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搞好受災地區生產自救和恢復重建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今年6月8日至10日,我省漢中、安康、商洛及西安、寶雞地區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災害,公 路、通信、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遭到嚴重毀壞,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慘重,造成直接經 濟損失達25.48億元。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我省災情,非常重視我省的抗災救災工作,朱 镕基總理作了重要批示,李嵐清、丁關根、遲浩田、曾慶紅等中央領導同志也都作了重要指 示。溫家寶副總理受江澤民總書記和朱镕基總理委托,親臨重災區佛坪縣慰問受災群眾,指導 抗災救災工作。國家有關部委給予了大力支持,幫助我省開展生產自救和恢復重建工作。省 委、省政府緊急安排部署,全力以赴組織搶險救災,災區各級黨委和政府,緊緊圍繞確保災區 基本生活需要、防疫治病、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的目標,全力做 好抗災救災工作。目前,搶險救災工作已取得階段性勝利。為了切實搞好生產救災和恢復重 建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生產自救、恢復重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災區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江 澤民總 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溫家寶副總理在陜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堅定信心,重建家園,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全力解決好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在生產自救 和恢復重建工作中,堅持規劃在先,建設在后,立足當前,兼顧長遠。受災地區要把救災和重建 放在第一位,全力搞好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工作。沒有受災的地區,一手抓防汛,一手抓發 展,以經濟的快速發展,支援災區建設,確保全省經濟快速發展和今年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 在生產自救和恢復重建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生產自救的原則。各級政府要充分發動群眾,依靠自身力 量,自己動手,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二)堅持分級負責的原則。市、縣政府對本地的生產自救工作負總責,認真安排好群眾 生活,抓好災后恢復重建。重建工作要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以當地政府為主,群眾投工投勞, 上級財政給予補助。
(三)堅持部門分工負責制原則。各級計委、民政、財政、交通、水利、電力、通信、衛 生、教育、農業、林業、扶貧、建設、國土資源等部門都要按照業務分工,在當前和今后幾 年安排項目資金時,對災區要給予必要的傾斜。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實行項目管理。 災區重建工作的重點是妥善解決災民的吃、穿、住及越冬前房屋重建?;A設施的恢復要依 據財力,區分輕重緩急,按不同的資金渠道實行項目管理。
(四)堅持救災工作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的原則。在突出陜南災區重建工作的同時,要密 切注視汛期雨情,全省要進一步作好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的準備工作;要密切注視陜北連 年干旱群眾在接上新糧前的救濟工作和面上受災群眾的生活安置與恢復重建工作。
二、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全力做好生產自救、群眾生活安排和恢復重建工作
(一)妥善安排好災民的生活,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棲身處。由市上負總責, 以縣 為單位,對受災人口和所需要的糧食數量逐戶核實,按照每人每天一斤原糧的標準,一次安排, 發證到戶,災民憑證到當地糧食部門領取救災糧。糧食部門憑證經縣民政部門核實后由財政 部門結算資金。救災糧源先動用省級儲備,如當地無省級儲備或省級儲備不足的,可由糧食部 門按照保本和順價銷售的原則供糧,不得自行到市場采購。為了確保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對 “三無戶”特重災民,按照災民口糧供應資金的20%,由民政部門發給救濟款,用于災民購買油 、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民政部門要將社會各界捐獻和儲備的衣物,按災區需要盡快下 撥。當前,對暫無棲身之處的受災群眾,采取投親靠友、鄰里借住、搭建帳篷等應急措施,確 保都有安身居住的地方。
(二)及時修復水毀房屋。對水毀倒塌和致危的房屋,要發動群眾,利用農閑時間,務必在 入冬前修復,確保災民安全過冬。水毀房屋的修復要認真汲取這次洪災的教訓,由城建部門負 責搞好重點受災鄉鎮和重點受災村的規劃設計,選擇安全區域建設。水毀倒塌民房修復所需 資金,從特大自然災害救濟經費、扶貧異地搬遷、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試點經費中解決,捆 綁使用。民政部門按照水毀造成的倒塌房屋每間300元,危房每間1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每戶 補助最多不超過3間。所需資金在國家安排我省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中解決。
把修復災民住房同異地搬遷扶貧結合起來。在救災中各扶貧工作重點縣,要把恢復災民 住房同異地搬遷扶貧結合起來,予以安排。對計劃異地搬遷扶貧的貧困戶,按照省上給每人10 00元,市縣1000元的標準補助,由省扶貧辦和各級政府一次安排到位。
確定佛坪縣為我省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陜南試點縣,由省計委安排以工代賑資金組織 災民房屋重建工作,不足部分由省扶貧辦、民政廳按標準給予配套。
(三)抓緊搶修水毀基礎設施。一是對水毀道路、通信、電力設施修復,本著“先通后暢 ”的原則,由各級交通、電信和電力部門負責,盡快搶通。及時對國、省干線水毀公路便道加 固處理,保證通暢,確保年底完成修復工作??h、鄉和鄉村公路水毀修復主要依靠群眾投工投 勞解決。部分鄉鎮到縣城的通信線路,在通信線路未搶通前,采取應急措施,保證縣鄉通信暢 通。二是對水毀水利設施和度汛應急工程,由各級水利部門負責抓緊搶修,確保防汛抗洪、人 畜飲水和農田灌溉需要。修復用工由受益區群眾負擔,所需材料費由省上按項目給以適當補 助。對于水毀農田,要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抓緊修復,務必在9月底予以恢復,不誤秋播。
(四)全面恢復水毀學校、醫院和鄉鎮機關。對水毀嚴重的61所中小學、21所鄉鎮衛生院 和部分鄉鎮機關辦公用房的維修重建,由教育、衛生、財政部門按水毀程度,在有關專項資金 中予以安排。對于水毀的校舍,各級政府要立即組織搶修,務必在9月1日之前全面修復,保證 學生按時開學上課。
(五)水毀嚴重的鄉鎮重建采取政府配套,中省單位幫建、群眾參與的辦法組織實施。這8 個鄉鎮是:佛坪縣的陳家壩鎮、石礅河鄉、長角壩鄉,寧陜縣的四畝地鎮、金川鎮,石泉縣的 兩河鎮,鎮安縣的柴坪鎮,柞水縣的營盤鎮。參加定點幫助的中省單位是:長慶石油勘探局、 長慶油田公司、省醫藥總公司、省煙草公司、省電力公司、省投資集團公司、鐵一局、鐵二 十局、彩虹集團和人行西安分行(牽頭組織國有商業銀行)。
(六)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和物資。上述各項救災資金,統一由省政府各業務主管部門會同 財政部門核定后一次下撥,同時抄送受災市人民政府及參與定點幫助的單位,由各市將補助資 金落實到縣、到鄉、到戶。
(七)積極恢復農業生產,抓緊搶收搶種及補種。由農業部門負責,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災區 田間地頭,及時調運恢復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擴大 農作物特別是晚秋作物的播種面積,力爭在7月10日前完成搶種及補種任務,加強田間管理,努 力提高單產。要認真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嚴格防止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暴發和流行。 采取有效措施,組織災區群眾發展多種經營和開展勞務輸出,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八)繼續做好衛生防疫工作,確保災后不發生疫情。由安康市政府負責,繼續抓好消毒防 疫,嚴密監測漢江水質,確保兩岸人群不發生疫情,漢江水質不受污染。由衛生部門負責抓好 災區水源保護、飲水消毒及食品衛生工作,加強對疫病的監測和疫情的報告,動員廣大群眾大 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衛生,在災區強化衛生防疫宣傳教育,提高群眾自我防疫和自 我保護能力。
(九)采取措施妥善安置“6.8”洪災后的孤兒。安置形式:有親屬的孤兒,在征求孤兒本 人和親屬意見的基礎上,由其親屬代養,當地民政部門與親屬簽訂代養協議,對其進行生活補 助;無親屬或親屬代養有困難的可安置在當地社會福利院。生活補助標準:對未滿18歲的孤兒 ,按照每人每月300元(含服裝費)的標準進行補助;對年滿18歲未上學的孤兒,可讓其自食其力 ,對生活還有困難的可酌情給予補助。對繼續上學(包括上大學)的孤兒,由政府予以資助,并 由教育部門負責減免其學費、書本費。
(十)突出重點,抓好佛坪縣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佛坪縣在“6.8”特大洪災中損失最為慘 重,由省計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盡快深入災區,研究制定恢復重建計劃,確定建設重點,搞好 設計,及時開工建設,使佛坪災后生產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快速有序進行。
三、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進一步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目前,我省已經進入主汛期,各級政府一定要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的意 識 ,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救災防災雙管齊下,以臨戰的狀態,進一步做好各項準備 工作。
(一)深入開展防汛安全再檢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立即組織力量,對本地區、本部 門的防汛工作進行一次再檢查、再落實。要對“一江兩河一庫區”、重要城鎮、重點險工險 段、重點病險水庫、危重滑坡、危房校舍、通訊和交通干線,特別是中小水庫進行全面排查, 對防汛責任制、防汛預案、防汛物料和搶險隊伍等防汛措施逐一落實。陜南要重點檢查暴雨 高頻高值區、山地災害易發區,關中要突出做好渭河干流和南山支流的檢查工作,渭北和陜北 地區要重點檢查淤地壩、庫壩群和工礦區。
(二)進一步優化和落實防、搶、撤預案。要切實細化“防”的方案,對每一座水庫、每 一條渠道、每一座城市和鄉村都要落實設防方案和措施,做到家喻戶曉。要制定“搶”的對 策,在認真分析可能出現的各種險情的基礎上,逐一制定搶險技術方案。明確搶險隊伍抵達路 線,搶險物料的來源,搶險組織機構,保證搶險工作順利開展。要落實“撤”的措施,從當地通 訊、交通和地形條件等實際出發,制定不同險情時的預警預報措施,明確撤離避險的組織機構 、撤離方法、路線和地點,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夠及時安全撤離。
(三)加強防汛通訊預警建設。各市、縣、區要結合行政區劃,人口分布狀況和堤防、水 庫等防洪現狀,抓緊制定防汛應急通訊建設規劃,合理布點,分步實施,逐步形成覆蓋全省防洪 重點地區、暴雨高頻高值區域和大、中、小水庫的防汛應急通訊系統,以確保在緊急情況防 汛通訊聯絡暢通無阻。對威脅縣城、重要鄉鎮的河道,要由市、縣負責建立雨情、水情測報 站點,配置必要通訊設備。要進一步加強洪水預警工作,建立預警責任制度,采取廣播、警報 器、擊鼓、敲鑼等手段,確保將汛情及時傳達到千家萬戶。
(四)準備充足的抗洪救災物資,及時充盈倉庫,搞好儲備。由民政和糧食部門盡快摸清災 區“三無戶”的數量與各基層糧站的儲糧情況,按需求及時安排糧源,盡快組織調運,保證在 受災地區、防汛重點地區和災害多發區有一個月的成品糧、在縣內有足夠的原糧儲備,保證 糧食供應。救災衣被根據實際需要及時調撥,確保一定儲備。同時由衛生部門提出救災防疫 藥品的需求和儲備計劃,由省經貿委負責保證災區藥品的需要;要在藥品調撥之后及時補充庫 虧,盡快達到或者超過災前的儲備;對于有可能致災的偏遠地區要保證一定數量的藥品儲備, 以應災后急需。
四、加強領導,嚴明紀律,確??篂木葹暮突謴椭亟üぷ鞯捻樌M行
按照溫家寶副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十 分明 確并堅決做到,再來大洪的時候,一定要把保護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做到不死人。 特殊時期要有特殊紀律,省、市、縣、鄉各級領導干部都必須嚴格堅守崗位,雙休日、節假日 要堅持領導干部帶班制度。確需離開本行政區域的外出,都必須嚴格履行請銷假制度。家在 外地的干部確需回家的,包括雙休日在內,都要請假;經批準回家的,也要明確報告所在位置。 各部門、各單位負責同志必須保證能隨時聯系上。要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隨時關注天氣變 化,及時通報情況,確保有事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通知并立即返回。領導干部要迅速行動起 來,轉變作風,改進工作,減少會議,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評比。要深入基層,到災情最嚴重的地 方去,身先士卒,靠前指揮,與群眾同防汛、同抗災。
省政府涉及救災工作的部門,要至少抽出三分之一的干部幫助群眾救災,帶領群眾發揚自 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防汛抗洪,大力宣傳抗洪救災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鼓舞群眾 堅定信心,團結奮斗。繼續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救災募捐獻愛心活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 領導干部要帶頭參與捐獻活動。公安、政法部門要切實加強救災期間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 各種案件防范工作,依法嚴厲打擊不法分子乘機搶劫、盜竊、破壞等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行 為。
要嚴肅救災工作紀律,救災物資的發放要有完善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切實做到公開、公平 、公正,救災資金要確保??顚S?任何單位和個人絕不能截留挪用。各級在安排救災資金和 分配救災物資時,不準平均分配,不準優親厚友,不準層層克扣,不準貪污挪用。對優親厚友和 貪污挪用的,要予以嚴肅查處。對在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表彰獎勵。
這次洪水災害,給我省局部地方帶來的損失是嚴重的,但就全省來說又是局部的、暫時的 。當前全省正在深入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5.31”重要講話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廣大 干部群眾積極性高漲,全省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社會穩定。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認清形勢、把 握大局,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 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以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為目標,集中精力抓好經濟工作,努力實現今 年全省經濟增長9%的目標,奪取救災重建和加快發展的雙勝利?!?/p>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