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加強我省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戰略產業,糧食是保生活、穩物價、安民心的重要商品,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業和糧食生產。今年3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3月2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重要講話,深入分析了國內糧食生產和供給所面臨的新形勢,深刻闡述了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提出了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為了認真貫徹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加強我省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農業和糧食生產重要性的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上來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認真落實和不斷完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我省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歷史少有的好局面,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又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去年以來,糧食、豬肉、食用油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去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5.1%,創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拉動價格總指數上漲4.2個百分點,影響程度占到82.3%。今年前兩個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9.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拉動7.6個百分點,影響程度占到83.5%。落實宏觀調控任務,緩解物價上漲壓力,需要采取綜合措施,但關鍵在于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增加食品的有效供給。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既是保證市場供給、抑制通貨膨脹、實現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迫切要求,也是應對農產品市場變化、保障我省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更是順利推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所在。我省是國家確定的糧食產銷平衡省份,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糧食生產和流通形勢發生顯著變化,產需缺口逐年擴大,結構不平衡的矛盾比較突出;糧食庫存減少,銷區庫存薄弱;糧食價格受國際國內影響的程度不斷加大,今年將繼續呈現上升態勢。從當前情況看,糧食播種面積擴大和單產提高的難度加大,自然災害和不利氣象因素較多,農資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種糧比較效益下降,嚴重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生產形勢比較嚴峻。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出臺的政策措施宣傳到戶、落實到位,給廣大農民群眾發出最有力、最直接、最強烈的信號,調動好、發揮好、保護好他們發展農業和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努力實現農業和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為加快建設西部強省奠定堅實基礎。
二、進一步明確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為了大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保持穩定增長、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中央財政年初預算安排 “三農”投入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投入力度和增加速度前所未有。在這個基礎上,針對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務院決定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中央財政再增加252.5億元投入,主要是直接補貼給農民。為此,國務院出臺了10項政策措施:
一是進一步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紤]到化肥農資價格的大幅上漲,增加了糧食的生產成本,國務院決定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在今年預算已安排482億元的基礎上,再增加156億元,達到638億元,使每畝的平均補貼水平比去年增加23元,達到40元。
二是增加良種補貼。中央財政再增加50億元資金,對全國44億畝水稻全部實現良種補貼,早稻和中稻的補貼標準不變,仍為每畝10元和15元,晚稻補貼標準由每畝7元提高到15元。擴大小麥良種補貼范圍,在現有的11個小麥主產省擴大補貼面積的覆蓋面,全國補貼面積由1億畝增加到2億畝,每畝補貼標準仍為10元。擴大玉米良種補貼范圍,補貼面積由3000萬畝增加到2億畝,每畝補貼10元。
三是進一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每斤稻谷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7分錢,早秈稻、中晚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每斤分別達到0.77元、0.79元和0.82元;每斤白小麥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5分錢,達到0.77元;每斤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3分錢,達到0.72元。
四是增加防汛抗旱資金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中央財政增加20億元特大防汛抗旱資金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資金,支持各地搞好春耕生產;增加20億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主要用于農作物種子工程、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和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等。
五是增加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費補助。在已安排經費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再增加6.5億元,重點用于中西部地區基層防疫工作經費的補助。
六是將糧、油、肉生產大縣增加的獎勵資金用于貼息。今年增加的46億元獎勵資金,重點支持發展糧油肉生產、流通、加工等方面的貸款貼息以及農業保險費補助等支出。
七是延長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全免通行費政策。對在全國五縱二橫國道主干線“綠色通道”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繼續免收通行費。
八是加強農資和農產品市場調控。扶持化肥生產,加強化肥調運和價格監管,加強農用柴油市場調控,保障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增加農產品儲備,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不斷檔、不脫銷,價格不大漲、不大落。
九是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對農業貸款的總體規??刂茖嵭刑貏e安排,確保農業貸款規模不低于上年水平。根據農村金融機構涉農貸款比率實施有差別的準備金利率,增加中西部和糧食主產區支農再貸款額度。
十是抓好政策落實。盡快落實今年中央已出臺和這次新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我省在認真落實中央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的同時,將繼續實施小麥良種補貼、水稻良種補貼、地膜玉米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等補貼政策,進一步加大省級財政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要與國家有關部委銜接,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投入上按要求全額予以配套,以更好地推動農業和糧食生產。各市、縣、區也要抓住財政狀況不斷好轉的有利時機,結合各自實際,研究出臺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
三、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一)切實加強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切實把發展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保證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物價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要事來抓,在領導精力、工作部署、財力分配、政策措施上真正體現重中之重。要進一步強化糧食工作省長負責制下的市縣長負責制,全面落實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各項措施,逐級分解任務、落實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特別是糧食主產縣(市、區),務必確保今年的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量不能低于去年。其他縣(市、區)也要加強基本口糧田建設,認真落實糧食生產任務。各級有關部門都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
?。ǘ┣袑嵓哟蠓龀终叩男麄髁Χ?。今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之多、增幅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中央向農民發出的最有力、最強烈的信號,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最直接、最見效的措施。當前,時值春播備耕的關鍵時期,正是農民安排生產的重要時節,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不失時機地做好宣傳工作,及時把政策信息傳達給群眾,最大限度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省農業廳、省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要與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密切配合,制定專門的宣傳方案,進行系列宣傳和深度報道,使國務院出臺的扶持政策家喻戶曉,充分發揮扶持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4月中下旬,省政府將組織省級有關部門,對各地宣傳和落實扶持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
(三)切實抓好當前的農業生產。春分已過,清明在即,春耕生產正在全面展開,各地要進一步動員群眾,努力抓好春季農業生產。一要繼續加強麥油作物田間管理,努力提高單產水平,確保夏季糧油取得好收成。二要種足種好春播作物,為秋糧豐收打好基礎。積極發展優質水稻,因地制宜擴大地膜玉米、馬鈴薯種植面積,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地膜覆蓋、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節本增效技術,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1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三要立足抗災奪豐收,突出抓好防汛、抗旱、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四要組織好化肥、種子、農藥、農膜等農用生產資料的生產調運,確保農用生產資料品種對路、數量充足、質量優良,努力滿足春耕生產需求。要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各種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生產銷售假劣農資的不法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五要抓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認真實施全省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不斷提高基本農田的質量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六要廣泛發動群眾,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力爭春季造林完成全年任務的60%以上。當前,森林防火已經進入緊要期,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嚴防重特大森林火災的發生,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