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艾滋病是一種廣泛流行、病死率極高、目前尚無預防疫苗和治愈藥物的全球性重大傳染病 。我省自1992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來,累計已發現艾滋病感染者210例,多數是賣血的農民。近一個時期,我省因注射吸毒和性行為引起的艾滋病感染者大幅度增加,艾滋病疫 情正處在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的關鍵時期。根據《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 的通知》(國發〔2004〕7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宣傳普及艾滋病預防知識,增強群眾自我防護能力
艾滋病主要通過社會不良行為傳播。因此,大力宣傳普及艾滋病預防知識,使社會 公眾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危害,掌握預防知識和方法,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 群眾自我防護能力,是遏制艾滋病傳播的關鍵措施。宣傳普及艾滋病預防知識要堅持公益性 、實效性和持久性。到2008年,全省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普及率在城市要達到85%,農村要達 到60%,高危人群要達到90%以上。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工作部門要把宣傳教育列入預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任務。宣傳工作重點要 放在農村和城市高危人群。新聞單位要制定防治艾滋病知識的具體宣傳計劃,報紙、廣播、 電視、互聯網等媒體要開辦專門欄目,定期刊登和播放防治艾滋病的科普知識和公益廣告, 新聞主管部門要負責抓好督促落實。農村的宣傳教育工作由農業、衛生部門牽頭,廣電、文 化、科技、計生、婦聯、共青團等部門配合,充分利用“三下鄉”、“科技之春”等活動, 采取電影、廣播、錄像、幻燈、展板、專家咨詢、文藝演出、散發宣傳材料等農民群眾喜聞 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做到鄉鄉有音像宣傳品、村村有宣傳掛圖、戶 戶有宣傳材料。學校的宣傳教育工作由教育部門負責,要將艾滋病防治知識列入普通中學、 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教學計劃,落實教學課時。2005年前,學校開課率和學生艾滋病 防治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100%。勞動部門和用工單位要將艾滋病防治知識作為進城務工人員 崗前培訓的內容,城市社區要在居民點和流動人口聚集地設立防治艾滋病知識宣傳欄,社區 衛生服務站(中心)要向居民提供防治艾滋病知識咨詢和宣傳材料。賓館、飯店、洗浴、娛 樂等服務場所要公開張貼和擺放防治艾滋病的宣傳品,并要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防治艾滋病 知識的教育。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要設置宣傳品擺放架和宣傳欄。公安、司法部門 要重點做好羈押、勞教中的吸毒、賣淫嫖娼等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依法管理,堅決杜絕艾滋病經血液途徑傳播
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和《血液制品管 理條例》,堅決杜絕艾滋病經血液途徑傳播。大力提倡無償獻血,到2008年,全省各設區市 無償獻血率要達到90%以上。衛生、公安、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采供血機構的管理, 堅決杜絕非法采供血(漿)活動,嚴禁各級醫療機構自采自供血液,采供血機構要對所有血 樣嚴格進行艾滋病檢測。全省所有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用后 統一回收、毀形,進行無害化處理。醫療機構要嚴格腔鏡檢查、口腔治療、血液透析等有創 診療操作的規范管理。理發、美容、洗浴等場所要嚴格對用品用具進行消毒。衛生監督部門 要依法加強監督檢查,嚴防艾滋病經血液傳播。
三、標本兼治,有針對性地推行預防干預措施
注射吸毒、賣淫嫖娼等行為是當前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公安部門要依法嚴厲打擊販賣和 吸食、注射毒品及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活動。推廣使用安全套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經性行為 傳播、降低普通人群感染率的有效手段。衛生、計生、工商、旅游、公安、新聞等部門要大 力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公益廣告 宣傳。賓館、飯店、洗浴、發廊、娛樂等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要采取適宜形式宣傳推 廣使用安全套,設立安全套出售柜臺或自動售套機。衛生部門要對上述場所的從業人員定期 進行健康檢查,做好艾滋病篩查工作。公安、衛生、藥監部門要有組織地在長期注射吸毒人 群中開展美沙酮替代療法和清潔針具交換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公安、司法部門要設立專門的 場所,加強對被羈押和被監管人員中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預防艾滋病在關押、勞 教和服刑人群中的傳播。
四、加強疫情監測,規范疫情報告
要進一步加強疫情監測工作。用1到2年的時間,建成由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市艾 滋病初篩中心實驗室、縣艾滋病初篩實驗室組成的三級疫情監測網絡。每個市、縣、區醫院 每年要完成200人份艾滋病抗體檢測,每個設區市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監測高危人群1萬 人份。公安、司法部門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吸毒、賣淫嫖娼等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篩查檢測 工作。各設區市政府要在今年內組織對既往賣血人員進行一次艾滋病普查。縣及縣以上醫院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都要免費開展艾滋病咨詢、檢測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及衛生 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嚴格疫情報告制度,及時、 準確上報本地區的艾滋病疫情,并按規定向社會公布,不得瞞報、漏報和遲報疫情。
五、落實對艾滋病患者的救治關懷政策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衛生部門要開展艾滋病免費咨詢 與檢測,對農民和城鎮經濟困難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對孕婦實施免費 艾滋病咨詢、篩查和抗病毒治療。教育部門要解決艾滋病患者遺孤免費義務教育問題。民政 部門要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和艾滋病患者的遺孤納入政府救助范圍。農業、勞 動、工商、扶貧等部門要扶持有生產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從事力所能及的生產活 動,增加其收入。鼓勵流動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戶口所在地接受治療。各設區市要指定一 所艾滋病定點收治醫院,配備、培訓相應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地方政府要按照屬地管理的 原則,負責落實艾滋病檢測、篩查、住院、遺孤就學、生活救助等經費。
六、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落實防治經費
艾滋病防治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 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 統籌協調,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艾滋病在我省的流行和蔓延。要按照《陜西省預防和控 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和《陜西省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 05年)》精神,制定具體的防治目標和行動計劃,實行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納入政府目標 管理考核。各級人民政府要成立預防控制艾滋病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加 強督促檢查,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縣及縣以上各級財政要設立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宣傳教育、人員培訓、疫情監測 、防治能力建設、城鎮困難職工和農民患者救治等工作的開展。要關心防治人員的身體健康 ,避免職業暴露感染,各級人民政府可視財力狀況按有關標準對基層防治人員給予津貼補助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