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轉省計委等七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我省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現將省計委等七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我省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指導意見》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關于加快推進我省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指導意見
省計委 省水利廳 省建設廳 省財政廳 省民政廳 省環保局 省物價局
水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我省地處西部,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年均占有量約134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60.9%。同時,水源的污染和浪費,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從長遠來看,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嚴重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瓶頸”,必須未雨綢繆,加強規劃,積極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逐步完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水價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以促進我省全社會節約用水,積極防治水污染,合理保護和利用水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城市供水價格及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近年來,我省自來水價格作過幾次調整,水價偏低的狀況有所改善,但是這些調整基本上是以解決供水企業虧損、減少財政補貼為目的,以節水和防治水污染為核心的價格形成機制尚未形成,城市供水價格總體水平仍然偏低。2、污水處理費標準偏低。我省從1998年起先后開始在西安等8個設區市征收污水處理費,目前仍有榆林、商洛、興平、華陰、韓城等5個城市和楊凌示范區以及83個縣城還未開征。已開征污水處理費的西安等8個設區市的收費標準遠低于污水處理企業的實際運行成本或污水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預測成本;同時,部分開征城市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由于管理不規范,不能有效地用于污水處理企業的建設與運營。污水處理企業運行普遍比較困難,污水處理市場化建設及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3、水資源費征收不足:沒有明確把水資源費納入供水成本范疇,作為城市水價構成的基礎要素;征收范圍過窄,僅限于工業自備水源取水;征收標準偏低,不利于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水資源費的使用管理亟待加強,一些地方擠占、挪用水資源費的問題時有發生,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省級集中的水資源費嚴重不足,使一些重點水資源不能被有效地保護、開發和合理利用。4、供水企業缺乏對成本的有效約束。城市供水管理體制不順,管理薄弱,導致供水企業粗放經營,勞動生產率低,管網漏失率高,公共用水缺乏計量和計費。2001年全省供水企業人均年制水量僅為4.02萬立方米(其中縣級僅為1.59萬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年制水量的37.92%。同時,一些城市供水設施投資缺乏約束,供水能力過度超前,設施閑置,造成投資浪費,加大了供水生產成本,加劇了企業虧損。5、城市供水計價方式不完善。非居民用水的計劃定額工作進展緩慢,全面實現居民生活用水抄表到戶尚有大量工作,有關超定額用水加價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政策有待制定和完善。 二、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原則 水價改革的總體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適應全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城市供排水事業發展,促進節約用水和污水治理的水價機制和管理體系;發揮價格杠桿作用,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充分體現供水的商品價值,使水價達到合理水平;綜合考慮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排水和污水處理的需要,兼顧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為在水利供水工程和環保項目上實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項目帶動戰略提供價格支持。 三、城市水價改革近期規劃方案 從2003年起分三步走,用3年時間將城市水價提高到合理水平,到2005年全省供水價格總水平平均每立方米提高1.50元(其中:基本水價0.80元,污水處理費0.40元,水資源費0.30元)。為了減輕用戶負擔并保證現有各級財政收入不減少,水價外征收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不再隨自來水價格的調整而調整,由目前的按率征收改為定額征收。同時提高自備水源水資源費的征收標準,到2005年每立方米提高0.50元,分年調整。自備水源污水處理費與自來水污水處理費執行同一標準。具體分步調整的水平目標為:第一步:2003年全省自來水供水企業總體做到保本經營,縣以上城市全面開征或提高已開征的城市污水處理費標準以及水資源費標準。同時規范整頓價外收取的各種收費。開征污水處理費后,取消原收取的排水設施有償使用費和污水排污費。全省統一規定:城市供水價格由自來水基本水價(水資源費進入自來水成本中)、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污水處理費3部分構成。具體意見是:自來水用戶負擔平均每立方米提高0.45元。其中:基本水價提高0.15元,水資源費按自來水售水量每立方米0.10元計入供水成本,污水處理費提高0.20元。自備水源水資源費每立方米提高0.30元,污水處理費提高0.20元。第二步:2004年按照全省自來水供水企業大部分實現保本微利經營,已建成的污水處理企業能滿足基本運行和水資源費按自來水售水量每立方米提高0.10元的要求安排價格水平;同時適當調整部分水利工程向城市供水原水價格。自來水用戶負擔平均每立方米提高0.50元。自備水源地下水水資源費每立方米提高0.10元。第三步:2005年按照全省自來水供水企業大部分實現合理計費、合理盈利,已建成的污水處理企業達到還本付息和水資源費按自來水售水量每立方米提高0.10元的要求安排價格水平。自來水用戶負擔平均每立方米提高0.55元。自備水源地下水水資源費每立方米提高0.10元。 四、城市水價改革的相關配套政策與措施要求 1、統一思想,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要利用各種渠道、方式進行合理利用水資源、防治水污染、節約用水的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特別是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深刻領會中央提出的“改革水的管理體制,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調動全社會的節水積極性”的戰略意義,做到“三個堅持”,即:要將開源和節流結合起來,堅持把節流放在優先位置,發展節水型產業,建立節水型社會;要將開源節流和防治水污染結合起來,堅持治污為本,搞好綜合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努力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環境;要將水價形成機制改革和企業經營管理機制改革結合起來,發揮市場機制對水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2、改革城市供水企業和污水處理企業經營管理體制,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城市供水價格改革應同供水企業和污水處理企業的改革與經營機制的轉換結合起來。供水企業和污水處理企業改制的關鍵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各地要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進行供水企業和污水處理企業改制工作探索。劃清政府與企業的責權,實現政企分開,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要在政府指導監督下逐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促進供水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嚴格成本控制,強化投資約束,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城市供水企業經營管理體制。3、做好水價改革的領導和組織工作。水價改革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需要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運作。城市人民政府要由領導掛帥,制定和落實水價改革方案。價格主管部門要做好進一步推進水價改革的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門在配合做好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同時,要嚴格取水許可監督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抓好縣城供水企業和水管單位的改制工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配合做好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同時,要做好城市供水企業改制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管理及其他配套工作;環保部門要做好城市水源地水環境保護工作和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水質監測工作。各級政府統籌規劃,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加快推進城市供水價格改革。4、積極推行居民生活用水抄表到戶。為促進節約用水,要加快改革計價方式,2005年底前力爭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省上將根據已建住宅抄表到戶的改造情況和新建住宅抄表到戶的建設實際,適時出臺城市居民階梯式計量水價政策和方案。對已建住宅實行抄表到戶的水表改造由各城市政府負責實施;對新建住宅,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設計、建設、驗收時要強制性做到抄表到戶。5、嚴格“水資源費”收支兩條線管理,確保重大水利項目資本金的籌措。按照水價改革方案中水資源費的調整意見,我省每年均可收取一定數額的水資源費。為保證資金的安全,必須實行嚴格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并將“水資源費”的絕大部分用于水源建設項目的資本金。水資源費的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省上將另文下發。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城市自來水管網覆蓋的地方堅決關閉自備水源,防止過量開采地下水,避免出現水環境地質災害。6、嚴格“污水處理費”專款專用的政策規定,嚴肅查處違反規定挪用專項資金的行為。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要確保“污水處理費”征收方案如期實施和資金??顚S?以滿足城市污水凈化處理的要求。大力提倡中水回用,制定合理價格提高中水利用率。7、理順用水計量計價制度。針對目前城市市政、園林綠化、消防等公共設施用水尚未實行計量計價計費制度,從今年水價改革起,除消防用水外,其他市政公用行業一律實行用水計量計價收費,執行居民生活用水價格。8、實施城市低收入貧困家庭的政府救助。在水價改革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居民和企業的承受能力,確保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用水。對享受低保等城市弱勢群體,各地政府在調整水價的同時要采取提高低保標準等措施給予照顧,不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以維持社會穩定。 五、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組織實施 各地要根據全省城市供水價格改革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盡快提出分步實施的具體意見,并按照《價格法》的有關規定召開價格聽證會,廣泛聽取人大、政協以及社會各有關方面意見后,按照價格管理權限上報省物價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p>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