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函

關于對政協陜西省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98號提案的復函

  

胡必進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全省自然災害應對管理工作的建議收悉?,F答復如下:


您的建議很好。我省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省份,尤以局部暴雨洪水和大面積干旱災害為重。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對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持續協調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確是各級黨委、政府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務。


正如您在建議中提到的,我省為此已經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為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提高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抗災救災工作整體水平,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經2003年8月18日省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審定通過,以陜政發〔2003〕32號文件印發了《陜西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該預案共分總則、災害預警和災情報告、災害等級劃分、災害救助應急組織機構和主要職責、災害救助應急反應、備災工作、附則7個部分。第一條“總則”規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實行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和部門分工、統一協調、軍隊積極參與的原則,適用于洪澇、干旱、冰雹、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發生后的應急救助反應。第二條“災害預警和災情報告”規定:氣象、地震、水利、國土資源等災害預報部門要及時發出預警,提早預測災害對特定區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可能造成的較大威脅或損失。災情發生后,當地人民政府必須立即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初步災情并迅速組織有關部門核查,發生特大災害時可越級上報,同時根據災害等級確定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啟動時機。第四條“災害救助應急組織機構和主要職責”規定:省政府成立災害救助應急指揮部,由主管副省長任指揮長,省政府主管副秘書長和省民政廳廳長任副指揮長,成員有省級27個部門或單位的負責同志(同時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主要職責)。第六條“備災工作”明確提出:從建立緊急救援隊伍、完善救災物資儲備制度、加強民政救災能力建設、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4個方面,不斷提高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第七條“附則”規定:省政府有關部門和市、縣級人民政府應參照本預案,制定本部門和本級政府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切實搞好抗災救災工作。


去年8、9月間,渭河下游發生歷史罕見的洪水災害,省政府迅速啟動《陜西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認真做好預案的組織實施工作,重點解決受災群眾的吃、穿、住、醫問題和交通、通訊、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搶修以及基本農田的恢復重建。各受災市、縣按照省上的統一安排部署和本級預案的規定,努力抓好抗災救災、恢復生產和災后重建工作,切實防范重大疫情和次生性災害的發生,千方百計減輕災害損失,把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災區市、縣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努力,我省去年的抗災救災工作取得重大勝利,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恢復重建的各項工作進展良好,災區群眾情緒比較穩定,對黨和政府深表感謝。


從去年的抗災救災實踐中,我們也感覺《陜西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仍有不盡完善之處,如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不強,需要進一步修訂。對此,省政府已責成省民政廳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風險的能力”要求,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抓緊救災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使之更加符合我省實際,更有效地提高災害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切實維護和保障受災群眾的根本利益。


感謝您對政府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87293889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