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汶川地震受災地區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省汶川地震受災地區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陜西省汶川地震受災地區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
為做好我省地震災區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按照《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26號)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
?。ㄒ唬┲笇枷搿T谑∥?、省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整合資源,以國家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標準為依據,以恢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為重點,做好恢復重建工作。
?。ǘ┙ㄔO原則。
一是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省級衛生行政及相關部門負責全省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編制,指導各市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市級政府負責災后恢復重建的監管;縣級政府是項目建設的主體,具體負責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的組織領導和安排部署,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與發展改革、財政等相關部門的溝通,落實建設經費,確保建設任務順利進行,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做好項目竣工的驗收。
二是實事求是、核清底數。對調查統計的災情數據,進一步逐單位核實,確保做到不多報,不漏報??h級衛生行政部門會同發展改革和建設部門對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受災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統計,重點對房屋和重要設備進行分類鑒定。上報數據需經填報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和政府主管領導簽字確認后,報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市級衛生行政部門會同發展改革和建設部門對轄區內市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受災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統計和鑒定,并對縣級上報的受災情況進行核實,分類匯總統計后上報省衛生廳,上報數據需經填報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領導和政府主管領導簽字確認。對轄區內衛生機構需要拆除重建的危房,以市級建設部門鑒定確認為主,如鑒定有困難的,可請省級建設部門組織專家鑒定。
三是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要根據區域衛生規劃,按照國家標準,從當地實際出發合理核定機構規模,統一規劃、科學選址、合理布局。要與國債建設項目、民生八大工程衛生項目和新農村建設項目相結合,整合資源、統籌安排。
四是提高標準、注重質量。按照國務院恢復重建條例要求,對醫院等人口密集的公共服務設施,應當按照高于當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增強抗震設防能力,把醫療衛生機構建成當地最堅固、最安全、能夠進行應急避難的場所。
五是自力更生、多方籌資。受災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多渠道籌集資金和物資,積極主動地開展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按照規定要求使用好中、省安排的重建資金。
二、建設目標
用兩年時間,完成全省受災醫療衛生機構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做到質量好、功能全,安全、經濟、適用?;謴娃r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功能,使災區衛生事業發展與全省衛生事業發展相統一,為災區人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三、建設范圍、重點、規模和標準
?。ㄒ唬┙ㄔO范圍和重點?;謴椭亟ǖ姆秶ㄊ転牡貐^的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是漢中、寶雞兩市的嚴重受災縣(區)及其他經省政府確定的市、縣(區)。建設重點是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
?。ǘ┙ㄔO規模。按照《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綜合醫院建設標準〉等14個汶川地震災區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和裝備指導標準的通知》(衛辦規財發〔2008〕122號)確定的規模和標準進行建設(國家規定鄉鎮衛生院按每千人口0.6—1.2張床的標準設置,我省明確為按每千人口1.0張床設置)。村衛生室按照村莊大小、人口多少確定,每村60㎡以內??h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恢復重建主要由市、縣兩級負責,省上給予適當補助。市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恢復重建工作由本級政府負責。
(三)建設標準。以建設部門對房屋受損程度的鑒定等級和衛生部建設標準為依據,綜合醫院主要建筑的平均造價,按建設地區相同建筑等級標準和結構形式住宅平均建安造價的2-3倍確定,鄉鎮衛生院房屋平均建筑安裝工程造價,可參照建設地區相同建筑等級標準和結構形式的住宅平均建安造價的1.5—2.0倍確定。
四、資金來源
?。ㄒ唬幦覟暮蠡謴椭亟▽m椡顿Y。
?。ǘ幦∩鐣c個人捐贈資金。
?。ㄈ幦谥гY金。
?。ㄋ模┎块T調劑和單位自籌資金。
?。ㄎ澹┦∈锌h財政預算調節資金。
五、工作步驟
按照衛生部要求,9月底前,要采取維修加固或建立活動房屋等措施,完成災區縣、鄉(鎮)的臨時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基本恢復災區正常醫療衛生服務秩序。到今年12月底,全面恢復災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能夠開展正常的醫療衛生服務工作。明年6月底前完成4個縣的村衛生室建設,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醫療衛生機構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市級政府要認真履行衛生項目建設的監管職責,縣級政府要全面負責災后重建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部署。要認真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將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列入當地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中統籌考慮,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二)加強項目管理。要嚴格遵照基本建設程序,加強項目的合同制、法人負責制、監理制和招投標制等四項制度建設。認真做好項目設計、論證、審批等前期準備工作,制訂項目建設總體及分階段進度計劃,執行工程項目建設有關技術標準和程序規范,建立健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全程監督檢查,項目建成后,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驗收。項目建設各個環節都要明確責任人,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
?。ㄈ┘訌娰Y金監管。省財政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廳制定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管理辦法。資金要實行專戶管理,集中使用。醫療設備和器械實行政府采購。加強資金審計監督,確保資金安全。
(四)做好過渡性安置工作。在醫療衛生系統災后恢復重建過程中,要做到正常工作與災后恢復重建兩手抓。對房屋倒塌或需拆除重建的醫療衛生單位,地震災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應根據現有條件,因地制宜,為災區醫療衛生機構安排活動板房等過渡性工作場所;對于僅需要簡單維修即可使用的房屋,要組織力量盡快維修加固,盡早重新投入使用,確保災區醫療衛生工作正常運轉。
衛生系統災后重建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健康保障,各市、縣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精心組織,倒排工期,加快步伐,強力推進,力爭建設項目近期開工,兩年內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使災區廣大人民群眾盡早受益。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