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氣象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陜西省氣象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4年12月18日
陜西省氣象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
??? 為加快推進我省氣象現代化建設,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氣象現代化服務體系,根據《中國氣象局關于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的通知》(氣發〔2013〕48號)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意見》(陜政辦發〔2013〕93號),制訂本實施方案。
??? 一、建設目標
??? 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氣象設施建設和能力建設,使氣象預測預報、公共服務、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達到西部領先、全國先進水平,建成結構合理、功能先進、具有時代特征的氣象現代化體系。到2020年,全省氣象觀測自動化率達到90%以上,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暴雨過程預報準確率達到70%,年均人工增雨作業影響面積達到90%以上,防雹有效率達到80%以上。
??? 二、主要任務
??? (一)完善天氣雷達觀測站網。在咸陽、銅川、渭南、漢中、安康、商洛市各建設1部局地警戒天氣雷達,在寶雞、渭南、延安、榆林、安康、商洛市各建設1部風廓線雷達,升級改造寶雞、延安、榆林、漢中、安康市新一代天氣雷達,減小氣象災害監測雷達覆蓋盲區。完善省級雷達數據處理中心功能,引進推廣雷達數據應用系統,發展定量降水估測、地物雜波消除等新技術,提高災害性天氣警戒和組網探測能力。
??? (二)優化地面氣象觀測站網布局。實施氣象觀測網更新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氣象觀測自動化建設進程,完成全省99個國家級、1800個區域自動氣象站設備升級換代。加快農業、交通、環境和旅游氣象監測網及大氣成分、溫室氣體和風能等監測網建設,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基地氣象觀測站,構建雷電監測網。
??? (三)推進氣象信息現代化。建設陜西省氣象數據中心、“陜西氣象私有云”。開發高性能計算系統,計算能力達到50萬億次/秒以上。加快推進氣象主干通信網絡升級改造,氣象通信帶寬省到市達到100兆、市到縣達到20兆。
??? (四)加快精細化預報業務系統建設。加快數值預報模式和應用工程建設,更新高性能集群計算機系統,引進先進的高時空分辨率中尺度天氣數值模式系統,實現本地化運行。建設集合預報應用系統,建立和發展污染擴散數值模式應用系統。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精細化預報預警業務。
??? (五)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水平。探索客觀氣候預測預報方法,建設陜西省溫室氣體監測中心,構建氣象、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等多部門共享的溫室氣體監測體系,建立溫室氣體監測數據庫,開展溫室氣體監測分析評估。加強重大項目、重點單位、敏感行業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實施城鄉規劃和重大工程氣候可行性論證。
??? (六)提高預測預報技術能力。加強氣象部門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推進“秦嶺大氣科學實驗基地”建設。深化中尺度數值預報解釋應用,發展3小時間隔滾動輸出的數值預報產品,建立覆蓋1公里分辨率的區域中尺度數值業務模式,力爭72小時以內預報精細到鄉鎮、24小時以內預報精細到3小時間隔,強對流天氣、霧霾天氣、暴雨過程預報準確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七)增強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制訂和完善《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建立完善氣象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基層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完成鄉鎮及重點風險單位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認證。建設省、市、縣三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實現預警信息城鄉全覆蓋。將氣象科普納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建設氣象災害防御志愿者隊伍和氣象科普基地。
??? (八)強化人工影響天氣服務。完善作業裝備、監測預報、作業指揮、效果檢驗、技術保障等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建設區域和省級人工影響天氣綜合基地指揮保障中心。實施防雹增雨跨區域協同作業體系工程,建設陜北旱區人工增雨基地(榆林)、關中糧食主產區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寶雞)和渭北優勢果區人工防雹作業、紅堿淖湖泊生態保護區人工增雨作業效果評估區,力爭全省增雨作業影響面積每年達到土地使用面積的90%以上、年平均增加18億噸降水,防雹有效率達到80%以上、減少冰雹損失8億-12億元。在全省布設人工影響天氣特種觀測設備,在寶雞、延安、榆林、漢中市各建設1套機載大氣粒子探測系統,形成綜合、立體、連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監測網。
??? (九)加強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加強風能、太陽能和空中云水等氣候資源監測,發展基于高分辨數值模擬和多種探測手段的現代氣候資源調查評估技術,建立氣候資源數據庫和區劃指標體系。
??? 三、保障措施
???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把氣象現代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研究安排,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在項目審批、條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市、縣(市、區)政府要健全氣象事業發展財政投入機制,制定和落實本級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氣象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要創新投融資方式,拓寬投資渠道,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入氣象現代化建設。
??? (三)強化工作考核。將氣象現代化建設納入市、縣(市、區)政府績效考核范圍,明確考核評價指標,逐級逐項分解落實責任,確保氣象現代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
???? 附件:陜西氣象現代化建設指標(2014—2020年).doc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