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陜西省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國發〔2007〕36號)精神,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省環保局結合我省實際,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陜西省單位GDP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陜西省單位GDP能耗監測體系實施方案》、《陜西省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三個方案”》和《陜西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陜西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陜西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以下簡稱“三個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充分認識建立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的重要意義。近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看到,完成“十一五”末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12%和10.1%的目標還很艱巨。建立科學、完整、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以下簡稱“三個體系”),是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基礎和制度保障。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三個體系”的重要意義,按照“三個方案”和“三個辦法”的要求,抓緊推進“三個體系”建設,為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奠定基礎。
二、扎實做好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基礎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多層次的節能減排統計制度。省統計局要加快制訂節能減排統計制度,完善統計調查表、核算方案、數據評估辦法等配套措施。同時,要指導幫助有關部門、行業協會、能源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做好各項節能減排指標統計工作。二是加強節能減排統計業務建設。有關職能部門要抓緊建立安全、靈活、高效的能源和減排數據采集、傳輸、加工、存儲和使用等一體化節能減排統計信息系統。三是各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單位要依法履行統計義務。用能單位和重點污染源單位要全面加強節能減排計量、記錄和統計,從儀表配置、商品檢驗、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等基礎工作入手,如實提供統計資料,按時報送數據。
三、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各項規定。要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和巡查,保證各項數據真實、準確。要嚴肅查處節能減排考核工作中的弄虛作假行為,嚴禁隨意修改統計數據,杜絕謊報、瞞報和不報行為,確保監測質量和考核工作客觀、公正和嚴肅。要嚴格執行節能減排考核工作紀律,對列入考核范圍的節能減排指標(此次對《陜西省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實施方案》個別考核指標進行了修訂完善),未經省統計局、省發展改革委和省環保局審定,各設區市政府不得擅自公布。各級發展改革、環保等部門要嚴格按照統計數據搞好節能減排考核,按照方案和辦法,對各市和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節能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嚴格執行問責制。
四、切實加強對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工作的領導。各地、各部門要把“三個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籌安排,落實責任,盡快建立并發揮“三個體系”作用。各設區市政府要對本地“三個體系”建設負總責,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省發展改革委、省環保局、省統計局等省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密切協作配合,加強指導監督,跟蹤掌握動態,協調解決好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宣傳“三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作用,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監督節能減排工作的良好氛圍。
?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三月七日
陜西省單位GDP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
省統計局 省發展改革委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
?。ㄒ唬┛傮w思路。根據各級能源消費總量的核算方法,從能源供應統計和消費統計兩個方面建立健全能源統計調查制度。以普查為基礎,根據國民經濟各行業的能耗特點,建立健全以全面調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等各種調查方法相結合的能源統計調查體系。
?。ǘ┕ぷ饕?。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能源統計制度,各地區要建立適合本地能源統計核算和節能降耗工作需要的地方能源統計制度,各級政府部門、協會、能源產品生產經營企業也要盡快建立有關能源統計制度,做好各項能源指標統計。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能源統計業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快建立安全、靈活、高效的能源數據采集、傳輸、加工、存儲和使用等一體化的能源統計信息系統。各社會用能單位要從儀器儀表配置、商品檢驗、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等基礎工作入手,全面加強能源利用的計量、記錄和統計,依法履行統計義務,如實提供統計資料。
二、建立健全能源生產統計
?。ㄒ唬┻M一步完善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產品產量統計制度,增加能源核算所需要能源產品的中小類統計目錄。
(二)建立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煤炭產品產量統計制度。
調查內容:煤炭生產量、銷售量、庫存量。
調查范圍:規模以下(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煤炭生產企業。煤炭產品產量調查的范圍按照安全監管部門核定的頒發煤炭生產許可證的規模以下煤炭生產企業名單確定。
調查頻率:季報,2008年一季度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煤炭局組織全面調查。
三、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統計
以能源省際間流入與流出統計為重點,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統計。
?。ㄒ唬┟禾?。將現有煤炭省際間流入與流出統計范圍由重點煤礦擴大到全部煤炭生產和流通企業。
調查內容:分地區煤炭銷售量。
調查范圍:全部煤炭生產、流通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煤炭局組織全面調查。
?。ǘ┰?。原油省際間流入與流出量可根據現有海關統計和工業企業能源統計報表中有關指標計算取得。具體方法是:
原油產地:本地區原油凈流出量(正數)或凈流入量(負數)=原油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工業企業原油購進量
非原油產地:本地區原油凈流出量(正數)或凈流入量(負數)=進口量-工業企業原油購進量
原油產量從工業企業月度生產統計報表取得,工業企業原油購進量從工業企業季度能源消費統計報表取得,進口量、出口量數據從海關進出口統計取得。
?。ㄈ┏善酚?。成品油省際間流入與流出量通過建立“批發與零售企業能源商品購進、銷售與庫存”統計制度取得。
1.? 在經商務部批準的經營成品油批發業務的企業范圍內,建立成品油購進、銷售、庫存統計制度。
調查內容:成品油購進量、購自省外,銷售量、售于省外、售于批發零售企業,庫存量。
調查范圍:經商務部批準的經營成品油批發業務的全部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組織全面調查。
2.? 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成品油零售企業范圍內,建立成品油銷售、庫存統計調查制度。
調查內容:成品油銷售量、庫存量。
調查范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成品油零售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組織全面調查。
?。ㄋ模┨烊粴狻J‰H間天然氣流入與流出量分別由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榆林榆川天然氣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天然氣管理機構提供。
?。ㄎ澹╇娏Αk娏Φ氖‰H間輸配數量,由省電力公司、榆林供電局、省地方電力(集團)公司提供。
?。┢渌茉雌贩N。洗煤、焦炭、其他焦化產品、液化石油氣、煉廠干氣、其他石油制品、液化天然氣等產品地區間流入與流出調查,采用與原油相同的方法進行核算,即利用海關進出口資料和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統計報表中的有關指標計算取得。具體核算方法:
其他能源品種本地凈流出量(正數)或凈流入量(負數)=本地生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工業企業購進量
四、建立健全能源消費統計
通過建立健全能源消費統計,反映能源消費結構,為市、縣(市)進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數據支持,對能源供應統計無法取得的資料以能源消費統計予以補充。近期重點加強各級能源消費數據核算基礎,建立分地區能源消費核算制度和評估制度。
?。ㄒ唬┩晟片F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購進、消費、庫存、加工轉換統計調查制度,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熱值燃料、工業廢料等調查目錄,增加余熱余能回收利用統計指標。
?。ǘ┙⒁幠R韵鹿I企業和個體工業能源消費統計制度。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個體工業能源消費約占全部工業能源消費的10%左右,這部分企業生產工藝、設備比較落后,能耗高,調查其能源消費對于指導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反映節能減排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內容:煤炭、焦炭、天然氣、汽油、柴油、燃料油、電力等消費量。
調查范圍: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個體工業。
調查頻率:季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組織抽樣調查。
?。ㄈ┙⑥r林牧漁業生產單位能源消費調查制度。
調查內容:煤炭、汽油、柴油、燃料油、電力等消費量。
調查范圍:從事農林牧漁生產經營活動的法人單位。
調查頻率:年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組織重點調查。
?。ㄋ模┙∪ㄖI能源消費統計。建筑業能源消費總量占全部能源消費的比重為1.5%左右,擬采取普查年份全面調查、非普查年份根據有關資料進行推算的方法,取得建筑業能源消費數據。
?。ㄎ澹┙⒔∪谌a業能源消費統計調查制度。第三產業涉及范圍廣泛,單位數量眾多,需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經營類型企業的能源消費特點,采取不同的調查方法,進行統計調查。耗能較大的餐飲業分規模建立全面調查或重點調查統計制度;交通運輸行業按照不同運輸方式建立相應的調查制度。第三產業的其他行業能源消費,電力約占90%左右,由省電力公司、榆林供電局、省地方電力(集團)公司通過健全社會用電量統計,提供能耗核算所需的資料。
1.? 餐飲業。餐飲業單位數量多、分布面廣、能源消費品種較多、調查難度大,將其分為限額以上和限額以下兩部分進行調查。對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從業人員40人以上,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實行全面調查,全面建立煤炭、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等能源消費量統計調查制度。對限額以下餐飲企業實行重點調查,取得樣本企業單位營業額和能源消費量數據,按照限額以下餐飲業營業額資料推算其全部能源消費量。
調查內容:煤炭、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
調查范圍:限額以上企業,限額以下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在限額以上和以下企業分別組織全面調查和重點調查。
2.? 交通運輸業。按照不同運輸方式建立能源消費統計調查制度。
?。?)鐵路、航空、管道運輸業。
調查內容:煤炭、煤氣、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等。
調查范圍:鐵路、航空、管道運輸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07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西安鐵路局、西延鐵路公司、神華鐵路公司、西北民航管理局、西北石油管道局等運輸部門組織全面調查。
?。?)公路、水上運輸和港口。
公路、水上運輸和港口是指從事公路(包括城市公交)、水上營業性運輸和港口裝卸業務的企業(包括個體專業運輸戶),不包括社會車輛和私人家庭車輛的交通運輸活動。運輸企業管理分散、流動性強,需要對不同性質的運輸企業采取不同的調查方式。在從事營業性公路、水上運輸的重點企業和港口范圍內,建立統一、規范的能源消費統計調查制度,并在工作規范化以后逐步將調查范圍擴大到全部專業運輸企業。對從事公路、水上運輸的個體專業運輸戶實施典型調查,按照單車(單船)年均收入耗油量或單位客貨周轉量耗油量、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登記的車(船)數量,推算其能源消費總量。
調查內容:汽油、柴油、燃料油消費量等。
調查頻率:年報,2008年一季度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交通廳、省統計局組織對重點專業運輸企業和港口全面調查,對從事公路、水上運輸的個體專業運輸戶典型調查。
?。┙⒔∪用裆钣媚芙y計制度。
1.? 城鎮居民生活用能。
調查內容:煤炭、汽油、柴油、城市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
調查范圍:與現有城鎮住戶調查范圍相同。
調查頻率:季報,2008年一季度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組織抽樣調查。
2農村居民生活用能。
調查內容: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等。
調查范圍:與現有農村住戶調查范圍相同。
調查頻率:季報,2008年一季度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組織抽樣調查。
?。ㄆ撸┙⒔∪饕ㄖ锬芎慕y計制度。針對飯店、賓館、商廈、寫字樓、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的大型建筑物,由省建設廳會同省統計局研究建立相應的統計制度。
?。ò耍┙⒔∪茉蠢眯式y計制度。能源利用效率統計主要是指單位產品能耗、單位業務量能耗統計。目前在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范圍內建立了25種重點耗能產品,108項單位產品能耗統計調查制度。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統計范圍,由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工業企業逐步擴大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逐步增加耗能產品的統計品種。
?。ň牛┩晟菩履茉?、可再生能源統計制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核能、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等。目前,除核電、水電有規范的統計制度外,其他能源的利用因數量較少,缺乏統一的統計計量標準,統計制度尚不健全。要在抓緊制訂統計標準的同時,積極探索和研究建立相關統計指標和統計調查制度,盡快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完整地納入正常能源統計調查體系。
有關能源統計制度、調查表、核算方案等,由省統計局另行印發。
陜西省單位GDP能耗監測體系實施方案
省統計局省 發展改革委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總體思路。在建立健全能耗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通過對各項能耗指標的數據質量實施全面監測,評估各地、各重點企業能耗數據質量,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節能降耗工作進展,全面、真實地反映全省、各地區以及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ǘ┕ぷ饕蟆T诩訌娔芎母黜椫笜私y計的同時,對能耗指標的數據質量進行監測,確保各項能耗指標的真實、準確。要深入研究能耗指標與有關經濟指標的關系,科學設置監測指標體系。要抓緊制訂科學、統一的能耗指標與GDP核算方案,從核算基礎、核算方法、工作機制等方面對單位GDP能耗及其他監測指標的核算進行嚴格規范,不斷完善主要監測指標核算的體制和機制。各地要結合實際,制訂嚴格的數據質量評估辦法,切實保障數據質量。節能降耗指標及其數據質量分別由上一級統計部門認定并實施監測。200家重點耗能企業主要由省統計局和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監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要對本地區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監測。各級統計部門從2008年起,建立統一、科學的季度、年度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GDP能耗核算制度,制訂能反映各地工作特點的能耗數據質量評估辦法。
二、對節能降耗進展情況進行監測
?。ㄒ唬θ∫约案鞯貐^節能降耗進展情況的監測。
監測指標:單位GD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單位GDP電耗及其降低率;單位產品能耗,重點耗能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重點耗能行業產值及其增長速度等。
?。ǘχ饕哪苄袠I節能降耗進展情況的監測。
主要耗能行業包括: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火力發電、造紙、紡織等。
監測指標:單位增加值能耗,單位產品能耗。
?。ㄈχ攸c耗能企業的監測。
重點耗能企業為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
監測指標:單位產品能耗,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節能降耗投資等。
(四)對資源循環利用狀況和“十一五”期間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的建設情況的監測。
監測指標:資源循環利用指標;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的節能量。
三、對地區單位GDP能耗及其降低率數據質量的監測
(一)對GDP的監測。
第一組:地區GDP總量的逆向指標,用于檢驗GDP總量是否正常。
1.地區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地區各項稅收占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之和的比重。
3.地區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加額占GDP的比重。
第二組:與地區GDP增長速度相關的指標,用于檢驗現價GDP增長速度是否正常。
1.地區各項稅收增長速度。
2.地區各項貸款增長速度。
3.地區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
4.地區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
第三組:與地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相關的指標,用于檢驗第三產業增加值是否正常。
1.地區第三產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比重。
2.地區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增長速度。
(二)對能源消費總量的監測。
1.電力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用以監測終端能源消費量是否正常。
2.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占地區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用以監測地區能源消費總量是否正常。
3.火力發電、供熱、煤炭洗選、煤制品加工、煉油、煉焦、制氣等加工轉換效率,用以監測涉及計算各種能源消費量的相關系數是否正常。
4.三次產業、行業能源消費增長速度、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用以監測各次產業、行業能源消費量增長速度與增加值增長速度是否相銜接。
5.主要產品產量、單位產品能耗,用以監測重點耗能產品能源消費情況。
有關數據評估辦法、核算制度等,由省統計局另行印發。
陜西省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
????? 一、總體思路
按照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到位,獎懲分明,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要求,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獎懲制度,強化政府和企業責任,發揮節能政策指揮棒作用,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目標。
二、考核對象、內容和方法
?。ㄒ唬┛己藢ο?。各設區市政府和省政府確定的“200戶”重點用能企業。
?。ǘ┛己藘热?。主要包括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落實節能措施情況。
?。ㄈ┛己朔椒?。采用量化辦法,相應設置節能目標完成指標和節能措施落實指標,滿分為100分。節能目標完成指標為定量考核指標,以省發展改革委制訂的年度節能目標為基準,分別依據省統計局核定的地區能耗指標和省發展改革委認可的企業節能指標,計算目標完成率進行評分,滿分為40分,超額完成指標的適當加分。節能措施落實指標為定性考核指標,是對各地區、各重點用能企業落實節能措施情況進行評分,滿分為60分。
(四)考核結果。分為超額完成(95分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80分)、未完成(60分以下)四個等級。未完成節能目標的,均為未完成等級。具體考核計分方法見附件。
三、考核程序
?。ㄒ唬┟磕?月底前省發展改革委根據全省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綜合考慮各設區市、各企業實際,確定各地區、各企業的年度節能目標。
?。ǘ┟磕?月底前,各設區市政府將上年度本地區節能工作進展情況和節能目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報省人民政府,同時抄送省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節能辦公室(以下簡稱節能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監察廳、省人事廳、省國資委、省質監局、省統計局、省工交辦等部門組成評價考核工作組,通過現場核查和重點抽查等方式,對各地區節能工作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和監督核查,形成綜合評價考核報告,于每年5月底前報省政府。對各地區節能目標責任的評價考核結果經省政府審定后,由省節能辦向社會公告。
?。ㄈ?00戶”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列入國家“千家企業”的我省21戶重點用能企業(以下簡稱“千家企業”)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組織實施,中央企業和省國資委監管的國有獨資、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中省企業)由省工交辦負責組織實施,其他企業按屬地原則由各設區市節能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企業應于每年1月底前完成上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工作進展情況自查報告,“千家企業”向省發展改革委提交報告同時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省企業向省工交辦提交報告同時抄報省發展改革委,其他企業向所在地市級節能主管部門提交報告同時抄報省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交辦、所在地市級節能主管部門分別組織以社會各界專家為主的評估組,對所考核企業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核查,并于每年3月底前將綜合評價報告報送省節能辦和省發展改革委。“200戶”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情況評價考核結果由省節能辦審核匯總后,向社會公告。
四、獎懲措施
?。ㄒ唬Ω鞯貐^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經省政府審定后,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依照《關于各市(區)和省直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試行辦法》等規定,作為對設區市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
?。ǘ己说燃墳槌~完成和完成的設區市政府進行表彰獎勵,對超額完成的予以50萬元獎勵。對考核等級為未完成的設區市政府,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等,省上暫停對該地區除鼓勵類外新建高耗能項目的核準和審批。
(三)考核等級為未完成的設區市政府,應在評價考核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向省政府作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并抄送省發展改革委。整改不到位的,由監察部門依據有關規定追究該地區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ㄋ模υu價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和完成等級的企業,由省政府予以通報表揚,同時加大對企業節能項目的投資支持力度,對超額完成的前10名企業各獎勵10萬元、10名以后的各獎勵5萬元。對評價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的企業,予以通報批評,一律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等,對其新建高耗能投資項目和新增工業用地暫停核準和審批??己私Y果為未完成等級的企業,應在評價考核結果公告后一個月內提出整改措施報所在地設區市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限期整改。對“200戶”企業中的國有獨資、國有控股企業的考核評價結果,由各級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作為對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實行“一票否決”。
?。ㄎ澹υ诠澞芸己斯ぷ髦胁m報、謊報情況的地區,予以通報批評;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責任。
附表:1.設區市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計分表
???????????? ?2.“200戶”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計分表
????? 附表1:設區市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計分表
????? 考核指標序號考核內容分值評分標準節能目標
?。?0分)1萬元GDP
能耗降低率40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得40分,完成目標的90%得36分,完成80%得32分,依此類推。每超額完成10%加3分,最多加9分。本指標為否決性指標,只要未達到年度計劃確定的目標值即為未完成等級。節能措施
?。?0分)2節能工作組織和領導情況21建立本地區的單位GDP能耗統計、監測、考核體系,1分;
2建立節能工作協調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重大問題,1分。3節能目標分解和落實情況31節能目標逐級分解,1分;
2開展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檢查和考核,1分;
3定期公布能耗指標,1分。4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情況20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上升,4分;
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4分;
3制定和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4分;
4完成當年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目標,8分。5節能投入和重點工程實施情況101建立節能專項資金并足額落實,3分;
2節能專項資金占財政收入比重逐年增加,4分;
3組織實施重點節能工程,3分。6節能技術開發和推廣情況91把節能技術研發列入年度科技計劃,2分;
2節能技術研發資金占財政收入比重逐年增長,3分;
3實施節能技術示范項目,2分;
4組織推廣節能產品、技術和節能服務機制,2分。7重點企業和行業節能工作管理情況81完成重點耗能企業(含“200戶”企業)當年節能目標,3分;
2實施年度節能監測計劃,1分;
3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完成年度目標得4分,完成80%得2分,不足70%的不得分。8法律、法規執行情況31出臺和完善節約能源法配套政府規章等,1分;
2開展節能執法監督檢查等,1分;
3執行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1分。9節能基礎工作落實情況51加強節能監察隊伍、機構能力建設,1分;
2完善能源統計制度并充實能源統計力量,1分;
3按要求配備能源計量器具,1分;
4開展節能宣傳和培訓工作,1分;
5實施節能獎勵制度,1分。小計100
????? 注:1.年度計劃節能目標以省發展改革委制訂的分年度目標為準。
????? 2.2010年節能目標以《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的若干意見》(陜政發〔2006〕30號)中的目標為準。
????? 附表2:“200戶”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計分表
????? 考核指標序號考核內容分值評分標準節能目標
?。?0分)1節能量40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得40分,完成目標的90%得35分、80%得30分、70%得25分、60%得20分、50%得15分、50%以下不得分。每超額完成10%加2分,最多加6分。本指標為否決性指標,只要未達到目標值即為未完成等級。節能措施
?。?0分)2節能工作組織和領導情況51建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并定期研究部署企業節能工作,3分;
2設立或指定節能管理專門機構并提供工作保障,2分。3節能目標分解和落實情況101按年度將節能目標分解到車間、班組或個人,3分;
2對節能目標落實情況進行考評,3分;
3實施節能獎懲制度,4分。4節能技術進步和節能技改實施情況251主要產品單耗或綜合能耗水平在“200戶”企業同行業中,位居前20%的得10分,位居前50%的得5分,位居后50%的不得分;
2安排節能研發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4分;
3實施并完成年度節能技改計劃,4分;
4按規定淘汰落后耗能工藝、設備和產品,7分。5節能法律法規執行情況101貫徹執行節約能源法及配套法律法規及地方性法規與政府規章,2分;
2執行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4分;
3實施主要耗能設備能耗定額管理制度,2分;
4新、改、擴建項目按節能設計規范和用能標準建設,2分。6節能管理工作執行情況101實行能源審計或監測,并落實改進措施,2分;
2設立能源統計崗位,建立能源統計臺賬,按時保質報送能源統計報表,3分;
3依法依規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并定期進行檢定、校準,3分;
4節能宣傳和節能技術培訓工作,2分。小計100
???? 注:1.節能目標以省發展改革委制訂的分年度目標為準。
???? 2. 2010年節能目標以節能目標責任書中簽訂的目標為準。
陜西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
省環保局省統計局
????? 第一條? 為確?!笆晃濉敝饕廴疚锱欧帕繑祿蚀_、及時、可靠,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陜西省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陜政發〔2007〕28號)、《陜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06〕45號)、《環境統計管理辦法》等,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兩項污染物,即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環境統計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業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COD和SO2排放量的考核是基于工業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的總和。
第三條?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統計制度包括年報和季報。年報主要統計年度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況,報告期為1—12月。季報主要統計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況,為總量減排統計和全省宏觀經濟運行分析提供環境數據支持,報告期為一個季度,每個季度結束后10日內將上季度數據上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第四條? 統計調查按照屬地原則進行,即由縣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完成,省、市級環境保護監測部門的監測數據應及時反饋給縣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工業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據重點調查單位發表調查和非重點調查單位比率估算;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據城鎮常住人口數(或非農業人口數,以2005年口徑為準)、燃料煤消耗量等社會統計數據測算。工業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數據審核、匯總后上報上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并逐級審核、上報至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的年報重點調查單位,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各地區(以縣級為基本單位)排污總量(指該地區排污申報登記中全部工業企業的排污量)85%以上的工業企業單位。重點調查單位的篩選工作應在排污申報登記數據變化的基礎上逐年進行。
篩選項目為: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煙塵、粉塵、固體廢物等。只要其中有一個項目被篩選上,該企業就為重點調查單位。
?。ㄒ唬┰谏鲜龊Y選范圍以外的企業,但排放廢水中含重金屬類有害物質的企業也應確定為重點調查單位。
?。ǘ┘皶r將上年度已通過各級環保部門竣工驗收的建設項目納入環境統計調查范圍。
?。ㄈ┦聦嵣弦呀涍M入生產或試生產的新建、改擴建企業,應當按照當年實際開工時間計算排污量,并將其納入工業污染源重點調查單位的篩選范圍。
?。ㄋ模┦?、市、縣級都要篩選轄區內重點調查單位,下級的重點調查企業名單中必須包括上級重點調查企業名單中位于本轄區內的企業。
?。ㄎ澹榕c全省污染源普查結果銜接,禁止各地在篩選重點調查單位時采用企業群的調查方式。
篩選出的重點調查單位應與上年的重點調查單位對照比較,分析增、減單位情況并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重點調查數據能夠反映排污情況的總體趨勢。
季報制度中的國、省、市、縣控重點污染源按照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公布名單執行,每年動態調整。
第六條? 重點調查單位污染物排放量可采用監測數據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數法進行統計。
監測數據法:重點調查單位原則上都應采用監測數據法計算排污量。重點調查單位統計范圍每年動態調整一次,納入新增企業(不論試生產還是已通過驗收,凡造成事實排污超過1個月以上的企業均應納入統計范圍)。對當年關停企業按其當年實際排污天數計算排污量。
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主要適用于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測算,測算公式如下:燃料燃燒二氧化硫排放量=燃料煤消費量×含硫率×0.8×2×(1-脫硫率)
排放系數法:排放系數法主要適用于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造紙、金屬冶煉、紡織等行業排污量的估算。
以上三種方法中優先使用監測數據法計算排放量。若無監測數據(或監測頻次不足),可根據上述適用范圍,火電廠選用物料衡算法,鋼鐵、化工、造紙、建材、有色金屬、紡織等行業企業選用排放系數法。監測數據法計算所得的排放量數據必須與物料衡算法或排放系數法計算所得的排放量數據相互對照驗證,對兩種方法得出的排放量差距較大的,須分析原因。對無法解釋的,按“取大數”的原則得到污染物的排放量數據。
第七條? 根據重點調查企業匯總后的實際情況,估算非重點調查企業的排污數據。采?、佟氨嚷使浪恪钡姆椒?。按重點調查單位總排污量變化的趨勢,等比或將比率略做調整,估算出調查年度非重點調查單位的排污量?;颌凇翱偭抗浪恪钡姆椒ā⒄蛰爡^內當年GDP或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費、人口增減等數據變化情況核定的排污總量,調整調查年度非重點調查單位的排污量。
估算各地區非重點調查表中非重點調查企業的各項污染物原則上排放達標率不得大于重點調查企業相對應的各項數值。
第八條? 生活源COD排放量計算公式為:
生活源COD排放量=城鎮常住人口數×城鎮生活COD產生系數×365-城鎮污水處理廠去除的生活COD
其中,城鎮生活COD產生系數優先采用各地區的COD產生系數或實測數據并予以說明;沒有符合本地實際排放情況的系數,則統一采用國家推薦的COD產生系數,西安市為70克/人·日,其他市級城市平均值為65克/人·日,縣級城市為60克/人·日。
生活源SO2排放量計算公式為:
生活源SO2排放量=生活及其他煤炭消費量×含硫率×0.8×2
第九條? 環境統計數據質量控制主要由《環境統計管理辦法》、《環境統計技術規定》、《全國環境統計數據審核辦法》等系列文件組成。各地在數據上報前,由當地環境、統計、發展改革等部門組成聯合會審小組,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趨勢和環境污染狀況,聯合對數據質量進行審核。
重點源的環境統計數據由企業負責填報,各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如發現問題要求企業改正,并重新填報。各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級環境統計數據負責,上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下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上報的統計數據進行審核。下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按照上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核結果認真復核重點調查單位報表填報數據,并重新評估非重點調查單位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條? 按照排放強度法對統計數據進行核算(詳見附件)。
第十一條? 在排放強度法中使用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時,用監測與監察系數對計算結果進行校正;在排放強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時,用監察系數對SO2排放量計算結果進行校正。校正方法和校正系數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年度監測與監察情況另行確定(詳見附件)。
第十二條? 各市級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本辦法要求對年報數據進行核算,核算結果與核算的主要參數一并上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核算后,將核算結果通報各市。各市應根據實際情況并按照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最終核定數據,對年報數據進行校核。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統計數據的核算與校正
????? 附件:
統計數據的核算與校正
????? 一、COD核算與校正
核算方法:
工業COD排放量=上年工業COD排放量+新增工業COD排放量-新增工業COD削減量
其中:
新增工業COD排放量=2005年排放強度×上年GDP×扣除低COD排放行業貢獻率后的GDP增長率
2005年排放強度=2005年工業COD排放量/2005年GDP
扣除低COD排放行業貢獻率后的GDP增長率=〔1-(低COD排放行業工業增加值的增量/GDP的增量)〕×GDP增長率
上述增量和增長率均指當年與上年相比。
低COD排放行業包括電力業(火力發電)、黑色金屬冶煉業(鋼鐵)、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建材)、有色金屬冶煉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品機械制造業和通訊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七個行業。情況特殊的個別市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
生活COD排放量=上年生活COD排放量+當年城鎮人口增長的COD排放量-當年新增生活COD削減量
校正方法:
在排放強度法中使用GDP核算各地COD排放量時,用監測與監察系數對計算結果進行校正:
計算用GDP增長率=當年GDP增長率-監測與監察系數
監測與監察達標率=監測達標企業數/監測企業數×0.5+監察達標企業數/監察企業數×0.5
其中,監測與監察達標率為100%的,監測與監察系數取值為2%,90%及以上的取1.8%,80%及以上的取1.6%,70%及以上的取1.4%,60%及以上的取1.2%,50%及以上的取1.0%,低于50%的為0。
二、SO2核算與校正
核算方法:
SO2排放量=火電SO2排放量+非電SO2排放量
其中:
非電SO2排放量=上年非電排放強度×(當年全社會耗煤量-當年電力煤耗量)-當年新增非電工業SO2削減量
上年非電排放強度=上年非電SO2排放量/(上年全社會耗煤量-上年電力煤耗量)
當年非電SO2排放量須用主要耗能產品(粗鋼、有色、水泥、焦炭等)的排放系數校核,按排放強度和排放系數法估算數據,取大數原則確定非電SO2排放量。
火電SO2排放量=上年火電SO2排放量+當年新增火電SO2排放量-當年新增火電SO2削減量
當年新增火電SO2排放量:按統計部門快報確定的轄區火力發電量按320克標準煤/千瓦時(或當年火力發電標準煤耗水平)計算發電耗煤量(熱電聯產供熱耗煤量按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沒有熱電的不考慮),按轄區平均煤炭硫份確定新增電量導致的SO2產生量,扣去當年新建燃煤機組投產脫硫設施同時運行(要考慮脫硫設施滯后時間)、上年燃煤機組投產脫硫設施滯后于當年運行(上年接轉到今年的脫硫設施)形成的SO2削減量。
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開展節能發電調度試點的地區,可以用轄區內分機組火力SO2排放數據庫作為審核依據,數據庫要有分機組裝機容量、發電量和耗煤量和SO2排放量,火力裝機容量、發電量和增長速度可利用電力管理部門的火力裝機容量指標。
對于燃料油使用量較大的地區,還應核算燃油SO2排放量。
校正方法:
在排放強度法中使用耗煤量核算各地SO2排放量時,用監察系數對SO2排放量計算結果進行校正:
地區SO2排放量=當年核算SO2排放量+Σ企業非正常排放量
企業非正常排放量=企業SO2產生量×脫硫效率×(1-監察系數)
發現被檢查企業脫硫設施非正常運行一次,監察系數取0.8,非正常運行二次監察系數取0.5,超過兩次非正常運行,監察系數取0。
脫硫設施非正常運行定義為生產設施運行期間脫硫設施因故未運行而沒有向當地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時報告的、沒有按照工藝要求使用脫硫劑的、使用旁路偷排手段等其他違法行為。
數據來源:環境監察系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三、有關核算的說明
核算資料。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耗煤量數據依據上年環境統計資料。GDP、有關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城鎮人口增長率使用省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沒有公布數據的,以各市級統計部門初步數為準。以上初步數應與統計部門協商一致后再使用。
削減量核算原則。當年主要污染物新增削減量,以各市污染治理設施實際削減量為依據測算。
關停企業減少的COD排放量以上年納入環境統計數據庫的企業的排放量減去其當年實際排污量所得。關閉小火電計算SO2減排量,減排量=上年關閉機組SO2排放量×(1-當年發電量/上年發電量);淘汰有燒結機的小鋼鐵,計算SO2減排量。其他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在環境統計中有名單的計算減排量,沒有名單的不計算。
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污染物削減量:上年度納入環境統計的企業新建污染治理設施通過調試期后并連續穩定運行的,其去除量從通過調試期的第二個月算起,計算本年實際運行時間(停運和非正常運行時間扣除)及污染物削減量。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去除量:新建成污水處理廠污染物去除量的核算方法與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污染物削減量核算方法相同。對于現有污水處理廠增加污水處理量的,必須說明情況。增加量以新建管網的驗收報告為依據(或以新建管網相關佐證材料為依據),核算時間以通過驗收的第二個月算起。
當年新增火電SO2削減量:包括當年新投運的老機組脫硫設施削減和上年投產老機組脫硫以及隔年投產脫硫機組當年多削減的量。當年新增非火電SO2削減量:指連續穩定減排SO2的工程措施,包括2005年企業的燒結機和冶煉等煙氣脫硫工程脫硫、煉焦脫硫工程、煤改氣工程、與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的循環流化床、集中供熱等脫硫措施形成的SO2削減量。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搬遷或拆除鍋爐等措施減少的SO2排放量要有詳細的技術資料支持。
陜西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
省環保局 省統計局
????? 第一條? 為了準確核定污染源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為我省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提供準確的監測數據,確保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按照《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國發〔2007〕36號)和國家環??偩帧吨饕廴疚锟偭繙p排監測辦法》的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主要污染物減排監測是對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總量進行核定,并為國家確定的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提供數據的監測活動。
監測工作采用污染源自動監測和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包括手工監測和實驗室比對監測),主要掌握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和數量。
污染源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監測技術采用自動監測技術與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技術相結合的方式。
監測方法必須是國家標準方法或環保行業標準方法,并按照國家和省技術規范要求嚴格實行監測過程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第三條? 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工作原則上由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h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監測能力不足時,由市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監測或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定。
國控重點污染源名單由國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公布,省控重點污染源名單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公布,每年動態調整。
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工作由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其中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火電廠和市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工作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
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共享使用,不重復監測。
第四條以污染源監測數據為基礎統一采集、核定、統計污染源排污量數據,根據污染源排放濃度和流量計算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單位應當保證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對污染物排放狀況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定期監測,建立污染源監測檔案。每月10日前向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上月排放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數量,并提供有關資料。
對于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污染源以自動監測數據為依據申報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對于未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污染源,由排污單位提供具備資質的監測單位出具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監測數據,以此申報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對于無法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和不具備條件監測的污染源,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按環境統計方法計算,并向當地環保局申報。
第五條? 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排污單位每月申報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進行核定,負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的質量和排放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將核定結果告知排污單位。
對于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的排污單位,監測設備必須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實時傳輸數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據此數據進行核定。
對未安裝自動監測設備或自動監測設備沒有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的污染源,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對其進行手工監測,其中國控、省控污染源的監測頻次不少于每季度一次,依此數據進行核定。
第六條? 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必須在2008年底前完成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安裝和驗收。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建設由排污單位負責,排污單位確因經費困難,可由各級政府財政負責,驗收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數據監測由企業負責,日常運營由有資質的運營單位負責。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監測數據必須與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經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傳輸上報國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第七條? 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對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的統一質量控制和考核,并組織不定期抽查工作。
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對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的監測設備進行實驗室比對監測和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h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具備實驗室比對監測和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能力的由市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承擔。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對國控和省控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的監測設備進行實驗室比對監測和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其中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對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火電廠和市級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的監測設備進行實驗室比對監測和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實驗室比對監測與自動監測設備同步現場采樣,監測頻次為每季度一次。
實驗室比對的監測結果與同步的自動監測的數據質量達不到規定時,則從本次實驗室比對監測時間上推至上次實驗室比對監測之間的時段按自動監測系統數據缺失處理,數據缺失時段的排放量按照相關技術規范的規定核算。
市、縣實驗室比對監測結果與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檢查、抽查監測結果不一致時,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認自動監測數據的有效性。
第八條? 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建立完整的污染源基礎信息檔案,建立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庫。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按季度報送上級環境監測站,報送時間為每季度第一個月的10日前報送上一個季度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用于監測質量管理。
第九條? 各級政府要保證承擔本轄區污染源監測工作的環境監測站的相關工作條件,在人員配置和培訓、設備購買和更新、工作和實驗用房供給、工作經費保障等方面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并予以落實,特別是要保證直接為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服務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費用,補助國控和省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和運行費用,將其納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
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承擔的重點污染源監測工作經費納入省級財政年度預算。
市、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承擔的重點污染源監測工作經費納入市、縣級財政年度預算。
第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陜西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
省環保局?省統計局
????? 按照《國務院關于“十一五”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的批復》(國函〔2006〕70號)、《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國發〔2007〕36號)以及國家環??偩峙c陜西省政府簽訂的化學需氧量與二氧化硫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要求,為切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規定指標以內,即到2010年全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削減10.1%和12%,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各市(區)和省直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試行辦法》(陜發〔2007〕11號)、《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全省節能減排工作的意見》(陜政發〔2007〕22號)及《陜西省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對象
?。ㄒ唬└髟O區市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
?。ǘ﹪亍⑹】刂攸c污染企業。
?。ㄈ﹩螜C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的火電企業。
二、對各設區市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考核辦法
?。ㄒ唬┛己酥笜恕?/p>
對各設區市政府、楊凌示范區管委會〔以下稱各市(區)〕的考核指標為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和城市空氣質量好于二級的天數。
?。ǘ┛己藭r間和程序。
考核周期為每年1月至12月。各市(區)每年1月底前上報上年度考核相關的各項統計數據和自查報告。省考核辦組織對各市(區)進行實地考核和綜合性評估。
?。ㄈ┓种翟O定。
考核總分為5分,在考核中實行百分制。其中:完成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40分,完成二氧化硫減排目標40分,完成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天數20分。最后得分換算成5分?;瘜W需氧量、二氧化硫減排目標為否決性指標,具體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及計分辦法見附表1。
?。ㄋ模┯嫹洲k法。
1.? 轄區空氣質量(20分)。
城市空氣質量好于二級以上的天數達到目標要求的得20分。每少1天扣05分,上限扣20分。
2.? 化學需氧量(40分)。
各市(區)年度化學需氧量(COD)減排完成省上下達指標任務的得40分,每少完成10%任務扣5分,完成60%(不含60%)以下得0分。
3.? 二氧化硫(40分)。
各市(區)年度二氧化硫(SO2)減排任務完成省上下達指標任務的得40分,每少完成10%任務扣5分,完成60%(不含60%)以下得0分。
(五)分值核定依據。
1.? 城市空氣質量好于二級以上天數以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核定的數據為準。
2.? 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減排考核以國家環??偩挚偭亢硕坝嬎戕k法為準,其中各市(區)GDP、發電量及全社會煤炭消耗量等以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為準。上年度環境統計數據、減排項目及減排總量以省環保局核定為準。
(六)考核等次的確定。
考核分四個等次:超額完成(100分以上且否決性指標超過年度計劃目標值)、完成(100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基本完成(99—90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未完成(90分以下或否決性指標未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己私Y果以綜合得分確定,綜合得分由以下因素構成:
1.? 三項考核指標得分。
2.? 加分指標得分。城市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天數,每多完成一天加0.5分,最多加10分;二氧化硫減排任務每超額完成10%,加5分,最多加20分;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每超額完成10%,加5分,最多加20分。
各市(區)獲得國務院有關環境保護工作表彰的,加10分。獲得國家各部委、辦、局和省政府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表彰的,加5分。
因同一事件被不同機關表彰的,不重復加分。
3.扣分指標得分。各市(區)發生被中央、國務院主要領導同志點名批評的重大環境事件的,年度內因環境問題被國家環??偩至袨椤傲饔蛳夼?、“區域限批”或作為年度整治重點掛牌督辦的;被中央媒體(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作為反面典型曝光的扣20分。
被國家環??偩诸I導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點名批評的,年度內因環境問題被省環保局列為“流域限批”、“區域限批”或作為年度整治重點掛牌督辦的,被省級媒體(省電視臺、省廣播電臺、陜西日報)作為反面典型曝光的扣10分。
因同一事件被不同媒體曝光的,不重復扣分。
(七)獎懲辦法。
對考核等次為超額完成的市(區),省政府予以通報表彰并一次性獎勵10萬元人民幣;對考核等次為完成的市(區)予以通報表彰;對考核等次為未完成的市(區),予以通報批評,并要求在半年內整改,如整改后仍未通過考核,則對該市(區)實行“區域限批”,同時該市(區)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
三、對國控、省控重點污染企業的考核辦法
?。ㄒ唬┛己酥笜恕?/p>
1.? 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年度減排任務(根據省環保局或各市區環保局對企業下達“十一五”期間減排總量制訂的年度目標為準)。
2.? 在線監測裝置安裝及聯網情況。
3.? 減排管理措施落實情況。
?。ǘ┛己藭r間和程序。
考核周期為每年1月至12月。各企業每年2月底前上報上年度考核相關的各項統計數據和自查報告。省環保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各企業進行日常檢查、實地考核和綜合性評估。
?。ㄈ┓种翟O定。
考核實行百分制。其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減排目標完成情況60分,在線監測裝置安裝及聯網情況25分,減排管理措施落實情況15分?;瘜W需氧量、二氧化硫減排目標為否決性指標。
?。ㄋ模┯嫹洲k法。
1.? 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完成情況(60分)。
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得60分,每少完成10%任務扣5分,完成60%(不含60%)以下得0分。每超額完成10%任務加5分。
2.? 在線監測裝置安裝聯網情況(25分)。
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的得10分,與省市環保部門平臺聯網得15分,未安裝得0分。
3.? 減排管理措施落實情況(15分)。
減排工作組織領導、減排目標落實情況5分,污染治理技術開發和建設情況5分,減排管理工作執行情況5分。
具體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及總體計分方法見附表2。
?。ㄎ澹┛己说却?。
考核分四個等次:超額完成(100分以上且否決性指標超過年度計劃目標值)、完成(100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基本完成(99-90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未完成(90分以下或否決性指標未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
?。┆剳娃k法。
省政府對評價考核等次為超額完成的企業予以表彰和獎勵,前10名各獎勵人民幣10萬元,對于考核等次為完成的企業予以通報表彰。同時加大對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和完成企業的減排項目投資支持力度。對考核等次為未完成的企業予以通報批評,下達污染減排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整改期間取消企業享受的稅費優惠及其他扶持政策,并停止審批該企業新建項目(污染治理項目除外)。如連續二年未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的,責令停產治理,經治理后仍不能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的,一律關停。同時將考核結果通報省國資委,作為該企業領導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四、對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火電廠的考核辦法
?。ㄒ唬┛己酥笜?。
1.? 發電機組煙氣脫硫項目建設情況。
2.? 在線監測裝置安裝及聯網情況。
3.? 減排管理措施落實情況(減排工作領導組織情況、減排檔案建立情況、上報環保部門有關數據報表情況)。
?。ǘ┛己藭r間和程序。
考核周期為每年1月至12月。各電廠每年1月底前上報上年度考核相關的各項統計數據和自查報告。省環保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各電廠進行日常檢查、實地考核和綜合性評估。
?。ㄈ┓种翟O定。
考核實行百分制。其中:脫硫項目建設情況70分,在線監測裝置安裝及聯網情況15分,減排管理措施落實情況15分(減排工作領導組織情況、減排檔案建立情況、上報環保部門有關數據報表情況各5分)。具體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及總體計分方法見附表3。
?。ㄋ模┯嫹洲k法。
1.? 脫硫項目建設情況(70分)。
脫硫項目按照計劃工期竣工投產得70分,落后計劃工期得0分。
2.? 在線監測裝置安裝及聯網情況(15分)。
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的得5分,與省市環保部門平臺聯網得10分,未安裝得0分。
3.? 減排管理措施落實情況(15分)。
該電廠有健全減排領導機構得5分,沒有得0分;按照要求建立減排檔案的得5分,沒有得0分;上報數據及時且真實得5分,否則得0分。
?。ㄎ澹┛己说却?。
考核分四個等次:超額完成(100分以上)、完成(100分)、基本完成(99—90分)、未完成(90分以下)。綜合得分由以下因素構成:
1.? 三項考核指標得分。
2.? 加分指標得分。電廠脫硫工程建設進度比計劃工期每提前一個月投產加5分。
3.? 扣分指標得分。省環保局在抽查中發現脫硫設施沒有正常運轉的,第一次扣10分,第二次扣30分,超過兩次以上則本年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為0分。
?。┆剳娃k法。
省政府對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的電廠予以表彰和獎勵,加大對其環保專項資金支持力度,脫硫工程每臺機組比計劃工期每提前一個月投產獎勵10萬元;對考核結果為完成企業予以通報表彰;對評價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的電廠予以通報批評,該電廠及其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等。同時責令其在一個月內作出原因解釋并提交改進方案。如在規定時間內整改仍不到位的電廠,將由省電力部門限制其上網發電。附表1: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考核計分表項目序號考核指標分值計分標準目標責任
?。?00分)1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天數20達到年度目標得20分,每少1天扣0.5分,最多扣20分。2化學需氧量40完成100%(含100%)減排任務的得40分,每少完成10%任務扣5分,完成60%(不含60%)以下得0分。3二氧化硫40完成100%(含100%)減排任務的得40分,每少完成10%任務扣5分,完成60%(不含60%)以下得0分。加分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天數,每超過年度目標一天加0.5分,最多加10分。
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減排任務每超額完成10%,加5分,最多各加20分。
各市(區)獲得國務院有關環境保護工作表彰的,加10分。獲得國家各部委、辦、局和省人民政府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表彰的,加5分??鄯指魇校▍^)發生被中央、國務院主要領導同志點名批評的重大環境事件的,年度內因環境問題被國家環??偩至袨椤傲饔蛳夼?、“區域限批”或作為年度整治重點掛牌督辦的;被中央媒體(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作為反面典型曝光的扣20分。
被國家環保總局領導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點名批評的,年度內因環境問題被省環保局列為“流域限批”、“區域限批”或作為年度整治重點掛牌督辦的,被省級媒體(省電視臺、省廣播電臺、陜西日報)作為反面典型曝光的扣10分。附表2:國控、省控重點污染企業目標責任考核計分表項目序號考核指標分值計分標準減排目標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減排任務60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得60分,每少完成10%任務扣5分,完成60%(不含60%)以下得0分。每超額完成10%任務加5分。減排管理
措施1在線監測裝置安裝聯網情況25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的得10分,與省市環保部門平臺聯網得25分,未安裝得0分。2減排工作組領導和減排目標落實情況51建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掛帥的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并定期研究部署企業減排工作,2分;
2設立或指定減排管理專門機構并提供工作保障,2分。
3實施減排獎懲制度,1分。3減排技術開發和建設情況51按規定淘汰污染大的工藝、設備和產品,2分;
2安排減排資金并采取減排工程技術措施,3分。4減排管理工作執行51編制并實施年度減排計劃,2分;
2建立能源統計臺賬,按時保質報送減排臺賬,2分;
3減排宣傳和減排技術培訓工作,1分。
????? 附表3:單機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的火電企業目標責任考核計分表
項目序號考核指標分值計分標準工程進展
?。?5分)1脫硫項目建設情況70按照計劃工期竣工投產得70分,落后計劃工期得0分。2在線監測裝置安裝情況15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的得5分,與省市環保部門平臺聯網得10分,未安裝得0分。減排管理
措施
?。?5分)1減排工作領導組織情況5有健全減排領導機構得5分,沒有得0分。2減排檔案建立情況5按照省環保局要求建立減排檔案的得5分,沒有得0分。3上報環保部門數據報表5上報數據及時且真實得5分,其余得0分。加分1脫硫工程建設進度比計劃工期每提前一個月投產加5分。扣分1脫硫設備正常運轉情況抽查中發現脫硫設施沒有正常運轉的,第一次扣10分,第二次扣30分,超過兩次以上則本年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為0分。???
????? 注:上報環保部門數據要求:各發電廠每月5號須把上月發電量、燃煤量及燃煤含硫率等數據上報省環保局總量辦。上報的數據必須與給電網公司及統計局上報的數據一致。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