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0112號建議協辦意見的函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感謝貴局長期以來對陜西文物事業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作為協辦單位,現就楊雅琴代表《關于由中央相關部委牽頭組織沿線省區協同申報“茶馬古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議》(第0112號),提出如下辦理意見。
茶馬古道是古代國家以農區之茶換取牧區之馬為主要內容的商貿通道,是以古代交通線路代表性貿易物品為標志的文化線路,包括滇藏線、川藏線、川陜線、青藏線等多條線路,陜西境內的秦蜀古道、唐蕃古道分別作為川陜線、青藏線的組成部分,構成了茶馬古道文化線路的重要內容。
我省一直高度重視秦蜀古道、唐蕃古道的保護管理和申遺工作,扎實做好茶馬古道文化保護傳承,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扎實開展資源調查和考古研究。2014年,我省聯合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省考古院所對唐蕃古道進行了全面考古調查,并對唐代早中晚三個時期唐蕃古道的線路走向、功能變遷進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從長安到拉薩:2014唐蕃古道考察紀行》等書籍,起草了《唐蕃古道沿線文物遺存考古調查與價值評估調研報告》。2016-2017年,我省聯合西藏文物研究所對象泉河中上游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2023年以來,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已全部完成秦蜀古道、唐蕃古道沿線區縣文物點的復核工作,進一步摸清了古道沿線文物資源情況。同時,推進蜀道“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開展,完成陜西境內褒斜道、陳倉道、金牛道等線路調查里程1101.46公里,開展了寶雞梁鹿坪遺址、漢中寧強三泉縣城遺址、漢中雷家遺址勘探發掘,為研究秦蜀古道線路走向、歷史變遷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考古實證。二是持續推進本體保護展示。組織編制故道略陽段、金水河棧道遺址等18處古道沿線遺產點的保護管理規劃,實施了褒斜道陳倉古道棧道遺址、周至佛坪廳故城、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等30余項古道本體及沿線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舉辦“茶馬古道——西部八省區文物聯展”“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漢水漢風漢韻——漢中歷史文化展”等展覽,建成開放留壩縣秦蜀棧道博物館。三是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省聯合四川、重慶、甘肅三省(市)推進秦蜀古道申遺工作,聯合西藏自治區開展唐蕃古道申遺工作。2024年12月,蜀道陜西段、唐蕃古道陜西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下一步,我省將在貴局的指導支持下,持續推進茶馬古道以及相關的秦蜀古道、唐蕃古道等申遺工作。在此基礎上,依托正在開展的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加強對茶馬古道相關文物的復核、發現和認定工作,進一步摸清茶馬古道的文物構成、歷史文化內涵,及其與秦蜀古道、唐蕃古道的關系,夯實保護展示基礎。借鑒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的成功經驗,加強與相關省份的交流協作,在文物普查、線路調查、學術研究等方面交流互鑒,保護好茶馬古道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5月26日
(聯系單位: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話:02963912204)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