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函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067號建議協辦意見的函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現就董里代表《關于加強古蜀道資源保護利用的建議》(第7067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秦蜀古道是古代連接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的重要歷史通道,沿線文化遺存類型豐富、數量眾多,目前已登記棧道、棧橋、碥道等道路本體遺跡313處,有力反映了當時沿線交通、軍事、經濟、政治、宗教、文化、文學、藝術等水平。我省高度重視秦蜀古道保護研究、展示利用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的原則,不斷提升包括秦蜀古道在內的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先后出版了《陜西秦蜀古道遺產(上下卷)》《陜西古代道路交通史》《陜西省志·交通志》等著作,編制了《秦蜀古道(陜西段)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方案》,并對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秦蜀古道的重要發現采取了多項保護措施。

近年來,我省先后組織編制了褒斜道陳倉古道棧道遺址、故道略陽段遺址、金水河棧道遺址等14處秦蜀古道遺產點的保護管理規劃。其中子午道南段驛站、儻駱道周至段、褒斜道留壩段、金牛道廣元段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名單,秦蜀古道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組織實施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褒斜道陳倉古道棧道遺址、寧陜廳故城等30余項秦蜀古道沿線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有效改善了遺產保存狀況。積極推動秦蜀古道沿線遺存展示利用,在價值突出的路段打造漢中石門、大散關等風景名勝區。在沿線農耕文化遺產——鳳堰古梯田建成全國首座移民生態博物館,為秦蜀古道沿線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探索新路徑。

2023年以來,蜀道“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我省列入秦蜀古道申遺構成要素的有沿線道路、驛站遺址等15處,其中1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摩崖石刻),14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均已設立專門管理機構,公布保護區劃,建立保護檔案。四川、陜西、重慶、甘肅三省一市聯合提交《秦蜀古道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項目申請書》,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評審中。今年1月,我省舉辦秦蜀古道北??脊耪{查培訓班,為開展考古調查工作做好了技術準備和思想動員。依托正在開展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我省專門成立秦蜀古道專家組和專項普查隊,專人專班專項開展秦蜀古道調查,有序實施蜀道“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系統梳理以往考古成果和文獻記載,啟動漢中三泉縣城遺址、寶雞鳳縣梁鹿坪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

下一步,我省將加強溝通匯報,在國家文物局的統籌指導下,深入開展蜀道“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加快實施秦蜀古道專項調查,強化價值和意義研究。加強與重慶、四川、甘肅等省市協作,加快推進秦蜀古道保護利用和申遺各項工作,從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高度,扎實推動秦蜀古道線性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5月31日

(聯系單位: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話:02963912204)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