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陜政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02年科技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省2002年科技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陜西省2002年科技工作要點   

  2002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十五”計劃關鍵的一年 。我省科技工 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學習、貫徹江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堅持“創新和產業化”的方針,加大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區(園)體 制創新力度,加大對重大產業化項目的服務扶持力度,進一步推進技術與資本、市場的結合, 初步建成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重大產業化取得大的進展和實效,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 貢獻。

  一、推進重大產業化項目上規模、出實效,集中培育一批跨越項目。在抓好省上已 確定 的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基礎上,再重點扶持片式陶瓷變壓器、可控完全降解地膜、生物芯片、 新型醫藥及中藥現代化等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培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產 品,形成10個銷售收入上10億元的科技企業。對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要組織專人從服務、環 境和融資方面予以支持。對重點支持的電動汽車、光刻機、集成電路、軟件、生物芯片、信 息安全、脂質體、丙肝病毒及疫苗、新藥開發、功能食品開發、中藥現代化等一批重大研發 項目,要做好服務工作,力爭進入國家12個重大專項計劃。

  二、進一步加快以西安、楊凌、寶雞3個國家級高新區(示范區)為重點的關中高新技術 產業開發帶的發展。召開關中開發帶工作會議。集成地方資源,推進西安、楊凌、寶雞3個國 家級高新區(示范區)和咸陽、渭南兩個省級開發區及其他園區的發展。實現開發區“二次體 制創新”,完善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楊凌農科城建設,啟動閻良飛機城建 設。培育專業科技產業園,大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大 學科技園的建設。加快國家軟件產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基地、光電子產業基地、制造業信 息化基地、信息安全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基地、中藥現代化 基地、環保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化孵化基地的建設。召開軟件產業研討會。組織實施制造業 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及企業應用示范工程,加快信息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以信息化帶動工 業化。參與擬訂《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條例》和省政府實施意見,擬訂《關于加快科技 園及孵化器建設的若干規定》。開發帶技工貿總收入爭取達到58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140億 元。

  三、切實加強農村和社會發展科技工作。支持草食畜牧業、節水灌溉、雜交小麥、設施 農業、優質蘋果和特色果品等農業科技產業化項目的發展,形成一批龍頭企業。支持干細胞 、體細胞克隆、雜交油菜、雜交小麥、節水灌溉、生物農藥和農產品深加工等一批農業方面 的前沿技術,推進技術發展的跨越。開始建設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主體的農業科技推廣創 新體系。召開現代農業研討會。抓好農業現代化綜合示范縣,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和服務體系 的建設。召開關中星火產業帶工作會議。擬訂《關于加快關中星火產業帶的若干規定》。扶 持一批科技型星火龍頭企業,建設好星火密集區,推動關中星火開發帶的發展。通過重點扶持 紅棗、仁用杏、設施農業等產業,支持退耕還林(草),繼續做好陜北科技扶貧工作。

  在社會發展方面,召開生命科學研討會。重點抓好新醫藥產業、中藥現代化產業、環保 產業、遙感產業的發展;推進生物芯片、一二類新藥和重大疾病防治技術、丙肝病毒及疫苗 、脂質體技術、污水處理等環保技術、水資源和荒漠化研究、弱智人防治等重大技術的研究 。做好生態環境建設,遙感本底調查等西北地區協作項目的組織、協調、服務等工作。

  四、發展壯大民營科技企業。分解任務,組織檢查、落實《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 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意見》,為民營科技企業創造更好的環境。按照“ 創業靠園區孵化,發展靠市場環境,壯大靠企業管理”的思路,發展一批民營科技企業,壯大一 批民營科技企業。支持民營科技企業通過參股、控股、租賃、收購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的 改革、改制;引導民營科技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著力幫助企業股票在境內外上市,或通過借 “殼”、買“殼”等方式上市,使民營科技企業發展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支持各類科 技創業孵化器建設,加大對民營科技企業的孵化力度。爭取到年底,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9000 家,技工貿收入超過500億元。

  五、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建立陜西科技創新體系。召開全省科研院所改革工作會議 。完成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工作,支持院所進行股份制改造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支持院所進行以分配制度為主的內部改革,鼓勵建立技術股、管理股,支持院所開發新產品, 發展壯大科技產業。全面啟動社會公益類科研院所的分類改革,年內使各項改革基本到位。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體系,以高校、研究所為主體的科學研究體系,以中介組織為主 體的服務體系,以風險投資為主體的科技投融資體系。初步形成我省科技創新體系,提高科技 持續創新能力。建立風險投資機制,信用擔保機制和信用評估機制。建立陜高投控股的科技 信貸擔保公司。擬訂和實施《關于建立風險投資機制的若干規定》、《建設和規范科技中介 服務體系的若干規定》。依托高等學院,建立陜西科學管理培訓學院,為科技企業培養一批高 素質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才。

  六、加強市、縣科技工作。進一步落實科技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科技工作的若干意 見》,認真做好對市、縣科技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強化和穩定市、縣科技管理機構建設,推廣 西安市科委和西安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經驗,完善市、縣科技管理工作體系;引導市、縣增加科 技投入,集中資源,組織力量,與省上科技計劃密切配合,實施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解決區域 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增強市、縣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功能,提高人員素質,拓展服 務領域和范圍;支持市、縣圍繞區域主導產業發展,抓好科技示范和服務。圍繞提高市縣科技 管理人員的科技和管理素質,開展科技人才培訓工作。

  七、轉變觀念,依法行政,強化服務,優化環境。積極應對入世挑戰,抓緊實施人才、專利 和技術標準戰略。改革科研評價體系,實行課題制、中性評估制和招標制。優化立項評價指 標與標準,把創新性擺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立項的突出位置;對高技術研究成果 的評價要注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廣開國際科技合作渠道,加大合作力度,把引進人才 、技術、資金放在突出位置。鼓勵境內外大型企業集團來陜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年內力爭設 立3-4家。協助企業在境外上市。建立陜西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通過國際組織,我國駐外使館 和已建立的各種渠道,建立國際科技合作網絡,圍繞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化作好引資、引智和項 目推介工作。

  要樹立“抓大事,辦實事,干成事”的思想,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依法行政,規范行 為,改進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制度和環境建設、確立競爭規則和維護市場 秩序、提供公共服務、組織重大共性技術開發和推廣等方面上來。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培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通過設立投訴中心等措施,為民營科技企業排憂解難 。做好科技新星的評選工作,加快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培植技術創新智力資源。加強科技 政策導向,切實做好科學普及工作。推進機關辦公自動化、運行規范化、政務公開化,切實提 高工作效率。★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