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7987號建議協 辦 意 見 的 函
國家林草局辦公室:
現就侯蓉代表《關于進一步促進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的建議》(第7987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高度重視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堅持把國家公園建設作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擺在重要位置,扎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實,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關于“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機制,促進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今年以來,我省先后組織了“陜西省國家公園建設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陜西省國家公園科普教育能力建設培訓班”,同時,積極派員參加國家林草局組織的相關業務培訓,有效提高了業務人員能力水平。不斷充實一線管護力量,在當地社區選聘4名積極性高、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能夠承擔野外工作的人員任片區專職護林員,劃定責任片區,落實管護責任。在涉及的4個行政村,聘用21名生態護林員,充實一線管護力量。與片區內集體林權屬權利人簽訂了《集體林木林地保護管理協議》,明確管護義務,并納入生態效益補償金兌付考核管理,以減輕基層工作壓力和強度。
二、關于“全面推動生物多樣性整體保護”的建議
我省堅持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建設的首要任務,不斷改善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加大原住居民移民搬遷力度,將片區內長沙壩村180戶562人整體搬遷至片區外安置,片區內無常住居民,有效減少了社區居民生產生活對珍稀野生動物及棲息環境的干擾。強化片區內人員活動管控,在各主要入區路口設置語音警示視頻監控20處,實現了全覆蓋。積極推動建立國家公園共建共管共享機制,與四川、甘肅省大熊貓國家公園毗鄰地區開展警園協作,在聯合執法、聯合巡護、聯合整治、警務協作、應急互援、森林草原防滅火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建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川陜甘毗鄰地區生態保護聯防聯控機制。持續開展物種專項調查監測,2021年以來,先后開展了植物多樣性、金絲猴與獼猴、林麝、水生動物、野外紅外相機布設等專項調查監測活動,為科學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關鍵物種種群復壯提供了必要支撐。
三、關于“因地制宜制定多樣化發展模式,激發入口社區經濟活力”的建議
印發《大熊貓國家公園(秦嶺)原生態產品認定辦法(試行)》,依托已認定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原生態產品“林之粹”牌蜂蜜,與西北大學蜂產業研究中心合作,探索國家公園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培育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品牌。研究布局大熊貓國家公園青木川自然教育基地、生態體驗小區、入口社區及主要節點,已形成初步方案。組建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青木川志愿者服務隊,結合愛鳥周和生物多樣性日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志愿者活動。積極推進“大美秦嶺 熊貓陜西”自然教育進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生態保護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深入挖掘國家公園品牌價值。
下一步,我省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家林草局部署,完成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組建、規劃編制、本底調查、勘界立標等工作,積極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研監測、社區建設、自然教育等工作落實,努力將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片區建設成生物多樣性保護樣板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示范區、大熊貓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展示區。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6月10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