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函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8994號建議協辦意見的函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現就高嶺代表提出的《關于促進黃河流域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建議》(第8994號),提出如下協辦意見。

我省高度重視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將采煤沉陷區作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內容,推動出臺《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快形成“1+N+X”政策規劃體系,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促進重點采煤沉陷區綠色轉型發展。

一是積極爭取資金支持?!笆濉逼陂g,我省累計爭取下達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專項(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方向)中央預算內投資52048萬元,支持神木市、澄城、白水縣等納入國家支持范圍的重點縣開展居民避險搬遷、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改善當地生產生活條件。2020年,我省銅川市王益區成功進入國家試點范圍,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5000萬元,支持當地采煤沉陷區居民避險搬遷項目。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部署,對我省采煤沉陷區治理現狀和基礎數據開展補充調查和審核完善,測算分解我省“十四五”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目標任務,統籌做好我省“十四五”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2020-2025年)編制工作,指導相關重點市縣編制實施方案和工程方案,進一步夯實責任,明確任務,推動采煤沉陷區高質量發展。

三是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動建立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地市聯絡員制度,完成14個重大前期課題研究,圍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安全保障、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經濟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等5個方面,謀劃儲備重大項目447個,總投資約4.9萬億元。

四是加強紅色旅游區建設。編制《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以黃河流域文物及文化資源分布、山形水勢為基礎,結合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著力構建“一廊兩地四帶多園”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格局。其中,以延安為中心,依托陜北紅色文化資源,弘揚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發展壯大相關產業。同時整合延安、榆林、西安、渭南、銅川等地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文化與旅游休閑、研學教育、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紅色文化帶。

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黃河流域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一是完善規劃體系。加快編制我省“十四五”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2020-2025年),指導采煤沉陷區集中的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榆林市綜合考慮本地區實際,統籌編制本地區“十四五”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并組織納入全國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2020-2025年)的縣(市、區)編制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方案,明確綜合治理工程的工作目標、主要任務、重點項目和時序安排。

二是強化項目資金支持。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溝通銜接,積極爭取重點地區轉型發展專項(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方向)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銅川市王益區、渭南市澄城縣等試點縣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已納入國務院確定的150項重大水利項目,涉及榆林、延安兩市10個縣區,正在編制項目初步設計,積極推動項目前期工作,爭取項目資金下達后盡快開工建設。

三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實施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加快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項目建設,加強黃河流域重大項目儲備,完善落實黃河水沙調控機制,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通過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省級水利發展資金水土保持補償費項目等,大力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四是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積極推動我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合理謀劃建設項目,對符合要求的項目,在建設保護規劃中加以統籌考慮,爭取納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項目庫,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打造黃河文化重要標志,提升我省黃河文化影響力。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6月11日

(聯系單位: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話:029?63912204)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