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6〕24號),推動實體商業轉型升級,拓展消費新領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推動傳統商業轉型升級
?。ㄒ唬┩苿踊ヂ摼W技術向傳統商業領域滲透。鼓勵傳統商業企業自建或應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經營活動,利用現有商業設施改造發展體驗消費,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大型商貿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整合供應鏈,增強聯合采購、統一分銷和共同配送能力。(省商務廳、各設區市政府,列第一位者為牽頭部門,下同)
(二)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營銷渠道。支持品牌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和中華老字號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生產工藝和商業模式,推廣自主品牌。支持大型生產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推動電子商務供應鏈協作。引導中小企業依托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配套優勢,積極融入龍頭企業電子商務購銷體系。(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廳、省質監局、省中小企業局、省供銷社、各設區市政府)
(三)鼓勵商品交易市場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服務。鼓勵各類交易市場自建或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促進商品批發向生產、零售環節延伸,拓展物流配送、質量標準、研發設計、展覽展示等服務,推動實體市場與網絡市場協同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供銷社、各設區市政府)
二、促進流通方式創新
?。ㄋ模┌l展協同經濟新模式。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創業者,通過眾創、眾包、眾扶等多種形式,圍繞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創新協作模式,構建全流程協作,提升社會化協作水平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各設區市政府)
(五)開展流通創新示范活動。探索建立流通創新示范基地,為中小企業應用互聯網創業創新提供集群注冊、辦公場地、基礎通信、運營指導、人才培訓、渠道推廣、信貸融資等軟硬件一體化支撐服務,促進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的流通創新聚集區建設。(省商務廳、省科技廳、省工商局、各設區市政府)
三、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涌煳锪骰A設施建設。支持物流快遞園區、共同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城市配送節點建設,加快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站、鄉村貨運網點等農村物流節點建設。支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提升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預選分級、加工配送、冷藏冷凍、冷鏈運輸、包裝倉儲、檢驗檢測和安全監控等設施水平,構建從產地到消費終端的全程冷鏈物流網絡。構建以公共物流數據平臺為主、物流園區數據平臺為輔、物流企業數據為基礎的物流大數據體系,完善基于大數據的智能配送系統,整合物流資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質監局、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各設區市政府)
?。ㄆ撸┩七M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及時總結發展經驗,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成功經驗做法,破解快遞運營車輛規范通行、末端配送、快遞從業人員技能培訓等難題,補齊物流配送短板。(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各設區市政府)
四、拓展智能消費新領域
?。ò耍┓e極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智慧商圈。支持有條件的城市,應用互聯網技術探索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體驗式智慧商圈,實現商圈內不同經營模式和業態優勢互補、信息互通、客戶共享,促進商圈消費集聚和聯動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設區市政府)
(九)拓展智能消費領域。積極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積極開發虛擬現實、現實增強等人工智能新技術新服務,大力推廣可穿戴、生活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提高智能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與水平,創造消費新需求。(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各設區市政府)
五、大力發展綠色流通
?。ㄊ┨岣呱藤Q物流綠色化發展水平。推動倉儲配送與包裝綠色化發展,推廣使用標準化新能源配送車輛。推動“互聯網+回收”模式創新,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鼓勵在線回收,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有機銜接,提升逆向物流發展水平,降低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成本。(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各設區市政府)
六、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
?。ㄊ唬┨嵘r村電子商務基礎條件。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活動,支持有條件的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承建運營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流通渠道,切實解決好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問題。(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廳、省質監局、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
?。ㄊ┐龠M農產品線上銷售。引導特色農產品主產區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地方特色館,鼓勵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利用知名電子商務平臺提升銷售規模。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個性化服務業務。(省商務廳、省農業廳、省供銷社、各設區市政府)
七、促進電子商務進社區
(十三)發展社區電子商務。鼓勵社區便民服務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推動社區便民服務智能化。加強電子商務企業與社區服務機構、商業網點融合互動,開展快件代收自取、電子繳費、社區養老等便民服務,提高社區服務的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水平,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省商務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質監局、各設區市政府)
八、完善流通保障制度
?。ㄊ模┩晟粕唐妨魍ɑ颈U现贫?。積極爭取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允許試點范圍內無車承運人開展運輸業務。(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按照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落實“互聯網+流通”企業的申報認定工作。積極推進電子發票、電子合同和電子簽名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發揮政府、行業協會作用,引導降低實體店鋪租金,保障社區菜市場、社區食堂等惠民便民服務設施低成本供給,引導線上企業到線下開設實體店,推動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發展。階段性適當降低困難流通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各設區市政府)
?。ㄊ澹┴瀼芈鋵崌曳ㄒ帢藴?。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商品流通、電子商務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探索制定批發、零售、物流、生活服務、商務服務領域標準,加強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農產品生產、采摘、檢驗檢疫、分揀、分級、包裝、配送和“互聯網+回收”等標準體系建設,加大標準貫徹實施力度,引導企業規范化發展。(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廳、省質監局、各設區市政府)
九、強化流通領域公共服務支撐能力
?。ㄊ┓e極開展人才培養和創業孵化。支持學校、企業及社會組織開展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電子商務領域高素質人才。支持各類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大賽,對接行業機構、投融資機構,發現優秀的創業創新項目和創業創新人才。(省商務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
(十七)鼓勵建設公共服務云平臺。整合建設商務公共服務云平臺,對接相關部門服務資源,為流通領域提供政策與基礎信息服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商業通用技術應用服務。完善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建設真實準確的企業、商品、訂單、合同、發票、物流運單等電子商務基礎信息庫,支撐電子商務市場高效規范運行。(省商務廳、省網信辦、省統計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郵政管理局、各設區市政府)
(十八)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發揮商貿流通和電子商務進農村專項資金引導帶動作用,支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鼓勵設立市場化“互聯網+流通”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流通領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的投入。(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各設區市政府)
十、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環境
?。ㄊ牛┮幏毒W絡交易行為。創新監管手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大對侵權假冒、無證無照經營、虛假交易和不履行法定主體責任等行為的打擊力度。鼓勵平臺型服務企業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測、識別和防范,主動與各級執法部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各級相關部門要為平臺型服務企業合理利用監管信息提供便利。嚴厲打擊平臺型服務企業包庇、縱容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網信辦、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廳)
?。ǘ┩七M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基于消費者交易評價和社會公眾綜合評價的市場化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使用機制。督導行業組織制定行業標準、經營規范,支持行業組織對企業誠信等級進行評估。健全電子商務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評價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鼓勵發展社會化網絡交易網站可信認證服務,充實全省商務誠信體系內涵。(省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省網信辦、省工商局、省質監局)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夯實工作責任,切實將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省商務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工作聯系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重大問題和情況及時報告省政府。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1月3日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