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函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府準公路項目質量問題的通報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2004年2月,省內媒體對府谷至內蒙古準格爾旗公路陜西段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了報道。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指示,省計委、省重大項目稽察辦和省交通廳組成聯合稽察組,對該項目進行了專項稽察。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有關問題通報如下。


府準公路是府谷縣城到內蒙古邊境的貧困縣出口公路,2001年8月經省計委批準立項,2002年5月省公路局批準施工圖設計,設計里程,其中新建二級路,改建三級路,全線路面采用山嶺重丘區三級公路技術標準。預算投資13479.8218萬元,其中國債資金6000萬元(轉貸地方1000萬元),其余資金由市縣自籌。項目法人單位為榆林市交通局,府谷縣政府具體負責公路建設,2002年5月1日開工,2003年10月15日基本建成。


該路在建設過程中,府谷縣政府為減輕地方自籌資金壓力,未經批準,擅自將工程預算調減為8524.32萬元,大幅下調路基土石方單價,并規定在合同工程完成后僅向施工隊支付50%工程款。建設單位將全線的路基橋涵劃分了50多個施工段,由掛靠當地建筑企業的33個設備、技術均不足的農民施工隊包干,造成路基填方施工中碾壓不足,壓實度不夠,且邊坡偏陡,未進行加固處理,導致路基下沉。項目法人單位在項目建設管理中缺少對關鍵工程和薄弱環節的控制措施,沒有建立獨立的巡查資料,對發現的質量問題沒有及時進行處理;監理單位監理持證人員只占上崗人數的一半,經驗不足、把關不嚴,對路基工程質量未能完全有效控制,造成有些部位質量失控。該路就地取材,采用難碾壓、易濕陷的粉質黃土、風化泥頁巖作為路基填料。設計單位在設計時未能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具體要求,施工時也未采取相應的壓實措施,加之自然沉降時間不夠,造成了路基下沉的潛在隱患。去年該地區降雨較多,因排水系統不夠完善,致使大量積水滲入路基,加快了路基的沉陷和路面裂縫的出現。根據初步設計批復,榆林市和府谷縣應配套項目資金7479.8萬元,截止稽察時,僅到位配套資金300萬元,占應配套資金的4%。


府準公路項目建設嚴重違反國債項目、公路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且在全省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為了引起各市、縣和項目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汲取教訓,進一步改進和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保證國債項目資金的安全和工程質量,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省政府要求:


一、榆林市政府責成榆林市交通局及府谷縣人民政府對府準公路發生的質量問題要進一步分析原因,明確責任,做出書面檢查,提出處理意見,一并上報省重大項目稽察辦。


二、榆林市交通局、府谷縣人民政府對路面的裂縫及高填方路段的局部沉陷等問題,要參考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抓緊時間研究解決辦法,盡快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整修,在自檢的基礎上報省公路局進行檢查驗收。


三、榆林市、府谷縣人民政府要盡快落實項目相應的配套資金,并責成項目實施單位盡快補辦工程變更設計、預算調整審批手續。


四、由省監察廳商榆林市對府準公路存在問題進一步調查核實后提出處理意見。


五、由省計委商省交通廳研究制定今后地方自籌配套資金建設項目的具體措施,以保證國債項目資金的安全和工程質量。


府準公路項目暴露出的嚴重質量問題,其根源在于一些地方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不是量力而行,而是好大喜功,財力一旦緊缺,便違反國債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和配套承諾,導致項目因巨額投資缺口無法保證工程質量。各市、縣要以此為誡,舉一反三。收到本通報后,各市計委要盡快會同交通等有關部門,對地方國債公路建設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及時進行整改。今后凡有地方自籌配套資金的建設項目,必須在資金落實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四年六月四日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