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自1999年《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總體規劃的通知》(陜政發〔1999〕9號)頒布以來,我省各級政府統籌規劃,認真實施。目前,全省10個市和楊凌示 范區及107個縣區全部建立起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保人數270.72萬人,占全省應 參保人數的71%。醫療保險制度運行平穩,有效地遏制了醫藥費過快增長的勢頭,保證了城鎮 職工的基本醫療需求,全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由于全省醫 療保險制度剛剛建立,各地進展還不夠平衡。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重視不夠, 醫療保險基金收繳率偏低,醫療保險管理不夠規范,部分參保職工個人負擔較重,困難地區和 困難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還沒能很好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成 效。為進一步加強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的領導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改革與發展 的必要 條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獲得基本醫療服務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基礎性保障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這項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改革的實踐中,把建立 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作為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重要工作來抓,明確各級政府主要領導人的 責任,把醫療保險制度平穩有效運行作為考核主要領導人政績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仍有少 數統籌地區沒有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總體規劃的通知》(陜政發〔1999〕9號)要求,把應該參保的領導干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必須限期 予以糾正。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醫療保險,要把支持、參與、關心醫療保險作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確保全省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要進一步明確各 有關部門的職責,建立醫療保險定期議事制度,及時研究和解決醫療保險制度運行中出現的新 情況和新問題。同時,要加快推進衛生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形成改革的合力,確保城鎮 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切實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的征繳工作
醫療保險基金的征繳直接關系到醫療保險制度的健康運行。因此,各級政府要按 照醫療 保險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做好醫療保險基金的征繳工作。同時,要依法擴 大醫療保險覆蓋面,凡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鎮用人單位都要參加醫療保險,保證醫療保險基金的 穩定增長。當前擴大覆蓋面的重點是國務院各部門駐陜單位和省屬企事業單位,希望未參保 的單位切實提高思想認識,認真貫徹國務院和省政府的要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盡快參加所在 統籌地區的醫療保險。對有繳費能力而拒絕繳費或瞞報少報、欠繳醫療保險費的,各級政府 和有關部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強制繳費。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解決部分參保職工醫療費用個人負擔 較重的問題
各級政府要在實施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重視大額醫療補助保險、企業補充醫 療保險 和公務員醫療補助制度的建立,改進和完善補助辦法。目前,全省參加大額醫療補助保險的職 工已占全部參保職工的80%,有效地緩解了大額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較重的問題。但企業補充醫 療保險和公務員醫療補助制度在全省卻沒有普遍建立起來,部分參保職工在一定范圍內仍存 在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較重的問題。因此,各地要加大建立和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力度, 已經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企業,凡有條件的,應當為本單位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企業補充 醫療保險由企業管理,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指導和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有關管理辦法和制度 。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方案必須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并接受勞動保障部門和有關部門 的監督。同時,各級政府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實行國家公務 員醫療補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37號)精神,建立規范的公務員醫療補助制度,必須 把有限的公務員醫療補助資金真正用到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較重的參?;颊呱砩?切實減輕他 們的經濟負擔。
四、要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加快建立離休干部醫療保障機制
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歷來是黨和政府關心的重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 委、省政 府對此非常重視,把解決困難群體生活保障問題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各級政府要根據本 地區的實際情況,制訂困難企業參保辦法,逐步將其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一是對部分有繳 費能力的困難企業,可按照適當降低單位繳費率、暫不建立個人賬戶的辦法,納入基本醫療保 險,保障其職工相應的醫療待遇。單位繳費的具體比例由各統籌地區根據建立統籌基金的實 際需要確定。對無力參保的困難企業職工,各級政府要抓緊研究制訂社會醫療救助辦法,妥善 解決其醫療保障問題。社會醫療救助基金可通過當地財政支持和社會捐助等多種渠道籌集; 二是對仍在再就業服務中心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要繼續按照“三三制”原則,落實基本醫療 保險繳費資金。對出中心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已經再就業并建立勞動關系的,應繼續將其納 入基本醫療保險;三是對關閉、破產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要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國有 破產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陜政發〔2001〕70號)的規定,將其納入 基本醫療保險;四是各地要適應就業形式多樣化的要求,結合實際制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 醫療保險辦法,可采取由個人繳費的辦法將其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并根據繳費水平和繳費年限 給予相應待遇。對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通過職業介紹中心等勞動人事代理機構代辦醫療保險的 方式實現整體參保,并做好有關服務管理工作。
????認真落實離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建立離休干部醫療保障機制和財政支持機制,是各級 黨委、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政府必須重視離休干部醫療保障機制的 建立,特別是財政支持機制的建立工作,加大對困難地區和困難企業離休干部醫藥費的財政支 持力度,對破產企業、停產半停產企業和特困企業確實無力繳納離休干部醫藥費的,各級財政 要拿出財政兜底和財政墊支的具體辦法,以確保我省離休干部醫療保障辦法的順利實施,使離 休干部醫藥費按規定實報實銷的政策落到實處。
五、各級政府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醫療保險的財政投入
目前,部分縣區財政供養人員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能按時足額撥付到位,影響了 醫療保險 制度的正常運行。各地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對醫療保險的資金投入,把按時足額撥付財 政供養人員的醫療保險基金作為一項硬指標,年初必須將其列入財政預算,按季或按月撥夠, 不留缺口,保證財政供養人員醫療保險基金正常運轉。對以前欠撥的醫療保險費要研究解決 辦法,最遲要在今年底前解決各級財政供養人員醫療保險基金撥付欠費問題。同時,各級財政 要加大對醫療保險計算機管理系統建設、設備維護和運行等方面的投入,改變醫療保險管理 手段落后的現狀。
六、切實加強醫療保險服務管理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使用情況的統計分析,建立和完善風 險防范 體系。統籌基金積累率較高的地區,在建立和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的基礎上,要逐步降低 參保職工門診和住院治療費用中的個人負擔比例,逐步擴大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門診特殊病種 。要強化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診療和醫療服務設施等項目及費用支出的管理。嚴格執行基本 醫療保險用藥管理規定,在與定點醫療機構的定點協議中,要根據定點醫療機構的級別和???特點,對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目錄內藥品的備藥率、使用率及自費藥品費用占參保人員用藥總 費用的比例提出具體指標。同時,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對本地區管理職權范圍內定點醫療機構 、定點零售藥店的管理,建立規范的考核制度,考核結果要與醫療費用結算標準掛鉤,建立激 勵和約束機制,對違規行為和違規費用要明確違約責任。不斷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簡化參保人 員就醫手續,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為參保職工提供方便、快捷、優質、價廉的服務 。
七、進一步加大醫療保險工作的宣傳力度
要充分運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各種宣傳手段,加強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宣傳,提 高廣大參 保人員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意義及政策的認識和理解,堅持醫療費用分擔機制的改革方向,切 實維護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要通過建立醫療保險社會監督制度、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 等措施,加強輿論和社會監督,對各種渠道反映的問題要及時查處,使廣大職工群眾擁護改革, 支持改革,積極參與到改革中去。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