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確保鐵路設施安全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近 年來,鐵路沿線河道采砂、高坡開荒種地等現象屢禁不止,對鐵路運輸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甚 至導致鐵路橋梁垮塌等嚴重后果,引起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為確保鐵路設施安全,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鐵路安全保護條例》和《國務院關于保護鐵路設施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的通知》, 特做出如下通知:
一、鐵路地界以內、路堤邊坡及路堤坡腳、排水溝外緣2米以內、平原和丘陵地區的路 塹邊坡及塹頂以上10米以內、山區的路塹邊坡及分水嶺以下范圍,嚴禁耕種、放牧。
二、鐵路地界以內、路基、橋梁、隧道、涵洞、房屋周圍20米范圍內、地下嚴禁采礦。
三、鐵路路基及沿線通信、信號、供電等設施周圍禁止挖土、建房、種植高大喬木。
四、對鐵路橋梁上下游采砂按以下要求執行:
(一)橋長500m及以上的特大橋,在橋梁上游500m、下游5km范圍內嚴禁采砂,5km以外的挖 采深度不能超過5m。
(二)橋長100m-500m的大橋,在橋梁上游500m、下游3km范圍內嚴禁采砂,3km以外的挖采 深度不能超過3m。
(三)橋長100m以下的中、小橋,在橋梁上下游各500m范圍內嚴禁采砂,500m以外的挖采深 度不能超過2m。
(四)對于河床坡度大,河床下切嚴重,依照上述禁采范圍已不能確保橋梁安全的,應由橋 梁設計、管理單位會同河道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實測數據和科學檢算,必要時通過水工模型實 驗,確定橋梁上下游禁采范圍。
五、禁止在鐵路沿線兩側各20米以內傾倒垃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鐵路路基排污放 水、拋扔雜物,不得向鐵路橋涵等排水設施超設計標準流量排水。
六、鐵路橋梁上游水庫管理部門應積極主動地配合鐵路部門工作,泄洪前24小時應通知 鐵路主管部門。
七、在汛期,氣象、水文部門應及時向鐵路主管部門提供天氣、水文等實時信息和預報 。
八、各級公安機關應積極協助鐵路部門,制止對鐵路設施的破壞行為。
九、省政府確定省經貿委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各設區市、縣區、鄉鎮人民政府要指定部 門,落實到人,負責與鐵路部門協調,積極配合,共同確保鐵路設施安全。
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會同鐵路部門,每年汛前、汛期分兩次對影響鐵路設施安全的 問題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力措施認真解決,并與轄區內鐵路單位建立穩定有效 的信息溝通渠道。
十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管理巡查,對違犯以上規定的單位 和個人,依法予以懲處。對管理和組織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領導責任;觸犯刑 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件: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確保鐵路設施安全的通告
附件:
陜西省人民政府 關于確保鐵路設施安全的通告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的大局。近 年來,鐵路沿線河道采砂、高坡開荒種地等現象屢禁不止,對鐵路運輸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甚 至導致鐵路橋梁垮塌等嚴重后果,引起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為確保鐵路設施的安全,根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 例》、《鐵路安全保護條例》和《國務院關于保護鐵路設施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的通知》 ,特發布通告如下:
一、鐵路地界以內、路堤邊坡及路堤坡腳、排水溝外緣2米以內、平原和丘陵地區的路 塹邊坡及塹頂以上10米以內、山區的路塹邊坡及分水嶺以下范圍,嚴禁耕種、放牧。
二、鐵路地界以內、路基、橋梁、隧道、涵洞、房屋周圍20米范圍內、地下嚴禁采礦。
三、鐵路路基及沿線通信、信號、供電等設施周圍禁止挖土、建房、種植高大喬木。
四、對鐵路橋梁上下游采砂按以下要求執行:
(一)橋長500m及以上的特大橋,在橋梁上游500m、下游5km范圍內嚴禁采砂,5km以外的挖 采深度不能超過5m。
(二)橋長100m-500m的大橋,在橋梁上游500m、下游3km范圍內嚴禁采砂,3km以外的挖采 深度不能超過3m。
(三)橋長100m以下的中、小橋,在橋梁上下游各500m范圍內嚴禁采砂,500m以外的挖采深 度不能超過2m。
對于河床坡度大,河床下切嚴重,依照上述禁采范圍已不能確保橋梁安全的,應由橋梁設 計、管理單位會同河道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實測數據和科學檢算,必要時通過水工模型實驗, 確定橋梁上下游禁采范圍。
五、禁止在鐵路沿線兩側各20米以內傾倒垃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鐵路路基排污放 水、拋扔雜物,不得向鐵路橋涵等排水設施超設計標準流量排水。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管理巡查,對違犯以上規定的單位和個人, 堅決依法予以懲處。對管理和組織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領導人責任;觸犯刑律 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p>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