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國發〔2007〕23號)和全國質量工作會議精神,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全面提升我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總體水平,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關系各級政府的社會公信力。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國務院近期先后召開了全國質量工作會議、全國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對加強新形勢下全國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省委、省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始終把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作為事關我省改革、發展和穩定的一件大事來抓,通過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企業的不懈努力,全省產品質量水平穩步提高,主要農產品和食品質量總體上安全放心,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但是也要看到,當前我省產品質量方面還存在產品檔次和標準水平低、可靠性不強等問題,有的農產品藥物殘留量合格率不高,特別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量大面廣,監管難度大,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摻雜使假、濫用添加劑及非食用原料等問題還時有發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全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一定要自覺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清醒地認識到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不僅是管理問題,而且是經濟和政治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也是保障企業持續發展和維護政府形象的客觀要求,從而把思想統一到全國質量工作會議、全省質量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上來,以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扎扎實實地抓好我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
二、狠抓關鍵環節,全面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
?。ㄒ唬﹫猿謴脑搭^入手加強質量安全監管。農業、衛生、商務、工商、質監、檢驗檢疫等部門要充分運用生產許可、強制認證、注冊備案、登記注冊等手段,嚴格市場準入,特別是對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產品,要依法提高市場準入門檻。要建立嚴密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網絡,加強對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等環節的監管,實行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逐步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對農產品等初級產品要重點加強產地環境和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及包裝、儲存、運輸等環節的監管,同時要積極推動和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以及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繼續抓好出口農產品基地建設,擴大綠色食品環境監測面積;對工業品要著重加強原材料進廠查驗、生產加工質量控制和出廠檢驗等環節的控制。
(二)嚴把貨架關和餐桌關。全面實行食品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臺賬制度,嚴格查驗和標識標簽管理。對所有食品經營戶實行實名登記制,特別要加強對農村食品進貨渠道的管理,嚴防不合格食品進入市場。要進一步強化餐飲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食品衛生索證管理。
(三)加強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強化對出口食品、農產品安全衛生項目的監控,保障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強對進口食品、農產品的查驗,提高病蟲害和有害有毒物質的檢出率。強化對進出口廢物原料、醫療器械、舊機電、玩具、燈具、小家電、摩托車、沙灘車等高風險敏感產品的檢驗監管。加大出口食品、農產品企業建立“公司+基地+標準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力度,切實落實疫情疫病、農殘獸殘監控制度。對出口食品運輸包裝統一加貼檢驗檢疫標志,做到出口食品貨證相符,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加快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建立關檢、銀檢、貿檢等協作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逃漏檢行為,確保國門安全。
(四)進一步加大名牌戰略實施力度。根據國內外市場變化趨勢和我省經濟結構調整需要,積極研究制訂質量發展戰略,加大名牌產品培育力度,深入開展“質量興省、質量興市、質量興縣、質量興企”活動,大力宣傳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積極引導企業以質取勝,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強化品牌意識,爭創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陜西名牌、出口品牌等。
?。ㄎ澹┤婕訌娰|量標準體系建設。所有企業都要依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凡生產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產品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積極引導工業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鼓勵企業制訂具有競爭力、高于現行國家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全面提高我省主要工業產品和出口產品的標準水平;著力抓好食品衛生、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形成科學、統一的食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要把食品、藥品等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作為名優產品評定的主要考核指標,努力提高我省產品標準化工作水平。
三、突出重點,認真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目前,此項工作已經展開,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省上的統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食品、流通領域食品、餐飲業食品、藥品、肉禽、消費品、出口產品等產品質量安全進行專項整治。對整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嚴格依照有關法規進行查處,有效解決一批突出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建設一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和食品放心鄉鎮、食品放心社區,樹立我省產品的良好形象,增強人民群眾的消費信心。
認真總結專項整治行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建立健全我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不斷鞏固和深化專項整治成果。要特別注意建立和完善破除地方保護和打破區域、行業封鎖的制度和做法,以及相關監督部門聯合執法、信息共享、定期檢查、分類抽查、日常巡查的機制和方法。要始終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壓態勢,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假冒偽劣產品生產者觸犯法律的,要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決不能以罰代管、以罰代刑。認真貫徹《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省政府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切實把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四、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全社會注重質量信用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完善企業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等誠信體系建設,健全產品質量信用記錄,推動企業產品質量記錄電子化。建立健全企業質量誠信檔案,定期公布產品質量信息。繼續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商會、協會的作用,促進企業守信自律。以食品、農資、日用消費品為重點,加快企業主體分類監管和我省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建設,組織引導更多企業和產品入網,逐步實現對食品等產品的生產環境、投入品、生產工藝等全程電子監管。督導生產企業建立主動召回制度,逐步樹立我省企業誠信負責的良好形象。要以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為重點,加強誠信宣傳教育,扎實推進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誠信文化建設。同時,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和企業守信激勵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名單,聯合金融、司法等部門依法查處制假售假等嚴重失信行為。
五、加強領導,夯實基礎,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省政府已成立全省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此項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統一部署有關重大行動。各市、縣、區政府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具體負責這方面工作。主要負責人要經常過問,支持相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要把加強質量監管工作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緊密結合,與建設創新型陜西和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與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緊密結合,務必把有關要求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中去。
?。ǘ┻M一步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各監管部門要重心下移,抓基層,強基礎,充實一線執法力量,加強一線裝備建設。要重視質量工作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善管理的質量工作隊伍。各級政府要加大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經費投入,特別是要加強縣級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建設,切實解決基層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存在的“檢不了、檢不出、檢不準、檢得慢”等突出問題,從源頭上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ㄈ┱J真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和預警機制。各級農業、衛生、質監、商務、工商、藥監等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管的職責分工,全面落實各個環節的責任;要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分析研究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形勢,抓緊制訂和完善應對突發事件的專項預案。要建立應急救援專家隊伍,有針對性地制訂應對措施,確保一旦發生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能夠及時得到妥善處理。
(四)加強輿論宣傳與信息通報。質監部門要主動加強與宣傳部門的聯系溝通,充分利用報刊、電視、信息網絡等宣傳載體,積極打造質量宣傳平臺。要大力宣傳重視質量、講求信譽的優質產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增強全社會和廣大群眾的信心。要建立統一、科學、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制度,主動發布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掌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要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紀律約束和職業道德教育,嚴禁在產品質量問題上的惡意炒作。對于一些不實報道,要積極回應,及時澄清事實,消除社會負面影響。
?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