:嵐皋觀音廟

  時代:清

  地點:嵐皋縣城關鎮六口村

  A區:東、南、北以環山步道為界,西至本寺后面崖根,東西長80米,南北寬100米。

  B區:東至207省道公路內沿,南齊山前石梁,西交觀音山頂,北至廟后觀音梁。

  72.名稱:嵐皋盧氏祠堂

  時代:清

  地點:嵐皋縣堰門鄉堰門村

  A區:東至盧在地房檐坎,西至盧修云、盧修冊房檐坎,南至盧修奎房檐坎,北至盧本常柴杷邊。東西約22米,南北約20米。

  B區:東至窯灣,西至祠堂院子公路內沿,南至堰長公路內沿,北至田堡梁坎下邊沿。

  73.名稱:嵐皋祝氏祠堂

  時代:清

  地點:嵐皋縣鐵爐鄉先進村

  A區:東至王恩喜房檐坎,西至祝敏召菜地,南至張德意房檐坎,北至王恩文房檐坎。東西長25米,南北深25米。

  B區:東至嵐大公路內沿,西至先進村三組公路外延,南至人行小路內沿,北至張明佑門前小溝邊。

  74.名稱:太平橋

  時代:清

  地點:嵐皋縣曉道鄉黃興村

  A區:東至東橋頭,西至西橋頭,南至江長遠地邊,北至江勝杰房屋。東西長20米,南北寬10米。

  B區:東至黃曉公路,西至涼水井,南到汪成簡房屋,北至江北方房屋。

  75.名稱:古鑒大士靈塔

  時代:明

  地點:嵐皋縣石門鎮月新村

  A區:東至邱興潤田邊,西至程良學田邊,南至邱家溝邊,北至袁策成地邊。東西長50米,南北寬80米。

  B區:東至月紅公路,西至月新公路,南、北同A區。

  76.名稱:石泉汪氏民居

  時代:清

  地點:石泉縣中池鄉中心村120、122、127、137號

  A區:東、西以民居為基礎,各延伸5米,南、北兩側至民居。

  B區:A區東至關池公路,西臨池河,南、北同A區。

  77.名稱:石泉老街及城墻

  時代:清

  地點:石泉縣老街西門

  A區:(1)老街:南臨濱江大道北邊,西到城門樓外5米,東至東城門外3米,北以老街民居檐水各外延3米。

  (2)城墻:城墻內外3米。

  B區:A區四面外延10米。

  78.名稱:熨斗古鎮

  時代:清

  地點:石泉縣熨斗鎮老街

  A區:以熨斗古戲樓為中心,西至熨斗鎮古街西口處,東至熨斗鎮古街東口處,南至沿河公路,北至熨斗鎮側崖坎。

  79.名稱:東龍山雙塔

  時代:明

  地點:商洛市商州區大趙峪辦事處東龍山村西

  A區:以塔中心為基點,東到商洛師范學??倓諛?,西、南、北均至學院院墻。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5米。

  80.名稱:商州郭氏祠堂

  時代:清

  地點:商洛市商州區腰市鎮上集村

  A區:祠堂四周外墻滴水向外各延伸1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20米。

  81.名稱:黑龍廟

  時代:清——民國

  地點:鎮安縣西口回民鎮上河村

  A區:東至龍洞河東岸山根,西至廟后50米,南至龍洞涌出口南岸山根,北至通向湖北關公路南邊。

  B區:A區四周各延伸100米。

  82.名稱:朝陽觀

  時代:清

  地點:鎮安縣木王鎮月坪村

  A區:南至吃水澇池以下200米,北至龍頭山北最高點北沿以下200米,東至朝陽觀東下200米,西至朝陽觀西下200米。

  B區:東至豬尾巴骨,西至閆王槽上臺子,南至龍頭寨埡橫崖線,北至尼姑墳埡。

  83.名稱:鎮安倪氏民居

  時代:清

  地點:鎮安縣鐵廠鎮新民村

  A區:東至倪氏民居磨房外延10米,西至原廁所糞池,南至公路北沿,北至倪氏民居后檐口向北延伸20米。

  B區:A區向東外延50米,A區向西外延50米,南邊至黃龍鋪河北岸,A區向北外延伸200米。

  84.名稱:鎮安劉氏民居

  時代:清

  地點:鎮安縣云蓋寺鎮黑窯溝村

  A區:(1)東院:東至劉氏民居后檐以東30米,西至劉氏民居道場坎外30米,南至劉氏民居以南30米,北至劉氏民居以北30米;

 ?。?)西院:東至公路西沿,西至山根50米處,南至劉聲遠住房南山墻外10米處,北至劉氏民居北邊后頭溝。

  B區:東院A區以外四方外延100米,其余三方各外延100米。西院A區以外東至黑窯溝河西岸,其余三方各外延100米。

  85.名稱:米糧寺

  時代:清

  地點:鎮安縣余師鄉米糧寺村

  A區:東至米糧寺廟埡山根,西至公路邊,南至米糧寺南100米,北至地母廟后50米。

  B區:南至烈士墓南山根公路邊,北至地母廟埡最低點,東至山根公路內沿,西至小仁河道東岸。

  86.名稱:云蓋寺及云蓋寺鎮老街

  時代:明——清

  地點:鎮安縣云蓋寺鎮云鎮街

  A區:(1)東區:東至云蓋寺鎮后街,西至縣河,南至云蓋寺鎮小學北邊,北至云蓋寺后半邊街(東西段)。

  (2)西區:東至縣河(與東區連片),西至觀音殿以西200米,南至高廟溝,北至財神廟以北200米。

  B區:東區:東至云蓋寺鎮街東山根,西至高廟保護區,南至云蓋寺鎮下街茨溝,北至過東川的公路橋。

  西區:東至縣河與東區連接,西、南、北三方在A區以外延伸200米。

  87.名稱:仁里府戲樓

  時代:清

  地點:洛川縣百益鄉仁里府村

  A區:戲樓主體建筑四周各外延8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88.名稱:朝陽書院

  時代:清

  地點:洛川縣鳳棲鎮北關小學院內

  A區:舊禮堂(舊稱總理紀念堂)建筑及后壁所嵌兩通石碑。

  B區:A區周邊各外延10米。

  89.名稱:洛川土塔群

  時代:清

  地點:洛川縣槐柏鎮、石泉鄉、百益鄉

  A區:以每個土塔塔基邊緣為界向周圍外延10米。

  B區:每個土塔A區外延5米。

  90.名稱:壽峰寺(壽峰禪院)

  時代:金——清

  地點:宜川縣壽峰鄉初級中學

  A區:東、西至圍墻,北至北邊廁所后墻,南至綜合樓山墻和教學樓北山墻。

  B區:A區東、西、北各外延5米,南外延55米。

  91.名稱:南禪寺

  時代:明——清

  地點:延長縣交口鎮李家坪村東

  A區:南至山門墻基,北至僧舍墻基,東至前院小石窯外墻基,西至前院小石窯外墻基。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92.名稱:柳溝營城

  時代:清

  地點:黃龍縣圪臺鄉柳溝村

  A區:城墻東、西、南、北各外延3米。

  B區:A區四周各延伸5米。

  93.名稱:小程民俗文化村

  時代:清——民國

  地點:延川縣土崗鄉碾畔行政村

  A區:碾畔、小程兩個自然村舊村的3孔古窖,120孔石窯洞,神廟與通向黃河渡口的石板通道、村落遺址、黃河原生態民俗文化博物館。

  94.名稱:神木白氏民居

  時代:明——清

  地點:神木縣西大街皮房巷

  A區:院落四至范圍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0米。

  95.名稱:天臺山廟

  時代:明

  地址:神木縣賀家川鎮南天臺山

  A區:古建筑群四周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50米。

  96.名稱:高家堡古城

  時代:明

  地點:神木縣高家堡鎮

  A區:城墻四周各延伸40米。

  B區:A區四周外延10米。

  97.名稱:米脂窯洞古城

  時代:明——民國

  地點:米脂縣縣城

  A區:古城從東門到北門的沿山城墻以內的文物古跡、傳統建筑、街區、巷子、院落、古樹名木,即東門至北門沿山城墻內,東門沿米佳公路(銀河路)、銀州路至飲馬河到北門街道的陽側立面;古城墻遺址以外的鐘樓、文昌閣以及文屏山、翔鳳山廟宇群、小石砭古銀州石刻和南關城區城墻遺址內。此范圍周邊外延40米。

  B區:A區周邊外延60米。

  98.名稱:米脂常氏莊園

  時代:清

  地點:米脂縣高渠鄉高廟山村

  A區:中心宅院保護范圍:北以腦畔山為界,東以院墻為界,南以路畔為界,西以院墻為界。常英宅院保護范圍:北以腦畔山為界,東、西以廂窯背墻為界,南以街畔路為界。常耀、常杰宅院保護范圍:北以腦畔山為界,東、西以廂窯背墻為界,南以溝底七孔窯院子為界。

  B區:北以A區外延100米為界,東以常耀、常杰宅院東廂窯背墻外延100米為界,南以中心宅院對面山腳為界,西以安則溝路口為界。

  99.名稱:龍鳳山廟

  時代:明——清

  地點:橫山縣趙石畔鄉郭家灣村

  A區:東至玉帝樓背坬,南至空海真墓,西至榆定公路,北至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牌為界。

  B區:A區四周外延50米。

  100.名稱:五龍山法云寺

  時代:明——清

  地點:橫山縣殿市鎮五龍山村

  A區:五龍山法云寺廟古建群。

  B區:東緊靠銀塔山,西至黑木頭川河,北至劉家峁,南至斗峁梁。

  101.名稱:青云寺

  時代:明——民國

  地點:榆林市榆陽區青云鄉青云村

  A區:東至東山腳下,西至西山腳下,北至現公路邊,南至南山腳下。

  102.名稱:凌霄塔

  時代:明

  地點:榆林市榆陽區南甕城南山丘上

  A區:凌霄塔四周距塔身15米。

  B區:A區四周外延5米。

  103.名稱:梅花樓

  時代:明

  地點:榆林市榆陽區北大街普惠泉西山丘上

  A區:梅花樓四周外延4米。

  B區:A區四周外延1米。

  104.名稱:戴興寺

  時代:明

  地址:榆林市榆陽區榆林城內東駝峰山

  A區:戴興寺、洪濟寺、尼姑庵、老爺廟等廟院,東至東城,西至榆師東圍墻,北至榆中南圍墻,南至百貨倉庫南圍墻。

  B區:A區外延50米。

  105.名稱:合龍山祖師廟

  時代:明——清

  地點:綏德縣張家砭鄉五里灣村

  A區:合龍山祖師廟四邊長各100米內。

  B區:A區外延20米。

  106.名稱:綏德黨氏莊園

  時代:清

  地點:綏德縣白家鹼鄉賀家石村

  A區:東至腦畔山為界,西以深溝為界,南以山梁為界,北以山峁畔為界。

  107.名稱:韓蘄王廟

  時代:清

  地點:綏德縣名州鎮七里鋪村

  A區:東以高畔為界,南至溝澗椿樹灣,西以山溝底為界,北以高畔為界。

  108.名稱:佳縣城墻

  時代:明——清

  地點:佳縣城關鎮

  A區:城墻內外各外延10米。

  B區:同A區。

  109.名稱:興隆寺

  時代:明

  地點:佳縣上高寨鄉鄭家前溝村

  A區:西南至小溝,東至墓葬群和南海觀音廟圍墻,北至葬塔山下荒坡地(約50米)。

  B區:A區四界外延30米。

  110.名稱:大興寺

  時代:明——清

  地址:子洲縣馬岔鄉

  A區:祖師殿院、古佛殿院、關圣帝君院、玉皇閣院及其之內的建筑物和戲樓。

  B區:東至撈飯盆疙瘩,南至新窖尚村瓷窖灣,西至馬石畔村前塔,北至寧州關成則、古遺跡威戎堡。

  111.名稱:宗常山真武廟

  時代:明——清

  地址:府谷縣黃甫鎮宗常山上

  A區:真武廟圍墻四周各外延20米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60米。

  112.名稱:清坪堡古橋

  時代:明

  地址:靖邊縣高家溝南門溝自然村

  A區:清坪堡東南西北城墻以內。

  B區:A區周邊各外延100米。

  113.名稱:馮記油坊

  時代:清

  地址:榆林市靖邊縣寧條梁鎮柳桂灣一村東園則自然村

  A區:油坊建筑及內部設施。

  B區:四周圍墻向外延伸100米。

  
  四、石窟寺及題刻(14處)

  1.名稱:萬家節孝坊

  時代:清

  地點:蒲城縣坡頭鎮五星村

  A區:節孝坊四周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3米。

  2.名稱:信義石牌坊

  時代:清

  地點:渭南市臨渭區信義鄉南焦村

  A區:牌坊四周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3.名稱:柳家灣摩崖造像

  時代:北朝

  地點: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柳家灣焦子河村

  A區:造像崖前延伸50米,造像左右各延伸100米,崖頂上向后延伸50米。

  4.名稱:湯家庵千佛洞

  時代:明

  地點:洋縣八里關鄉王河村湯家庵組

  A區:以洞門為中心,向東50米,向南70米,向西30米,向北55米。

  B區:A區向東、南、西、北分別外延50米、30米、70米、95米。

  5.名稱:貞節牌坊

  時代:清

  地點:鎮巴縣碾子鎮蓮花村

  A區:東以湯安玉房屋滴水為界,西、北至公路外邊緣,南至文學春承包地,東西相距約40米;南北相距約60米。

  B區:東以A區為界外延20米,南、西、北同A區。

  6.名稱:雙峰橋禁賭碑

  時代:清

  地點:嵐皋縣孟石嶺鄉雙橋村

  A區:東至村級公路(孟石嶺至青坪)外沿,南至雙河口大橋外沿,西至黃益軍院壩坎外沿,北至鄧長炎自留地邊。東西長61米,南北寬23米。

  B區:東、南、西同A區,北接至雙橋至豐景公路外沿。

  7.名稱:太陽山乾初洞摩崖題刻

  時代:宋

  地點:鎮安縣云蓋寺鎮巖灣村

  A區:東側延伸100米,西至公路東邊,南至洞口以南50米,北至洞口以北50米。

  B區:東從A區外延100米,西同A區,南、北各外延120米。

  8.名稱:香坊石窟

  時代:北魏

  地點:黃陵縣雙龍鎮香坊村

  A區:以石窟及摩崖造像為中心,東至油房溝,西至大平山坡,南至黃畛公路,北至陳家崖崖壁。

  9.名稱:劉至誠孝行坊

  時代:清

  地點:子長縣馮家屯西門坪村

  A區:牌坊基座四周外延1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10.名稱:李應榜孝行坊

  時代:清

  地點:子長縣瓦窯堡鎮芽坪村

  A區:牌坊基座外延22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米。

  11.名稱:懸空寺石窟

  時代:宋、明

  地點:榆林市榆陽區鎮川鎮石崖底村

  A區:石窟兩側及前邊各外延150米。

  B區:A區外延300米。

  12.名稱:王沙溝石窟

  時代:明

  地點:米脂縣銀州鎮王沙溝村

  A區:東以石窯后山(沙梁山)200米為界,南以孫氏坐化娘娘廟南墻為界,西以210國道為界,北以沙梁山北山腳為界。

  B區:東以A區外延300米為界,南以A區外延280米為界(王沙溝村王永延二層樓背墻為界),西以無定河畔為界,北以A區外延100米為界(羅漢殿石窯山)。

  13.名稱:石窯溝石窟

  時代:清

  地點:府谷縣哈鎮陳家圪堵村

  A區:洞窟群四周各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14.名稱:化云寺石窟

  時代:明

  地點:佳縣劉國具鄉白家鋪村

  A區:寺院四周邊墻外延5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五、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47處)

  1.名稱:葛牌鎮革命舊址

  時代:1935年

  地點:藍田縣葛牌鎮葛牌街

  A區:東至葛牌街道,西至藍柞公路,南至王永勤住戶,北至葛牌郵電所。

  B區:東、南、北同A區,西至后山紀念亭山頂。

  2.名稱:通遠坊天主教堂

  時代:清

  地點:高陵縣通遠鎮正街東段

  A區:以天主教堂建筑主體及其附屬建筑保赤會大樓、圣母會大樓、神哲學院小教堂為保護主體,東、西、南、北方延伸至目前的院墻為界。

  B區:北界同A區,南界至街道,東界至小路,西界以A區西向外延30米。

  3.名稱:西安人民劇院

  時代:1954年

  地點:西安市新城區北大街41號

  A區:東、南、北至圍墻,西至北大街。

  4.名稱:陜建集團辦公樓

  時代:1954年

  地點:西安市新城區北大街

  A區:辦公樓主樓正面外延50米,北側外延15米,L型內側線花園內,輔樓山墻外延5米。

  5.名稱:西北大學禮堂

  時代:1936年

  地點:西安市碑林區太白北路229號西北大學校園內

  A區:禮堂主體四周外延4米。

  B區:A區四周外延2米。

  6.名稱:五星街天主教堂

  時代:清末

  地點:西安市蓮湖區五星街17號

  A區:教堂主體建筑四周外延4米。

  B區:教堂整個院落。

  7.名稱:于右任故居及民治中學

  時代:清末——民國

  地點:三原縣城關鎮西關斗口巷

  A區:斗口巷5號(原于家祠堂和于家磨房)圍墻內,民治中學校圍墻內。

  B區:斗口巷5號圍墻向四周外延10米。

  8.名稱:三原天主教堂

  時代:民國

  地點:三原縣城關鎮南大街中段西側巷內

  A區:建筑主體外延至圍墻。

  9.名稱:煙霞草堂

  時代:清末

  地點:禮泉縣煙霞鎮山底村

  A區:煙霞草堂遺址圍墻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東西長195米,南北寬180米。

  10.名稱:秦川機床廠毛澤東塑像

  時代:現代

  地點:寶雞市渭濱區姜譚路西段

  A區:以塑像為中心,四周各外延4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11.名稱:溫玉珊宅院

  時代:民國

  地點:扶風縣城關鎮小西巷

  A區:宅院圍墻以內。

  12.名稱: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地

  時代:1937年

  地點:韓城市芝川鎮

  A區:紀念碑及紀念地范圍內的其他建設物。

  B區:A區四周外延50米內。

  13.名稱:王益謙故居

  時代:清末

  地點:蒲城縣縣城杈把巷6號

  A區:院落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外延30米。

  14.名稱:王振東故居

  時代:清末

  地點:蒲城縣城關鎮東槐院巷九號

  A區:院落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外延5米。

  15.名稱:勿幕圖書樓

  時代:民國

  地點:蒲城縣堯山中學內

  A區:樓基邊沿向四周外延20米。

  B區:A區向四周外延10米。

  16.名稱:岳西峰故居

  時代:民國

  地點:蒲城縣城關鎮達仁巷

  A區:院落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30米。

  17.名稱:渭陽樓

  時代:民國

  地點:渭南市臨渭區故市中學內

  A區:建筑本體四周外延1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18.名稱:荔北戰役紀念園

  時代:1948年

  地點:大荔縣戶家鄉大壕營村

  A區:陵園四周圍墻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50米。

  19.名稱:文殊新塔

  時代:民國

  地點:大荔縣縣城北關北環路什字

  A區:以塔基為界向四周外延30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20.名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號教學樓

  時代:民國

  地點:楊凌示范區邰城路3號

  A區:以樓為主體,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延伸10米。

  B區:A區四方各外延5米。

  21.名稱:何挺穎故居

  時代:清末

  地點:南鄭縣城關鎮何家灣村

  A區:東至坡下沿水渠,西至故居前便道,南至農田,北至楊長明房屋南滴水。

  B區:東至坡沿,西至故居大門外100米處,南至故居南廂房以南50米處,北至北廂房以北50米處。

  22.名稱:川陜省陜南縣蘇維埃政府遺址

  時代:1933年

  地點:鎮巴縣大巴山腹地

  A區:東至坪落河,西至村級公路,南至姚丕杰承包地小路,北至坪落河與村級公路交界處。

  23.名稱:青木川老街

  時代:民國

  地點:寧強縣青木川鎮青木川街

  A區:青木川老街臨河一側以河對岸為界,老街另一側以街邊建筑后檐為界外延3米,老街兩端一端以謝興華宅為基點外延3米,另一端以劉秀明宅為基點外延3米,老街全長860米。

  B區:臨河一側同A區,另一側以A區為界外延10米,老街兩端同A區。

  24.名稱:青木川魏氏莊園

  時代:民國

  地點:寧強縣青木川鎮

  A區:魏氏莊園建筑北(莊園側面)、東(莊園背面)兩面以護城渠外5米為界,南面(莊園側面)30米為界,莊園前面及公園外水泥路5米為界。

  B區:A區四周各延伸30米。

  25.名稱:青木川輔仁中學早期建筑

  時代:民國

  地點:寧強縣青木川鎮

  A區:以早期建筑大禮堂、教工宿辦樓為保護主體,輔仁中學四周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26.名稱:洋縣謝村民居

  時代:民國

  地點:洋縣謝村鎮東韓村

  A區:四周圍墻以內。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27.名稱:旬陽紅軍墓

  時代:1935年

  地點:旬陽縣紅軍鄉

  A區:東至溝心巨石,南至崖根,西至場地坎沿,北至場地邊緣。

  B區:南同A區,東、北以A區為界各向外延伸50米,西至紅圣公路。

  28.名稱:安康文安樓

  時代:1936年

  地點:安康市漢濱區鼓樓街126號

  A區:以文安樓為中心,向東延8米至群藝館院墻,向西延42米至群藝館院墻,向北延5米至市群藝館院墻,向南延14米至市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大樓。

  B區:北至北大街,南至鼓樓街,東至鼓樓街,西至當鋪街。

  29.名稱:紫陽縣東城門樓

  時代:民國

  地點:紫陽縣城關鎮東城門

  A區:向東10米至居民外墻,北至齊橋根路外側,西10米至民居外墻,南至縣工商局家屬樓北側。

  B區:以東城門樓為軸心,方圓320米內。

  30.名稱:中共陜甘寧省委舊址

  時代:1936—1937年

  地點:吳起縣吳起鎮劉渠子村

  A區:北至腦畔山,南至劉渠子溝,東至水渠,西至劉氏家。

  31.名稱:王家灣革命舊址

  時代:1947年

  地點:安塞縣王家灣鄉王家灣村

  A區:院墻四周各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10米。

  32.名稱:羊馬河戰役遺址

  時代:1947年

  地點:子長縣瓦窯堡鎮羊馬河村和新莊庫村

  A區:以三郎岔村為中心,10平方公里范圍內。

  33.名稱:謝子長故居及墓地

  時代:民國

  地點:子長縣李家岔鎮棗樹坪村

  A區:故居前及其院落兩側延伸10米,墓冢周邊外延9米。

  B區:A區周邊各外延20米。

  34.名稱:下寺灣毛澤東舊居

  時代:1935年

  地點:甘泉縣下寺灣鎮下寺灣村

  A區:北至舊址窯洞頂后2米,南至舊址院前公路路基,西至白姓與付姓鄰居東墻,東至趙姓鄰居西墻。

  B區:A區東、西、北各外延5米,南同A區。

  35.名稱:東征會議舊址

  時代:1936年

  地點:延長縣城內寨山西南麓

  A區:北至山腳下,南、東、西至圍墻。

  B區:北邊同A區,A區東、西、南各外延50米。

  36.名稱:青化砭戰役遺址

  時代:1947年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青化砭鎮老爺廟咀至以南惠家砭村、惠家山之間的川道

  A區:以石綿羊溝為中心,東至珍珠峁,西至黑圪瘩山,南至烈士陵園(小蒜溝),中間川道及兩側山梁。

  B區:A區以北延至青化砭,以南延至白坪。

  37.名稱:蟠龍戰役遺址

  時代:1947年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蟠龍鎮

  A區:以盤龍鎮為中心,東至集玉峁,西北至田家園子,西南至磨盤山中間川道及西側山梁和蟠龍戰役烈士陵園。

  B區:A區以北延至紙坊坪,以南延至瓷窯溝,西至圪坨村,東同A區。

  38.名稱:馮莊團支部舊址

  時代:1946年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馮莊鄉馮莊村

  A區:從舊址現圍墻為基準,四周各延伸8米;東西長39米,南北寬21—25米。
  B區:A區四周各外延2米。

  39.名稱:日本工農學校舊址

  時代:1940—1945年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寶塔山西南麓

  A區:東至寶塔山體,南至寶塔區文管所腦畔,西、北以相鄰民房為界。

  B區:A區西、北各外延5米,東、南同A區。

  40.名稱:中央軍委通信局(三局)舊址

  時代:1945年—1947年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棗園鎮裴莊村、延店則村

  A區:裴莊舊址為舊址圍墻以內;延店子通信器材廠為舊址窯洞本體外延5米;延店子陵園為圍墻以內;老溝岔通信學校舊址為窯洞本體外延5米。

  B區:A區四周各延伸30米。

  41.名稱:中國女子大學舊址

  時代:近代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王家坪碾盤溝

  A區:北至舊址山頂,南至棗園路北岸,西至1號院50米處,東至8號院50米處。

  B區:A區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

  42.名稱:中國醫科大學舊址

  時代:近代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柳樹店村

  A區:(1)溝口一排九孔窯洞保護范圍:以窯洞為中心,前后左右各外延5米。(2)村中二排窯洞保護范圍:以兩排窯洞為中心,東、西、南、北各外延5米。(3)手術室及住院部保護范圍:以手術室及住院部11孔窯洞為中心,前方至小河畔,其余方向各外延至村中道路。(4)徐向前舊居保護范圍:舊居前、后各外延10米處,兩側各外延5米。

  B區:溝口一排、村中二排窯洞、徐向前舊居的A區四周各外延10米,手術室及住院部A區四周各外延20米。

  43.名稱: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

  時代:1943—1947年

  地點: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劉萬家溝村

  A區:東至大門墩,西至手術室以西60米,北至土窯腦畔為界,南以手術室、倉庫石窯外沿鹼畔為界。

  B區:以東、北、西三面200米以內,南面同A區。

  44.名稱:宜瓦戰役遺址

  時代:1948年

  地點:黃龍縣瓦子街鄉偏石村至寧家灣的峽谷地帶

  A區:北至渭清公路,瓦子街鄉偏石村至丁家灣村峽谷地帶,面積25萬平方米。

  45.名稱:天賜灣革命舊址

  時代:1947年

  地點:靖邊縣天賜灣鄉天賜灣村

  A區:以院落圍墻為界,向外延伸10米。

  B區:以A區四邊為界,向外延伸20米。

  46.名稱:李有源故居

  時代:現代

  地點:佳縣佳蘆鎮張家莊村

  A區:北至窯掌,西、南、東以小窯背墻為界。

  B區:A區東、南各外延30米,西外延20米,北外延25米。

  47.名稱:榆林鐘樓

  時代:民國

  地點:榆林市榆陽區古城大街中段

  A區:鐘樓四周外延50米內。

  B區:A區外延50米。

  六、其他(5處)

  1.名稱:云寂寺鐵鐘

  時代:金

  地點:永壽縣甘井鄉云寂寺院內

  A區:云寂寺圍墻內。

  2.名稱:石泉煉鋼爐

  時代:1958年

  地點:禮泉縣石潭鎮石泉村小學后

  A區:以煉鋼爐遺存為中心,四周分別向外延伸16米;南北寬52米,東西長72米。

  B區:A區四周圍各外延4米的范圍。

  3.名稱:國家大地原點

  時代:1978年

  地點: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

  A區:以大地原點主體建筑為中心,周邊外延20米。

  B區:以院落圍墻為界。

  4.名稱: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臺舊址

  時代:1967年

  地點:蒲城縣翔村鄉柴浴村

  A區:以短波授時臺區目前圍墻為界,向西、北、南三面外延100米,東面延伸50米。

  B區:A區四方各外延100米。

  5.名稱:石泉造紙作坊

  時代:民國

  地點:石泉縣中壩鄉長安村紙廠

  A區:西南臨公路,東北濱河,東南為田坎,西北接住戶。

  B區:A區四面外延20米。
  
  注:1.文中A區為保護范圍,B區為建設控制地帶。

    2.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中表述的自然地物(河流、山塬、溝崖等)與人工地物(民宅.道路、水渠等),均以現存為準。

    3.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由陜西省文物局負責解釋。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