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04年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認真做好2004年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陜發〔2003〕18號)和省政府《關于印發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暫行辦法的通知》(陜政發〔2004〕31號)精神,現就考核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考核工作的范圍、內容與方法 依據《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2004年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的范圍是《暫行辦法》確定的93個縣域單位。 考核內容是: (一)經濟發展指標: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及其人均水平和增速,財政收入總量及其人均水平和增速,地方財政收入總量及其人均水平和增速,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增速等。 (二)經濟結構指標: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城鎮化率和勞務輸出率等。 (三)社會發展指標:社會保障覆蓋率、每萬人擁有醫院病床數、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和廣播電視覆蓋率等。 (四)生態環境指標:垃圾無公害化處理率、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退耕還林植樹造林保存率、常用耕地面積指數等??己藢嵭屑訖鄥R總百分評定制。具體是對四大類23項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依據確定的權重對各項指標進行加權匯總,依照得分多少確定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綜合實力排序。 二、考核工作的具體安排 考核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2004年12月下旬為安排部署、培訓人員階段。由省發展縣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及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省領導小組)對考核工作進行總體安排部署,分級、分部門落實工作任務;由省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的考核評估組對省、市、縣考核工作人員,就統一數據來源、口徑范圍和計算方法,考核軟件和程序等進行培訓。 (二)2005年1月為督促檢查階段。由省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人員組成督查組,分赴各市就考核機構建立、人員培訓、工作安排等項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幫助解決工作中的疑難問題,推進工作順利開展。檢查、抽查面不得低于考核范圍確定單位的30%。 (三)2005年2月至3月為匯總初評階段。由省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的考核評估組匯總各地考核數據,綜合評審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出考核初評結果上報省領導小組。分級的工作時限要求是:納入考核縣(市、區)的考核部門于2005年2月底前將《陜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表》經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審簽后上報市級考核部門;市級考核部門于2005年3月10日前審核匯總各縣(市、區)的考核數據,并經考核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審簽后上報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考核評估組;省領導小組辦公室考核評估組匯總、審核后,按照《暫行辦法》的要求提出初評結果,于2005年3月底上報省領導小組。 (四)2005年4月為表彰總結階段。由省領導小組審定考核結果,按程序報審后向社會公布2004年度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綜合實力排序;依照《暫行辦法》的規定進行表彰獎勵。 三、考核的工作要求 考核工作依照《暫行辦法》,在省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有安排、有部署地進行,由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協調,辦公室下設的考核評估組負責具體實施。 (一)高度重視考核工作。開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建立激勵機制,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是全面了解我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總結各地發展縣域經濟社會的工作經驗,完善加快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措施的重要途徑。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考核工作,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落實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經費,保證考核工作順利進行。 (二)嚴肅考核工作紀律,確??己私Y果真實客觀。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依法提供客觀真實的考核數據。各級統計部門要認真做好考核數據采集、驗證和審核工作,確??己藬祿鎸嵖煽俊?己酥笜松婕暗慕y計、財政、勞動、衛生、教育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做好考核數據提供和銜接工作。 (三)認真總結工作。各地、各部門要結合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認真總結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好經驗、好作法,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加大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力度,努力實現省委、省政府既定的目標任務。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