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意見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16〕63號,以下簡稱《意見》)精神,切實做好我省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責任感。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是完善國有資產監管,落實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責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制度安排。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負責人要認真學習領會《意見》精神,熟悉掌握9個方面54種追究責任情形,不斷增強做好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國資監管機構要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明確所出資企業負責人在經營投資活動中須履行的職責,嚴格規范投資經營決策行為,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國有企業要對照《意見》完善公司章程,建立健全經營投資決策制度體系和履職程序,細化各類經營投資責任清單,明確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范圍、資產損失認定、經營投資責任界定、責任追究處理標準等具體要求,努力提高經營投資責任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二、把握監督重點,建立健全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要按照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以提高國有企業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以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部門和崗位的監督為重點,加快依法依規構建權責清晰、約束有效的經營投資責任體系。2017年底前,要基本形成全省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明確責任追究的范圍、標準、程序和方式,實現責任追究工作有章可循。2020年底前,要全面建立覆蓋省市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及國有企業的責任追究工作體系,形成職責明確、流程清晰、規范有序的責任追究工作機制,對相關責任人及時追究問責,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意識和責任約束顯著增強。
三、嚴肅追究問責,按照國有資產分級管理和干部管理權限,依紀依法處理違紀違法行為。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要按照國有資產分級管理要求和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組織開展責任追究工作,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有關人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資產較大或重大損失,以及其他嚴重不良后果的,嚴格進行追究問責。國資監管機構要加強與外派監事會、巡視組、審計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的協同配合,同時將責任追究工作與國有資產監督工作相結合,形成監管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效果。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審計、財務、法律、人力資源、巡視、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作用,重要情況和問題要及時向國資監管機構報告。對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資產較大或重大損失,以及其他嚴重不良后果敷衍不追、隱匿不報、查處不力的,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要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別追究有關人員的失職瀆職責任。對子企業發生重大資產損失或造成其他嚴重不良影響、資產損失金額特別巨大且危及企業生存發展的,國資監管機構可直接進行責任追究處理。
四、強化宣傳教育,努力營造深入開展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良好氛圍。國資監管機構和國有企業要廣泛運用門戶網站、報紙、微博微信等各種宣傳載體,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學習研討等多種形式,積極做好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宣傳解讀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深入開展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要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對違紀違法具體案例的調查處理,在適當范圍進行總結通報,必要時可向社會公開調查處理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3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