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陜西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1月11日


陜西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6〕44號),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促進我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優化升級為切入點,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質量品牌建設能力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企業主體作用、政府推動作用和社會參與作用,著力提升農產品、消費品和服務質量水平,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更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推動全省經濟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約束型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
  二、建設目標
  到2020年,品牌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自主品牌數量和知名品牌數量顯著增加,品牌價值和效應顯著提升,產品和服務對消費升級的適應能力顯著增強,品種豐富度、品質認可度、品牌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社會信譽度較大提升。
  (一)農產品品牌。培育50個陜西名牌和20個全國知名品牌。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更加完善,農產品品種、質量、效益顯著改善,實現優質、生態、安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品質需求,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振消費信心提供保證。
 ?。ǘ┲圃鞓I品牌。培育1000個陜西名牌和50個全國知名品牌。傳統優勢行業得到加強,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和效益明顯提升,全省制造業邁向全國產業鏈中高端,樹立“陜西制造”、“陜西創造”新形象。
  (三)服務品牌。培育100個具有陜西特色的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業知名品牌和精品服務項目,打造10個在全國知名的服務品牌。服務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服務業質量水平顯著提升,服務業品牌價值和效益實現倍增,以品牌建設引領服務業大發展。
  三、主要任務
  發揮好政府、企業、社會作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之以恒,攻堅克難,著力解決制約品牌發展和供需結構升級的突出問題。
  (一)進一步優化政策法治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保駕護航。完善標準體系,提高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服務、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能力,不斷夯實質量技術基礎。增強科技創新支撐,為品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健全品牌發展法律法規,完善扶持政策,凈化市場環境。加大品牌發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與培訓力度,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
 ?。ǘ┣袑嵦岣咂髽I綜合競爭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切實增強品牌意識,苦練內功,改善供給,適應需求。支持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追求卓越質量,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品質,建立品牌管理體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引導企業誠實經營,信守承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提升品牌形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引進品牌管理專業人才,造就一大批技藝精湛、技術高超的技能人才。
 ?。ㄈ┐罅I造良好社會氛圍。凝聚社會共識,積極支持自主品牌發展,助力供需結構升級。培養消費者自主品牌情感,樹立自主品牌消費信心,擴大自主品牌消費需求,引導境外消費回流國內。發揮好行業協會橋梁作用,加強中介機構能力建設,為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提供專業有效的服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鼓勵消費者“識品牌、用精品、愛國貨”,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關注自主品牌成長。
  四、重大工程
  按照可操作、可實施、可落地的原則,實施以下重大工程。
 ?。ㄒ唬┢放苹A建設工程。圍繞品牌影響因素,打牢品牌發展基礎,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創造條件。
  1.推行更高質量標準。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提高相關產品和服務領域標準水平,地方標準要高于國家標準,企業標準要高于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深入開展“標準化提升年”活動,組織開展百家企業標準分析提升活動,指導、幫扶企業制定關鍵指標高于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推動產品更新換代。改革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廣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試點。推進消費品、出口食品生產實現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2.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提升檢驗檢測技術裝備水平,推動我省國家級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推進我省檢驗檢測機構改革,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類檢驗檢測資源,加快具備條件的經營性檢驗檢測認證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推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市場化進程。鼓勵民營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檢驗檢測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生產制造企業申請相關資質,面向社會提供檢驗檢測服務。打破部門壟斷和行業壁壘,營造檢驗檢測機構平等參與競爭的良好環境,盡快形成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加快陜西省計量院整體遷建進度,推進先進計量技術和方法在企業的廣泛應用。(省質監局牽頭,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3.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產品設計創新中心,針對消費趨勢和特點,不斷開發新產品。支持重點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大數據平臺,動態分析市場變化,精準定位消費需求,為開展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支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注重創新成果的標準化和專利化。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加強企業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改善品種質量,提升產品檔次和服務水平,研究開發具有核心競爭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產品和服務。(省科技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知識產權局配合)
 ?。ǘ┕┙o結構升級工程。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采取有效舉措,推動供給結構升級。
  1.豐富產品和服務品種。支持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發揮全省醫藥產業發展協助機制作用,培育醫藥大品種。支持食品龍頭企業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利用羊乳制品、優質果疏、富硒食品、綠茶、馬鈴薯和小雜糧等優勢資源,開發健康養生食品、功能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國家級研發中心,發展環境友好型產品。以《長恨歌》旅游+文化+標準融合發展模式為引領,開發一批具有潛質的旅游資源,增加旅游產品供給,培育現代旅游服務品牌,加快建設“全域旅游”和“全景陜西”,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旅游局牽頭,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2.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參照出口農產品種植和生產標準,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種植和生產基地,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支持鄉村創建線上銷售渠道,鼓勵農產品品牌企業建立電商平臺或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優質特色農產品。圍繞陜北肉羊、陜南生豬、關中奶畜、渭北蘋果、秦嶺茶葉等特色產業,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引導各類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增強品牌意識,支持具有區域比較優勢、帶動輻射范圍廣的公用品牌申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商標注冊和創建知名品牌示范區。發揮楊凌農高會國際交流平臺作用,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農業合作。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在國外注冊國際商標,擴大農產品出口。(省農業廳牽頭,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3.推出一批制造業精品。支持企業開展戰略性新材料研發、生產和應用示范,提高新材料質量,增強自給保障能力,為生產精品提供支撐。支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數控機床與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骨干企業瞄準國際標桿企業,創新產品設計,優化工藝流程,研發質量好、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引領和促進制造業升級。鼓勵企業采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提高質量在線監測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推廣先進技術手段和現代質量管理理念方法,廣泛開展質量改進、質量攻關、質量比對、質量風險分析、質量成本控制、質量管理小組等活動。采用先進標準組織生產經營,積極應用減量化、資源化、再循環、再利用、再制造等綠色環保技術,大力推廣低碳、清潔、高效的生產經營模式。(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省質監局配合)
  4.提高生活服務品質。支持服務領域優勢企業整合現有資源,形成服務專業、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放心安全的連鎖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打造生活服務企業品牌。以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居家養老、家庭服務、健康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為重點,開展服務品牌創建活動,滿足大眾消費需求。鼓勵社會力量針對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舉辦老年康復、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醫養結合機構,提供高品質養老服務供給。鼓勵有條件的城鄉社區依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生活服務中心,提供方便、可信賴的家政、兒童托管和居家養老等服務。(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文化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旅游局配合)
  (三)需求結構升級工程。發揮品牌影響力,切實采取可行措施,擴大自主品牌產品消費,適應引領消費結構升級。
  1.努力提振消費信心。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建設有公信力的產品質量信息平臺,全面、及時、準確發布產品質量信息,為政府、企業和教育科研機構等提供服務,為消費者判斷產品質量高低提供真實可信的依據。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規范企業數據采集,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立企業信用檔案,逐步加大信息開發利用力度。鼓勵中介機構開展企業信用和社會責任評價,發布企業信用報告,督促企業堅守誠信底線,提高信用水平。倡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推動廣大企業加強企業內部品牌文化建設,建立以重質量、講誠信、善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品牌文化。(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廳、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旅游局配合)
  2.促進品牌推廣和傳播。大力宣傳知名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圍繞品牌創建和國際品牌保護,加強與國際品牌管理及服務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政府間磋商、涉外商協會組織游說等多種形式促進品牌保護。在重點和新興市場國家舉辦陜西品牌展覽和推介活動,在省內外建立“陜西名優地產品牌推廣示范店”和“陜西名優地產品牌展銷專區”。支持有條件的品牌企業利用絲博會暨西洽會、中國西部跨采會、楊凌農高會等重點展會,開展品牌推廣和貿易交流。鼓勵企業在海外開展營銷活動,支持知名企業利用各類國際展會、知名電商平臺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貿易合作與交流。(省商務廳牽頭,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貿促會配合)
  3.推動農村消費升級。加強農村產品質量安全和消費知識宣傳普及,提高農村居民質量安全意識,樹立科學消費觀念,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整治,清理“三無”產品,拓展農村品牌產品消費的市場空間。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和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制定農業產品統一標準,跨縣區整合產品、企業、品牌等資源,提高地理標志產品規模,共推共享產品品牌。扶持植物提取物等優勢產業發展,培育農產品深加工品牌,培育網銷產品品牌和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品牌,依托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省農業廳牽頭,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配合)
  4.持續擴大城鎮消費。支持品牌家電、家具、汽車、電子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適應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康養旅游基地,提供養老、養生、健身、文化娛樂、旅游、度假等服務,滿足高品質健康休閑消費需求。加快推進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工程建設,積極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健身休閑產業,推動體育與養老服務、健康、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教育培訓等融合,促進體育旅游、體育傳媒、體育會展、體育廣告、體育影視等相關業態的發展,擴大體育休閑消費。(省商務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體育局、省旅游局配合)
  五、保障措施
 ?。ㄒ唬┳ズ媒M織實施。各地、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理解經濟新常態下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意義,切實落實工作任務,扎實推進重大工程,力爭盡早取得實效。省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部門職責,制定出臺具體的政策措施。市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本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
 ?。ǘ┣宄萍s因素。各地、各部門要清理、廢除制約自主品牌產品消費的各項規定或做法,形成有利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體制機制。將產品質量、侵犯知識產權等納入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對相關企業、責任人依法實行市場禁入。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品牌相關課程,培養品牌創建、推廣、維護等專業人才。
  (三)制定激勵政策。各地、各部門要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發揮政府質量獎和品牌建設的激勵作用,鼓勵產品創新,弘揚工匠精神。
 ?。ㄋ模﹥艋袌霏h境。各地、各部門要建立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力度,實現聯合執法常態化,提高執法的有效性,追究執法不力責任。嚴厲打擊侵犯品牌產品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依法懲治違法犯罪分子,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