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新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近年來,我省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取得積極進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資源消耗高、浪費大、污染重,特別是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率低,水資源制約突出,環境壓力日益增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任務十分緊迫和艱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精神,現就我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近期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大力推進能源節約
?。?)認真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篩選和策劃一批重大項目,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快項目實施。近期重點抓好節約和替代石油、區域熱電聯產、建筑節能、余熱利用、政府機構節能、綠色照明、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八大工程,加快龍鋼高爐煤氣發電、黑貓集團焦爐煤氣回收利用等16個已開工項目建設。
?。?)抓好200戶高耗能企業的節能工作。在電力、石油、化工、建材、鋼鐵、煤炭、有色等高耗能行業,重點抓好200戶年耗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的節能工作,明確節能降耗目標,由市和行業負責,推進節能技術應用、節能器具推廣和節能設備改造,加強跟蹤和指導。
(3)積極推進石油替代品生產和應用。為緩解石油緊張狀況,加快煤液化、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等石油替代產品的開發生產,把陜西建成全國重要的石油替代品生產基地。加快大中城市和干線公路天然氣加氣站建設,大力推廣天然氣汽車和電動汽車。積極推進甲醇汽柴油車用的試點工作,逐步在更大范圍推廣應用。
?。?)加強節約用電。進一步優化供配電系統,提高輸變電效率。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不斷擴大峰谷差價推行的范圍,在公用設施、服務業、居民住宅及商用建筑開發中全面推廣高效節電產品。嚴格執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調室內溫度最低標準,倡導夏季避峰用電。引導商業和民用節電,反對消費。2006年底前各設區市全面推廣綠色照明工程,縣級城市五年內達到綠色照明。
?。?)加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和建筑節能。進一步完善西安、寶雞、咸陽等大中城市集中供熱規劃,推進集中供熱建設,并逐步發展縣城集中供熱。深化體制改革,普及建筑節能新技術和新材料,促進現有建筑的節能改造。認真落實建設部《關于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導意見》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新建和改造建筑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抓好省政府辦公大樓建筑節能改造示范項目。
?。?)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發揮關中地熱資源豐富的優勢,引進地熱開發利用新技術,圍繞地熱發電、地熱取暖等,促進關中地熱開發取得突破。加快陜南喜河、旬河、蜀河、白河及黃金峽等水電站建設,做好黃河流域晉陜大峽谷水力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期工作。盡快完成風能、太陽能資源的調查工作,推進我省風能、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加快農村戶用沼氣,每年爭取發展10萬戶。加大秸稈等生物質能的利用,推廣省柴節煤灶。開展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的研究,落實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優惠政策。
(7)提高煤油氣的回采率。加強礦權審批管理,嚴格開發準入條件,加快推廣先進開采技術,提高油氣資源回采率。嚴格按照設計的產出比和服務年限,合理開采煤炭資源,嚴禁“采易棄難”、“采富棄貧”,努力提高煤炭回采率。
?。?)強化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發揮各級節能中心的服務職能,促進節能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在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技術改造等方面,為企業提供診斷、設計、改造、融資、測試、運行、管理和培訓等服務。
二、深入開展節約用水
?。?)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認真貫徹《陜西省節約用水辦法》,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做好節約用水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嚴格執行《陜西省行業用水定額》標準,對重點行業用水指標進行考核和評價,強化用水定額管理。抓好西安、榆林節水型社會試點工作。
?。?0)推進城市節水。按照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建設廳等四部門關于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實施意見的通知》(陜政辦發〔2004〕2號)要求,加大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步伐,兩年內各大中城市都要完成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減少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將管網漏失率降低到10%以下。統籌規劃建設各類管網設施,城市新建區管網要做到雨污分流。加大污水處理力度,近期全省大中城市污水處理率爭取達到45%,進一步加快縣城和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西安、寶雞、渭南、咸陽在建回用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推動公共建筑、生活小區中水回用設施建設,城市周邊電廠、熱電廠和市政用戶原則上都要使用回用水,逐步減少使用自來水灑水、洗車和澆灌園林綠地的現象。積極開展節水產品研發,加大節水設備與器具的推廣普及力度。
?。?1)加強農業節水。加大平整土地等農田基本建設力度,推廣小畦灌溉。加快大中型灌區的節水改造,因地制宜地推廣渠道襯砌等防滲和管道輸水技術。加快“南塘、北窖、關中井”雨水積蓄工程建設,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擴大節水作物品種和種植面積。推廣農業節水灌溉設備運用,推廣微灌、噴灌、滴灌等,力爭關中灌渠節水率達到30%以上。
?。?2)強化工業節水。在電力、紡織、造紙、鋼鐵、石油化工等高取水行業,積極利用先進工藝設備進行節水改造。關中和陜北新建電力、化工等項目,推廣使用風冷技術。逐步淘汰耗水大、技術裝備落后的企業和產品。加強工業產品用水定額管理,全面執行和推廣節水技術標準,減少水消耗。加強礦井水資源化利用,加大工業污水治理,近期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3)加強水資源管理。統籌全省水資源在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合理配置,解決好水資源短缺地區建設和發展的用水問題。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監管,制定沿渭河流域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區劃定和保護方案,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總量。加強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嚴格取水許可管理。加快渭河、漢丹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切實保護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確保水源安全。
三、推進原材料節約
?。?4)加強重點耗材行業原材料消耗管理。嚴格設計規范、生產規程、施工工藝等技術標準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加強管理,開展節材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促進原材料節約。近期,重點抓好機械、兵器、航空、電子、煤炭、輕工、石化、有色、冶金等九大耗材行業的原材料消耗管理,控制萬元產值對鋼、鋁、銅、木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
?。?5)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使物耗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內同行業平均水平。全省更新改造投資,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節材項目。鼓勵生產高強度和耐腐蝕金屬材料,延長材料使用壽命。
?。?6)鼓勵包裝材料節約。研究制定禁止過度包裝的有關政策,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月餅、茶葉等產品過度包裝和搭售問題。落實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措施,近期使我省散裝水泥率提高到36%以上。加快推進木材的節約和代用,減少原材料消耗。
四、強化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
?。?7)嚴格限制過度用地。完善土地使用市場準入制度,新建項目要認真執行國家建設用地定額指標。對禁止性產業停止立項和土地供應。采取有效措施,清理項目未用土地,整合存量土地,依法收回閑置土地。建立國有土地劃撥、出讓及土地價格信息公布制度,強化社會輿論監督。
(18)促進農村節約用地。做好村鎮建設規劃,實施遷村并點和村莊改造,引導村民住宅向小城鎮和中心村集中,鼓勵和引導鄉鎮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促進農村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實施“沃土工程”,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提高耕地集約利用水平。強化耕地管理與保護,堅決限制毀田燒磚,在今年完成10個城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簡稱“禁實”)的基礎上,逐步向中小城鎮和農村擴展。推進土地復墾。
?。?9)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抓緊修訂和完善全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確定各類用地規模,強化規劃引導和約束功能。合理配置土地資源,限制一般加工類項目用地,保證優勢產業發展用地。鼓勵開發區和企業建立多層廠房,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投入產出水平。研究提出城市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集約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
五、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0)推進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積極推廣采礦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強共生、伴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加快推進煤礦瓦斯氣、焦爐煤氣、高爐煤氣、余熱等廢氣用于發電、城市供氣和生產用氣。加快粉煤灰、煤矸石、尾礦和冶金、化工等工業廢渣生產水泥、新型墻體材料等建材產品。
?。?1)做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以再生金屬、廢舊輪胎、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為重點,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系統,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抓好西安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2)積極開展秸稈利用和農資節約。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以及秸稈氣化、固體成型、發電、養畜技術。推進秸稈資源化利用,做好周至等秸桿發電項目建設,加快實施秸桿和糞便還田的農田保育示范工程。推廣節肥、測土配方施肥、科學施肥、節藥等技術,鼓勵并推廣農膜回收利用。
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3)做好循環經濟試點。重點抓好龍門工業園、榆林錦界開發區、楊凌示范區等示范試點,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建設一批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組織開展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的資源協作,把盡可能多的廢棄物轉化為下游的原材料,探索“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發展模式。
?。?4)全面推進清潔生產。認真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在鋼鐵、煉油和化工等行業,搞好清潔生產,近期重點抓好20戶企業試點。
七、加快資源節約的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
?。?5)加強規劃引導。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編制我省“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提出明確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同時,加快制定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專項規劃和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計劃。研究產業結構調整意見,明確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產業項目,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
?。?6)加強法規建設。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抓緊制定《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和《陜西省清潔生產審核辦法》。研究建立嚴格的節能管理制度,明確激勵機制,獎懲分明。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建立高素質的執法管理隊伍。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對重點企業開展節能監督檢查和“禁實”專項檢查工作。探索建立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統計制度,加強和完善能源、水資源以及節能、節水統計工作。
?。?7)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在煤、油、氣等資源性產品生產、流通環節全面征收資源費和價格調節基金,逐步建立能夠充分體現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推進階梯式水價制度和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收費方式,逐步推進農業水價改革試點,擴大水資源費征收范圍,適時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和污水處理價格。加大實施峰谷分時、豐枯和季節性電價力度,擴大實行范圍,對國家明確淘汰、限制的高耗能行業,繼續實行差別電價。運用差別性價格政策,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提高使用效率。
?。?8)完善有利于節約資源的財稅政策。認真落實資源綜合利用和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跟蹤研究國家有關節能、節水等財稅政策,做好落實的準備工作。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社會投融資體制,促進金融機構對節約型社會建設重點項目的貸款支持。
?。?9)推進節約資源科學技術進步。充分發揮我省的科技優勢,省財政在預算內每年支持一批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研發項目,形成一批高新技術產品。省發改委每年提出和安排一批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發展的重大示范項目,省科技廳要跟蹤和吸納國內外重大科技成果,每年都要在資源節約的關鍵領域、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為建設節約型社會提供科技支撐。組織開發具有重大推廣意義的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節約和替代技術、開展雨洪收集、高效節水灌溉和旱作節水農業等科技攻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在生產、生活和建設中,嚴格執行國家資源節約標準。
八、加強對節約型社會工作的領導和協調
?。?0)加強組織領導。省級有關部門要根據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按照職責分工,盡快制定具體落實措施,作好資源節約工作。省政府成立建設節約型社會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和解決全省建立節約型社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市、縣政府要對本地區資源節約工作負責,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和分工。在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注重發揮人民團體、行業協會的作用。
?。?1)政府機關要帶頭節約。各級政府和機關、部門要從自身做起,帶頭厲行節約,在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中發揮表率作用。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各級政府機關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通知》(陜政辦發〔2005〕53號)精神,重點抓好政府建筑物和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以及公務車節能。實施政府機構節能采購,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產品,節約辦公用品。結合實際制定近期節能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資源節約工作責任制。抓緊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將資源節約責任和實際效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制和干部考核體系中。
?。?2)廣泛開展資源節約宣傳活動。建設節約型社會涉及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要從孩子抓起。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圍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這一主題,在工礦企業中開展“我為節約做貢獻”活動,在學校開展“珍惜資源、從我做起”活動,在賓館飯店開展“爭創綠色飯店”活動,在社區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在各級政府機關開展“做節約表率”活動,在全國質量月開展“降費減損興質量”活動。新聞媒體要集中宣傳節約資源的先進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和現象。認真組織好節能宣傳周、城市節水宣傳周以及世界水日、土地日、環境日等宣傳活動。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九月十二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