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搜集整理報送涉農基本數據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為健全和規范有關涉農數據資料,解決數出多門、互不銜接的問題,更好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農業和農村工作提供可靠依據,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指示,由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統計局牽頭,對有關涉農基礎數據進行搜集整頓,逐步建立涉農基礎數據系統。除省統計局掌握的數據外,要求有關廳局提供相關數據資料。有關廳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照《涉農基本數據搜集整理任務分解》的要求,立即組織精干力量對所分配的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并形成基本資料和簡要書面分析材料,經主要負責同志簽字并加蓋部門公章后,于2005年1月10日前報送省統計局。凡統計制度內的數據,以統計局數據為準;統計制度以外的數據,由業務部門拿出意見與統計局協商確定,并備案。經省統計局確認的數據,將作為有關情況和工作進展的基礎數據,不得隨意變更。
?
附件:《涉農基本數據搜集整理任務分解》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五年一月六日
?
(聯系單位及人員:省統計局 張蕾? 電話:87292086)
?
附件:
涉農基本數據搜集整理任務分解
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情況(水利廳)
1.目前全省灌溉面積及占耕地面積的比例。
2.目前全省耕地中旱澇保收田的數量及占耕地的比例。
3.目前全省水資源的總量及陜南關中陜北的分布、全省人均和畝均水資源占有情況及與全國平均值的比較。
4.目前缺水的縣城、鄉鎮(政府所在地)數;人畜飲水困難的縣、鄉、村、人口數及九五以來解決的情況。
5.目前全省大、中、小水庫總數、庫容、分布及建設年份;灌區渠系配套及設施情況;田間配套水利設施情況;水利設施設計灌溉面積與實際可灌溉面積;目前病險水庫及報廢水庫數量;老舊失修的水利設施情況(包括水庫、泵站、輸水干渠等)。
6.“九五”以來水利建設利用外資情況。
二、農業綜合開發與扶貧情況(農發辦、扶貧辦)
1.全省耕地中,中、低產田的畝數及分別占耕地面積的比例;“九五”以來對中低產田的改造情況。
2.“九五”以來我省農業綜合開發中,中、省兩級投資及利用外資情況。
3.1993年以來,我省貧困人口的變化情況及分布;1998年以來相對貧困人口、絕對貧困人口的增減變化及分布;近三年因災、因病返貧情況;國家及我省確定的貧困縣數及占全國的比例、絕對貧困人口和相對貧困人口占全國比例。
4.“九五”以來中省兩級對我省扶貧開發的投入及利用外資情況。
5.歷年來小額信貸情況。
6.近三年貧困戶培訓情況和培訓資金(包括農業技術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
三、耕地資源及土地征用補償情況(國土資源廳)
1.目前我省可開發利用的耕地潛力及在陜南、陜北、關中的分布情況。
2.“九五”以來我省各類非農建設用地占用土地、耕地情況(分類、分年度、比例)。
3.2003年底我省拖欠農民征地補償費總量;到2004年底共清欠多少,還欠多少?其中舊欠多少,2004年形成的新欠多少。
4.“九五”以來失地農民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情況。
四、農業基本情況(農業廳)
1.目前基本農田面積數,全省人均占有量;基本農田在陜南、陜北、關中的分布及人均占有量;按陜南人均1畝,關中人均1.5畝,陜北人均2.5畝的目標,目前差距有多大,總量差距是多少。
2.目前耕地有機質的含量,我省與全國、世界的差距是多少?并作歷史比較(50年代、70年代、90年代)。
3.目前我省名優農產品(種植、養殖)品種、數量,經全國審定和省上審定的優質農產品品種、數量、在全國位次。
4.目前主要農產品(種植、養殖)的優質品率,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
5.“九五”以來農產品出口創匯情況。
6.目前我省農牧優良品種有哪些?其中自繁及引進的分別是哪些?
7.近三年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情況,農業科技推廣入戶率。
8.近三年科技對我省農業發展的貢獻率及與全國的比較。
9.近三年農業科研經費和農技推廣經費數量及增減情況。
10. “九五”以來農業利用外資情況。
11.目前農產品加工企業數、加工總能力(分類)。
12.近三年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情況及年交易額。
13.近三年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檢測情況。
14.近三年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15. 近三年農民培訓情況和培訓資金(包括農業技術和非農職業技能培訓)。
16. 歷年糧食復種指數。
五、財政支農及農稅改革情況(財政廳)
1. “九五”、“十五”及近幾年農業四稅兩費征收及減免情況。
2. “九五”以來財政安排的農業基建資金的使用情況。
3. “九五”以來國有土地出讓金和土地有償使用費征收及使用情況,其中用于土地開發整理多少。
4. “九五”以來國債資金、農業開發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分別直接用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情況。
5. 2004年糧食直補、良種、地膜、農機補貼的總量及分項數。
6.近三年科技經費中用于農業科研的數量及比重。
7.近三年農民培訓資金情況。
六、農業基本建設投資情況(發改委)
1.“九五”以來農業基本建設中利用外資的情況。
2.“九五”以來國債資金、農業開發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分別直接用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情況。
七、科技支農情況(科技廳商農業廳)
1.近三年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情況,農業科技推廣入戶率。
2.近三年科技對我省農業發展的貢獻率及與全國的比較。
3.“九五”以來科技經費中用于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的數量、增減及比重。
八、鄉村道路建設情況(交通廳)
1.目前鄉村公路總里程和分等級情況,其中“九五”以來新建鄉村道路情況。
2.鄉村道路改造的規劃,“九五”以來鄉村道路的改造進展情況、還有多少沒有改造?改造鄉村道路投入標準是多少?
3.“九五”以來鄉村道路投資情況(中、省、市、縣財政,鄉村自籌及其他社會資金;國債資金和貸款)。
九、農村教育情況(教育廳)
1.2003、2004年底農村在校學生總數,其中高中、初中、小學學生數,學生輟學率,適齡兒童入學率,農村學校總數及小學、初中、高中、職業中學數量。
2.近三年農村學校的校舍總面積,其中危房面積;危房已改造數、改造投入標準、單位面積補助標準;還有多少危房需要改造,改造的規劃。
3.農村貧困學生免學雜費、免書本費和生活救助的執行情況。
4.近三年農村職業教育及培訓情況。
5.目前“普九”和“兩基”達標情況。
十、農村醫療衛生情況(衛生廳)
1.近三年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總體情況及分布。
2.近三年農村醫療衛生人員情況,其中主治醫生和有高級職稱人數。
3.近三年農村每萬人擁有病床數、擁有醫療衛生人員數。
4.目前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情況、試點覆蓋率及推廣計劃。
5.近三年我省地方病種類、患者人數及地方病防治情況。
6.近三年農村嬰幼兒死亡率。
7.近三年農村孕產婦死亡率。
8.農村人口平均壽命變化情況(從解放初開始,分年代說明)。
十一、農村勞動力轉移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1.近三年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情況,其中勞務輸出情況;勞務輸出中經過培訓、有組織轉移的人數與比例,農民自發轉移的人數與比例。
2.近三年農民非農職業技能培訓情況和培訓資金。
十二、農村社會保障情況(民政廳)
1.近三年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情況。
2.近三年農村特困戶、五保戶(人)數、農村社會救助、農村低保情況。
3.近三年農村災情和救災情況。
十三、農村計劃生育情況(計生委)
近三年農村育齡婦女人數變化情況、育齡婦女平均胎數、出生率變化情況、人口增長情況、農村計劃生育率。
十四、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建設廳)
2003年我省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到2004年底清欠了多少,還欠多少?其中舊欠多少,2004年形成新欠多少?
十五、林業基本情況(林業廳)
1.1999年以來退耕還林(草)情況,分年度退、還的畝數(林草分開)及占全國的比重、涉及農戶和人數;錢糧兌現情況、拖欠情況;后續產業發展情況。
2.目前天然林保護情況,全省天然林總面積,林業職工總數及安置情況。
3.“九五”以來林業建設利用外資情況。
十六、農村文化建設情況(文化廳)
1.近三年農村電影放映隊數量、每年放映的總場次;農村劇團情況、演出的場次,農村劇院情況及利用率;近年文化下鄉情況。
2.近三年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情況。
十七、農村廣電事業發展情況(廣電局)
目前農村廣播入戶率、電視(分黑白)總數及每百戶擁有率、其中有線電視入戶率。
十八、農村信貸情況(人行西安分行)
1.“九五”以來,農村信用社,農行、農發行及其他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在農村吸收的存款余額。
2.“九五”以來農村貸款余額及構成情況(農業貸款、鄉鎮企業貸款、糧棉油收購貸款、扶貧貸款、小額信貸、其他貸款)。
3.“九五”以來農村資金外流情況(省外)。
4.“九五”以來農村資金“農轉非”情況(如無全面情況,可提供年度或典型例子)。
十九、有關統計數據(統計局)
1.建國以來我省耕地面積變化情況,按50、60、70、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來的變化情況提供數據。
2.耕地中水澆地情況,有效灌溉面積及占耕地面積的比例,70、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來的變化情況。
3.建國以來分年度糧食產量以及人均占有情況。
4.糧食產量按“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前四年時期的平均產量,五年人均占有量。
5.糧食產量最高年份、每五年計劃中選一個年份,最高年份次年情況。
6.糧食播種面積分五年計劃的變化情況,變化最大的時期。
7.歷年糧食復種指數。
8.人口總量變化情況,按解放后、現在、80年代以來說明,并預測未來10年、20年人口發展趨勢。
9.歷年農業人口變動情況。
10.歷年農業人口中勞動力增長變化情況;預測未來10年、20年勞動力增長情況;目前農村勞動力中的文化結構情況。
11.農民人均純收入1978年為基數,將基數與全國比較;1978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是哪幾年;1990年以來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情況,與全國比較差距。
12.1978年以來,我省城鄉居民收入變化比較,絕對數、速度比較,按“八五”、“九五”、“十五”、2000年以來分年度說明。
13.農村人口性別、年齡結構。
14.農村人口老齡化情況,即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重。
15.農村人口平均壽命變化情況(從解放初開始,分年代說明)。
16.近三年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及與全國的差距。
17.近三年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及與全國的差距。
18.“九五”以來,特別是近三年縣及縣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占同期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百分比,并與全國比較。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