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建設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1月27日
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更好發揮陜西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門戶和改革創新示范引領作用,省政府決定開展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以下簡稱協同創新區,是指與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功能區建立協同關系的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或其他經濟類功能區)建設工作,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圍繞追趕超越目標和“五新”戰略任務,增強陜西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形成全面改革開放新格局,促進區域平衡協調發展,助推我省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思路
(一)發展目標。
按照總體謀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區域協同意愿和發展基礎,首批選擇4—6個市開展協同創新區建設。2020年,初步建立省內區域協同創新機制。2021年,在總結首批協同創新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在省內各市全面開展協同創新區建設工作,推動各市擴大開放、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思路。
——創新協同。建立陜西自貿試驗區與協同創新區雙向創新協同機制。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改革創新試點經驗,率先在協同創新區復制推廣,既帶動協同創新區與陜西自貿試驗區同步發展,又進一步檢驗陜西自貿試驗區創新經驗成效;協同創新區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制度性障礙,通過協同創新機制,有計劃地安排在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或功能區進行改革創新和壓力測試,試驗成果應用于協同創新區發展的同時,也可作為陜西自貿試驗區創新經驗上報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力爭向全國推廣。
——產業協同。根據發展定位和產業關聯性,建立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功能區和協同創新區點對點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利用陜西自貿試驗區創新平臺優勢和協同創新區產業基礎,協同做強省內相關產業,構筑協同產業鏈,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實現互利共贏。
——政策協同。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利用國家賦予陜西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的各項制度和政策措施,推動協同創新區發展。積極推動將省級部門下放(委托)至陜西自貿試驗區實施的管理事權同步在協同創新區實施。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條件。
1.協同創新區應當依托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或其他經濟類功能區建設。
2.區域產業特色明顯,符合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和全面擴大開放總體要求,對促進我省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具有突出作用。
3.具有明確的與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功能區協同發展的產業方向。
4.所在市落實國家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創新經驗工作積極,協同創新意愿強烈,愿意承擔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擴大試點任務。
(二)申報程序。
以協同創新區所在市政府作為申報主體,向省政府提出書面申請,由省自貿辦對市政府提出的申請材料初核后報省政府審定,經省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三)申報內容。
1.協同創新區的載體即具體開發區或經濟類功能區名稱及發展情況。
2.特色產業情況及對我省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的意義。
3.與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功能區擬協同的產業方向、工作內容及開展情況。
4.復制全國及我省創新成果以及擬開展改革創新的訴求。
四、主要任務
(一)率先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全面落實國務院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要求,在協同創新區推廣國家和我省改革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持續釋放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紅利。
(二)建立雙向協同創新機制。支持協同創新區率先復制推廣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協同創新區發展中遇到的制度性障礙,安排在陜西自貿試驗區進行改革突破探索。鼓勵協同創新區加大改革創新工作力度,為陜西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提供支撐,共同培育創新成果,并上報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爭取創造更多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創新經驗。
(三)探索產業協同機制。根據協同創新區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結合陜西自貿試驗區發展定位,緊扣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標,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探索“飛地經濟”合作模式,制定成本分擔和利益分享等措施,建立“總部+基地”“龍頭+配套”的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共同促進區域人才、科技、教育、醫療等資源要素共享互通。通過人才交流、企業對接、項目共建等方式,立足高端能化、現代物流、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配套和現代供應鏈體系,推動產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四)打造區域對外開放門戶。支持協同創新區利用陜西自貿試驗區陸港、空港和各類海關特殊功能區的優勢,創新合作方式,加快融入全省構建陸空互動、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創新利用陜西自貿試驗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各類口岸的便利條件,支持發展協同創新區特色產業。支持協同創新區建設進口肉類、糧食等進境商品區域分撥中心,設立國家開放口岸,提升口岸能級,大力培育口岸經濟。創新陜西自貿試驗區與協同創新區進出境協同監管模式,提升通關一體化水平和開放合作力度。
(五)建立招商引資聯動機制。立足協同創新區產業特色和資源稟賦,依托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功能區現有招商引資平臺,形成優勢互補、聯動協作的招商工作機制。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機制,支持協同創新區參與陜西自貿試驗區相關招商推介活動,整合各方有利資源,實現“梯度招商”,促進更多優勢產業項目簽約落地。
(六)全面提升營商環境水平。對標陜西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建設經驗,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區商事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重點領域改革。完善協同創新區政務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結合協同創新區發展需求,比照陜西自貿試驗區承接省、市級管理事權經驗,推動賦予協同創新區更多省、市級管理權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自貿辦牽頭,省級相關部門、陜西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各功能區建立協同創新區建設協調推動工作機制。協同創新區所在市人民政府作為建設工作責任主體,負責建立市級層面的工作推動機制,制定本地區協同創新區建設方案并組織實施。
(二)強化政策支持。省級相關部門結合國家支持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研究出臺推動協同創新區建設的政策舉措。協同創新區所在市政府應加快推進與協同發展相適應的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各項改革工作,在產業、財稅、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給予充分支持。
(三)開展考核評估。建立協同創新區評估和淘汰機制。省自貿辦負責組織對協同創新區建設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協同創新經驗,提高協同發展水平,對所在市政府工作不力、未能完成協同創新任務的協同創新區進行淘汰。
(四)加強學習交流。省自貿辦牽頭,組織協同創新相關培訓活動,定期發布陜西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推動協同創新區與陜西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各功能區交流經驗,共享成果。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