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288號(資源環境類039)提案會辦意見的函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現就祁志峰、李香菊兩位委員聯名提出的《關于黃河晉陜大峽谷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提案》,提出如下會辦意見。
晉陜大峽谷區域覆蓋范圍較廣,涉及內蒙、陜西、山西等?。▍^),由于地理、歷史、資源稟賦等原因,該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的批復》(國函〔2014〕40號),研究制定《陜西省沿黃生態城鎮帶規劃》《陜西省沿黃生態城鎮帶特色小鎮建設方案》《陜西省沿黃生態城鎮帶近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30年形成“一園兩群三片四心”(秦晉黃河國家公園,關中東部城市群和榆林—神木—府谷城鎮群,榆林北片區、榆林南和延安片區、渭南片區,神木—府谷、綏德、韓城、大荔4個核心城市圈)的總體空間布局。今年,我省就進一步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和治理工作、加快沿黃城鎮空間布局優化、打造產業發展區域品牌、培育和發展高效生態農牧業、推進綜合交通不斷完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強化區域溝通協作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六方面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了意見建議。
一是將黃河晉陜大峽谷生態經濟帶戰略納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范疇。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設立的國家發展戰略示范區,是推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合作發展、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大舉措。建議在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框架內,推動實施黃河晉陜大峽谷生態經濟帶戰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協調沿黃各?。▍^),成立沿黃區域生態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沿黃市縣跨區域合作、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規劃建設、重大設施、創新就業、區域品牌構建與宣傳等重大事宜。
二是建立流域生態合作與補償聯席會議制度。建議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相關省(區)共同參與,研究構建黃河流域生態補償、資源開發補償與生態產業激勵機制,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審計制度。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嚴格資源開發中的環境影響評估。加強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推動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三是系統規劃區域能源及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今年,我省印發了《關于大力推動礦產資源綠色勘查的指導意見》,從制度上支持和促進礦業高質量綠色發展,保障區域經濟持續發展。下一步,我省將認真貫徹落實《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規劃》《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推進呼包鄂榆發展軸、沿黃生態文化經濟帶、生態綜合治理區建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持續提升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強培育和發展生態工業,以沿黃地區煤炭、油氣等優勢資源開發為中心,聯動化工、建材、冶金等高耗能工業和精細工業發展,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實現資源綜合利用與產業延伸發展。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6月12日
(聯系單位: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話:029-63912234)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