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政策文件>省政府辦公廳文件 > 陜政辦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3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陜西應急產業加快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ㄒ唬┲笇枷?。
  立足省內外兩個市場,以陜西產業優勢為基礎,發展具有前瞻性、基礎性、緊迫性的專用產品。依托陜西軍工和科技優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使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和區域創新中心,引導應急產業集聚、協調和差異化發展。
 ?。ǘ┗驹瓌t。
  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強化政府推動調控,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創新升級與軍民融合相結合。著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軍工技術優勢發展應急產業,集成軍民科技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進軍民兩用技術在應急領域的雙向轉移和成果轉化,帶動應急產業創新升級。
  培育需求與激活消費相結合。培育市場需求,推進應急產品在建筑、園區、企業等重點領域應用,推行應急產品配置標準,形成對應急產業發展的有力拉動。激活單位、家庭和個人對于應急產品的消費需求,增強應急產品消費觀念,帶動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
  (三) 發展目標。
  到“十三五”末,應急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產業規模顯著擴大,產品種類進一步完善,技術含量進一步提高,能夠滿足我省日常儲備和緊急救援需求,應急產業工業總產值比2015年翻一番,達到800億元。
  二、發展方向和產業布局
 ?。ㄋ模┌l展方向。
  “十三五”時期,陜西應急產業重點推進裝備制造、輕工食品、電子信息產業和應急服務業的發展。應急產業裝備方面,依托軍工企業的優勢,在消防車、特種車輛、航空航天救援、無人機等高端裝備領域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打造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輕工食品行業的應急產品,以營養保鮮、功能性面料、防護用品為特色優勢,大力發展應急食品和個人防護用品。在電子信息領域重點發展應急通信技術與產品,繼續保持生命探測、防雷等產品和技術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應急服務業重點是提高防范處置突發事件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創新應急服務業態,重點發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檢疫檢測、應急食品安全檢測服務等。
 ?。ㄎ澹┊a業布局。
  按照“覆蓋全省、重點防控、便于調用”的原則,依據各類突發事件的地域分布特征和三大區域產業發展的特點,在關中地區建立綜合性應急產品生產、物流基地,陜北地區建立以能源化工產業為服務對象的應急服務基地,陜南地區建立應對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的應急物資儲備基地。
  三、主要任務
 ?。┩苿討碑a業集聚發展,建設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和物資儲備基地。
  依托我省產業優勢和區域特點,發展各具特色的應急產業示范區、集聚區,打造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國家級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和應急物流基地,重點打造應急通訊設備基地、應急食品生產和儲備基地、消防產業基地、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服務基地。在寶雞、渭南、榆林、安康等4市各建設一個輻射周邊的綜合性區域應急物資儲備中心。開展區域內應急物資信息的收集、登記和管理,構建全省及區域應急物資數據庫,加強應急物資的統一調配和使用。
 ?。ㄆ撸┘涌礻P鍵技術和裝備研發,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通過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推動應急產業領域科研平臺體系建設,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應急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鼓勵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在應急產業重點方向成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充分利用我省軍工技術優勢發展應急產業,推進軍民融合。創新商業模式,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應急產業科技成果資本化和產業化。
 ?。ò耍┡嘤M市場,推廣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
  針對高層建筑、交通基礎設施、學校等公共場所以及能源化工基地、工業園區、大型企業等,完善應急設備設施的配置標準,并確保正常投入使用。針對單位、家庭和個人,加大全民公共安全和風險意識宣傳教育,增強應急消費觀念,推廣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帶動逃生、避險、自救等應急產品的消費,促進預防及防護類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瞄準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搭建應急產品面向中亞、非洲、拉美等地區的輸送通道,支持企業參與全球競爭。
 ?。ň牛┲С制髽I發展,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應急示范企業。
  依托現有基礎,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發揮應急產業優勢企業帶動作用,培育形成一批技術水平高、服務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優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品牌經營等方式進入應急產業領域。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支持應急產業領域中小企業,促進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小微企業加速發展,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到2020年,力爭培育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應急產業企業50戶,小型及配套企業300—500戶。
 ?。ㄊ┙a業發展投入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鼓勵并協助我省具有產業發展優勢和潛力的應急產品生產企業申報應急產業重點建設項目,支持應急產品的科技創新項目列入國家科技研發計劃。落實和完善適用于應急產業的財政稅收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協調多部門聯合實施、多渠道共同投入,支持我省應急產業優勢企業和產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應急產業重點項目,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應急產業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
  四、政策措施
  (十一)產業政策。
  1產業體系。構建具有陜西特色和優勢產品為主導的應急產業體系,將省內應急產業體系建設對接到國家應急產業戰略布局中。優化應急產業結構,采用目錄、清單等形式明確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方向,加快應急產品升級換代,推進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特色化發展。鼓勵企業增強應急產品技術水平,扶持有競爭優勢的特色產品或服務項目。建立應急產品儲備信息體系,形成“省—市—企業”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政府、部門、企業間應急儲備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
  2扶持重點。建立應急物流網絡,實現各種資源、各生產要素、各企業在空間地域上的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關中地區重點建立應急裝備制造業基地,實現實物儲備和能力儲備相結合。陜北地區建立以應對煤礦、油田和能源化工類突發事件為主的應急救援基地,完善化工園區的應急裝備。陜南地區以地質災害、洪澇災害和水污染防治為主,建立專用應急救援產品和生活救助產品等物資儲備基地。
  3市場培育。加大應急產業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提高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配備標準,全面提升我省應急救援整體能力。支持企業做好應急演練和預防防護,提高自身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大力普及防災救災知識,增強公民應急意識和自救能力,著力培育、開發應急產品市場,促進有效需求的形成。
  (十二)財政和金融政策。
  1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大應急產業資金投入,采取政府購買、股權投入等多種形式,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應急產業企業,形成應急產業集群。探索建立政府引導應急產業投入機制,支持特色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鼓勵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和創新升級。積極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鼓勵類的應急產品和服務優惠政策。在應急產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和產品銷售方面給予支持,鼓勵跨國公司在我省設立研發中心,支持我省應急產業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2暢通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資體系,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應急產業領域,引導金融機構、大型企業等采取適當方式,探索以參股、資金投入等形式參與經營、實施擴張。構建應急產業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擴大直接融資,鼓勵應急產業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全省應急產業發展,重點介入應急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優勢企業和重點項目。
  3物資儲備補貼。將應急產品列入政府采購目錄,通過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政府采購,扶持應急產業企業發展。建立重點應急產業企業認證制度,政府與重點應急產業企業共建物資儲備庫,保證應急物資足量儲備,形成政府補貼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補償制度,對征用單位和個人的應急物資、裝備等及時予以補償,提高企業在應急產品生產方面即時響應能力。對應急藥品、食品在周轉周期內產生的存儲費、保管費等給予適當補貼。
 ?。ㄊ┲误w系。
  1平臺搭建。鼓勵形成以優勢企業為核心,相關主體參與的高端共性技術平臺。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設施建設,形成若干具有較大規模、多學科融合、創新能力強、開放運行的應急科學研究中心。推進應急技術公共實驗室、中試基地等產業化能力建設。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對接平臺,建立應急產業重點企業庫。
  2信息引導。充分運用物聯網、服務互聯網等新技術推動應急產業發展。建立全省應急產品與服務的生產能力及物資儲備動態信息數據庫,強化信息管理,實現應急產品與服務的生產優化配置。
  3產業組織。提高產業組織水平,整合供給需求。建立部門間應急產業的溝通協調機制,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推動應急產業發展。成立由用戶、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等參與的應急產業協會、研究會,推動應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應急技術成果轉化。組織有關應急產業博覽會、各類研討會。
 ?。ㄊ模┤瞬抨犖榻ㄔO。
  1建設應急產業人才隊伍體系。培養、組建應急管理和應急產業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加大高等院校應急類學科專業建設力度,培養國家急缺的各層次應急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應急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鼓勵科研機構、企業與高等院校聯合建立應急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開展繼續教育和專項技能培訓活動,提高應急人才專業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
  2調整應急人才隊伍結構層次。根據社會需求,明確各層次、各類型應急人才的培養目標,加強跨學科教育,培養一專多能、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應急專業人才。采取產業聯盟和智庫相結合的方式,對應急產業的發展方式、應急產品的技術推廣、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給予指導。
  3完善應急人才的激勵保障機制。將應急產品的科研成果轉化納入科研人員考核體系,明確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研人員從事應急產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國家重大專項、科技計劃等,培養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加強產學研深層次融合,鼓勵科研人員以合理方式參與企業研發、生產、經營及利益分配。積極引進應急產業方面的優秀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力加強以原始性創新人才、應用基礎研究人才、工程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為主體的應急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五、組織協調
  (十五)健全工作機制。建立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牽頭的應急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推動陜西應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選擇有特點、有代表性的企業,建立聯系點機制,跟蹤應急產業發展情況,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做法。
 ?。ㄊ┘訌姸讲槁鋵?。各市(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應急產業發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緊研究制定具體的工作措施,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應急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牽頭單位要組織對各市(區)、各有關部門落實本意見情況進行跟蹤督查。

?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0月14日

返回頂部
電腦端

陜ICP備1004160號 網站標志碼6100000017

陜公網安備 61010200016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

聯系方式: 技術支持 029-63912478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